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时间:2022-11-19 01:48:02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学会收集、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生物教师认为开展实验教学有较大的难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实验教学的创新也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做好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人结合初中生物实验课创新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一、 培养实验兴趣,激发创新动力

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不能持久。做实验是他们上生物课最高兴的事了。但是几次下来,通过交流发现:他们的兴趣在减退。原因很简单:课本实验虽然数量不少,但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他们感觉好象是一个木偶一样被牵着走。这样的实验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生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在初中生物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材料较多的是动植物材料,如蚯蚓、鼠妇、鲫鱼、青菜、虫、蝗虫、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材料。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如能让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而且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如让学生自己采集蚯蚓、鼠妇等实验材料,他们就能了解蚯蚓、鼠妇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把实验后的蚯蚓、鼠妇放回大自然,他们就理解了珍爱生命的真谛;让他们每两人为一组,准备用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材料,全班20多个小组,他们会带来不同品种的小鱼,探究哪种小鱼的实验效果最好;课外分小组收集材料,他们从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当然,学生参与课前实验材料准备有一定困难,首先是时间问题,对于时间问题,我认为可以利用劳技课或周末来解决。然后是地点问题,对于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建立植物园和在周边郊区固定的实验基地,也可通过组织郊游的方式来采集材料。最后是组织问题,在这里教师是总指挥,一定要把好安全关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配合教材内容,补充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验;增加实验内涵,拓展实验外延;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能打破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的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光合作用实验的基础上,拓展实验外延,增加了在叶片上印上自己的头像或自己喜欢的照片,在果实上印上自己喜爱的商标或图案的实践;学习了植物分类之后,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动手为校园内的植物挂牌。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种自豪感由然而生。

二、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创新氛围,启发创新思维

教学民-主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桥梁,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才能使各种智力的、非智力的创造性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在发挥主导性的同时,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进而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前苏联学者雅各得钦曾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论证自己的观点,学会证明和反驳。”要善于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辩,对于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即使他的意见是错的,也要在肯定他的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加以指导。

例如:初一生物教材涉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教师提到“万物生长靠太阳”。一学生立即提出反对意见“万物生长靠月亮”,引来学生的哄笑。对于这一与传统观念明显相悖的观点,教师没有粗暴地加以指责,而是鼓励他说出他自己的想法,与他一起寻找证据,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两者其实不相矛盾,而是角度不同的结论。对这位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传统的精神,教师在很多场合加以褒奖。于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有206块骨,书本上说得太绝对了,有的人有207块骨”“有的人心脏不在左边而在右边。”……等更多质疑教材的观点出现了。

三、培养综合实验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b   b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综合实验能力不仅局限于实验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实验能力。它包括: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实验寻求解答疑难问题的能力等等。通过实验课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手段。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动手过程中促使学生动脑。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心率的有关知识之后,从运动能够使心率加快,联想到当自己紧张恐惧时也会心跳加速,老师进行启发:“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到心率呢?可以做哪些测定心率的比较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讲开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讨论列出许多比较项目。例如:饮食前后的心率比较、不同情绪下的心率比较、烟酒对心率的影响……。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之后,再稍加启发:哪些不同状况的人可做心率方面的比较呢?学生在经过交流讨论后,又提出一系列可比较项目,如不同年龄段或不同性别人的心率比较等。最后集中列出几个比较项目:

1、  清晨清醒和平常状况心率的不同。

2、  体育特长生和一般学生心率的不同。

3、  同龄男生和女生心率的不同。

4、  不同年龄段的人(老、中、青、幼)心率的不同。

5、  吃饭前后心率的不同。

6、  饮酒前后心率的不同。

7、  喝可乐前后心率的不同。

8、  吸烟前后心率的不同。

9、  考试前后心率的不同。

10.安静状态和剧烈运动时心率的不同。

11.健康人和心脏病人心率的不同。

12.身材高和身材矮的人心率的不同。

13.肥胖的人和瘦弱的人心率的不同。

而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一个项目,将其转变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分工合作进行检测,并分析差异造成的原因,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所有的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后,召开答辩会,汇报研究成果,并回答其他学生的质疑。

整个过程从实验课题的提出,设计方案到完成课题全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整个过程的实践者,体现了他们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在实践阶段,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分工明确。整个课题的完成,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汗水,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四、创设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地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就应牢牢地把握这一有利时机,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

例如:在“观察叶的结构”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这样两个问题:

(1)叶的颜色为什么上面比下面深些?

(2)许多叶子在落地时为什么往往是腹面朝下?

同时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叶的结构。

这些问题情境持续地激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实验教学能顺利地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五、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上述能力上,比起课堂教学来说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把教学回归到生物学家探索新知识的原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制订实验探究计划,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注意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疑,以激发学生思维。有时候,生物实验不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结果。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实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但学生对实验的领悟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综合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有的同学在实验中往三支试管加入碘液后都变蓝色,说明实验失败,之后我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失败可能与馒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温水中放置时间的长短有关,讨论之后有的同学还设计了馒头的变化与温度有的关的一组实验,使实验进一步深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总之,我们在开展生物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来进行开发,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提升,从而弘扬个性和力求创新。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以创新的思路,新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这一研究继续深化、拓展。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017-03-21 06:07 | #2楼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和探究实验为主的学科。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教学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则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智能的最集中表现,也是科学工作者成才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品质。现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想法。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质疑思维

长期以来,我们总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认为学生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他们的想法提出后,教师往往认为很幼稚,而不以为然,没有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鼓励,有时甚至持否定态度或不屑一顾。结果是:学生墨守成规,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敢提出疑问,把教材和教师的话当作绝对权威,渐渐地,他们在课堂上沉默了,思路窄了,想法见解少了,质疑精神淡漠了。事实上,敢于提问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构件。有疑方能创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必须尽快改变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如大胆陈述自己的想法,包括不够成熟的想法,对教材提出异议,对实验大胆改进,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盲从于现在的结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品质。

二、另辟蹊径,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

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比如,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明确实验目的意义,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

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当一个人产生必须排除困难的需要,或要了解某一问题时,思维就活跃起来。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中的[观察与思考]、[讨论]等栏目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增强直观,培养学生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一个对象推出另一对象也具有同样属性的思维方法。从跷跷板到听诊器,从叶缘齿牙到锯子等仿生学的发展都是类比思维的直接产物。培养类比思维,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类比思维的流畅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取决于对类比对象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授课中可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概括。如在讲泌尿系统时,先利用挂图,逐一分析肾脏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再让学生观看尿形成过程多媒体课件,学生很快就能够比较透彻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诱导学生想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你见过的、看过的哪种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与肾脏相类似?有学生想到了碾米的机器,肾动脉好比碾米机的原料入口,肾静脉好比碾米机出米口,输尿管好比碾米机的出糠口。通过类比,既促进了对知识的保持,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发明创造打下基础。 

四、设计对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一种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而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条件就是这一现象的原因。寻求这一条件的思维方式就叫求异思维。比如,前几年,有人发现一只生下来就缺少主翼的雌鸡,生蛋期比较早,蛋重也明显超过其它鸡。人们从这只畸形鸡身上得到启发:把刚出生的小鸡分两组:一组进行切翼手术,另一组不动手术,经过一百天后,切翼的体重明显超过不切翼的。由此得出结论:小鸡切翼可多长肉、多产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教材作适当处理,尽可能多设计对照。如在检验“光照”对鼠妇活动有无影响时,为了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突出自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联系,必须创造一个除“光照”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两处相通的场所。把一定数量的鼠妇放在其中,观察鼠妇在明暗两处的数量分布情况,就能得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如果经常这样处理,既能让学生明白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又能引导学生习惯于使用这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使问题的答案更可靠。

五、背道而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思维方法,常常出奇制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帮助人体杀死入侵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这种功能越强,身体素质越好,人体越不容易患病。但有时却不得不抑制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作用,削弱免疫功能。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器官移植,为了使移植的器官成活,常给病人服用一些免疫抑制剂。再如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匀)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部分的种子发育不良,原因是什么?若按常规,从果实和种子发育过程方面分析,将一无所获。若反过来思考:西瓜(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育着的种子。学生猛然醒悟到原因是种子发育不良。遇到http://cankao.gcw818.com难题,如能有意识的反过来思考,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六、思考与感想

随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思维方法日趋多样,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层次性和程序性地对他们进行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将上述几个方面的发散性思维同想象思维、聚合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各具优点、缺点和独特的作用,在创新思维中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只有不断的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才会使创新思维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在高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教师应当使学生得到足够的创新思维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相关文章: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3-16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1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0-27

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9-22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4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09-2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