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时间:2023-03-22 12:54:34 振濠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1

  农村相对城填来说,地广人稀,居住较为分散。由于历史原因,人们的卫生观念和意识淡薄,曾有这样的说法:“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所以孩子在大人的行为习惯影响下,生活起居不讲卫生,随地吐痰、大小便,随手乱丢垃圾、杂物等等现象极为普遍,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为了让学生摒弃这一坏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正确认识整洁之美,激发爱美之心。

  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必须让学生知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加以认同,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我们通过学生自定班级卫生公约,运用多媒体手段,去欣赏文明之国、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美,举行“我爱整洁之美”剪贴报制作等比赛,开展“我做一个怎样的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必须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能养成好习惯,必备的行为规范知识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卫生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事事有标准,样样有规范。

  二、制定良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公约。

  俗话说:“百说不如一练”,“习惯”要“习”才能“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行为要求,反复进行行为训练。

  附:环境卫生公约:

  ⑴地面无果皮、纸屑。

  ⑵桌凳摆放整齐。

  ⑶窗台无灰尘、窗玻璃明亮。

  ⑷教室四周无蜘蛛网、墙面无划痕或墨迹。

  ⑸教室前卫生区和操场卫生区随时清扫,保证无落叶和其他杂物。

  个人卫生公约:

  ⑴衣着干净;红领巾完整干净。

  ⑵不留长指甲、头发;经常洗澡。

  ⑶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⑷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清洗鞋垫鞋袜。

  三、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及家长的表率作用,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在各年级各班开展“卫生之家”评选活动,家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空间,家长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学校卫生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鼎立支持,一个从邋遢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脏丑现象就会熟视无睹。为此,我们重视家教指导,要求家长重视孩子们卫生习惯的培养,并率先示范,为孩子营造整洁、清爽的家庭环境。

  四、及时评价,合理奖惩。

  为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级成立了班级检查小组和家庭检查小组。学校检查小组的职责是检查班内、操场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天天检查、不定时检查。查完后纪录在册并告诉当天值日生卫生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不良状况。家庭小组的职责是每星期不定时去同学家检查他的个人卫生,把检查情况纪录下来,评每周、每月的卫生明星组和个人小明星。到月底评出全年明星组和明星个人。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2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思想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历来注重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聘目格。”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也明确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事实一切教育都归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因此,良好卫生习惯是人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形成的阶段。是儿童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宾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大脑模仿性和记忆性都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对获得卫生知识的兴趣浓厚。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种良好的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养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迁移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从小养成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辱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卫生面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形成卫生习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卫生管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个人来讲,使你终生受益。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许多好习惯都尚未成型,好象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如果教育者没有用好的健康的内容,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内容就会趁虚而入。到那时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了。正因为如此,养成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小学养成教育的重点之一。

  1、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

  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重任。班主任每学期制定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班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宣传教育,并定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

  ① 仪表示范:老师随时随地都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

  ② ②语言示范: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一个人情绪。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③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师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循序渐进 形成训练

  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高年级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

  3、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二、开展讲卫生的主题班会,增加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环境保护习惯。

  1、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①开展以卫生知识、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主题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学校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讲究卫生,从自己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②开展个人卫生检查

  由小组长和班主任老师进行检查,对学生进行逐个检查,结果记入《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评价表》。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之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当然进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是心灵对心灵的理解,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是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教育中,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建议,送他一份期待。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3

  一、精心布置教室,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懂得舒适的“家”需要大家用双手共同创造。

  学生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的课桌椅整齐有序,窗明几净,大家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通过开学初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学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舒适温馨的家需要我们用双手共同创造。窗帘要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温馨。

  二、利用“规范”进行教育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明确了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结合它们对学生进行行为的指导,这是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又一有效的方法。结合学校开学的卫生要求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提出班级的卫生要求。

  三、注重表率,培养主人翁意识。

  班级卫生状况的好坏能直接反映出班级班风的优劣,这是给人们最直接、最深刻印象的地方。就好比一个人的脸面,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马虎不得。它是创建一个优秀集体的前提。试想,一个四五十人的班集体,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卫生环境,垃圾遍地,气味熏人,那简直是无法想象。无论是教师上课还是学生听课,都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何使班级保持良好的卫生呢?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注重表率。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我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家里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因此在学校、在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哪怕是踩上也不捡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指使学生把地上的纸捡起来,放入纸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学生还是你让我捡我就捡,你不吱声我也看不着,没有一点儿积极主动性,这时我就开始思索,怎样才能使学生人人关心班级,人人讲卫生呢?

  当发现地上有纸再也不喊学生了,而是自己把它捡起来。几天过后,有些同学看见地上有脏东西主动打扫干净,再也不用老师去指派了,对这些同学我及时的予以表扬,夸奖他们爱干净、讲卫生的优良品行,渐渐地全班同学都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谁往地上扔一块纸屑,马上有人谴责他,大家都把破坏班级卫生看成是可耻的事。全班同学都有了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件事我受到了启发:指派是被动的行为,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真正养成好习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

  四、教会学生做值日,人人争当小主人。

  对于卫生工作而言,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清扫,二是保持。清扫方面,学生根本不会打扫卫生,刚开始我给他们分组,分配任务,每组同学所要干的活都一一去手把手教。当学生慢慢学会了后,再逐渐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值日,并且让班干部和我一起努力,最终使我班级的学生具备了自己完成值日的好习惯。

  然而,清扫是暂时的,保持却是长久的。所以我更重视的是卫生的保持。在保持方面,规章要求,卫生清扫时间外,平时在谁的座位下发现杂物,随时督促捡起。任何时候都不许往地下扔垃圾,我要求每人有杂物时下课后随时放入规定的地方。如:纸片、饮料瓶分别放入纸箱内,碎垃圾倒入垃圾桶内,我们班有专人及时倾倒。开始有人不习惯,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每个人都养成了这个习惯,大大减轻了清扫的强度。同时我十分注意检查,只要到班级必须先看地面。桌椅摆放及个人座位专人负责并时时督促检查,中午集体收拾自己的座位每排一人负责检查,每周一必查个人卫生。现在任何时候进入班级,至少不会有故意丢弃的垃圾。而且每个同学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09-22

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3-1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09-18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11-20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07-04

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04-28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级学风09-06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倾听习惯05-16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