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式,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是遵循儿童语言发展规律,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需要。
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学习条件相对落后,普通话推广不够普及,孩子早期启蒙教育重视不够,绝大多数学生存在胆怯心理严重,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词汇蓄积量贫乏的缺陷。这些都给学习规范化口语,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要摆脱这种困境,教师要从农村学生的成长特征出发,贴近农村的生活实际,选择鲜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 激发动机 让学生想说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动机,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和懒惰心理,产生想交际的欲望,锻炼敢交际的勇气。为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才能,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本能力。现在重视口语交际训练,正是为了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上才会去努力。同时,教师在学生平时的口语训练中,应少挑剔、批评,多鼓励、指导。以此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消除学生怕表达的心理障碍。
二.创造机会 让学生会说
1、课堂教学中的多途径训练。
(1)听中练说。学生对于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取听故事,复述故事的办法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在《小猫钓鱼》这一节口语交际课中,我先讲完故事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讲,各小组再推荐代表上台比赛讲,其他学生评,这样,不但训练了口语,学生的听力、记忆力也得到了加强。
(2)看中练说。农村贴近自然,而自然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它们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观察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口语训练素材。例如在《春天来啦》这一口语训练中,我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中找春天,然后再让学生
把找到的春天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小组总结归纳推荐代表上台演说。学生有了真切体验,说起来也就自然多了。
(3)做中练说。学生对于手工制作往往会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把手工制作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学生也会兴趣盎然,做得投入,说得生动。如制作小风车时,我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小风车,在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边做边说说每一制作过程。做完后带学生出去让风车转一转。这时我再问学生:风车好不好玩?那么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想跟你们学做小风车。你们把刚才是怎么做小风车的过程说说,待会告诉他们好吗?此时,学生有了表现的欲望,自然说得轻松。
(4)演中练说。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当角色演一演,利用表演的直观性、形象性,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产生不说不快之感。如《小苹果树请医生》这一课,我先讲故事,学生认真倾听,然后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再请小组上台来表演。学生在演的同时,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课外生活中的多渠道实践
(1)口述见闻。针对农村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这一缺陷,利用晨会时间在班级开展“小小播音员”活动,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所看到、听到的最喜欢的事情,或从电视广播、报刊和广告中所获得的信息,选一两条,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并且要求像电视上的新闻播音员一样用普通话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2)读书交流。农村阅读量小,语言材料积累较少。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鼓动学生平时多读书看报,多写日记,多做摘抄,培养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并在班上举办读书交流会,让每个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自己最近读过的书介绍给大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3)人际交往。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十分丰富的。如课外学生之间的游戏交流,师生之间的交谈,和朋友的交往,在商店里、公共汽车上、医院里等公共场所和陌生人的交谈,都是锻炼口语能力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
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进行口语交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有所长进。
口语交际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在学生参与的时间、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使这项训练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有效地提高。
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2017-03-20 21:46 | #2楼
一、问题的提出:
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从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来看,由于教师肩负着学生升学的重任,许多教师受片面追求卷面分数的影响,导致平时的教学只重视读写,而忽视口语交际的训练,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当作教学“软任务”,因此,相当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弱于读写能力。从我校来看,地处农村边远乡镇,外地籍学生占四分之一,家长的口语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差,学生的语言环境不如人意,通过调查观察,我们发现好多学生平时说话(包括课堂发言)声音低下、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方言音不绝于耳,能说会道的寥寥无几,连学生平时的习作中也夹杂着土方言。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甚至阻碍着学生知识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从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也存在着诸多误区:一是把口语交际等同于“说话”,淡化了交际性;二是口语交际重课堂“共话”,忽视学生个体语言素质的培养,教师牵得过多,介入太深,总想按预设的“标准答案”来甄别评价学生的发言,缺乏口语交际训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四是口语交际训练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师将学生禁锢在课堂,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体验生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了总体培养目标,即“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充分体现了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真反思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畸型”现象,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实际的口语交际训练操作策略。
二、研究过程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结合推普,培养口语交际的意识。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运用母语(普通话)完成信息传递,交流思想等交际任务的活动。而推普工作的深入与否,直接会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将推普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在校园醒目处张贴推普宣传标语,明确要求全校师生进入校园,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交流活动中一律使用普通话。二是加强了对推普工作的领导,由一名领导担任学校的推普工作小组组长,各班配备了一名推普宣传员,检查督促学生平时使用普通话的情况。这样,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规范性语言实践的良好氛围,也便于教师随时随地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学生能坚持说普通话,也能听懂别人说普通话,在师生交流、生生会话的过程中,相互纠正语音,培养学生说话具有良好的语调和语感、交流自然大方,同时教育学生说话要有礼貌,逐步内化为学生口语交际的自觉行动。
(二)广纳博采,积淀口语交际的素材。
通过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辞不达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我们认为,只有多读多积累,学生的口语交际才有文化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交际的语言就会充满魅力,内容丰富多彩,才能给人启迪,给人智慧,才能使交际活动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为此,我们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有益书籍。
1、强化熟读背诵。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语言积累。平时的语文课堂,我们强调多读多悟,坚持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努力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规范的基础语言。
2、拓展课外阅读。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一样,采各种各样的花,酿出来的蜜才会香醇可口。学生学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也是这样,仅靠课内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还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一是充分利用好与教材相配套的《亲近母语》及《小学语文阅读新干线》等,每学完一篇课文我们就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类型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二是各班开辟了一块“阅览专板”,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中的图书带来班级,相互借阅。三是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检查,我们明确要求中高年级学生每人备一本《采蜜集》或课外阅读摘抄本,引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概述读书心得,定期组织评比,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着使用积累到的词汇句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凭借教材,训练口语交际的能力。
1、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话题鲜活,形式多样,一事一训,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我们在这项专门训练中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舍得投入时间进行有效训练。例如,低年级的《春天在哪里》、《买文具》;中年级的《怎样打电话》、《推荐与自我推荐》;高年级的《学会请教》、《用好压岁钱》、《现场目击报告》等。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交际互动,引导学生在互相说话、辩论、评析中提高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了文明交际、礼貌说话,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就一篇教材的教学,我们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1)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起学生乐于交际、敢于交际的欲望,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行教材中一些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如《接电话》、《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传悄悄话》等,一些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等话题都是编者从日常生活中摄取的鲜活的交际话题,充满生活气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充分调动学生说话、交际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通常采用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编写儿歌、联系学生生活、展播录像节目等来渲染气氛,引入学习内容,达到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兴趣的目的。
(2)设置情境,指导交际。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意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学生交际的主动性。我们一般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情境表演、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指导学生带着情感走进“交际情景”。
(3)分组演练,学习交际。口语交际应重在“交际”,因此在分组操练阶段,我们总设计值得交际的话题,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会交际”。如《学会请教别人》,教师请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分配角色,自己设计台词,自己设计动作,教室里到处是学生表演的身影。在交际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学会了与人交流要注意礼貌、说话要得体等最基本的交际知识。
(4)反馈评价,促进互动。课标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反馈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这种互动是多向的,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机互动等。
(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如在《学会赞美》的教学中,课末教师带来了两个生活场景(幻灯片),要求学生选择最熟悉的场景,进行合作表演:场景一、烈日下,清洁工人为了城市的清洁,仍在辛苦地打扫着。此时,你会说……场景二、放学时下起了暴雨,妈妈为你送来雨伞。为了不让你淋雨,妈妈驮起了你,此时你会说……这些学生能经常碰到的生活情景,最容易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课堂小结时,教师“让我们把赞美带进自己的生活,学会真诚地去赞美更多的人吧”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不断延伸了教学内容,其效果已大大超过口语交际本身。
2、抓阅读教学中的训练“亮点”。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语文阅读教学课更应成为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用武之地。
(1)利用插图,想象“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色彩鲜明,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课题组老师教学《世纪宝鼎》,在学习介绍世纪宝鼎外形特征之前,先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对“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学习文章内容,图文结合,使学生对世纪宝鼎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最后让学生看着插图,自己练习把宝鼎的外形介绍给同桌听,互相补充,学生越说越完整。
(2)转换角色,表演“说”。游戏表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特点的课文,创设游戏或表演的情境,化静为动,让学生在特定的场合中体会人物的语言、内心,从而产生表达交往的需要。如《九寨沟》、《莫高窟》、《黄果树瀑布》、《麋鹿》等写景类文章,我们创设“当导游”的情境,凭借课文内容创编导游词,让学生分别充当“游客”和“导游”等角色,进行互动交流,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训练;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吊灯和鲨鱼》等说理性文章,让学生当“解说员”,依据文本提供说话、交际的机会;学习《海洋——21世纪的希望》、《采访环保专家方博士》等科普类文章,则变换人称来实现对文本语言的重组建构、吸纳倾吐。
(3)续编课文,补白“说”。学生是编故事的天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以哲学家学生的身份交流一年后的除草感受,以“一年后,学生们来到了相聚的地方,聊起了各自除草的经历……”为开头,指导学生说各自的感受,交流各自体会,进行对比评价,从而得出最好的除草办法就是“种上庄稼”,为后面理解“铲除灵魂里的杂草要用美德去占据它”作了很好的铺垫。
(4)抓住疑点,辩论“说”。质疑、释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如教学《放弃射门》时,有位教师把学生分成正反方,围绕“福勒放弃射门的做法是否值得”展开辩论,理由充分的一方胜。学生首先联系实际积极讨论,接着双方站来唇枪舌剑,各执一词。有的说值得,他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有的说不值得,比赛看胜负,胜者为王……学生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既有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也有生生之间的多元对话,对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都大有裨益
3、抓习作指导过程中的口头训练。以前有关教育专家也明确指出,作文训练应从说到写、从仿到创。在每次习作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指导他们就某个题目,如《我最烦恼的一件事》、《记一次小实验》、《当一回小老师》……引导他们有条理、有表情地进行讲述。这为学生的书面习作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因此,把口头作文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作文水平都有好处。
(四)联系生活,开掘口语交际的源泉。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形式,是源于生活的,生活离不开口语交际。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的生活、生存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因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就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创设交际情境,即时进行训练。
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走向生活,模拟生活,再现情境,进行交际训练。一是充当社会角色,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像看报、打电话、买文具、礼貌待客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如买文具,我们先布置《逛商店》的交际作业,带领学生到文具店去了解各种文具的种类、式样、颜色及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阿姨进行交谈。交际课上,学生模拟扮演营业员与顾客,通过角色对话,绝大部分学生能说清楚购物过程。二是充当家庭角色,品味温馨的家庭生活。如结合“三八节”,引导学生对妈妈(由女教师担任角色)说说知心话,感受伟大的母爱。三是充当校园中的不同角色,感受充满关爱的校园生活。学校师生之情、生生之情是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留恋的纯朴情感。学生病了,老师带同学去探望,并及时补课;同学遇到困难,周围伸出援助友谊之手;老师病了,学生也很着急,盼望老师早日康复……在交际课上,我们注意创设不同的角色,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也感受到校园充满关爱,潜移默化受到“如何做人”的思想教育。
(五)注重评价,实现口语交际的有效互动。
评价是口语交际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我们讲的评价包括口语交际课上的评价和语文教学各环节中口语交际的评价两个方面。这种评价不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心灵沟通,更是一种特殊的口语交际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注意突出“四性”:
1、注重激励性。我们对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能给予充分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运用类似于“刚才某同学表现很好,谁能表现得比他更好”这样的话,大大激励了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竞争的意识和勇气。
2、突出导向性。对学生训练中的不足,我们不仅指导学生要“怎样改进和完善”,更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进和完善”,这种导向建立在肯定激励的基础上,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所产生的效能远远超过口语交际本身。
3、注意深刻性。所谓深刻性就是指评价不光针对学生活动的结果,还通过结果去分析产生结果的得失原因。如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遇到支支吾吾或“卡壳”现象,我们不急于求成,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对针下药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获得“瞬时顿悟”,从而把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4、讲究准确性。不少老师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习惯于用“你真棒”“表现得好”等抽象模糊的话,这是不恰当的。我们要求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要作出具体明确的评价,不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研究的初步效果: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在课题组全体老师认真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在宏观上,我们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操作策略,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创设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二是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帮助学生积淀丰厚的口语交际素材;三是凭借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四是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时空;五是注重评价,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互动。从微观上看,我们构建了口语交际课的五部教学法,即“激趣导入——设置情境——分组演练——反馈评价——拓展延伸”。当然,操作样式并非一成不变,而要根据训练内容、年级特点、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作适度调整、增删。总之,一切要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出发。
2、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相当部分中高年级的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有了转变,认真读书,认真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课堂发言也变得规范流畅了,敢于说、乐于说、善于说的多了。部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更快,像顾景、裴佳英、胡艳、赵杨、胡姗姗、鲁梦娇、姚佳、周燕、孙佳琪、虞静等10多位学生的习作先后在《宜兴缤纷校园》、《新课改作文》、《创新作文》、《短小说》等报刊上发表;蒋琬瑜同学在市首届“校园小主持人大赛”中获银奖;周梦鑫、许志超等学生在市、区演讲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3、课题研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是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通过研究,老师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口语交际水平应成为学生一项很重要的语文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语文素质、知识修养和人文底蕴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老师们注重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目标订入计划,并认真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中;二是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三年来,课题组的老师能认真投入到研究工作之中,针对不同阶段的研究任务认真上好实践课,积极做好各类研究资料的积累工作,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篇课题论文在市以上获奖、发表。其中臧健、许秋雁、陶红燕等青年教师先后在市“三优课”赛教中获二、三等奖,在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四、研究后的反思:
三年来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三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进一步更新;二是在学生的交际过程中,交际性、互动性体现得不够,交际面也不是很广;三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还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寓口语交际训练于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之中。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不断探索实践,寻找更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把本课题的研究引向纵深,争取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能力05-18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01-15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能力11-17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01-12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9-21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如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