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分享是是指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语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牙税》:“与该房分享其利。”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天,有个孩子的妈妈很伤心地告诉我,就因为吃了给女儿买的冰淇淋,女儿嫌妈妈吃得太大口,竟向妈妈吐口水,我听了十分震惊和难过,并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并马上就本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做了一个调查,这结果真的让人震撼:班上四分之三的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都不愿意让给别人;四分之一的孩子还有争夺玩具的行为;有一部分幼儿有着强烈的占有欲,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人家不愿意时,竟伤害别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有一小部分幼儿有实物或玩具,不和同伴及亲人分享。这结果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非常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过强烈,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针对以上情况,我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树立榜样
老师及父母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他们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教师与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抓住一切有利机会作好良好榜样,在园时,教师可利用玩玩具、分发物品等的时候,有意识的将它们以分享的形式进行。如:对幼儿说:“可以和你换个玩具玩吗?”、“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可以把你手里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在家里,让孩子请爷爷、奶奶等一起分享,逐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意识。除了老师及父母应树立好榜样,同伴之间也是学习的榜样。当幼儿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物品时,老师应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既树立了好榜样给幼儿学习,又激发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
二、多创造分享机会,举行与人分享的活动
如举办“生日会”,唱完生日歌请小朋友给“小寿星”说祝福语,再请“小寿星”为大家分发生日蛋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与人分享。在吃蛋糕及其他饮料等食物时,幼儿就会体会到生日的快乐以及与人分享带来的乐趣。除此之外,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专门为幼儿开展分享活动,请幼儿把自己会唱的歌、会跳的舞、会念的诗歌、会说的故事等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不仅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提高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愉悦的自我展示空间,增强幼儿的自信。还可根据主题的开展,请父母来园和幼儿一起参与,分享“亲子同乐”的快乐。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如在“蔬菜宝宝”的主题活动当中,请家长来园同孩子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孩子感到非常快乐。
三、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引导幼儿
现在小朋友之间经常有这样的对话:“你不给我玩具玩,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那好吧,给你玩一下下,马上就还给我。”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引导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因为你分给了同伴玩具,所以你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年龄小的班级,所以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名幼儿向同伴借玩具,可同伴玩得正起劲,不论怎样都不给,这时,老师应走过去对不借玩具的孩子说:“你看,他为什么不高兴?”当他说出原因后,进一步强化:“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如果你和他一起玩这个玩具,一定会玩得更开心的,而且他会很感谢你的。”让幼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自
觉产生分享的行为。如果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应即时做出反应,向他竖起大拇指或摸摸他的头,等等,让他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及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分享行为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平等分享,常常会看到小朋友只分给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所以,这样的情况可以请幼儿和老师进行一次讨论活动。讨论内容可根据本班出现的情况而定。如别人不给玩具玩,你高兴吗?带来的东西只给好朋友吗?等等,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逐步学会站在人家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建立平等分享。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一学期下来,本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意识逐渐加强,小女孩的妈妈反映说,孩子进步很大,有时吃东西还会主动先请妈妈尝尝。
怎样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晨间游戏时间,小朋友们开心地玩着玩具,突然听到:“这是我的,不许你拿!”“给我玩一下不行吗?”“不行。”“又不是你家的。”两个小班的小朋友吵开了。
出现以上的现象不足为怪,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家里交往范围小,人物关系少, 他们大多自私,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独占行为严重,只给自己玩,不给别人玩;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是不给他就会哭或者告状;有的就争抢玩具,想玩得不到就伤害别人,踢人或者抓人。所以班上的幼儿大都是以“自我中心”的。与他人分享无从谈起。
分享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使幼儿的分享品质不断发展。对幼儿的分享行为教育进行研究,一定能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从幼儿的品德形成看,它需要经历从认知、情感到行为习惯养成这样一个过程。而幼儿的认知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他可能记住,但不会理解,所以很难与行为联系起来。因此,本人从幼儿的分享行为及教育途径方面做了一些有效探索。
一、幼儿分享行为教育
(一)、物质分享
1、以食品为依托,培养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的意识。
如同伴过生日时带来了蛋糕,大家一起分享食物,唱生日歌,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除了孩子们的生日会,我们在一些其他的教学活动中,有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孩子们也会带来一些食物,这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给予孩子们主动分享的机会。
荧荧小朋友平时很少在集体面前表达展示自我,可有一天,他从家里带来了大西瓜。问他是给谁吃的,他小心翼翼地说是给全班小朋友分享的。原来他是看到别的小朋友带来西瓜和大家分享,因此在家里就跟妈妈说自己也想带东西和大家分享,也想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妈妈当然很支持的。看这小朋友们开心地吃着自己带来的好吃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见到隔壁班的老师,他能大声地说这个是我带来的。多可爱的孩子呀!
2、以玩具(包括书籍等)为辅助,增加幼儿分享行为的操作机会
如在班级的区域游戏中,开设图书馆、玩具城等游戏时,可请幼儿从家中带来玩具图书,幼儿当看到自己的玩具图书在别人手里时要有一种分享意识,一种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感。这是一种互利的行为:既能玩到许多不同的玩具,又能结交到许多朋友。老师还让带书籍来的孩子把书上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让幼儿懂得:别人的玩具自己不能私自拿,一定要说“请你给我玩玩”,征得别人的同意后才能玩。自己带来的书如果让大家一起看,每个小朋友都能看到很多书。所以这一活动,使幼儿更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更进一步地促进和巩固了幼儿分享和合作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通过活动使幼儿乐意与人分享食物,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共同玩玩具带来的快乐与乐趣,养成自觉共同玩玩具的态度与习惯。
(二)、精神分享
当然,物质分享并不是幼儿分享的全部,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情感分享”的教育。其实,我们在开展“物质分享”的教育过程中,已经开始有了“情感分享”的雏形,比如,当老师请幼儿帮忙做了一些小事,我们会对幼儿说“谢谢”。如果我们帮幼儿穿衣服、系鞋带等,幼儿也会对我们说:“谢谢”,幼儿之间分享食物和玩具,一定要对对方说:谢谢,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从内心体验分享的快乐。这就是通过语言表述和彼此的心灵感受来进一步体验分享的快乐,也是体验“情感分享”的开端。创造机会引导幼儿乐意帮助解决困难,对同伴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能和同伴愉快的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乐乐小朋友比较能干,经常帮助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放茶杯,抹桌子等等,因此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她自然心理很高心。与乐乐特别要好的佳佳则显得胆子小,有时看出她也想帮助班级体,但是都是跟在乐乐的身后,当幕后英雄,直到有一天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也拿着抹布擦桌子了,随手拾垃圾了,当评选分享小天使时自然就有她了,听着全班孩子对她说谢谢时,她别提有多开心了!
二、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途径
(一)、发挥榜样的力量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我和本班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的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分享的行为,如:心情的分享、书刊的分享、教学技能的分享等。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都可以利用榜样的作用。
孩子在玩玩具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走过去对幼儿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玩一些呀?我们一起玩好吗?孩子们在玩游戏时,老师恳切的和孩子们商量:也让我参加你们的游戏好吗?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当然,同伴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平时老师就要做有心人,在活动时可以引导那些分享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分享意识能力弱的幼儿共同游戏,教师要对分享行为意识强的幼儿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正确引导幼儿学习、模仿。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亲切的点头,都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要慎重地对待幼儿暂时出现的问题,找出适宜、恰当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发挥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给幼儿欣赏一些关于有分享意识在其中的故事,儿歌等,让幼儿在故事中找到正确的做法。如欣赏故事《金色的房子》,先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后帮助幼儿分析故事角色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又是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等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地掌握分享意识。《水果品尝会》《玩具真好玩》《快乐的分享》、《七色花》、《分果果》等。通过学习儿歌、故事中主人翁的分享行为,感受给他人带去快乐的心情。并学着去分享,去感受。
(三)、家园同育
影响幼儿分享品质的养成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不刻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家庭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将积极地利用了这一资源,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幼儿吸收分享精神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
在与家长交流幼儿分享行为教育时,我们向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以调整家长的分享教育观。a.家长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给孩子。b.家长会批评孩子把家中的东西分给好友c.当孩子抢走家长正在用的东西时,家长也抢。d.家长不会惩罚不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孩子。e.家长不愿意给上门要饭的人给予帮助。在以上5项中,选择有此类做法的家长占到了16%,可想而知,家长的教育观念是需要更新的。只有家园同育,幼儿的分享养成行为才能有效。
结合这些,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分享品质的养成”“如何使幼儿学会分享”等方面的家教知识,我们要积极利用家庭教育这一资源,与家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创造机会给予幼儿展示
在平时的游戏、学习及一日活动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有意识地捕捉一些典型的分享行为,记录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让小朋友一起来评价,让他们自己说出那样做是好的,谁是自己行动的榜样,让幼儿的分享行为成为自觉行动,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有效的提高了幼儿解决在互动中发生的矛盾的能力,为建立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经过一学年的实践研究观察,发现本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分享意识。通过以下测试项目发现,无一个幼儿有此类现象了。a、教师准备新玩具,小朋友是否会抢。b小朋友拿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在集体中玩,大家是否各玩各的。c教师准备水果(少于幼儿人数),幼儿会与人分享?d小朋友拿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集中一起,是否各吃各的。e请一名幼儿制造不高兴的气氛,看其他小朋友是否帮忙。
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幼儿来说,分享显然不是一件易事。事实上,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在逐渐失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人如果能自主自愿地与人分享并以此为乐,那么可以说真正具有了分享行为。如果一个人仅仅把分享当成换取别人报答或取悦别人的手段,那么这种分享便是一种“虚假分享”,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自愿分享,而这种分享必须从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入手。即让孩子从他人角度出发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学会理解,学会分享。
通过有目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可以让孩子在与同伴、教师主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这间的温暖和爱,激发他们正确的情绪情感,从而树立自信、分享快乐、体验成功!
拓展:幼儿分享行为指导策略
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中,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辅助材料,孩子们运用这些材料来做标记,进行封闭式数数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孩子们有了分享的意识:会帮助同伴取拿材料,会和同伴交换材料使用,当材料不够时学会等待和协商。
而我们知道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又时时处处受到家庭成员的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及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缺乏分享意识。所以,在开学初期我们往往会看到几个孩子为了同一样玩具或者材料等而抢夺不休,或者常会听到孩子们的争论:“我没有,这里东西不够了。”“他不肯给我们用。”于是,我们针对孩子的这些表现运用了以下的一些指导策略:
一、问题诱导策略:
提出问题,诱导孩子体会别人的心情,学会换位思考。分享可以分为物质分享和精神分享两种情况。要孩子能主动的、快乐的进行分享我们就先从孩子的分享意识上着手。精神意识上的分享是一种精神上的分享纠纷,如不愿把快乐、伤心、委屈、生气等各种情绪体验与他人分享。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做中学“活动中设计温馨、甜美的环境,教师用语温柔、亲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培养乐意与人交往、分享的情感。同时针对幼儿在发展状况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我们注重教育要求、方法的针对性,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二、方法指导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让材料来说话,引导孩子考虑分享的方法,尝试去做一做,体验分享的快乐。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导致了孩子不能掌握分享的方法,他们在与同伴发生争执时,有时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是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同时,孩子们在家中享受着“小皇帝”的待遇,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溺爱无边,但是只宠不教。往往孩子们有了分享的意识,却不懂得分享的方法和做法。先通过与孩子们谈话来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分享上存在的不足和差异,再在教育手段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引导孩子通过尝试对材料的操作来亲自体验分享的方法:轮流分享、先人后己、平等分享等。
三、榜样示范策略:
在孩子中表扬会分享的孩子,宣传他们分享的方法,树立好的榜样,激发其他幼儿模仿和学习。中班幼儿的有意行为增强了,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了,但他们有了嫉妒心和挫折感,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现在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导致孩子利他主义倾向削弱,一味索取,不讲奉献,使孩子自我观念不断膨胀。导致他们不愿意把物品与大家一起使用。在一系列的有意培养活动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交往,在模仿和被模仿中、在与同伴共同分享中,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感受到了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幼儿谦让的品德行为09-22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11-14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09-22
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3-1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03-22
如何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09-21
如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04-21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09-22
托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计划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