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内退人员管理办法

企业内退人员管理办法

时间:2022-03-27 14:40:57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内退人员管理办法

  什么是企业内退人员?对于企业内退人员要做好怎样的管理呢?接下来就不妨和爱汇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企业内退人员管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企业内退人员管理规定

  一、办理内部退养的原则

  1坚持效益优先。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劳动力的构成和需求状况。精减人员,对精减下来的富余人员中年龄偏大且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方可办理内部退养。

  2确保内部退养职工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内部退养职工与在岗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二、办理职工内部退养的范围和条件

  符合国家规定提前退休条件的男职工周岁及以上;女工人周岁及以上,公司所属单位的富余人员中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男职工周岁及以上。符合国家规定提前退休条件的女工人40周岁及以上;年 月 日前转为干部的女职工必须在50周岁及以上,年 月 日后聘干的女职工在履行解聘程序后可视同女工人)全民合同制职工可以申请办理内部退养。

  三、内部退养的审批程序

  单位批准,经职工本人书面申请。报集团公司劳动工资部统一审批。今后办理内部退养在 年 月、 月集中办理。基层各单位对提出内退申请的职工应当经过集体研究,并对上报集团公司审批的职工按照企务公开的要求进行公示。

  四、内部退养职工的生活费待遇

  企业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由三部分组成:

  1基本生活费。按职工办理内部退养时所在单位上年度地面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全集团公司上年度地面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数的%计发。

  2年功津贴。工作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从事井下工作满9年的职工按实际从事井下工作年限,按实际工龄每年元标准计发。每年增加元计发。

  3专项补贴。其中书刊费仍执行规定的`标准。住房补贴、建房互助金、书刊费、洗理费、女工卫生费可继续执行。

  对基本生活费部分在%范围内上、下浮动。内部退养生活费总额最低不得低于市区最低工资标准。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地面在岗职工收入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

  五、其他规定

  1本人没有书面申请的不得办理内部退养,富余人员中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纳入待岗管理,发给待岗生活费。

  2对稀缺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工种和劳动力相对紧张的生产一线岗位、集团公司以上(含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可推迟办理内部退养或不实行内部退养,具体专业、工种、岗位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集体研究确定。

  3本方法实施后。过渡期至 年底止。本方法实施前已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职工,原生活费待遇高于按本方法计算的内部退养生活费标准部分可予以保留,逐步向新方法过渡;按本方法计算的内部退养生活费高于原生活费待遇110%部分,过渡期内按一定比例逐年保留, 年保留%2015年保留% 年保留%过渡期内办理内部退养的职工,均按照新老方法,自 年元月起,取消新老方法对比,直接按本方法规定计算内部退养待遇。

  4本方法实施后。届时由各单位依据劳动工资部公布核定的基数,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调整,并上报审批后执行。

  5内部退养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

  6内部退养职工的生活费增加部分在各单位工效挂钩工资总额中列支并相应核增计划指标。

  六、各单位应根据本方法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执行。

  企业内退人员管理制度

  为保证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省、市有关规定;现就企业改制中职工内退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国企改制成为民营或其它非国有的,不能实行内退政策

  二、国企改制后续存企业中有国有股份或资产,能支付内退人员费用,并实施管理的,国企改制时在征得续存企业同意后,可实行内退政策。

  三、具备内退条件的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满30年的`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批准可办理内退手续,对工龄满30年,距法定退休时间5年以上,职工本人也可以选择解除劳工关系领取补偿金的办法。

  四、续存企业应与内退人员签订保留劳动关系的合同,其内容包括企业为内退人员代缴社会保险费、发放生活费、内退期间的相关待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及退休后企业承担的义务等项目。

  五、内退人员生活费标准按不超过其当期退休费标准控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内退人员,其生活费按评聘分开的原则,不增加职称待遇。

  六、按照省政府[2001]1号文件规定;享受“保老、扶中”政策的人员,企业改制时,对“保老”人员应继续执行原政策,所需费用在国有资产中抵扣。对于符合“扶中”条件未办理“扶中”审批手续的人员,企业改制或并轨时,应按企业改制或并轨方案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领取补偿金。

【企业内退人员管理办法】相关文章:

企退人员管理总结04-15

公司内退人员管理办法04-15

销售人员的管理办法04-07

办税人员管理办法04-15

出海人员管理办法04-15

岗亭人员管理办法04-15

督查人员管理办法04-15

稽核人员管理办法04-15

监测人员管理办法04-15

库房人员管理办法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