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2-11-22 08:16:43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价值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新课标的推出使教师有了很大的能动性,而叶澜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使我们现实教学有了更切实的指导意义。

高中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生成有效资源的条件更优越,并且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激发其思维活力还是让其在应试教育中思维僵化,将直接影响其今后一生的思维品质。新课程改革重视生成性教学,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高中教学也活起来。因此,从各个角度分析,都要求我们尽早开展高中课堂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传统教学多年来的缰化思维使很多老师失去了把握非预期性信息的信心,也失去了对把握非预期性信息的能力。为此,真正平等的对话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研究教师在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引领策略已势在必行。

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理论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的呼唤,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项研究的成功必将对于学生和教师、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现代教学论充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通过师生的互教互学形成一种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开放和-谐的情境和氛围,在这样的教学中所生成的必然是师生生命活动与成长、师生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与超越,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动态生成”观:是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动态生成”观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三:(1)以生命学说理论为基础。即认为学生是其生命活动的构成部分;教学过程必须在动态中生成,必须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命主体的地位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2)以学生的动态发展为内容。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现学生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质在动态中发展。(3)以“动态生成”的要求作为教学调控的依据。即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因素,结合教学设计,紧紧抓住“生成因素”,灵活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

3、《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是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更是动态、变化、开放、生成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促进教学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所谓“动态生成性”,从字面上看,包括两层意思,首先,“动态”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静态”相对而言,强调事物非预定的、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和丰富的特征;其次,“生成”指事物的发生与形成具有过程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意义,强调事物的生命活力和潜在的创造价值。课堂教学虽然教前进行预设,但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不可预设性,“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

“引领策略”在这里仅限于课堂教学策略的范畴。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势的变化、发展而制定的教学策略。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教师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能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对学生出现的良好资源制定对策,进行精心的整合、开发,规避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局面,实现学生思维、情感推着老师走的情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四、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理论认识,促使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

2、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并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课堂中自觉的不断生成新的教育资源,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研究内容。

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总而言之,就是要研究教学过程,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使学生生成资源的同时,重点研究教师对这些生成性资源的捕捉、重组、提炼、评价等引领策略。所以本课题组拟从以下几点措施开始实施,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生成性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

(1)课堂教学应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通过课堂实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生成与预设的方法策略、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作深入研究,理顺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的几种常用的预设范例。关注动态生成,可能会影响预设的目标,所以课堂上的生成,应该有个“度”的问题,否则,就会从过去的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转换为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也可能越走越远,只是这个“度”不太好把握。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智慧。

(2)机智灵活地运用好“显性教案”和“隐性教案”。如果把教案分为显性教案和隐性教案的话, “显性教案”是看得见的,应该简单实用,是“冰山”一角,做到课前有教案,课上用教案,课后反思教案。“隐性教案”是文化教案,是人格教案,是“冰山”的隐于水面以下的部分,它在教师的头脑中,在教师的胸中,是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教师灵活应对课堂生成

的宝藏。

2、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生成性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生成性教学选择的教学方法更应该体现“开放性”与“民-主性”。

(1)学生的思考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

生成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化”和“个性化”的倾向,教师应该适当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理性”和“层次性”,递进式地完成教学目标。

(2)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相结合

生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在交流中碰撞产生火花,生成更多的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学资源。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合作关系。师生间的合作更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3)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生成性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主要是靠提问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启发式”、“递进式”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质疑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真正动脑筋提出问题,发现新知识。

(4)学生的思考与实践相结合

当学生不能靠思考得出结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通过实践操作直观、准确地得到相关结论,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学习资源。

3、课堂上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引领,如何把这些原生资源转化为更为有价值的资源,源于教师的引领策略。

(1)对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选择。

(2)对信息进行整合转化,把个别学生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转化为大家的资源,把特殊问题转化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使课堂在教师的引领下呈现生机勃勃的师生互动的场面。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以及动态生成观的理论。

2、行动研究法:把研究课题不断转化为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行动,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方案。寻找有效的提高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策略。

3、访谈法: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情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因素,以探索培养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4、经验总结法: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总结出来,以便归纳提炼。

六、研究过程

本课题共用时一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11——2017.1)

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全面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我的教育智慧,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3——2017.7)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积累

经验,进行案例分析,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7.9——2017.11)

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总结研究成果。

七、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名称及形式

1.准备阶段((2017.11——2017.1)

(1)“‘动态生成性’教学”文献资料汇编 (负责人:李洁)

2.实施阶段(2017.3——2017.7)

(1)调查表: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表(负责人:张贵艳 丁志红)

(2)案例集:《 “动态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教学案例》(负责人:课题组全体成员)

3.结题阶段( 2017.8——2017.11)

论文《“动态生成性”历史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负责人:侯海璐)

八、课题研究的成员分工

1、 课题研究的现有基础

课题组成员发表的论文如下: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张贵艳《基础教育参考》2017年9月) 《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张贵艳《教育探究》2017年8月)

《给学生一个精神乐园》(李洁 邯郸广播电视报2017年第49期)

《历史教学中的体验与反思》(侯海璐 峰峰矿区教学论文一等奖2017年6月)

《聪明的裁判》(丁志红《峰峰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2、课题研究和成员分工

⑴课题主持人:侯海璐,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各方面工作协调。

⑵课题组成员分工

侯海璐:负责课题《“动态生成性”历史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的研究与实施;

王瑞娜、李洁:负责研究资料整理;

李静:负责信息收集与研究数据处理。

浅谈英语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策略2017-05-12 20:06 | #2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 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的体验、参与、感知,重视生成性课堂教学实践。然而,长期以来,许多英语老师习惯于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详细地预设,希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课堂中的生成在现实教学中往往被许多老师忽略了。

一、生成性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生成”(becoming)的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 to be)。“生成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要求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它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化计划的执行, 也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而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是一种提升的教学。生成性教学的提出,是对课堂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于相互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随即、意外的信息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性教学资源。它具有偶发性、及时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

二、实施英语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生成性教学不是随意的、纯粹自发的课堂行为,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学生生成的情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机整合不同的信息。在这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 以“板块”设计留给学生生成的空间

板块式教学结构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也可以用到教学步骤之中,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涵丰富。

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较好地留给了课堂生成的空间。例如,在教授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时,由于学生对旅游这一话题很感兴趣,我特意在Warming-up 部分设计了一项 “Talk about your travel plan of the coming holiday”的任务, 并且2人一组利用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询问彼此的计划。学生起初可能会问:“Where Will you go?” “ How will you?” “How long will you ”等等这样单一的句子。在学生编排对话的过程中,我提出了提问方式多样化的要求,结果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表达,如:“Where are you going to travel?” “How long are staying there?”等表达将来的句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 以“启发质疑”引导学生生成性学习。

“质疑”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阅读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质疑中拓展思维空间。问不完的问题是孩子的天性,而“质疑”为课堂的生成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在课堂中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并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

(三) 设计生成性讨论话题拓展学生思路

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生成性话题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让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是我们教学生成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较次,把握教材,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和心理特征,以设计生成性话题来促进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例如:在学习选修七第四单元“Sharing ”时,围绕“volunteer”,设计以下生成性讨论话题:(1)“Do you want to be a volunteer? Why?” (2) “What can you do to help those in need? ”

(四) 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生成性学习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公平性、诊断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但是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传统评价方式中被忽略,往往会因为某次考试相对较难,学生会产生挫败感。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特长才能展示,作业展示,同学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课内的激励评价等方式相结合。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把这种热情与能力培养成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由此,生成性课堂促使教师知识与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反思、研究和完善.生成着自我,发展着自我,

实现着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着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打破自己的封闭状态,开阔视野,萌发创新意识。

总之,英语课堂是一个有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既要重视预设,又要重视动态生成。因为课堂永远是动态存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能想象得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所以,教师要时刻接受挑战,这也要求教师要对时刻变化的课堂进行判断,采取得当的教学策略。只要教师能够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就能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从而在教学中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使生成性教学更好的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反思09-25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09-25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9-25

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12-09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09-25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09-25

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09-25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09-25

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