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防控>《人间布病防控措施

人间布病防控措施

时间:2022-11-20 01:34:57 防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间布病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也叫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流行病学特点:患病牛、羊是人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猪、犬等其它动物相对少见。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被感染。接羔是主要感染途径,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奶、屠宰病畜、防疫、采血等都可能被感染。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熟的病畜肉类时,病菌可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内。

国内流行趋势:我国人间布病疫情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最严重,70年代80年代显著下降,但从90年代开始,我国人间布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993年全国只有两个布病爆发点,到现在人间布病已经波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年代前,布病疫区主要集中于五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和西藏),80年代后逐渐扩散,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省份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

临床症状:布病患畜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流产,单侧睾-丸肿大、乳腺炎、子宫炎、关节炎。人患布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乏力,多汗,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生殖能力下降,流产、不孕等。

布病防控要点:

1、加强养殖场户宣传教育,宣传自繁自养的重要性,避

免外源性布病引入。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畜牧业,牲畜流动频繁是造成布病疫情逐年加重的原因之一。

2、加强检疫工作。出售牛、羊提前三天报检,并接受采血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售,杜绝病畜进入流通环节。买入牛羊时,要求养殖场户从非疫区引进,且必须持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3、加强定期采血监测,发现布病阳性病畜按照规定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的,对同群健康畜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4、督促养殖场户定期对牛羊圈舍和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布鲁氏菌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可以很快将其杀死。 布病人员防护要点:

1、职业易感人群(养殖人员、屠宰加工人员、从事牛羊运输贩卖的人员、兽医防疫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消毒。在工作中禁止吸烟、吃零食。工作完成后,先用消毒水洗手,再用肥皂和清水冲洗。

2、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科学饲养卫生饲养,杜绝人畜混居。

3、不食用未消毒的生乳以及未煮熟的内脏和肉。

4、病死的牲畜或流产的胎羔,不得贩卖、食用,要及时深埋或焚烧,并对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及时消毒。

5、任何情况下,避免直接接触病畜及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胎衣等。

6、在采血、接产、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戴好乳胶手套、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经皮肤或粘膜感染。

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2017-04-08 06:56 | #2楼

1、鲁菌病的历史与现状

本病全球分布,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鲁菌病存在和流行,约占全世界1/5~1/6的人受布鲁菌病的威胁,全世界现约有500万~600万人患布鲁菌病。

近年来,布鲁菌病疫情呈持续增长态势,统计资料表明,布鲁菌病在我国约25个省市区的人和动物中广泛存在和流行。全国受布鲁菌病威胁的人口约有3.5亿,有1 200多个县市布鲁菌病疫区县,现有布鲁菌病患者30万~50万,每年新发病5 000人~6 000人,每年实际新病25 000人~30 000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于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布鲁菌病在多数疫区有明显回升趋势。我国布鲁菌病疫区经常有疫情暴发的报告,如陕西、山西、内蒙、新疆及河北等地。1990年~2001年我国累计检出病畜6 542只,平均阳性率为0.36%,累计检出新发病人1 373例,平均阳性率为3.28%。1995年以来,我国人畜布鲁菌病疫情明显回年较2001年上升90.0%,2004年较2003年上升77.9%,2017年较2004年上升71.4%。2017

年新发病人数超过历史最升,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暴发流行。

2.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

2.1布鲁菌病的流行因素 (一)传染源 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这些家畜得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及尿液也常染菌。

(二)传染途径 ①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②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③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人间布病防控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

2.2 动物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

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布鲁菌病疫情,其中,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而且不同动物布鲁菌病流行也有一定的地域性。绵羊和山羊布鲁菌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南美洲等国家;牛布鲁菌病流行主要分布于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以及欧洲南部等;猪布鲁菌病主要集中于美洲、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等。其中,以牛种布鲁菌感染牛的布鲁菌病为主,占家畜布鲁菌病分布国家和地区的1/2以上。

在我国1952~1981年动物布鲁菌病阳性检出率高达41.27%,而从1982~1998年,动物布鲁菌病得到了有效而显著地控制。布鲁菌病阳性检出率从2000年的0.11%上升到2004年的0.63%。2017年全国报告畜间布鲁菌病疫点1178个,报告发病牲畜总数为7123头。2017年动物布鲁菌病发病数比2017年增加了49.12%,2017年1~7月份动物布鲁菌病发病数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22.79%。由此可见,动物布鲁菌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3月份开始达到发病高峰期。

2.3人类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布鲁菌病疫情呈现出持续快速上升的趋势。1996~2017年,全国人间布鲁菌病发病率从http://cankao.gcw818.com万上升到http://cankao.gcw818.com万,10年间上升了16.7倍。2017年和2017年年发病人数分别上升到全国甲类和乙

类传染病发病数顺位的第10位。2017年全国报告布鲁菌病人数30002例,比2017年(21560例)增加了39.16%,2017年(37734例)发病人数比2017年增加了25.77%,而2017年(35693例)发病人数则比2017年降低了5.41%。由此可见,2017年布鲁菌病发病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17年以后也一直持续这个水平。鲁菌病疫情地理分布上也呈逐年扩散的趋势,发病县数由1999年的127个,增加到2017年的763个,10年间发病县数增加了5倍。因此,布鲁菌病疫情已经再度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3.布鲁菌病的防控措施

近年来,由于布鲁菌病的频繁流行,全世界已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与教训。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涉及人类,动物和生态三个主体,因此,对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通常采取多个部门的共同协调的策略。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布鲁菌疫苗的研究发展,在人和动物布鲁菌病疫苗的研究方面得一致意见,并进行国际合作,在任何时候分享资源与经验。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国际上其他相关的团体联合, 共同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包括人兽共患病)的全球早期预警体系 ”,同时强调了布鲁菌病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而且还影响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贸易,同时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牧区经济的影响最大。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布菌的防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布病防治要贯彻以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和培育健康畜群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只有控制和消灭畜间布鲁菌病,才能防止人间布鲁菌病的发生,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布鲁菌病的目的。

3.1加强饲养管理

建立完善的消毒工作制度牛场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国家动物卫生防疫要求,门口应设消毒池和消毒间。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员工的工作服、胶鞋要保持清洁;车辆、行人不可随意进入场内;至少每周彻底消毒1次。1%~3%的石炭酸溶液、2%的福尔马林溶液、3%的漂白粉溶液、20%的石灰乳和苛性钠溶液消毒效果都很好。养殖场地可采用20%石灰乳或10%漂白粉乳剂消毒, 圈舍可用3%来苏儿

喷洒消毒。

3.2 做好防治计划

为了防止病原入侵,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按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通风和干燥。做好杀虫灭鼠工作,一定要预防该病传入未感染蓄群中,对新的家畜进行严格检疫,必需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期间进行2 次布鲁菌病检疫,观察无异常,确定健康后才能合群。

3.3 加强布鲁菌病的宣传

定期举办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者整体素质。同时,加强饲养环节的技术服务, 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业务素质和进场入户服务水平。加强自我保护,尽量把畜舍迁出居住区,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的现状, 接触畜群尤其是接触布鲁菌病污染畜群的饲养人员、兽医、工人等都要及时进行消毒,定期进行免疫。加强牛、羊、猪及牛奶等的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放心食品。

3.4 定期检疫家畜与监测

我国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和猪,其次为鹿和犬等。应尽量减少病畜数量、严格制病畜的流动,避免患病的和为患病的病畜混养,及时检疫家畜。疫区各种家畜均为被检对象,其中羊4月龄和牛8月龄以上检疫为宜,接种过菌苗的动物也应在免疫后12个~36个月时检疫,每年至少2次,对检出的阳性病畜进行及时隔离和淘汰,对已感染的病畜要集中焚烧或深埋,对病畜所产的流产胎儿、排泄物和乳制品等也要进行严格消毒,并做无害化处理,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对可疑家畜进行隔离和消毒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严处置”,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5 切断传播途径

家畜的流产胎儿、胎衣应该在指定地点深埋或焚烧,不能随意丢弃,以防污染环境或被其他动物食用而引起布鲁菌病传播;被污染的场地,应立即彻底消毒;来自疫区的皮毛应在收购地点进行消毒;奶和奶制品应加热后食用;家畜粪便须经生物热发酵消毒。

3.6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活疫苗进行接种。在

我国,主要使用猪布鲁菌2 号弱毒活菌苗, 该苗是一株毒力减弱的布鲁菌菌株, 该菌具有独立稳定及使用安全的特点。经布鲁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和血清学检查为阴性者,可接种104M 冻干活菌苗,免疫期1年,第2年可复接种1次,以后不需再接种。

4.小结

布鲁菌病作为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正威胁着全世界的人和动物,根除布鲁菌病的问题是备受关注的也是矛盾的。矛盾的焦点在于有效的控制布鲁菌病要花费很大的代价,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资金缺少和制定的政策不到位等一些问题,而这些都将影响布病的控制。在这些国家控制动物布鲁菌病仍需要做一些基础工作,例如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布病的危害,提供合适的实验设备,培训样本收集和检测人员,做好并保管好监测记录及制定有效的监测程序等。从发达国家长期有效的控制布鲁菌病来看,布鲁菌病的根除是能够实现的,但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来适当补偿因布鲁菌病患畜扑杀的损失,那么布鲁菌病的根除和控制将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国家的帮助,制定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根除布鲁菌病的可行措施,使布鲁菌病从此远离我们。

【人间布病防控措施】相关文章:

布病防控措施09-22

学校常见病防控措施09-22

季节性流行病防控措施09-22

夏季新母鸡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09-22

风险防控措施09-22

火灾防控措施09-22

廉洁防控措施09-22

风险及防控措施09-28

疫情防控措施02-14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措施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