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 1
一、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本科与硕士、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学习与实务训练等连续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能够表达中国立场、阐释中国话语、维护中国利益的国际法实践精英。这些高端法律人才应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德才兼备、具备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国际法律知识,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需要、特别是对外开放事业需要,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在国际法学的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领域具有良好素养和实践能力。
毕业生以适应领域广泛和择业竞争力强为主要特点。适宜从事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政府国际组织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的工作;涉外律师、外贸、跨国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的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法学教育、法律研究、法律实务的工作等。
二、专业培养要求
1. 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熟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国际法相关领域的基本范畴、法律规则与法律程序,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
2.有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的读、写、听、说、译各种能力。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交流,树立国际法治观,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备运用国际法律维护国家权益、裁判涉外法律案件及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基本专业能力。
3.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
4. 在掌握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全面掌握国内法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国际法各主要部门的知识,并对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部门法有深入的把握,能够顺利地参加国际法律的实践活动。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环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四、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
本专业特表强调面向世界、着眼实践、强调外语。
面向世界:本专业定位于让所有的学生不仅在国内法学教育中具有竞争力,更能够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国际法律人才的竞争,所以特别强调按照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专业规范、教学核心内容来武装学生的思想和能力,使学生有信心、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在国内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部门以及国际组织机构的相关岗位为促进中国发展、国际治理做出有益的贡献。
着眼实践:本专业强调所有的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服务对象、以实践为最终目标。因此,课程模块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运用经典研读、专题论辩、信息处理训练、论文写作、模拟法庭、专业竞赛、法律机构实习等多元教学手段,主要以中国所面临的国际法前沿问题或者国际社会的热点事例为素材,以教师指导与学生直接参与并自主研发解决方案为过程,甚至直接参与为外交部、商务部、党政军部门提出对策建议,由此培养学生形成知识、理论、文字、技术、制度、政策、社会实效融会贯通的'复合型能力结构。
强调外语:通过双语教学以及全程强化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训。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外文专业资料并准确透彻地理解其内容,能用外文起草、书写和翻译法律文本,并能流畅地进行口语上的交流和翻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胜任各种高层次的涉外法律工作。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法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3.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及各环节所要求的21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8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0学分,课外培养8学分。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 2
加入WTO后,由于反倾销、反补贴、投资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和不足,面对WTO发起的相关调查,不少 企业 非但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而且由于怠于应诉而丧失了时机,丢失了市场。入世前储备的少量涉外法律服务人才远远跟不上高速 发展 的需求,涉外律师的稀缺已成瓶颈。
一、涉外法律人才目前状况分析
涉外法律人才作为既精通英语,又熟悉国内外法律的法律人才,其目前状况不容乐观。根据 中国 法律人才网的统计,我国85%的法务职位要求应聘者熟练把握法律英语,近64%的涉外案件因通晓法律英语的法律工作者严重匮乏而极少有人问津!82%以上的法律工作者只有单一的法律知识背景!而当前涉外法律人才前景需求将是现在的五倍。
据悉,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和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两千人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北京的近一万名律师中仅有三百名具备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能力,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五十名左右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其他省区的缺口更为凸显。涉外法律案件,非凡是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案件,涉及到的金额往往会有几千万、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假如胜诉,律师费就有几十万、几百万美元。一个高端的法律人才给跨国公司做兼职法律顾问,一年的收入也有几十万人民币!高端涉外法律人才绝对成为了“金领”中的“金领”。以贵州某进出口公司为例,20xx年9月,该公司收到埃及海关和商务部联合发出的一项反倾销指控,要求其提供相关财务资料备查,并对此应诉。所有这些资料均是 英文 文本。我们知道,要到国外应诉,首先要过语言关。由于法律本身的严谨性,必须要有准确流利的法律英语,不能用翻译。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懂得WTO的争端解决规则以及埃及本国对此事的处理程序。因该公司的法律顾问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好求助北京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由北京派出专业的律师来处理。仅此,北京的律师收费达九万美元之多。
二、涉外法律人才的知能要求
1.涉外法律人才的法律知识(本国+国际-外国)及法律技能。涉外法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本国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是主权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每个国家的法学 教育 的内容首先且主要的是本国的法律。虽然不同国家法律的概念、结构乃至一些基本原则可能不无相通,但基本说来,不同国家法律体系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别,因而对一个法律体系的熟练把握,并不能当然胜任另一个法律体系内的工作。各国法学院培养的人才,都是以本国法律知识为本位。假如从业务内容看,除极少数成为国际组织雇员可能处理和本国无关的纯“涉外”事务外,各国法律专业人员所处理的业务绝大多数是和其本国法律有关的“涉外”业务。因此,作为一名涉外法律人才,本国法律应该是其知识结构的本位和基础,外国(国际)法律是必须努力达到的高度,法律以外的专业知识( 经济 、 金融 、贸易、财务等)和操作能力是其重要的业务条件。
2.语言能力(母语+外语)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梵语中有这么一个说法,说是一个人若是具备梵语中以V打头的五种东西,就会变得伟大,这五种东西就是外表端庄、语言能力、学识、个性和谦卑。由此不难发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作为涉外律师,首先要求有扎实的母语基本功。没有厚实的母语底蕴,不可能有出色的外语沟通能力。因为律师不能带翻译参加国际业务活动,所以,涉外法律人才必须能用外语自由地和外国人沟通。而要成为高端的涉外法律人才,用外语沟通还是较低层面的,把沟通的内容落实到文本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因为法律语言是严厉语言,表达得不完美会导致意义上的差异,而用非母语来表达完美的意义是一个极难完成的任务,即使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海归”也不例外。因此,语言能力,非凡是外语能力往往是法律人才涉外化、国际化的“软肋”。
三、涉外 法律 人才的培养
在许多国家,法学 教育 既是其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该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法学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法律执业资格的取得,决定进入法律职业者的素质和知识构成,进而直接影响一国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水准。各国法律界和教育界因此无不十分重视大学法学教育。同样,也离不开高水准的大学法学教育。但仅仅大学在校教育是不足的,还需有对现有法律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才能满足对涉外法律人才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亦即,要从大学在校生的打造及现有法律工作者的改造两个方面进行。
1.推动法律 英语 教学和双语教学,打造涉外法律专业毕业生。
(1)法律英语和双语教学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涉外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外语能力主要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法律英语课程是首选课程。法学专业在校学生仅仅依靠基础英语课程很难胜任涉外法务工作的要求。前面已经谈及,因为法律语言是严厉语言,即便是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海归”也难驾驭英语中的法律语言,英美人也将母语中的法律语言看作是“外语”。因此,法学专业学生,不管对其培养目标是放在国内市场还是放在国际市场,必须要学习法律英语这门专业英语课程。但是,法律英语仅仅是对英语中法律语言的'初步熟悉,要具备熟练驾驭英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和解决国际争端的能力,仅靠一门法律英语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有双语教学来推动和实现。由此可见,法律英语教学和双语教育在培育涉外法律人才方面的重要功能,仅熟悉到其重要功能还不足,我们同时还要解决法律英语教学及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及不足。
(2)法律英语和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整改办法。法律英语教学以及法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都同样面临的第一个新问题为师资的薄弱及匮乏新问题。作为者,尤其是法律英语教师以及双语教学教师,其职能要求应高出于涉外法律人才的知能结构。高端的涉外法律人才少,优秀的法律英语老师及能用双语授课的法学教师更少。要解决这个新问题,只有加强高校在这两个方面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新问题为课程设置新问题,尤其是课程的前承和后续布置不合理新问题。以法律英语为例,因为国内所编法律英语教材均以英美法为典范,所以,在开设法律英语这门专业课程前,应以基础英语课为前提,汉语英美法课程为保障,才可顺利开展该学科的教学。而双语讲授的法学专业课程应设在法律英语课程之后为宜。有了法律英语这门课程为基础,才可推动法学教育中较为推崇的双语教学。教学中存在的第三个新问题是教学法新问题。实际教学中应切实结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 英文 正确理解外国法和正确表达 中国 法的能力。具体来说,采取用中文去正确理解和表达外国法律和案例;对中国法及其案例用准确的英文来进行表达。主要课程运用英文教材,但可进行中文授课。
2.开展继续教育和对外交流和合作,改造现有的法律从业者。我国现有法律人才,绝大多数为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我国的法律院系所培养。这些法律人才中,仅有百分之一可从事涉外业务,其他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员从事不了涉外业务。其原因主要是外语能力新问题。对于这部分四十岁以下群体,可集中对外语过六级的优秀法律从业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集中脱产培训,因为他们有相对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外语能力。首先可进行外语强化培训,然后尝试用双语培训 金融 、贸易、WTO规则等相关内容,非凡是在涉外法律实践中涉及多的“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办法)及美国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三三七条款等理论及应对技巧。此后,再从中选拔出一定名额的优秀律师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主要相关贸易国进行中长期的培训和实习,增强现有法律从业者的涉外能力。此外,为鼓励现有从业者提高自身涉外业务能力,政府也应积极培育和扶持涉外律师事务所,对有突出贡献的国际型法律人才、涉外律师事务所给予奖励。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 3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课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法律基础课程,如法律基本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等,以便学生全面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2.专业课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专业课程,如国际商务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刑事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涉外知识产权法、涉外经济法等,以便学生深入了解各个领域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案。
3.实践教学: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实践教学,如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法律咨询等,以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语言能力: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如英语、日语、法语等,以便学生在国际法律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5.跨文化交流: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跨文化交流,如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习俗和风俗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国际法律环境。
6.职业规划: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职业规划,如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等,以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和融入国际法律行业。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法律人才培养方案05-18
涉外文秘人才培养方案05-18
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方案05-18
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5-18
法律文秘人才培养方案05-18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05-18
人才培养方案05-18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案05-18
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方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