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作为一名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深深地体会到肩上重要职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随时有一颗探索发现创新之心,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有着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深根究底的精神,这对于科技辅导员来说,尤为重要。把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深入到学生心中,是成功的稳基石,是科技创新教育的落实点。下面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 贴近生活,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入手,我常对学生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子、橡皮筋、弹簧、可乐瓶、地上的树枝、家里的油、盐、酱醋、米和生活用具等等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先用几个盛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弹奏曲子,让学生感受杯子发出的声音,激发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意识;除了杯子能发出声音,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在生活中寻找一些材料,比如塑料直尺、纸张、小树枝和小碟子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再和音叉发出声音的现象对比,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寻找的材料制作风铃,然后在课内展示,再次探讨声音的产生。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生活材料,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生活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二、鼓励创新,开拓思维,培养探究欲。
《科学课程标准》【2】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在许多小学生看来创新是神秘的,是遥不可及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创新的涵义,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让学生敢于尝试创新。在教学中经常介绍科学家的故事如詹天佑发明“人字”火车轨道,鲁班发明锯子等等。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神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在科学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问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学生中提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独辟蹊径,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启发式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珍视创新的灵感,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我经常组织学生搞些小发明、小制作、作小科学报告、写科学小童话等。一些高难度的我们做不来,就依据教材内容就地取材,利用废旧物品、简便材料等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许多小制作活动,如学生学习了《弹力》时,了解了弹簧、橡皮筋的弹力后,制作了弹弓、简易测力器、橡皮筋动力船等等…这些制作虽然比较粗糙。但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能使让学生惊叹不已,使他们信心倍增,能给学生充分的、更多的、想象创造的机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还经常鼓励那些在家里搞“破坏”的学生,如把家里的闹钟拆开来看一看、琢磨琢磨;会在烈日下用凸透镜聚焦取火,这些类似爱迪生孵鸡蛋的“蠢”行为实际上就是学生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保护。所以,平日里我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如四驱车拼装活动,学生通过将散装零件拼装成整车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三、榜样引领,赏识教育,渴望成功欲。
榜样作用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利用各种资源的整合,向学生介绍成功的科学家实例,引起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例如,爱迪生、达尔文,以及身边的成功的实例。在名人榜样的熏陶下,让青少年学生学会善于观察,细致观察,善于动脑,勤于发问。通过开展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等的评选活动,从中发现人才,在他们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肯定,在他们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及时更多参与其中,引导思维的多方位发散,并用赏识的眼光对待他们的每一次思维的飞跃。对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予以鼓励、推荐和表彰。“优秀的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我深有体会。学生们都能保持一颗积极上进而充满希望的心渴望获得成功。
所以,我们科技辅导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开展能激发学生探究欲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用科学的能力。
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17-03-20 17:36 | #2楼
新世纪的突出特点是创新。“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重视科学启蒙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法。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办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资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注意科学的成长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科学知识及时向他们讲解科技成长的最新动态。
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出色人才的可能。因此,我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课堂上的每一节课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对动手能力较差,反应也较慢的同学,我则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点引导。这样一来,使大家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施展了各自的创造才能。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最活跃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大胆创新和构思,支持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引领着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相关文章: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02-27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02-27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04-0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10-14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3-16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03-09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04-03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03-03
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