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理论

时间:2023-07-20 15:14:36 职场 我要投稿

就业理论14篇(优秀)

  就业理论 篇1

  论文摘要:根据管理学的供应链管理模型,提出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概念、模型以及该模式重要节点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整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就业管理的关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水平。

就业理论14篇(优秀)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供应链管理模型;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

  一、就业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价值导向

  高等教育的价值被定义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高等教育形式,由于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发展演变历史和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就业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本文提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何谓“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就是在现有的相对成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就业为龙头,重新组合、定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到的诸多要素,使之服从、服务于学生就业这一总体目标,并由此形成一套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范型性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系统性”是指该培养模式包括了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成、学制安排、实践教学、师资特征、就业管理等一系列影响就业的要素集合,这些要素间既存在着教学上的前后时序关系,又包含了教学上的逻辑关联,仅仅依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而非发挥全部要素的合力,不足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这强调了“整体性”。所谓“范型性”是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固定,在就业导向的背景下,前述每种要素、要素包含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基本上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太大的本质性变化,能够被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

  由于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其往往被蒙上一层“低层次”色彩,对此本文不敢苟同,本文认为就业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共同任务,这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学院在就业方面的区别仅仅体现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岗位的不同,但真实的、较高的就业率仍是它们共同追求的教育价值,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学院在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原理上是相通的,只不过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再者,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而“就业适应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完全超出了高职高专院校为提高学生就业率所追求的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层面,同时,“就业适应性”的内涵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较高层次的智能并不矛盾。

  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与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历史渊源、人才培养规格、学科设置、区域性影响力、办学特色等属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来说,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来自于3个方面的因素,即专家意见、社会需要和学科自身特点,如果我们把这3点因素置于应用型本科属性的背景进行考量,也不难得出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之一的结论。

  二、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借鉴管理学上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的系统性、整体性、范型性特征融为一体,提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供应链管理模型中,所有影响企业利润的要素被分解为主体性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并且主体性活动包含的要素是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时间顺序进行组织;支持性活动是指使企业主体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关键性、职能性企业经营活动,如企业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生产与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企业财务会计等(图1)。

  与此类似,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活动包括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就业管理等环节;支持性活动包括了实践性教学、师资特征、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内容(图2)。

  这种模式的提出,一方面简化、固化了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各要素各得其所、各尽其用;另一方面向我们昭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对一般性教学规律的遵循——表现为主体性活动,同时又强调要采用一些特殊性的手段——主要表现为支持性活动,有意识地强化、突出一般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功能。

  根据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像这种将管理学上供应链模型迁移到教育领域并提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尚属首次,因此各种争议在所难免,尽管如此,本文认为这种就业导向培养模式的提出有以下积极意义:第一,打通了就业与日常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间关系,使得日常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工作更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科建设效率;第二,将就业压力化解在日常工作之中,使得就业工作不再是学生毕业时的临时抱佛脚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做好了该培养模式所言的主体性和支持性活动,那么较高的就业率将成为一种必然;第三,有利于以就业为起点,回溯、逆推至整个学生培养方案的各个层面,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一)专业设置应该具有应用型本科的特色

  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专业应有以下特征:该专业以传统学科为背景,但同时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使之具备某种能力为己任。以传统学科为背景保证了该专业的本科层次,培养学生的'某种技能凸显了该专业的应用型特色;该专业应该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或针对明确的职业岗位,只有如此才能容纳大量学生就业。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以传统的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为学科背景,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如外语应用能力、导游、酒店管理等能力,其针对的行业又恰恰是号称劳动密集型的旅游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是比较典型的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如此特征的专业设置,自然而然地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而具有这种特征的人才恰恰是社会经济发展大量需要的人才类型。 (二)构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体现就业导向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体系组合思路,因而表现出一种“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从就业角度看,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保证了学生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和专业适应面;专业方向课课程由多个模块构成,模块集合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业意愿、专业依托行业的内在结构等进行组合,既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弹性,使得学生的培养规格始终与社会需求、产业结构保持良性互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为了真正体现这种“平台十模块”式的课程体系的含义,在学制上宜采用“2+2或3+1”式的“两阶段”教学进度安排。如,前2年或3年为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中大专业(通常指一级学科)的教学实施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要求,使同一大专业基础教学具有统一性、普适性、扎实性。后2年或1年为专门化教育,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学生兴趣、就业意愿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教学强调本科层次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在专业模块的构成上,根据旅游业的产业构成、产业热点及其就业容纳能力、学生就业意愿、该专业方向本身成熟度的不同设立了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旅游文化与规划3个模块。

  (三)优化教学组织,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重考核。实践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行动上改变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定势,提高其职业精神和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同度;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注重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大都规定为6:4或7:3,但必须要像管理传统上的理论教学那样,正规地、系统地管理实践教学。其次,实施“双证教育”,即毕业生不仅要获得毕业文凭,还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间的距离。最后,加强授课教师资格审核,以具有“双师双高型”特征的教师为最佳。

  在实践教学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制定了并行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大纲,并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如职业岗位认识性实习、课程实践、综合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贯穿于四年制教学始终,除了基础的实践教学考核外,还将学生获得英语导游职业资格、酒店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等证书通过率作为衡量实践教学效果的又一标准;专业方向课程的授课教师全部是具有英语导游证书或高级经济师职称的“双师双高型”教师,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四)加强与产业联系,建立一大批实习、就业基地

  从就业角度加强与产业联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要追求以下目标:通过院校师资和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优化教学内容,使之贴近实践,塑造学生易于就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以学生不同类型的实习为纽带,加强与产业界的相互理解,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引导校企合作由以往设立的低层次、松散型的实习基地向建设高层次、稳定型的就业基地转化。

  根据笔者经验,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在每年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基地数量问建立5:1的关系,协议就业率基本上不成问题;笔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时,就注意到该学院有一产业关系办公室(industrialrelation),其职责在于常年吸收、固化、优化与全国旅游业企业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负责每年举办两届校园招聘会(careerfair)。这种常设机构不但可以避免国内院校常见的实习、就业基地单位的流失,而且因为有专人负责,工作常态化,使得校企关系越来越紧密。

  (五)就业管理

  广义的就业管理起始于专业设立之时,此处指狭义的就业管理工作,时间上是指本科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在此阶段要注意以下工作节点:召开毕业生实习、就业动员会,进行就业辅导,说明就业形势、面试技巧、就业优惠政策等;举办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小型校园招聘会,让毕业生和专业所掌握的实习就业基地单位直接见面,先实习再双向选择就业,促进学生就业效果明显。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已连续举办两届校园招聘会,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分解就业压力,平时就要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在教师与专业间形成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共同价值观,使得此时教师关心学生就业成为一项顺理成章的工作要求;加强进度管理,分为初期动员,中期检查、落实,末期收官3个阶段,通过进度管理促进就业工作的阶段性落实。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模型和主要内容,但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其一,本文提出的应用性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标准是否有功利之嫌;其二,学科建设中的最重要因素——科研工作与培养学生就业适应性,提高其就业层次的关系;其三,尽管本文提出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各种要素,但还没有对其进行量化处理以明确主要影响因素,这将影响到该模式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就业理论 篇2

  【摘 要】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就是要解决就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关系;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需要我们社会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开展,从各个方面着手来引导其有利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

  【关键词】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就业越来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是生存之本,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就业程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影响到就业去向和就业政策,而就业的现状又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状况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方面,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20xx年,文盲率占全国人口的9.2%,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4%,初中以下人口比重高达77.2%。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比日本少3.8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以初中文化为主,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44年,比日本少3年左右。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75%分布在农村。目前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为3060多万人,约占从业人员的4.3%。在技术人员结构中,初级技工占65%,中级占30%,高级仅占5%。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现状说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走国际化道路是需要相当漫长的过渡时期,我国的就业问题将长期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同样需要有一个相互促进和发展过程。

  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和就业岗位开发有限的情况下,劳动力资源丰富既是优势,也是压力。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的特点,既不适应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又不适应国内外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因此,当前处理好就业与人力资源建设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不可否认,处理就业与劳动力资源开发建设的关系,必须要按照促进就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在对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合理配置和全面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不断提高我国将劳动力资源转为人力资源的能力,将劳动力作为一种源源不断的资源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1.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促进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开发。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能力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实现从注重物质性开发向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转变,从注重劳动力的数量发展向注重劳动力的质量建设转变。结合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人口发展规划。根据当前人口大量流动的特点,着重建立和完善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社会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需要结合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还是一片空白,我们可以采取当年我们改革开放的模式对占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进行人力资源整体性的规划,选择几个地区作为试点,进而推广到全国各个地区。

  2.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教育投资结构,把投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作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教育作为我们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基础工程来开展,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同步进行,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长远发展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偏高,而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所占比重过低。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教育机构把大量教育经费转移给受教育者负担,普遍把“义务教育”变为“有偿义务教育”,有的甚至通过乱收费把它变成“高价义务教育”,使每年约3000万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辍学。这种状况对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十分不利。必须在保证国家投入教育经费持续增加的前提下,调整和改善投资结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对于西部和农村贫苦地区,要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3.根据我国人力资源状况和当前就业形势,进一步界定劳动人口年龄,把义务教育扩大到高中教育阶段。世界的一般就业初始年龄是15岁,但各国各地区的就业年龄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就业年龄是不同的。各国各地区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年龄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目前,欧盟多数国家就业的初始年龄是14岁,日本是15岁。香港的劳动就业人口是指15岁及以上人口,澳门的劳动就业人口是14岁或以上的人口。我国长期运用的初始平均就业年龄是16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处于劳动力新增高峰,就业供求矛盾突出的客观现实,我国劳动就业的初始年龄可考虑提高1或2岁。对就业年龄的确定与教育发展水平具有直接的联系。我国目前确定的就业年龄与考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关,基本没有把上高中的因素考虑进去。如果把初始就业年龄平均推迟到17或18岁,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与调整就业年龄相配套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供文秘站:求关系很不协调,初中升高中的学生比例实在过低。20O2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包括上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和民办校的升学率不到60%,大量未升学人员成为新增劳动力开始冲击就业岗位。这种状况可通过教育改革试点加以逐步改变。同时,进一步实行大学扩招,提高大学入学率。

  4.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就业培训,完善高校专业结构,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就业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以对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再就业培训和农村进城人员就业培训为重点,进行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教育培训。高校包括民办高校要把招生目标与就业预测紧密结合起来,招生数量尤其是设置专业要与社会和岗位需求基本适应。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人才体制,进一步整合高技术创新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郑海航,吴冬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务?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xx.

  [2]林荣瑞.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厦门大学出版社,20xx.

  [3]王锐添.人事管理与组织行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5.

  就业理论 篇3

  一、问卷调查及描述性分析

  为研究本课题,向20xx—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68%。并且选择3家用人单位及5名毕业后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问卷调查基本分析

  1.专业的选择。麦可思《20xx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第一是金融学,其次是电气工程,法学、电子信息、会计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选择热门的法学、会计学是20xx—20xx连续三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xx年较低本科就业率排前2位的专业是动画、法学,高职高专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高就业率排名前2位对应的是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以上排名对今后选择专业有较大指导意义,大学生应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专业,不要盲目追风。

  2.用人单位注重的大学生就业力。据调查数据,用人单位对各种就业力重视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的重要就业力前三位是责任感、人际沟通力、团队合作力,其次是专业知识,最后是谈判力。但是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评价结果中发现,市场认为大学生在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因此,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不同学历大学生就业力描述性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中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占33.5%,职业发展需要占26.5%,就业难暂时读研占11%,做学术占16%,其余因素占13%。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读研是为了就业,做学术的仅为大学毕业生的1%。高学历对就业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吗?表2是毕业时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其中1分最低,10分最高。表2是描述统计量表,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本科>专科;三者中研究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小,说明其数据差异小,较稳定,代表性好。表3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人际沟通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本科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大,说明其数据的差异大,代表性较差,所以不能得出在人际沟通上,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4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三者的标准差由小到大研究生<专科><本科,极值差由小到大也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所以均值的减小可能是由于差异大造成的,并不能得出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最强,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5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团队合作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再结合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分析,研究生的标准差最大,而且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也最大,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团队合作力差异悬殊可能是使其均值偏小的原因之一。专科的标准差、极值差均大于本科生的情况下,其均值大于本科生可能是由于差异悬殊造成的,所以在团队合作力方面,专科强于本科并不一定合理。表6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谈判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标准差以及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是三者中最小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在谈判力上的差异小、较稳定,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此情况下其均值仍是最小的,所以可以得出研究生的谈判力相对最弱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高学历并非对所有的就业力提高有显着性帮助。

  二、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有无实习经历和不同学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力大小与实习实践经历的有无是否有显着关系

  对实习经历是否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分析,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通过分析SPSS输出结果来判断实习实践经历是否对就业力存在显着性影响,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t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着性水平0.01,表明是否有实习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具有显着性影响;而谈判力t检验的P值为0.2,大于显着性水平0.05,表明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就业无显着性影响。

  (二)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这是单因素(学历)方差分析结果表,第三列给出了组间离差平方和、组内离差平方和及总离差平方和;第四列给出了它们对应的自由度,第五列是对应的均方差;第六列和第七列分别给出了F统计量和它对应的p值。由于以上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拒绝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设并不能得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这几个方面的均值完全不等的结论。不同的学历下,就业力各方面均值的两相比较参见表4所示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9给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个方面的平均值之差的LSD检验结果,其中后面带“*”号的表示有显着差异,没有带“*”号的表示没有显着差异。在责任意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专科生;在人际沟通力上,专科生和研究生均显着高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在团队合作力上,专科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在谈判力上,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切忌眼高手低。就业不是毕业之际的事情,而是开始于志愿填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尽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求职过程中放低姿态,不盲目追求高薪、高职位,从普通、基层开始寻找并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同时,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提升相应的就业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二)高校的角度

  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与支持,集中精力办好优势学科、专业。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重视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寻求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建立“一体化”机制,使学生能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岗位中。对用人单位来讲,不仅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直接上岗,节省了培训费用及时间成本,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以低成本获得劳力,扩大本单位的影响力;对高校及学生来说,可以及时获得对今后就业有直接价值的真实市场信息,并据此及时自我调整、适应及提升,实现身份转换,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环境,增强自身就业力。建立健全本校就业指导机制,将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逐渐转变成教育过程,将短期的就业指导变成长期就业教育,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细致、针对性强的教育和就业指导,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综合化。

  (三)社会、政府的角度

  社会应营造正确的价值导向———务实、奉献、吃苦耐劳,而非金钱、权位与名望。政府应降低全国各地资源分布的差异,由于存在户籍歧视、学校歧视等现象,许多大学生为下一代有更好发展,就业时不得不选择那些教育资源优质的大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才供需矛盾。

  就业理论 篇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策略的引入及分配制度的取消,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通常施行双向选择模式。与此同时,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显著增大。据统计,20xx年的高校毕业生增至749万人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较20xx年增加22万,且截至当年7月1日,就业率仅为72.2%,仍有大批学生无法就业,其中女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本文以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思路,以期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如何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分析其内、外在因素等相关“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研究应运而生,由此,探索相应就业教育对策,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不仅对大学生个人而言裨益良多,对改善高校教育管理效率,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21世纪是知识与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促进我国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范围,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当前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大学生供给形成巨大反差,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据统计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长率显著增加,但就业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一问题不仅加剧了我国就业难的形势,也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xx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以“北上广”高校为例,三个城市各自于20xx年度的在校生数量已突破170万人,跻身全国高校在校生前列。但是,与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相反,“北上广”三个城市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不仅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群体中的男女学生就业差距也在逐渐增大。以H大学为例,20xx年,H大学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71%,男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87%;20xx年,H大学女大学生群体就业率仅为63%,而男大学生就业率则高达84%。由此看出,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就业率,呈现较大的就业差距。而且,从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就业理想以及薪资待遇等多个方面来看,女大学生都处于明显劣势。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主要原因

  (一)多元文化与社会舆论的引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社会文化与思潮更为多元化,再加上社会经济体制对于个人利益的认同,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全面指引下,大学生个人观念已不再由仅有社会价值观组成,而是逐渐融入了如个人利益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等不同因素,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选择问题上,开始偏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地追逐个人利益的获得,即逐渐转向了“个人主义”。就这个问题,社会价值观的淡化于长远来看,将导致大学生偏离正常的择业轨迹,失衡的个人价值实现与物质利益得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助长学生塑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悖于对国家与社会应予承担与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高校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应当坚持加强引导与教育,督促大学生协调好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其形成与自身实际择业取向、社会需求等相契合的观念,并要强调择业应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为先,继而再以追求自我价值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等为目标。

  (二)就业市场化用人机制的推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仍处于国家计划经济分配体制之中,无需忧虑就业问题,然而,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的双轨制,一部分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就业,另一部分自行选择就业道路,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始逐步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求职发展。时下,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就业市场化即劳动力的市场化,就业市场的实质本就是劳动力市场,基于这一背景下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取向与观念带来了冲击。究其主因,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成如下两点:

  1.源自客体层面的矛盾

  决定大学生就业取向的成因,关键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差异性,以及大学生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追求度。然而,在市场化引导下,大学生择业标准开始转向为“以发展前景”为先,其次才是以“自身才干发挥机会”的多与寡,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既得福利为衡量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这类客体上的矛盾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注重,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大学生对自身精神层面满足的重视,不过当两者冲撞无法平衡之时,多数大学生还是普遍选择对物质的追求,以既得利益作为取向终点。

  2.源自主体层面的认知差异

  从社会心理学上看,人作为价值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是价值的`得益者,市场化不断深入带来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差异日趋扩大,由此促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追究之间矛盾也同步攀升,亟待采用平衡点加以控制。

  (三)家庭教育与价值观念的导向

  大学生活都是需要离家住校的,学校与家庭的距离让学生与家长联系日渐稀疏,基本上都依靠电话来保持联系。而现实中,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将子女交给学校,此后教育就应该由学校负责,从而疏于对子女的管教与关爱,而这类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须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修养素质的形成,有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漠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念偏离正轨等问题。除上述外,现实中还有部分家庭虽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引导,但过度强调智力培养,为子女树立过高的发展目标,而忽视了对其个人责任感、道德素质的强化,存在明显的功利性,这也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端正客观。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又作为家庭教育的深化,两者应当共促互生,缺一不可,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端正的择业环境,使之得以树立端正、良好的就业取向与观念。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优化思路

  (一)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特色

  以人为本理念投放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即“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理念的践行,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高校“软”实力。教学的中心本就应该以学生为主,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对此,高校教育管理在实践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中,必须坚持从学生出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目标,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着眼于学生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创造条件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每一个“可能素质”做出有效指导,使之转化为“现实素质”,以促其整体素质向更高现实转化,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力崭露头角,收获欣喜。

  (二)打破僵局——借兼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具有积极作用,兼职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兼职,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多数人是为了增加社会阅历;第二,部分人志在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第三,部分人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报酬。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兼职固然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具体地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企业在招聘后都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期限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员工符合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而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兼职的工作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程度较小,技术含量很低,并不能起到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相反,部分大学生的兼职经历对其毕业后的就业有所负面影响,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兼职经历过多会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学习时间较少,故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后期培养难度更大,而更倾向选择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或是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应强调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确保大学生明确兼职的利弊,把握适度原则,尽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切忌“贪多嚼不烂”;并以不耽误学习为前提,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学习与兼职之间的关系,以学习为主,兼职为辅,相辅相成,切勿本末倒置。

  (三)反对歧视——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教育

  国家近年来对就业教育的重视度日趋明显,大批改善就业环境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有如相关就业指引的地方性政策、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各大人力资源市场的构建等。即便如此,从根本上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及其教育环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由此,优化就业价值教育的效果,必须继续加强外部建设。具体地说,首先,各地政府除积极出台相关鼓励就业的原则性规定外,还要极力为大学生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就业选择,让其就业思路更加的开阔,就业观念更加的合理。其次,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职业心态,设定与自身相符的就业定位,秉持大众化的就业观,转变过去“精英身份观”,保持与社会经济结构、市场走向相一致的观念;同时,还要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观察市场经济规律,明确择业应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视角下出发,关注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小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指数,抛弃不切实际的虚高理想,深刻理解“过分追求高经济利益往往会适得其反”的现实后果。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机制能够在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严厉管控垄断市场行径与部门,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就业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构建面向全国的人才市场,全面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促进劳动力永续流动。除上述外,笔者认为同步完善就业法制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和政府应当从法律层面给予大学生强大支撑,最大限度保障初到社会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四)灵活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

  当代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受制于各项因素,真正走出大学校门、依靠自身对于职业、对于社会的理解展开创业行为的毕业生并不多,更多的毕业生宁愿在家长的安排下选择长线、稳定的工作,或按部就班按照社会职业发展形势的普遍规律选择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作为一个普通职业者,为其他企业和机构贡献价值。基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以及院系辅导工作人员,更要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众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和鼓励符合要求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具体地说,首先,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网站或其它自媒体形式的宣传,在校内形成广泛而充实的氛围。同时通过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内部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增加对其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让更多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基本技能,达到创业素质要求;其次,各地政府也应作出相应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鉴于当今社会以及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政府可以适当从税收以及政策方面予以大学生创业一定的优惠,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其营造出轻松的创业氛围。此外,就大学生自身来说,更需要依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并不断积累和学习正确的创业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必要的道德素养,等待外在条件成熟时,即可投身到有关创业的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说,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创业成功与否虽然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基于个人的思维、工作以及组织和创新能力。所以,当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院系、学习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学术研究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左右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时,高校层面更应当基于这些因素,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训工作,带动更多有此意愿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例如,针对拥有一定学习能力,却在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接触到适合自身的企业或单位的一类学生,高校应当在他们大学即将结束学业的阶段,组织开展有关创业的基础教育,教授他们有关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萌生创业意识,燃烧创业热情,从而在创业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所学,将个人能力和价值发挥至极致。

  四、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与市场发展规律严重偏离,不符合新时期时代发展的特点。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积极调整教育模式,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掌控市场发展风向,为学生挑选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制定正确的培养方向和教学目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为培养众多市场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到校本课程中,形成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教学课程,充分展现出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可能提供坚实保障。

  除上述外,笔者还认为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遵循学生的就业理想,为其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促其在未来更好地就业;而对于有创业兴趣与能力的学生,高校应围绕多角度展开考量,鼓励大学生进行合理创业,并依托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氛围,在培训层面,有针对性地破解各类影响因素对其恐惧和压迫心理所造成的负面效果,让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信开展创业、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此外,家长也应当理性对待子女就业问题,对于子女非常规下的职业选择予以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切勿盲目灌输高要求、高收入等就业标准,使之能够选择与个人特点、专业技能相匹配的岗位,实现自身发展与职业本身的发展相结合。

  就业理论 篇5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境况。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局部就业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很突出,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就业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视、地域与方言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犯罪经历歧视、姓氏歧视等等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必须加强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场化。

  其次,为了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制度,同时要鼓励企业履行现在流行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和实行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就业,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化、就业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业的结构。由于它只强调从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忽视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管理与改善;只强调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的就业效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因此,中国在通过政府扩大投资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资的就业效率,要尽可能投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另外,政府应注意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计划和产业政策,把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因而当前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第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第三,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限制,增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建立完善就业教育制度,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龄儿童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对劳动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及在岗培训指导等,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配置,消除结构性失业。鼓励引导劳动力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则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特殊群体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相关信息的发布,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论启示及借鉴

  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工资粘性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自身运行不可避免的现象,仅靠劳动力市场调节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可就全社会工资水平定期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生活水平为基础,制定出基准工资水平以供各地区的企业参考,使得企业工资在合理区间浮动。另外,政府应控制非工资性人工成本的过快上升,以增强工资弹性,例如,股份制企业股利的发放等要按照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适当的股利发放政策,以及企业在年终发给职工的年终奖金等都要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因为股利和奖金都是企业非工资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放过多,有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就业。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可以说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对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关于就业保证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部的建设,保证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招聘到合适的、合格的劳动力,同时求职者也能够自由灵活地选择适应自己的满意的工作岗位,从而充分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制定人口政策,一方面调整教育结构等来控制和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给与市场活动进行宏观引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建立新型的劳动就业体制服务。

  四、结语

  总之,西方的就业理论对我国寻求解决就业矛盾的途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国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不仅依赖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还要有市场调控体制改善的制度保证,两者面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xx,(11).

  [2]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3]罗恩立,孙定东.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J].经济学与经济管理,20xx,(2).

  [4]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xx,(12).

  [5]韩志萍.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xx,(11).

  [6]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4).

  [7]杨宜勇.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就业理论 篇6

  摘要:在全球经济未见明显好转的形势下,独立学院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员就业理念等六个方面来努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独立学院;就业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同时,浙江省也是外贸依存度极高的省份。然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有蔓延局势,波及我省实体经济,致使我省大批外贸中小企业局势趋紧。在此经济形势之下,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却是年年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社会认可度尚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用人单位尚存在就业歧视的独立学院毕业生来说,当前形势对他们的就业无异于雪上加霜,独立学院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体制完善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母体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本科高等学校,其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学院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从浙江省现有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日趋完善的用人标准;

  二是独立学院社会认知度不高;

  三是独立学院就业队伍年轻,缺乏实战经验;

  四是学生就业心理存在误区,缺乏就业紧迫感。

  二、独立学院就业工作探索

  针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高校可从以下几点出发加以解决:

  (一)转变观念,明确思想,办出特色

  将大学生的就业和教学改革相结合,独立学院应利用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及培养目标,减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独立学院的特色在于人才培养目标是介于学科性和职业技术型(技能型)之间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与普通的本科学生比,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与高职学生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和一定技术革新能力,综合了二本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优势,使毕业生能够在本已供大于需的经济危机情况下的人才市场上“适销对路”。

  (二)树立“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就业工作理念

  “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就业工作理念是指以学校就业职能部门为主体开展工作,充分利用教师、家长等社会资源,多方位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让人人都来关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让人人都明白当前经济形势下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形势严峻,从而形成“上下互动、专兼结合、内外并举”的就业工作体系。

  (三)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当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中城市人才竞争更显激烈,而广大基层却仍然没有满足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需要,大学生仍然有广阔的空间施展用武之地,我们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持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服务社区农村。

  (四)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广辟就业信息渠道

  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独立学院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相关领导率领科技人员走进企事业单位,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科技难关、渡过危机时刻,从而反哺学生就业。

  (五)加强创业教育、创造就业品牌

  加强毕业生创业教育,努力创建就业工作新品牌。当前经济形势下,学生创业是学校就业工作的一大亮点,至今为止,已有很多高校设立了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其中大多数运营情况良好。“择业不如创业”已经成为现在大学毕业生中最为流传的一句话。为此,学院应多管齐下,积极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孕育出一批带有自己学院标签的企业家,以创业带动独立学院学生就业。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就业工作注入动力

  学校应针对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或班主任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就业工作奖励机制。如毕业生就业率以一个基数为标准,学生就业人数每增加一个点,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对于学生离校之前就业率达90%以上的单位或班级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还可以在评选先进时,优先考虑在就业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相关工作人员。这种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

  在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之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独立学院的发展时间较短,不可能像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形成有影响的教育品牌。学生在选择独立学院时,就业率越来越成为他们考虑的第一因素。独立学院只有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才能在招生中占据主动,体现优势,提高生源质量,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4号).

  [2]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xx]21号).

  就业理论 篇7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xx年12月24日,117074位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938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950元,0-2年工资3646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4623元,6-7年工资7955元,8-10年工资8712元。

  城市就业指数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厦门。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24个]、朝阳[10个]、哈尔滨[4个]、广州[4个]、上海[3个]、南京[3个]、嘉兴[2个]、成都[2个]、无锡[2个]、杭州[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厦门[5237元]、惠州[4999元]、北京[4684元]、上海[4558元]、江门[4004元]、深圳[3962元]、广州[3948元]、南京[3857元]、佛山[3765元]、杭州[3753元]、沈阳[3735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艺术学类,其中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1,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50位。

  在艺术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美术学,动画,摄影,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音乐学,绘画,舞蹈学,表演等。

  就业理论 篇8

  摘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新型劳动大军。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缺乏温情、政府主导力量发挥不足以及农民工个体技能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等使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严重的现实冲击。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企业、社区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拓宽农民工就业途径。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农民工;就业;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形成一股“民工潮”。作为城市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农民工就业途径进行深入探析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基于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拓宽农民工就业途径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入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以人为本的新视野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概括,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得巨大成就。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及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并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它主张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1];在公共管理中注重转变政府的职能,以授权和分权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新公共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只有在充分尊重人和满足人各项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公共管理活动才能取得成效,全新的管理观和发展观才能形成。

  (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合作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特殊的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积极的竞争机制。因此,它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施加积极影响进而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以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2]。换言之,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宏观管理的同时,可以放开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让用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可以有力地推动合作管理,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以弥补自己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

  (二)以顾客为导向,促进人本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价值理念。它认为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应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服务,这就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制度、协调利益关系时,要围绕服务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把服务理念贯彻到正确对待顾客的每一项工作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的各项措施和改革都应紧紧围绕顾客来开展,重视公众的需求,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将公众的高满意度作为政府追求的目标。

  (三)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主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工作重心在于制定政策,而不是监督整个政策的执行。政府应致力于创造平台,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对话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确保公民的广泛参与,注重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公民参与性,实现政府与民主的互动与公平。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和协商,制定出能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政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与公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围,以便使政策得到最有效的贯彻执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开支,有利于政府专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监控和评估,进而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二、当前农民工就业遭遇的现实冲击

  据统计,20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增长3.4%。[3]而每个农民工都期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温饱,获得升迁。现实却远非如此。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工经常会遭遇到种种不公和不幸。

  (一)农民工就业遭遇的现实冲击

  1.农民工就业岗位层次较低

  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少相应的技术以及法制观念,因此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他们从事的多是低技能和体力型的“脏、累、苦、险”的职业,如泥瓦匠、搬运工等。

  2.农民工工资待遇差

  据报道,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由20xx年1690元增加到20xx年3072元,年平均增长12.7%。[4]但是这个数字是平均水平,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收入要明显低于统计数字。农民工的工资多数是由老板与用工单位自行决定的,并无制度性保障。

  3.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较普遍

  由于被排斥于城市的保障体系之外,部分企业欠缺社会责任感,长期沿袭“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5]农民工很难进入到正规的职业体系中来。他们是一种临时工性质的就业,是从劳动力的市场交换中获得劳动收益,基本上享受不到实质性的福利保障待遇[6],让农民工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二)导致现实冲击的原因

  1.政府主导力量发挥不足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直接制约着农民进城就业。目前,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普遍偏低,虽然农业、教育和工会等部门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另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群体的排斥也成为农民工就业无法保障的机制障碍。

  2.社会缺乏温情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以及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严重影响了各项涉及农民工的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3.个体知识技能难以满足岗位需要

  目前我国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与岗位需求形成明显差异。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农民工较低的知识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市场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农民工增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农民工就业选择

  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李总理曾多次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把农民工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加大服务业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一)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1.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顺利就业

  一方面,政府应以农民工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政府要在法律上明确其基本权利与社会地位,取消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限制性规定,保障他们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宽松政策支持。同时逐步放宽户籍限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民工在城市也能拥有购房、医保等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吸纳农民工就业较多的行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为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2.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6]

  重视农民工培训是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构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应及时公布对农民工的培训政策和培训安排,帮助他们有效地参与培训,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农民工培训模式。政府要积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竞争参与服务和培训,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机制。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加强校际、校企及城乡间的联合办学,强化产学研结合。

  3.政府要立足国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

  首先,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根本举措。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努力地培育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让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其次,以农民工为导向,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应以农民工的需要为导向,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出台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提供小额贷款等资金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再次,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多方收集就业信息,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及时发布供求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剩余劳动力安置到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立起劳动力市场需求与用工单位顺利对接的沟通平台[7]。

  (二)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业选择

  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援助能促进农民工有序就业。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农民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职业意识,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1.企业的支持

  企业是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一方面,企业可以实行人性化管理,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关爱农民工,通过提高其就业能力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机率,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企业要重视劳动者,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性关怀,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待遇,积极解决劳动关系中不和谐的问题,保证农民工就业的持久有序。

  2.社区的支持

  社区应营造让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的软环境,保障农民工就业。目前,社区已经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城市,社区可定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互动活动,增进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展城市文明生活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就业能力,从而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网站,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并提供职业介绍、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建立农民工结构、技能等信息登记,建立就业状况档案,作好就业推荐和劳务服务工作等。

  3.组织的支持

  当今社会,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为农民工的就业及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社会组织(指我国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涵盖教育、文化、劳动、民政、法律、慈善等领域)不仅可以为我国农民工的就业提供物质支持,还可以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社会组织可以联合企业定期组织举办招聘会,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再就业。媒体组织也可以以优惠价格,刊登农民工就业信息,同时广泛宣传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民工就业再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对农民工就业进行探析,目的在于促进农民工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农民工就业这一工程中,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营造保护、关爱农民工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也才能让农民工对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凤秋,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适用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6):83-86.

  [2]王海娟,孔春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2):38-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4]人社部.20xx年农民工平均工资3072元[EB/OL].

  [5]20xx年就业形势分析[EB/OL].

  [6]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新视野,20xx,(5):46-48.

  [7]肖称萍.工业化与城镇化双重视野下的农民工培训[J].成人教育,20xx,(4):8-10.

  就业理论 篇9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方向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排名

  学科:

  文学-艺术学类

  排名:

  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2。

  在整个文学类96个本科专业中,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排名第65。

  就业理论 篇10

  关于浅析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索

  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做了阐述,依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予以探索,并提倡在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

  就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能否实现顺利对接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头等大事,也是为各行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实事。1987年,国家教委将“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与实验”列为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也把就业指导和毕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就业率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指导的理论逐渐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有:

  1.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后经威廉姆逊发展成型。该理论与中国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有相似之处,侧重于就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即“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 [1]。

  2.职业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伽勒特和乔普生,他们认为传统的职业指导只解决人们就业,而忽视教会人们如何学会就业,就像中国古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培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职业观念的更新,衡量一个人职业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决策能力。

  3.职业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金斯伯格和萨帕,金斯伯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职业发展,认为职业在个人生命历程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时期短暂的需求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萨伯在继承了金斯伯格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等相关原理,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观点。他把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该阶段个体通过在游戏、想像和模仿中发展自我概念,认识社会。

  (2)建立阶段(25-44岁),这一阶段的早期(25-30岁),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可能会变换一两次工作,到了(31-44岁),择进入了职业稳定期。

  (3)维持阶段(45-60岁),这一阶段个体一般不再寻求新的工作领域,而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地位。

  (4)衰退阶段(60岁以上),这一阶段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职业活动范围开始缩小,直到最终退出职业岗位。

  二、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全程就业指导探索

  进入职业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如何开展好高职院校能突出实践性、互动性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就业指导,我们需要遵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本质要求,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高职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3]。

  (一)适应时代发展,加大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体职业探索阶段的到来,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作为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实现对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沉淀,及时完成对就业指导信息的更新,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教育的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对社会现象中的敏感问题、热门问题从理论上给学生予以解答。另外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说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当前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等。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还要有有效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指导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可以利用书信、电话、多媒体、网络让学生自由提问、说出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观念,实施职业“全程指导”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依据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教育部所提倡的“全程指导”的广义的就业指导制度,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入学报到之日就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建立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内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校外就业跟踪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与特点开展连贯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铺路。

  第一阶段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高职大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牌学府,其入学后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同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都是模糊的,因此一年级就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起点。

  这一阶段职业指导主要的形式和内容: "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迎新专刊、座谈会等介绍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专业发展方向、杰出校友发展史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主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使新生尽快渡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阶段

  进入二年级,高职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成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规划发展方向,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等现实问题。本阶段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高职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指导高职生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

  3、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来准备自己,并了解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知道相关职业资格的考务信息。

  4、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等,向广大学生介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什么,怎样准备好迈向成功的通行证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第三阶段

  结合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取的“2+1”模式,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数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分析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评价自我。

  2、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及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3、开展就业咨询:通过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的别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细致化、专业化的训练与辅导,为学生答疑释惑。

  4、通过报告、毕业联欢、毕业生晚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欢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以及初入职场的职业适应性教育。

  第四阶段

  做好“人才售后”的服务工作,学生完成了三年的学习生涯,并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但高职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延续:首先是要指导学生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三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校企关系,结合行业和专业建立建立学生与雇主动态信息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反馈系统,从而能够从各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职业发展的理论,对当前国内所提倡的“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指导意义。

  就业理论 篇11

  摘要: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理论;就业流向;社会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隐藏着许多“内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便是内伤之一,据统计,20xx年全国有12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就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95万,因此,今年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累计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现状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召开全国高校会议,下发文件。就业率的高低决定各高校下一年度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及各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出现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据此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高校改进教学与管理,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技能与竞争力。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的细化和深入。从毕业生就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与就业心理。毕业生作为“理性人”,从他们的就业地区选择、单位选择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启示意义。从整体情况来看,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研究体现了由点到面的进展,有以独立院校为单位的分析,有以省为单位的分析,还有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从调查的对象来看,有针对研究生的、有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学师范生、药学人才的就业流向的分析,也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分析等等。各种方式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从20xx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到东南沿海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636人(20xx年为1091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xx年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004人(20xx年为70725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1%(20xx年为29.3%)。20xx年,教育部针对3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大学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和深圳。20xx年12月,广东省学联对中山大学等广东高校进行的关于求职问题的调研显示,将近95%的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希望就业地区为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而愿意去粤东、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只占3.1%。笔者所在单位是广东省属的职业院校。笔者对本院20xx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外的就业机会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作考虑。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状况下,为什么毕业生留恋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为什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及外资企业?这是笔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有关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探讨,多是描述现状或提出一些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的解决对策,但理论分析较少。其中,袁乐平、王昭君在《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市场的流动情况,并引进制度变量集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成本与预期收益,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的,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但是,笔者认为,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首先应该从分析“人”入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是社会事实的制造者与主导者。高校毕业生作为“理性人”,初次择业是人生的重大关节点,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会考虑多种社会因素并进行博弈,而不是仅仅考虑制度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社会学理性选择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研究开始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之中。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学派。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自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以来得到不断修正与扩充,在西方,经过修正与扩充的理性选择理论模型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内学者近十年也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农民工流动、人口迁移、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集体行动、生育行为、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及大学生考研等等。 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预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好的回报,面对就业选择不可谓不谨慎。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留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热衷于到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就业?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性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至于高校毕业生怎样选择、如何选择,则是高校毕业生微观行为的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理性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为表现往往十分复杂,理性人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

  初次择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到主要市场就业,二是降低要求到次要市场就业。他们一般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益,然后做出流向选择。拥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市场就业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次要市场,而且足以弥补找工作所花的费用。因为高校毕业生要考虑到未来预期收入的巨大差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有业不就”甚至“自愿失业”的现象了。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即再择业比较容易,花费的成本较小,高校毕业生暂时到次要市场就业不失为权宜之计。这就要考虑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预期收益现值是对劳动力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预期收益现值大于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与心理成本之和,便会发生流动;反之,就会停止流动。实际情况是,由于次要市场缺乏人才,用人单位会设法阻止人才流动,如控制档案、规定服务期、设置高额违约金等。如此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后再择业流动困难。另外,在次要市场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主要市场找工作,竞争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说经济理性作为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起作用,那么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则作为宏观社会结构起制约作用。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因此,多种因素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是在大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正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简短的总结

  1.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2.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于农民工流动,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然就无法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

  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4.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就业流向分析[J].云南教育,20xx,(6):12-13.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xx,(6):19-29.

  [3]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xx,(6):22-25.

  [4]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202.

  [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0.

  [6]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324-326.

  就业理论 篇12

  论文摘要:为了有效地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要求高校转变观念,树立营销意识,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对学生培养的特点,实施目标营销战略,重点从综合运用营销的4C''s组合入手进行开拓就业市场的策略研究并通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等有力措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切实发挥桥梁作用,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高校近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以前合作的用人单位来吸收毕业生作为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可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种情况要求高校要具有市场意识,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开拓,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根据研究,营销理论不仅可以为企业所运用,而且能被各种组织运用。正如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通过对“高校培养毕业生”与“企业生产产品”,“毕业生就业”与“产品营销”等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普通高校作为一个主体组织,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用人单位则是高校面临的消费者,高校将其培养的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的过程就是高校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因此,将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外,还可以制订一些促进毕业生合理就业的政策引导措施;用人单位需转变用人观,走出“人才高消费”的误区;学生自身则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作为高校需要在全校开展“全员营销”的教育,使全校的工作人员树立营销意识,运用营销理念,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和创造机会。

  2.1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高校,尤其是一所普通高校,需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确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单位性质,这有利于减小就业工作和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帮助学校集中力量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和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参考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再结合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对其毕业生进行市场定位,塑造他们在细分市场中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具有良好潜力和吸引力,且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2.2营梢组合策略的应用

  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4P''s

  2.2.1用人单位的禽求

  用人单位的需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高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设计等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同时,其人才产品又要服务于市场、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因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加大市场研究力度,科学地预测市场走势,以市场为导向组织院校的整体运行,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机遇。收集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专业发展动态信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信息等。根据以上信息,开展人才需求动向研究、人才规格研究与设计、确定就业目标市场与人才市场定位、就业市场竟争分析、新专业的开发与老专业的改造、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活动,并与有关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协调沟通,切实了解其需求。

  2.2.2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成本

  就业市场跟一般的产品市场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毕业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价格是由毕业生本人跟用人单位协商而定的。

  首先,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可以接受的招聘成本。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会考虑招聘的毕业生在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之前所花费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上不同的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是不同的。

  其次,了解毕业生的自我定位。毕业生通常会结合个人实力和所学专业,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的地域、行业等因素及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进行自我定位。

  最后,比较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的差距。在就业市场,招聘和应聘双方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而忽略对方的需求,这不利于双方达成就业协议。高校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并通过就业指导课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促进双方达成就业协议。

  2.2.3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提供方便

  随着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势头的增长,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随之增加,为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招聘渠道,并为其招聘过程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在稳定已有市场资源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的就业部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发挥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向目标市场提供毕业生情况的同时向毕业生反馈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部门向用人单位寄发用人需求登记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供用人单位参考;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广开信息渠道,利用网络举办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相互交流的网上双选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高校的就业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就业部门的指导功能,给予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2.2.4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沟通

  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其需求动态,也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开拓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工作。

  第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二者的沟通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这需要高校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座谈和走访活动,如主动安排用人单位进校作专场招聘宣讲,请一些重要的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专场报告会,开展“毕业生暑期实习双选会”等,为用人单位和学生建立相互了解的良好平台。

  第二,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交流。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竟争就业观念,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高校可以开展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第三,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保持与已有联系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用人单位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具体的`用人需求特点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沟通的连续性、经常性,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实为用人单位提供能为其创造价值的毕业生。

  2.3曹梢队伍的建设

  营销理论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而一支训练有素的专门队伍是高校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现实保障。

  首先,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的部门就是学校的市场营销部门,关系学校的长期发展。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新特点,根据这些新特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扩大就业部门的规模,细化工作职能;另一方面要使工作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质。

  其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辅助队伍建设。高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一方面,密切联系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全校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校内形成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关心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求全校师生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例如通过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邀请他们来校招聘人,而且邀请他们参与就业教育,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一举多得。有了辅助队伍的参与,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进程将大大加快,而且将更为有效。

  3结束语

  将营销理论引入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高校通过教育在全校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训练有素的“营销队伍”的带领下将营销理论切实地贯彻实施,这不仅有利于管理原有就业市场,而且有利于及时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接轨,更有利于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拓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就业理论 篇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最近说:“我们确实要关心低收入者,但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工资提得太高,投资者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去了,这样的话,我们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其实,在李剑阁发表这番高论之前,香港的张五常早就有相同的说法,说会转移到越南或印度去。对于这种说法,我早就作过批判,今天再批一下。

  中国是个大国,有好几亿的劳动力,如果仅仅把眼光放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夺国际就业机会的地步,是绝对行不通的。

  以低工资竞争国际就业机会,会导致各种恶果,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内需长期不振,人民福利长期得不到提高,不能享受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成果。抓了外需的芝麻,却丢了内需的西瓜。长期低工资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二、工资低导致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从而派生出大量银行坏账,制造金融风险。这个问题估计现在的经济学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14万亿的坏账,就是“低工资优势”的恶果。

  三、低工资竞争导致全球总需求萎缩,从而导致总的就业机会减少。我们工资低,越南比我们更低,于是反过来,我们要比越南再低,形成恶性循环。每一次的.竞争,都导致国际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国际就业机会的减少。这样一来,势必有造成更加严峻的国际就业环境,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四、低工资导致低需求,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致命的缺陷。

  马克思曾经讲过,无产阶级没有祖国,还讲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讲无产阶级不能相互拆台,在一国内部不能相互拆台,在国际间也不能相互拆台,要团结起来,集体提高工资,在全世界范围提高工资,让资本家无处可逃,让资本无处可转移,让资本家别无选择、找不到更便宜的替代品。大家一起来提高工资,他还“转移”到哪里去?这样一来,工资的提高,导致总需求的提高,总需求的提高,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刺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克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办法。在理论上,我早已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失业理论的“现代失业理论”,指出“劳动力商品是典型的吉芬商品”,工资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这些理论为彻底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

  我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工资竞赛,可以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具体可以制定一个全球适用的工资标准,各国可以签订一个合约,如果谁违犯这个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抵制进口这种产品,起码签约国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作为少数几个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大国,要带头办这件事。这一点我们是办得到的。其实,可以在国内率先行动起来。哪家企业的工资低于法定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不让它上市。甚至,资本家之间也完全可以相互监督,政府也可以监督起来。

  或许,有的人会问:如果美国不抵制越南的低工资产品,结果越南代替我们给美国生产,那怎么办?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强国论坛的数学曾说过,如果美国从地球上消失了,难道我们就不活了吗?!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大量依赖进口美国的某些关键产品来发展,突然丧失了美元收入,那的确是个问题。但是,我们对于美国,已经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东西,有些技术虽然我们没有,但你的美元再多,人家也不给。我们和美国的贸易,除了获得美元花花纸,其余一无所获。我们自己的产能就过剩,还怕没钱进口吗?通过增加工资、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完全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来弥补外需的减少,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能老是盯着外需那点小芝麻,而丢了内需这个大西瓜。内需才是根本。

  至于钱的问题,也很好办。如果政府不能履行供应货币的任务,就应当尽早把印钞权归还给人民,实行货币配额制——按人发钱,以人民印钞代替政府印钞,以人民赤字代替政府赤字,以全社会的生产力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

  就业理论 篇14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就业导向 专业课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必须进行专业课教学改革。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给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专业课教学如何适应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需求,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观念更新的目标取向

  多年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职教工作者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中职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生就业的多种途径。但是,随着工业化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及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不断变化,中职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当中职生结构性供给不足、就业能力不强时,专业课教学改革就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专业课教学改革首要的就是更新观念。当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中职生及家长把中等职业教育看成是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基于这种错误观念,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职校专业课的教学特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应试性人才而不是体现中职特点的技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就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就业问题就会越突出。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上看,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升学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教育部也提出明确要求,对口招生计划不得超过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的5%,也就是说,对口升学只是极少一部分学生的出路,大部分学生还是要就业。如果中等职业学校完全走升学的路子,完全按照升学的模式进行专业课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为达到培养目标的需求,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需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不适应改革发展的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把就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观念更新的目标取向。专业课在教学中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实现从重知识向重能力方面转变;二是实现从重理论向重操作方面转变;三是实现由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实践活动转变。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服务、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适应“双证书”制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根本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联结学生和教师的媒介物。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偏深、偏难,没有突出专业课教学特色。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靠专业课教学培养出来的,因此,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应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根本。专业课教学应组建适应“双证书”制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一是组织适应“双证书”需求的教学内容。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职业教育不但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还必须与就业准人制度所确定的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相互融通。因此,专业课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二是组织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社会劳动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实际上是岗位的需求。建立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是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教育应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知识,按照能力本位,以技能为核心整合课程,使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对于专业课程内容,可按照专业的核心技能,将专业知识课、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形成相应的职业方向模块。理论教学方面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必须、够用为度。要突出实践操作,在实践教学方面,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能力的需求,要综合多门技术和能力,强化综合运用,最重要的内容还是传授实际岗位需要的一些实际经验,同时要注意引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为适应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开发专业课教材时,要突出以能力为本位,开发适应教学实际的专业课教材。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级审定制度。允许地方、行业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发和编写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学校也可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在教材内容上要克服理论偏深、偏难的弊端,适当压缩理论比重,降低理论难度。教材体系结构要适应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的编排方式,并根据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技能训练,重视技能操作,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 三、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综合。是教师、学生实现教学任务的凭借,是一个教学的技术系统。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是由培养目标的定向性、课程内容的使用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来决定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于一种动态之中,随着教学实践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没有摆脱两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一是传统模式。职业教育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如“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等。二是普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大多脱胎于普通教育,目前职业教育沿用普通教育模式很普遍,在专业课教学方法上,没有突出职教特色。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乏就业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主,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以主要获取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强调操作行为,突出实践环节。因此,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摆脱传统模式和普教模式,突出对职教专业课教学特殊规律的认识,突出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特色,要把适应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在探究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时,要注意运用“行为导向”理论。行为导向,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景,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行为导向的教学论一方面呈现出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另一方面还是一种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新手段,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行为导向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专业课教学的特色是实践性,因此,行为导向教学论非常适合专业课教学的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项目教学方法是基于行为导向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人,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自进行项目制作,最终通过项目制作的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课教学中可结合本专业课实际,进行项目设想,制订行动计划,进行项目实施。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应加强基于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

  四、就业能力评价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指南

  考试评价方式在教学工作中起着指挥棒作用,是教学工作的指南,考试评价过程是保障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专业课教学评价方式是:在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形式上采用闭卷,在衡量尺度上采用分数。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忽视学生的技能;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忽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方式无法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在这种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就无法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更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加强专业课考试评价方式改革,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把就业能力评价作为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指南。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课考试评价要结合专业课教学特点,体现专业课特色,要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价。要实现评价者由教师评价向教师、用人单位、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转变;评价内容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转变;衡量尺度从重分数向重就业能力的评价转变。逐步实现多元化评价方式,积极推行能力评价社会化。

  五、“双师型”教师是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支撑

  在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时,专业课教师的师资水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就业需要,专业课教师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支撑。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大都存在着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技能欠缺、“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瓶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给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要走出去。中等职业学校要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去企业进行见习和实践活动,或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二是学校可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以提高学历层次;三是要请进来。根据专业需要聘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或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学校要认真组织各项专业教师技能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正确引导专业课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就业理论】相关文章:

就业理论05-21

就业理论15篇[热]07-20

就业理论汇编【15篇】07-20

面试理论与技巧04-18

自我功效理论03-25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03-27

员工管理相关理论04-19

理论考核半年总结05-13

护士理论考核总结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