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饭店管理者应有哪些服务
(一)酒店业必须有效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在我们强调“零缺点”管理的同时,不可否认,还有许多酒店每天都在产生缺点。之所以产生各种缺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酒店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只体积很大的木桶,其周围的木片都很好,只有一块小木片仅够到木桶一半的高度,那么这只木桶的最大盛水量是50%,因为它有一缺口,当水装到一半时,无论怎么注水,水位都不可能增高。的确,就酒店而言,只有整个运转体系质量全面提升了,才会使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得到整体的提高。因此,酒店必须在建立有效的现代酒店运作机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上下工夫,实施酒店运转过程的有效控制。只有这样,“零缺点”管理才会达到一定高度。
(二)建立服务恢复战略,实现客人对酒店从知名到忠诚的转变 研究表明,酒店要发展一个新顾客所花费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2倍。然而,我们的许多知名酒店只顾发展新顾客,而新顾客光顾该酒店以后,却发现酒店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是十全十美,因此他对这个酒店就不会很忠诚,更不会把酒店推荐给自己的亲友了。这是许多酒店经营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为此,酒店必须实施服务恢复战略。所谓服务恢复战略,就是对酒店产品和服务的缺陷进行预防性弥补和修正,防止使人产生不满。第一,制定酒店服务标准。与有形产品相比,酒店的服务在购买之前,是很难被客人所感知的,客人通常无法预知结果。通过制定明确、具体的服务标准,可以消除客人的“模糊预期”,使服务具有可衡量性。如美国的西特尔酒店规定:当客人等候时间比预订的要晚10分钟,但不超过20分钟时,为客人提供免费饮料。如果等候时间超过20分钟,客人的餐费由酒店支付。第二,引导客人投诉。客人投诉是酒店发现缺陷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许多研究客人满意状况的报告显示,不满意顾客中只有5%左右的人投诉。因此,酒店管理者应设计方便客人投诉的程序,引导客人投诉,使客人满意而归。第三,在酒店内要宣传服务恢复的酒店管理理念。其目的是使员工理解服务恢复对提高宾客满意度,加强宾客关系的重要意义。鉴此,酒店应该注意倾听客人的意见,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确保客人满意度的提高,实现客人对酒店业的忠诚。
(三)实施酒店业创新策略?酒店创新策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树立新观念。酒店业应该树立客人是一种资产的观念。酒店经营过程是一个“吸资”、“护资”和“增资”的过程,只有客人这一资产“增值”了,酒店才会长盛不衰。
2、寻求新市场。市场是复杂多变的,当前的酒店业市场是相对过剩与结构供给不足并存的市场。寻找最佳的目标市场,有效地开展营销手段是酒店实现营销目标的制胜法宝。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许多酒店并不注重市场的细分,每个酒店都认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都是我们的大市场”。这种忽视客人需求差异的营销行为,必然会导致酒店促销无针对性,最终降低营销效果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每个酒店都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确立细分的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和策略。
3、开发新产品。酒店产品不能老化,必须使客人常来常新,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酒店业也应该以需定产,在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不断丰富产品的服务内涵,更新产品的服务外延。特别是老酒店,哪怕仅仅是一些点缀、饰品、标记符号的改变,也会给客人创造一种全新的意境,再配上层出不穷的活动推广,接二连三地制造热点、卖点,才会使客人常住不厌。
4、研究新组合。要使酒店的创新达到一个新水平,必须研究酒店营销策略组合,使酒店的服务、培训、沟通等形成一个整体,有效地吸引客人。 其实,“99+‘1’=0”的现代酒店管理理念给我们留下的启示还有很多,本文只是略举一二,旨在抛砖引玉。愿现代的管理者更加注重“零缺点”、“零起点”和“零突破”的管理,使我们的酒店业在新世纪里长盛不衰。
饭店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本篇中的基层管理者指饭店中的领班与主管,本人从十来年的饭店管理工作中归纳出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一、以身作则:
身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在工作中时刻作好榜样作用,从执行饭店的规章制度到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都应率先垂范,作好员工的带头人。应该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少用语言多用行动和自身形象来影响员工、带动员工、引导员工和教育员工。“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员工工作的好坏,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直接反射出一个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二、业务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好的基层管理人员,首先要熟练掌握本班组或部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试想,身为管理人员,如果自己都未掌握这些知识,何来的质量标准,如何去检验和指导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怎能让员工对你的管理心服口服?
三、公平、公正:
在管理工作中最忌讳的不是规章制度如何如何的严格,而是在执行这个规章制度的过程是否公平、公正的。任何因小团体、私人关系好恶等造成的偏袒都会引发员工的不满导致管理者的信任危机,并直接影响到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工作的有利开展。
四、坦诚相待:
在工作中应有“大腹能容,海纳百川”的姿态,能听进不同的声音,不管是持相同意见或是意见相佐。“良药苦口,忠良逆耳”,特别对能勇敢向你提出不同看法的员工,应能本着坦诚相待的态度对待问题,有员工向你提出不同的看法,应感到庆幸,说明员工信任你,希望你能做得更好。不能采取置之不理、排斥,甚至打击报复方式,这样的管理人员只会让员工看不起你,从而抵触你。
五、学习能力:
学无止境,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组织要不断地发展、进步,就要求成员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作为变化极大的饭店业基层管理的领班与主管,更应该千方百计抽出时间,不断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才能及时掌握行业动向,和市场同步前进。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培训你所在部门或班组内的成员不断进步。不学习或凭老一套经验做事是不可取的。
六、培训能力:
一个部门、班组内成员的工作绩效与所在部门、班组的主管、领班的培训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培训是饭店业永恒的主题,我们的主管、领班必须具备培训部门或班组员工的能力。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除了做好自身工作外,还应针对员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饭店的阶段计划做好培训工作。只有整个班组或部门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积极上进的,整个团队才能进步(当今企业管理界提倡的“橄榄形”团队原理)。
七、分析、判断能力: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员工的工作表现,根据事实能作出客观的分析、判断与评价。有自己的思想与判断能力,不人云亦云,做“学舌鹦鹉”,也不优柔寡断,更不参于传播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
八、责任心:
工作中勇于负责,对上级、下属、客人乃至整个社会抱有高度责任心。特别是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能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并积极寻找原因,及时改正,防止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员工最看不起,也最不喜欢的是他的上司在碰到问题或需要承担责任时,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管理人员何来的威信可言。
九、沟通、协调能力:
这里的沟通包括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内部沟通即与上层领导之间的沟通(上级)、与其它横向相关人员之间的协调(平级)和与属下员工之间的沟通(下级)。因涉及的内容太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外部沟通主要指与客人之间的沟通,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与客人之间的沟通一般主要是饭店内服务方面的沟通,如了解客人的消费需求、征询客人对服务产品的满意度、处理客人的不满(处于抱怨阶段的处理,如上升到投诉阶段时,一般由部门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大堂副理专职人员处理。)等方面。
十、语言能力:
这里的语言包括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形体语言主要体现在和上司沟通与下属的交流中能使用正确的形体语言,如目光的接触等方面(如员工在工作繁忙时,投以关注的眼光便可让员工有“累,但快乐着”的感觉。)。
口头语言主要指在管理和服务语言中不能使用生硬的命令、训斥、讥讽、漫骂、威胁或是乞求等之类的语言。很多时候领班、主管都犯有一些管理过程中使用不恰当的语句,给普通员工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让员工觉得反感,甚至是开始抵触。
十一、应变能力:
权宜通达,机动进取,不抱残守缺,不墨守成规,特别是在出现紧急突发事件时,能够兼顾饭店与客人的利益,寻求最佳结合点,圆满解决问题。这种应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应在平时工作与学习中多积累经验,才能在突发事件时临阵不乱。
十二、观察力:
善于察言观色,对客方面,能从客人的着装、言行举止上分析客人心理和想法,以便更好地服务好客人。对内方面,能洞察领导、员工的心思,这里不指刻意去研究上级的心理,讨好、奉承等方面。主要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更好了解他人,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十三、组织能力:
能充分发挥部属的才能,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饭店管理者应有哪些服务】相关文章:
失败的管理者有哪些02-27
管理者常犯哪些错误04-21
管理者的权利有哪些06-11
管理者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哪些03-26
管理者决策的重要性有哪些04-07
企业战略管理者包括哪些群体03-02
饭店服务员员工守则05-07
学校管理者怎样要服务师生03-15
饭店服务员考勤制度05-08
饭店服务员辞职信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