- 相关推荐
建设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
一、建设“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
(一)基础知识
2017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
●备考建议说明:就此话题在今年可考性较强,“海上丝绸之路”还体现福建地域特色。建议话题材料应让学生有所了解,但应避繁就简,重点找到该话题最重要的知识支撑。一个话题热点确定,它所立足的知识还是有迹可循的。试题类型可以意义、评析、评价、认识类等。
●角度思考
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2017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壮美愿景。
1、从文化角度
根据材料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
①经济是文化基础。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丝绸之路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在贸易活动中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
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丝绸之路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⑤通过丝绸之路,有利于我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说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为我国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体现我国在对外关系中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主张结合,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
3、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经济意义或带来影响)
①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要求,是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推动贸易转型升级,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利于“两只手”, 实现优势互补,扩大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促进各自经济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④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维护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⑤有利于形成合力,提升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维护共同利益。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思考与练习
1
1、2017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告别了高歌猛进,步入“新常态”,出现增速下滑、增幅缩小、质量提高的阶段性新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建设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因此,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使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同时,中国目前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双向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4倍。有望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到2020年增至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材料三:2017年5月,习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还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之后,习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公报和APEC会议上再提新常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2017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信息:2017~2017年,我国GDP持续增长;从2017年起,我国GDP增速减缓;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
①有利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维护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
①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经济新常态,为中国今后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在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根据经济运行出现的新特征、新趋势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中亚经济大致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水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据估算,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至少需要融资约21万亿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却仅有5000亿元左右,资本配臵不尽合理也不够多元化。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所在。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有益 2
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的依据。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和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加快增强沿途国家综合国力,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所在。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如何通过市场的力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
《建设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①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引导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
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区域内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区域内的相互开放、互利合作,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
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降低了生产要素的流通成本,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社会分工水平的提高、为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④基础设施的互联缩短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通时间,提高了流通的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东海起航线: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就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把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公元前三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宋代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设臵市舶司向日本出口丝绸,明代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
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唐宋两代,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商船的行进和人员的往来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将中国的商品、技术传入国外,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中国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 “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了中外商品、技术的交流与借鉴,促进了中外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国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
(3)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经济、交通和科技等物质条件的支持;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答对其中任意两点的满分)
4、文化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开放水平和国家软实力。
材料一:
材料二、
注: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贸易出口额大于贸易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额首超美国,居世界第一,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材料三: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①图反映了:2017-2017年来我国进出口额都逐年增加,且保持贸易顺差,进出口增幅有波动,后渐趋稳定;
②表反映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出口额有较大增长,且年均增速高于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文化贸易发展态势良好;
③与货物贸易相比,文化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近五年文化核心产品和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比与引进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倒挂,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就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优化文化贸易结构,提升文化贸易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文化领域,发挥外资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创新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文化国际知名品牌和跨国公司,提升文化企业国际竞争力。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原则,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振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怎样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①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 我国出境游市场持续火爆,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搜集资料,展开探究。 材料一 我国出境游发展的概况
表一:近五年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统计
注: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已成
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表二:旅游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注:近年,出境游的中国游客选择自由行的达到七成,跟团观光游的游客则下降
到不足三成,也有些出境游客选择了度假游。
材料二 小李和同学们分享了暑期欧洲游的感受,游客大都能入乡随俗,举止文明,注重礼仪,爱护环境,礼貌谦让,但个别游客也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国家形象。听完介绍,小张同学准备利用寒假体验出境游。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出境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经济现象:
①表一说明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逐年增长,出境旅游消费居世界第一。
②表二说明我国旅游业正在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或旅游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发展原因: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在增加。
②人民币升值,出境游价格降低,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出境游。
评分说明:考生若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得分不超过8分
(2)分析表二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旅游业从观光游到度假游的变化,反映了事物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或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联系是普遍、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GDP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旅游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特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为小张同学文明出境游提三条合理建议。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认同中华文化,也尊重其他国家民族文化,做到入乡随俗。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不做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事。
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有同学认为,公民出境游,无须入乡随俗,可以我行我素。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给予评析。
①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公民在出国旅游时,必须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必须相结合。公民在出国旅游时,必须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中亚经济大致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水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据估算,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至少需要融资约21万亿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却仅有5000亿元左右,资本配臵不尽合理也不够多元化。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所在。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的依据。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和相关国家的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加快增强沿途国家综合国力,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所在。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如何通过市
场的力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
①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引导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
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区域内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区域内的相互开放、互利合作,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的。
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降低了生产要素的流通成本,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社会分工水平的提高、为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④基础设施的互联缩短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通时间,提高了流通的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建设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相关文章: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09-25
一带一路建设09-25
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构想09-25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09-25
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建议09-25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思考09-25
对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和思考09-25
一带一路详解09-25
什么是一带一路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