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常识>《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

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

时间:2022-09-25 00:53:05 常识 我要投稿

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

猕猴桃褐斑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危害极为严重,务必抓早抓好此病的防治。 

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

一、发病特点 

叶片发病时,叶面出现暗褐色病斑,后期变成灰白色,病斑边缘呈绿色。如果感染果面,则出现淡褐色小点,最后呈不规则褐斑,果皮干腐,果肉腐烂。 

二、发病规律 

5-6月份,病原菌由叶背面开始入侵。到7-8月份叶部症状明显,开始是小病斑,后逐步扩大,叶片后期干枯,大量落叶。到8月下旬开始大量落果。 

三、防治办法 

1、花蕾期喷布800倍液的40%农抗120,每7-10天喷1次,连喷2次。花后用600倍液,再连喷2次,不仅可以防病抗病,同时还可提高猕猴桃抗寒、抗旱和免疫能力。

2、结合叶面喷肥,每次加入杀菌剂类农药,如菌毒清或代森锰锌。注意酸性农药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

3、加强肥水管理。按照猕猴桃需肥规律,一年中施足基肥、催芽肥、促果肥和壮果肥。同时注意控制灌水,尤其水位高的地区要设排水沟及时排水;灌水不宜过多,多了土壤潮湿易造成烂根,导致树体变弱,易感病。

猕猴桃褐斑病防治2017-05-07 17:02 | #2楼

症状

病斑初呈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沿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易破裂,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斑明显比叶缘处的小,病斑透过叶背,黄棕褐色。有些病叶由于受到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 spp. 的次生侵染,出现灰色或灰褐色间杂的病斑。

病原

mycosphaerella sp. 称一种小球壳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壳球形,褐色,顶端具孔口,大小135~170×125~130(μm)。子囊倒葫瓜形,端部粗大并渐向基部缩小,大小32~38×6.5~7.5(μm)。子囊孢子长椭圆形,双胞,分隔处稍溢缩,在子囊中双列着生,淡绿色,9.5~12.5×2.5~3.5(μm)。无性态为phyllosticta sp. 称一种叶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袖子形,棕褐色,大小87~110×70~104(μm),顶端有孔口,初埋生,后突破叶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单胞,大小3.5~4.0×2.0~2.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和子囊壳等在寄主落叶上越冬,次年春季嫩梢抽发期,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飞溅到嫩叶上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我国南方5~6月正置雨季,气温20~24℃发病迅速,病叶率高达35~57%;7~8月气温25~28℃,病叶大量枯卷,感病品种落叶满地。此病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对产量和鲜果品质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

(1)冬季彻底清园,将修剪下的枝蔓和落叶打扫干净,结合施肥埋于坑中。此项工作完成后,将果园表土翻埋10~15(cm),使土表病残叶片和散落的病菌埋于土中,不能侵染。

(2)清园结束后,用波美5~6度的石硫合剂喷雾植株,杀灭藤蔓上的病菌及螨类等细小害虫。

(3)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树冠,隔10~15天一次,连喷3~4次,控制病害发生和扩展。2~8月,喷1:1:100倍式波尔多液,减轻叶片的受害程度。

【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相关文章:

猕猴桃褐斑病防治方案03-24

早防猕猴桃褐斑病03-24

猕猴桃病虫防治03-24

猕猴桃主要病害与防治03-24

猕猴桃根瘤病防治方案03-24

猕猴桃黄叶病防治经验03-24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03-24

防治猕猴桃溃疡病03-24

猕猴桃黄化病的综合防治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