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理学名词解释部分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生理学名词解释部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理学名词解释部分1
1.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在细胞膜上某些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 active transport)某些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时,所需的能量并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na+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势能差,或者是na+泵利用分解atp所释放的能量建立的,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进行转运的过程
3. 钠-钾泵(na+-k+pump)是镶嵌在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分解atp释放能量,通过变构来转运物质。作用是逆浓度梯度将na+由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液,同时将细胞外液中的k+移向细胞内液,形成并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
4. g-蛋白(g-protein)是位于细胞膜内侧的鸟甘酸结合蛋白的简称,通常由α、β和γ三个亚基组成,可结合gtp并将其水解成gdp及pi,参与细胞的跨膜信息传递
5.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的跨膜蛋白,它可以是单体蛋白或多亚基组合蛋白。在一定条件下通道蛋白内部的水相通道打开,从而选择性的使某些正、负离子顺浓度梯度发生转运
6. 受体 (receptro) 是指任何能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效改变的生物大分子
7. 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阈下电刺激产生的电紧张电位与由少量na+通道开放所产生的特殊电位叠加在一起的去极化电位
8. 兴奋(excitation) 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状态
9. 兴奋性(excitability) 细胞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0. 阈值(threshold)指作用于组织细胞的其他因素恒定不变时,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时的最小刺激强度
11.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是指细胞安静未受到刺激时位于细胞两侧的跨膜电位差。主要是由于k+外流所致,又称为k+平衡电位
1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是指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有效刺激时,在细胞膜两侧所产生一次快速、短暂、可逆、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13. 阈电位(thresholdpotential)能够引起细胞膜na+通道突然大开放时,位于细胞膜两侧的临界电位差
14. 电紧张性扩布 (electrotonic propagation) 在细胞膜某一点产生的局部兴奋,可使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去极化、但随着距离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减小至消失,局部兴奋的这种递减性的扩布形式称为电紧张性扩布
15.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6.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通常以红细胞第一小时末在血沉管中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17. 血细胞渗出(diapedesis) 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凭借这种运动白细胞得以穿过血管壁的过程
18. 血小板激活 (platelet activation) 当小血管受损时,首先由于神经调节反射性引起局部血管收缩,继之血管因内皮细胞和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使血管进一步收缩封闭创口。血管内膜损伤,暴露的内膜下组织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堵住伤口,实现初步止血。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是指由肾脏(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产生的、具有促进红细胞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一种糖蛋白
20.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易流动的胶体状态的'过程
21. 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在一定范围内,红细胞膜能够抵抗低渗液不易破裂的特性
22. 心动周期 (cardiac cycle) 指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23. 每搏输出量 (stroke volume)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
24. 心(每分)输出量 (cardiac output)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
25. 优势传导通路(preferential pathway)在窦房结与房室交界之间有一些排列较为整齐的心房细胞,起传导速度比其他心房肌细胞快的多,从而在功能上构成了心房的特殊传导通路
26. 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由于房室交界区的结区细胞直径较小,致其传导兴奋的速度极慢使兴奋在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极慢,而在此部位延搁一段时间的现象
27. 微循环 (microcircion) 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组成
28. 降压反射 (depressor reflex)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减低,血压回降
29. 无效腔 (dead space) 指有通气,但不进行气体交换的区域,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30. 胸腹式呼吸 正常情况下,每一次呼吸周期都同时出现一次腹部和胸部的起伏变化:吸气时胸腹鼓起,吸气时胸腹回缩的呼吸表现
31. 顺应性 (compliance) 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32. 潮气量 (tidal volume) 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33.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指每分钟真正进入肺泡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量,等于(潮气量—解剖无效腔量)* 呼吸频率
34. 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rapacity)指平静呼气后,残留在肺内未呼出的气体量
35. 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由肺牵张或肺萎缩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36.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ph值对hb与o2亲和力的影响
37. 基本电节律 (basic electrical rhythm)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起频率较慢,故又称为慢波电位
38. 胆盐的肠肝循环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 胆盐经胆汁排到小肠后,约95%在回肠末断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组成胆汁排到肠内
39. 蒸发散发 (evaporation) 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蒸发两种形式
40. 血浆清除率 (plasma clearance) 是指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
41. 量子式释放(quantal release)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过程中,接头前膜释放ach是以囊泡为单位,成批释放
42. 旁分泌 ( paracrine) 机体有些激素自分泌后,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细胞
43. 激素的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of hormone)某些激素并没有某一种特定的生物学作用,但是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该作用的前提条件或使另一种激素该种生物学作用明显增强的作用
44. 垂体门脉系统 垂体上动脉的分支在正中隆起及漏斗部枘上部分支成毛细血管后再汇合成小静脉,沿垂体柄下行到腺垂体内,再次分支成毛细血管。这种具有两级毛细血管网的血管系统,称为垂体门脉系统。
生理学名词解释部分2
1. 脊休克:高位脊髓突然受到损伤,损伤面以下的暂 时功能丧失,无反射活动、无反应状态。
2.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4.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6.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8.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阈值:使所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某一数值;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10.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这就是动作电位。
13.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14.血液凝固: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15.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6.心输出量: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
17.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18.降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觉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因此这一反射曾被称为降压反射。
20.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1.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2.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7.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
30.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作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35.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
39.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41.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46.肾小球滤过: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从毛细血管到达肾小囊囊腔的过程。
47.原尿:由肾小球滤过产生的血浆的超滤液,不含有形成分和大分子蛋白。
48.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量,也称肾小球清除率。
50.肾糖阈:尿中出现葡萄糖时的血中葡萄糖浓度。
51.激素: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信号物质,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具有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经过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52.远距分泌:经过血液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53.旁分泌: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细胞。
54.自分泌:分泌的激素返回来作用于自身。
55.神经分泌:经神经纤维于末梢释放神经激素的过程。
56.肽能神经元:能分泌神经肽或肽类激素的神经分泌细胞。分布于视上核、室旁核与促垂体区核团内。
57.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腺垂体的活动,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58.应激刺激:一般将能引起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称为应激刺激,而产生的反应称为应激。
59.应激反应:是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
60.神经元:神经细胞能够感受到刺激和传导兴奋,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的`局部对Na+、K+ 通透性变化,主要是Na+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可引起冲动出现。
6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的局部对Cl-、K+ 通透性变化,主要是氯离子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65.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66. 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性生物分子。
67.神经反射:是指在CNS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68. 后放:即使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放冲动的现象。
69.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可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之为牵涉痛。
71.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72.β运动神经元:体积较大,对梭内、外肌都有支配。
73.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的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生理学名词解释部分3
1.内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并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P8)
2.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P9)
3.适应:机体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程成为适应。(P7)
4.正反馈:来自受控部分输出的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P12)
5.负反馈:来自受控部分输出的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P12)
6.生物节律:机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P9)
【生理学名词解释部分】相关文章:
生理学名词解释03-03
生理学呼吸名词解释09-23
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09-23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09-23
佛教中部分名词解释09-22
生理学名词解释重要03-03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02-28
动物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06-15
传播学部分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