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提高中学太极拳的教学效果
太极拳集武术、气功、经络学说、古典哲学于一体,是东方文化的魂宝,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化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一个太极拳套路,也是中学武术的教材内容,但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普偏存在着学习兴趣开始很浓,但学习几节课后就会出现不愿意学的想法,这样使得教学吃力、导致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快速掌握动作要领、突破动作难点,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现与同仁谈几点太极拳教学方法体会。
一、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只有让学生感到有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更本动力。
(一)、对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了解不够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心静”。也就是说,不管你做哪种动作都要放松肌肉、表情,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舒缓柔和的节奏中,配合以起吸落呼或开吸合呼或者一直自然的呼吸,使整个练习过程处于“意领身随”“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意境中结速套路练习。 学生认为,特别是男生无法达到“心静”,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动作过于缓慢、柔软,不具备防身功能,只适合中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不符合富有朝气、活泼好动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不适合目前阶段学习。不如打篮球、踢足球,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应及时加以纠正。教师可以采用音乐的伴奏下,非常顺畅、轻松的完成整套动作,当然要有一定的动作负荷,使学生产生太极拳也是很好的健身方法。再以讲述目前我国太极运动的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及太极运动对大学生德行的修养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二)、对太极拳的技术特点不够了解
学生学习太极拳动作时,接受动作缓慢、无法领会动作要领,除了教学方法不足、学生课外没有勤加练习之外,最主要的是没有掌握动作技术特点。 在太极拳的套路上。首先头部的转动不能有歪斜和前倾后仰等错误动作出现;面部自然轻松。其次,上肢必须作到,舒指塌腕,沉肩垂肘,两臂在运行中始终保持弧
形,运行的轨迹也是弧形。再者,躯干自然上顶,不能前倾后仰,躯干的运动要以腰为轴,同时带动两臂运动。最后,下肢要求重心转移要到位,虚实要清晰,脚要求轻起轻落,前落脚跟后落脚掌。
二、注意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因此,教学方法问题解决的好坏,运用是否合理,就成为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步法和手法的单个动作练习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出典型的几种步法和手法在开始阶段反复练习。步法不得当都会造成重心不稳。如迈步过小、过窄,出脚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对,都会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稳等现象。所以步形要准确,出步要适度,保持稳定性及培养身形、步法的协调性,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下基础。在初学太极拳时不要贪多求快,潦草从事,如果贪多求快造成错误的定型,再进行纠正就困难了。
(二)、先练步法、后练手法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步法的进退和周身的稳定程度,两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求腿部动作要正确、灵活、稳定。在练习时特别注意重心移动、脚放的位置、腿变屈的程度、重心的变换和两腿的虚实变化都与整个套路动作的前后衔接密切相关。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练习步法。太极拳最基本的步法包括前进步、后退步两种,它贯穿于太极拳的整个套路之中。对初学者来说,不能急于先教动作,而应该先从步法开始,先教前进步法,再教后退步法,待步法完全熟练,进退灵活、重心稳定之后,再练习手法,先原地做手法练习,待动作准确、方法灵活后再上下肢结合练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先分解,后完整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较复杂难练的动作先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教学生去学,这样学生对动作容易模仿、记忆和掌握,待每个小动作掌握熟练后再把它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例如:学习转身搬拦捶动作时,教师先把完整动作分解成:①转身翘脚;②摆脚搬拳;③上步拦掌;④弓步打拳四个小节动作进行教学。通过局部细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每个过渡动作方向、路线都能正确掌握,使动作做的更准确更规范。待学生掌握小节动作后,尽快的由分解动作过渡到完整动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加快学习速度。
(四)、正确的动作示范及站位
示范可以使学生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和神态。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对动作的理解。为了便于学生观摩,可进行正面、背面示范或侧面示范。教师的动作示范要求不断地改变单个的、组合的、完整的技术示范、不断应用不同速度的动作示范以便让学生看到细节的变化,边讲解边示范,力求动作到位清楚。这些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示范而言是劳累许多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吃苦耐劳为学生做出表率,动作示范标准,推动学生更加刻苦学习。 教师合理的站位在教学中也十分重要。中学一个班60多人,那么教师的站位就相当重要了,学生多会出现后排学生无法看到完整的动作示范,在示范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变换位置,由前排到后排,在由后排到前排,能够使前排、后排学生都能够清楚的看清教师的每一个示范动作。最好教师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看清完整的动作示范。
(五)、结合基本防卫技术,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
太极拳动作徐缓、均匀而细致,中学生尤其是男同学,总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锻炼的一种手段,导致学习及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基本防卫术,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更能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挤、按、肘、靠等基本特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端正认识,一方面也要结合基本防卫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在一个个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充满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太极拳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六)教学中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消化
刚开始教学时要粗线条的进行,待学生基本清楚动作运动的路线和方向时再进行细节方面的精雕细琢,防止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前几节课的教学任务要少,要让学生感到掌握难度不大,当动作掌握后练习时很有趣。教学任务不能过大,以免学生在没有掌握已学动作,又要接受新动作导致积极性下降。当完全掌握前6-8个动作后可以大幅度的加大教学任务,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太极拳动作技术的讲解
讲解技术动作时力求通俗易懂不必过于追求细节,只要学生能理解就好,不要过于繁琐、专业。最好是学生能以教师讲解的动作要领为基础,结合已有的动作表象总结出自己的口诀,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能够更容易记住动作。例如:在教“手挥琵琶”的动作时,将整个动作完整示范后,简单讲解后可以把它比喻成坐在椅子上弹琵琶。
(八)、配合音乐调动兴趣
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能够起到特定的伴奏效果,口令、音乐可辅助太极拳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懂得控制太极拳练习的节奏;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当中去,而且还可以掌握每一个动作的快慢及衔接,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达到在“心静”的意境中自由自在完成。
综上所述,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是多层面、多渠道的,采用教学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能本着对教育负责、对传统文化负责的态度,为传统文化负责的态度,全面深入研究太极拳的个性特点,研究并制定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学生就一定会对太极拳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成果。最终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目的。
【如何提高中学太极拳的教学效果】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03-13
如何培养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语感03-20
如何提高面试技巧04-18
如何提高培训技巧03-20
如何提高阅读技巧03-20
如何提高沟通技巧03-20
如何提高朗读技巧03-20
如何提高营销技巧03-20
如何提高核桃产量03-24
如何提高员工品质管理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