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骗局有哪些
1、街头诈骗
手段有切汇、换汇、兑换外币等。嫌疑人选择的作案地点多在银行、储蓄所及金融网点附近,以获取利益为诱饵,几人共同作案。手段主要是切汇抽张、调包。也有刷黑纸变美元和看新版人民币调包诈骗.嫌疑人一般为二至三人,男性居多,其中也有个别嫌疑人为外国男子。
2、以易拉罐、有奖销售中奖等手段诈骗
嫌疑人选择的作案地点主要集中在车站、小区楼下、中型路口等部位或小公共汽车上。手段为其中一嫌疑人开罐喝饮料喝山异物,其他嫌疑人围观,看后告其异物为中奖凭证,争相抢购,最后将该异物以高价卖与事主,达到诈骗的目的后嫌疑人相继逃离现场,作案人多为二至五名男性.
3、以拣钱、分钱手段诈骗
发案地点以楼前、楼下、邮局门前、车站、红绿灯路口处、银行、金融网点附近居多。手段多为其中一嫌疑人“掉”钱到事主身边,其他嫌疑人上前要求与事主“分钱”,后借机用“假-钱”换走事主财物,达到诈骗目的。嫌疑人多为二至三名男子或男女二四人不等。
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2017-01-22 09:06 | #2楼
陷阱一
求职过程中需要先缴纳各种费用
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学生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学生付钱以后,招聘单位要学生听候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 要知道,正规企业招聘是不会收费人才任何费用的! 陷阱二
骗取求职者个人信息
求职者在不具备中介服务资格的小网站上投递简历,隐私无法受到保护;导致自己的详细联系电话和地址毫无保留的泄露在互联网上,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不法者盯上,利用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进行。
陷阱三
企业骗取免费劳力
最让人难以防备的职场骗局,是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后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却不必负任何法律责任。
陷阱四
实际报酬与招聘信息不符
目前,不少公司为了吸引求职者,变相抬高招聘信息中月薪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中的水分需求职者仔细甄别。企业的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求职者本身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社
会统筹这一公共利益。
陷阱五
美化职位信息,实际职位与招聘信息不符
粉饰招聘岗位使得求职者就职后往往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很大。不过,有些求职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选择了安于现状,继续从事这份工作,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择业安全安全选登:李某,女,21岁,某高校大三学生,因为家境贫困,她上学时家庭负债累累,平日同学穿戴服饰、相互宴请等等,让他下分眼红,所以虚荣心极强的她,在看到招聘伴游小姐的广告后,就来的某公司应聘,成了一名伴游小姐,后来得知这个公司还有不少在校女大学生,平日她们在校不耽误上课,如有“订单”,公司便会电话通知她们陪客。
博珈梵广告 10:52:17
大学生选择职业时如何防止受骗: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分配单位时,自主性逐步加大,这方面的安全问题,应当引起您的
注意。某市一高校学生,家居东北边陲劳-改农场。行将毕业之际,为谋留大城市,多方寻找门路通过关系,找到该市某"电脑公司经理"帮忙。该经理非常热情,表示一定将该学生留城,但提出要拿出六千元现金,作为给有关人员的"好处费",学生如数照付。谁知经理许愿尚未兑现,却又提出追加三千元。该生四处筹借,被班主任知道,反映给有关部门,经查,这是一伙刑满释放人员合伙诈骗。那么在大学毕业择业时,如何防止受骗呢?
首先,尽可能通过组织,到人才市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双向选择,这是主渠道,不要轻率自找门路。
其次,不要轻易相信,遇有疑问可多方了解。
再次,一旦遇到麻烦,立即向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地方公安机关反映,并注意保留证据,提供有关线索,协助调查。这样,才能使您的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 博珈梵广告 10:52:31
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1、签的合同须合法。2、关注内容应仔细。3、相关知识不能少。
4、劳动合同及时签。5、对合同文本要仔细推敲。 博珈梵广告 10:52:52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而持续的生活适应状态。其一,心理健康是指人能适应生活,而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论喜怒哀乐,均能平静接受;其二,心理健康
是指人的这种适应状态是持续稳定的,而非瞬间发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心理健康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具有适度安全感受,二是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三是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四是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五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是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九是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十是在不违背社会成规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做恰如其分的满足。 博珈梵广告 10:53:04
《常见的骗局有哪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大学生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一)追求享乐心理
这是大学生中较为普通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校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但一些人往往又追求高消费、摆阔气,整天想着不劳而获,做人上之人。这类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往往并不困难,但他们追求高消费,享乐成了优势需要,一旦手头“吃紧”,向家里伸手又难以满足时,便产生通过盗窃、诈骗等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的动机。
[案例解析] 高某追求享乐的心理需求,导致了他犯罪行为的发生。据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盗窃行为及个别女大学生卖淫行为的发生,主要原因都是追求享乐。
(二)打击报复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过渡期,看问题缺乏全面性,对困难和挫折缺乏想象力,有较强报复心理。有的人恋爱不成而
生恨,有的人被对方非礼后千方百计寻求报复,有的人仅仅因为一两句话或一点小事,就认为被对方侮辱便打伤或杀害对方。
[案例解析] 由报复心理引发的犯罪在青年人违法犯罪中占较大比例。江某即属于报复心理很强的一类人。大学生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对事情缺乏忍耐,动辙报复于人而酿成终生大错,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古成就大事者,必先学会忍。否则,你报复我,我再报复你,那世界将永无宁日。
(三)寻求刺激心理
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求新欲望,但如果在求知求新过程中低级的情绪体验寻求刺激成为优势需要时,往往会迎合那些情调低下的东西或满足自我畸形的求新求奇的心理而形成不正常的寻求刺激心理。
[案例解析] 该女同学为满足享受刺激的心理需求而触犯国家法律,一方面反映出其法律观念的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她极其稚嫩和为享受刺激而苦心设计刺激的不健康心理状态。这是一起典型的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犯罪的案例。
(四)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故意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青年学生中常会出现的个别人“不受教”、“不听话”,与教师“顶牛”、“对着干”现象。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非凡”、“高明”的行为,
往往来自“逆反心理”。
[案例解析] 王某有禁不止,明知故犯,以此来显示自己非同一般,多么了不得,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在作怪。作为大学生违反学校规定,故意践踏草坪实属不该,故意伤害他人更是法律所不容,其中的教训值得吸取。
(五)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面对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快、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青年学生一方面由于心理发育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臵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中,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因此,优势地位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进而看到别人的长处,而自己又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对对方表示不满、怨恨,甚至加以损害。
[案例解析] 孙某由于自己被冷落而嫉妒人气旺盛的吴某,并把对吴的嫉妒渐渐地演变成制裁,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做法。到头来对别人制裁不成,自己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博珈梵广告 10:53:25
如何防止在课室、图书馆、饭堂、运动场等公共场所被盗?
1.不要在包中放臵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
2.书包、物品要随身携带,不能让书包、物品脱离自己的视线。上厕所、买饭或运动时要将书包、物品交给熟悉的人保管,千万不能将其放在一边不管。
3.不能用书包、物品占位而自己离开。
4.打盹休息时一定要将书包、物品收藏保管好,以防被盗。 博珈梵广告 10:53:44
如何防止宿舍被盗:保护好每个同学的财物,以免财物被盗,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要靠全宿舍、全班的同学共同关心和防范。宿舍防盗应注意如下问题:
1.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一时大意往往后悔莫及。某高校女生周某到相邻宿舍聊天,没锁门,仅仅几分钟,回来便发现价值上千元的手表、皮夹克和数百元现金被盗,她后悔万分,痛哭不已。
2.不能留宿他人。年轻人热情好客很正常,但不能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惕,引狼入室。如某同学在返校路上结识了一位朋友,此人谈吐文雅,自称是某校研究生,几天后来找他玩,正赶上该同学要上课,便将此人留在宿舍,谁知此人却将宿舍内的现金、贵重物品席卷而去。事后经调查,某校根本无此人。
3.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并主动询问。到学生宿舍盗窃的外来人员,有的是兜售物品的商贩,见宿舍管
《常见的骗局有哪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理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往往顺手牵羊偷走现金财物;有的盗贼先进宿舍“踩点”,摸清了情况,看准机会,就撬门扭锁大肆盗窃;还有少数盗窃学生宿舍的惯犯,打扮成学生模样在宿舍里到处乱窜,一遇机会就大捞一把。不管是哪一类型的盗贼,都有在宿舍里四处走动、窥视张望等共同特点,见到这类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只要同学们多盘问,往往会露出狐狸尾巴。即使不能当场抓住,也会使盗贼感到无机可乘,不敢贸然动手,客观上起到了预防作用。从另一方面讲,也反映了大学生热情、有礼貌、警惕性高的风范。
4.做到换人换锁,不要将钥匙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宿舍被盗。
博珈梵广告 10:53:54
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物品?
1.现金最好存入银行。尤其是数额较大的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千万不能怕麻烦,存款时要设臵密码。密码不要设臵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或家中、宿舍电话等易被人了解的号码,密码要注意保密,千万不能泄露。2015年我校曾发生2宗学生窃取同宿舍同学的密码后,再盗卡取钱。银行存折或储蓄卡要和身份证分开存放。
2.贵重物品不能随手放臵,必须妥善保管好。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不用时或晚上睡觉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里,不要放在枕头、被子下或桌上,以防小偷“顺手牵羊”。
安全提示:如果聊天中有涉及财产的操作,请一定先核实好友身份。发送验证问题或点击举报
博珈梵广告 10:54:11
大学生如何防止毒品侵害:1、充分认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危害性,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法律意识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伦理道德观念;
2、积极参加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避免孤癖的生活方式;
3、提高对毒品的防御能力,不要结交有吸毒恶习的朋友或听信他们的馋言;
4、决不可因好奇而尝试毒品,防止上瘾而难于自拔;
5、一旦沾染毒品,要积极主动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自觉接受学校、家庭及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戒除及康复治疗。
[典型案例1] 某校8名学生吸毒成瘾后,生理发生极大变化,身体虚弱,精神萎蘼不振,经常缺课、旷课,无法继续就读,对自己、对家庭都造成极大的损害。
[典型案例2] 某高校学生吸毒成瘾后,债台高筑,无法继续就读,退学后先后利用某银行网诈骗公-款20余万无人民币,被判处死刑。
常见诈骗手段2017-01-22 09:02 | #3楼
骗招1
——给手机用户发“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你的手机或电话号码在××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之类的短信。
支招:如果你的手机收到这类短信,请给自己几秒钟的思考时间,想想自己是否将手机号码投入摇奖或参与过什么活动,如果没有,删除它,不要回复,更不要相信天上掉下的这个大奖。
骗招2
——以××银行的名义,提醒您在某地刷卡消费,消费的金额将于近期从您的账户中扣除。 支招:如果你收到类似的手机短信,再按短信里的电话打去询问,就会一步步栽进不法之徒设好的圈套里。所以,对这类疑骗信息不要理睬。
骗招3
——打电话自称是干部,帮您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事宜。
电话诈骗
支招:如果你接到有人的,请不要相信这类谎言。
骗招4
——有人自称是某社保局工作人员,以短信形式告知“你有社保补贴金未领取”,通知群众领取社保补贴或社保返款项。
支招:对于收到的领取社保补贴等短信须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社保账户等相关问题,群众可到当地社保办事窗口咨询,或拨打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电话了解。[1] 骗招5
——有人打电话冒充财政局,声称可以领取“新生儿财政补贴”、“助学困难补贴”或者“购车补贴”。要求群众提供银行卡汇到其指定账号上。
支招:此类案件的作案手段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打受害人家庭固定电话,以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为由,要求受害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转帐。
因此,在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如不了解情况,不能轻易到自动取款机上按照电话提示进行操作。应该求证确切后再联系,以防自己的财产受损。
利用你的身边人实施诈骗
骗招6
——有人打电话称,你的孩子被绑架,并索要赎金,电话中甚至还出现了孩子的哭闹声音。 支招:如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冷静,先问问对方手中是男孩还是女孩,长什么样,穿什么样的衣服。如果对方所陈述的内容与孩子相符,尽快报警,以便公安机关查出事实真-相。如果您所问的情况对方回答不上来或有误,那一定是有诈。
骗招7
——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家人在某地生急病或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让您把钱打到××银行账号上。
支招:接到这类电话时,您一定要核实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以免不法之徒利用您对身边人的感情,实施诈骗。
“点歌、充值、退话费”骗你是真
骗招8
——“您好,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和祝福,请您拨打×××收听。”
支招:不要回拨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当你拨打收听时,那您的话费余额一定会直线下降。 骗招9
——“我在外地出差,我的手机很快就没有话费了,麻烦你帮我买张充值卡,再用短信告知卡号与密码。”
支招: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一定要核对好对方的真实身份,不要为了心急帮朋友,不小心中了圈套。
申明一点,现在的手机,在全国各地的运营商处都能充值!
骗招10
——“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或联通)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了×××元,如确认退费请按……”
支招:类似的电话接到后,您只要认真查看一下来电号码,就可识破骗局。 大玩捉迷藏引你入陷阱
骗招11
电话诈骗
——“低值充值卡出售,本公司与电信制卡部门联合推出移动、联通手机卡充值,100元面值的38元低价促销,诚招各地代理经销商。”
支招:如果你收到这样的信息,请不要被低价与利润所诱-惑,因为不法之徒往往会利用这些诱饵骗你上当,遇事多问为什么,可不可能,最好向移动与联通的客户服务中心落实后,再加盟也来得及。
骗招12
——如果您接到未知的电话号码,或响过两下就挂断的电话,一定要当心,不要随随便便回复。
支招:目前,在一部分0941、0951开头的号码中有一类是加值的付费电话,市民在接到这两个号码开头的电话或陌生来电时,一定要小心核对再行回复。
骗招13
——如果您接到不熟悉的电话,对方自称为您好友,并让您猜其身份,请不要跟他捉迷藏了,直接问他是谁,如果是您的好友,简单核对一下就清楚了,您的朋友也不会责怪的,但却防止了上当受骗。
骗招14
——对打着上级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要求您帮忙处理领导个人事务的电话。
支招:对这类电话,请多长一个心眼,不要急于付钱,待核实该人身份之后再帮忙也不迟。 曝光电话诈骗流程——盯上吉数号码“猜猜我是谁?”
骗招15
——直接向你推荐“您不是曾经购过×××,满足了我们×××条件,你可以得到一款免费的手机,只需附赠×××元等值的充值卡,货到后你将充值卡×××元交上,即可”
支招:对方有可能由木马或者其他原因(比如和快递职员是朋友)已经获取的你的网上购物的信息,请不要相信,你曾经网购的信息都是保密的。并且他们熟知快递“先付款后验货”的规则,无法先验货使其得逞。
申明一点,这种小面值的诈骗在个案中只能立案为治安案件,鼓励受害者多报案而形成群体案件,不应该因为利小而使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骗招16
——以短信形式告知你有包裹未取,因为地址不详,无法派送,详情速电某电话1;电话1自称是某邮局,告诉你你的包裹以装有违禁物品以及一张信用卡为由被某公安局分局某稽查大队带走,强烈建议你马上打电话给他们口中公安局“某警官”的电话2;电话2中“某警官”将事态严重化,然后催促你为了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和避免无中生有的法律责任,打电话3
给银联中心让其帮你冻结信用卡并为你本人的银行卡安装报警系统,最终以此为由,敲诈、恐吓和勒索你的钱财。
支招:一般行政机构和公安部门的公共电话,应该可以在118114或网络上搜索到,因此在快要听信他人造谣,按其提供的电话回拨之前,一定要确认所有电话号码的来源和可信度。 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
骗招17
——有人用语音电话冒充当地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声称有一张法院传票未领取,要求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到法院领取传票。逾期不领法院将强制执行,语音播放最后提示拨打“9”号键转至人工服务,转接后有接线员自称为当地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工作人员,要求接听群众说出其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存折密码及其他相关信息,并要求群众将钱汇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上,以便处理相关立案手续。
支招:法院发传票有非常严谨的法律程序。一般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等诉讼材料,除了由当事人当面签收外,一般会由邮政快递部门送达“法院专递”,或者由法警、办案人员等以书面或其他形式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即使是电话通知,也会将案件受理情况说清楚,不会在电话中询问当事人的银行卡、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同时也不会使用电话录音形式。 法院工作人员还特别提醒,案件诉讼费是由起诉人到法院大厅立案庭先行缴付,或是要求当事人按法院预缴诉讼费通知书向受案法院开户银行账号缴费,法院会出具正规发票,没有汇款支付规定,更不会通知被告支付。[2]
骗招18
——有人打电话冒充公安局,称有一个所谓的“重大刑事案件”需要协助调查,要求接听群众说出其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存折密码及其他相关信息,并要求事主将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内。
支招:这是很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如果骗子发现对方有上当的可能,下一步可能会说对方涉嫌卷入一起重大刑事犯罪,然后模拟电话转接到“公安局刑侦大队”,进一步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当对方通过键盘输入银行卡密码时,骗子会利用一种声音分析软件,通过按键声,窃取到对方的银行卡密码。
如你接到来电显示为“区号+110”的号码,千万别轻信这就真是110打来的电话,这可是犯罪分子打来的诈骗电话。这是骗子在使用“任意显号功能”,想在对方手机上显示什么号码就能显示什么号码,并且110是当地公安局的出警电话,不会直接用来办案的。另外,假如真的需要跨区办案,市民协助调查,并不会由外地警方打电话联系,而应该通过当地公安局联系市民,协助调查。
如遇到类似情况,别轻易相信对方,要三思而后行,更不要在电话中跟陌生人透露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如发现有诈骗嫌疑,应该立即报警。[3]
骗招19
——有人打电话冒充检-察-院的检察官,谎称因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要求市民提供有关个人信息,或将银行存款转至检方的“安全账户”。
支招:电话诈骗团伙通常利用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市民,以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犯罪等为幌子,骗取群众将存款汇入其银行账户。
接到诈骗电话时,检察官提醒群众做到“四不”,即不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不拨打来历不明信息提示的电话、不向陌生人泄露家庭财产信息、不轻信他人电话诱导汇款或转账。如来电显示为国家机关的电话号码,可直接回拨确认真伪,因改号软件所伪造的号码,一旦回拨就会无法接通或转接到真正机主,骗局即可戳穿。
警方介绍
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亲戚、同学或朋友,通过套话骗取受害者的信任。一般诈骗流程是:先拨通受害者电话,让受害者“猜猜我是谁”,如受害者说“真的想不起”,犯罪嫌疑人就会说“你连我都忘了,那就算了”;如受害者“恍然大悟”说“哦你是某某”,嫌疑人就会顺着说“是呀,你终于想起来了”,然后就说近期要去看望对方,获得好感,次日或稍后两日编造在去的途中出车祸、遭绑架、嫖妓被抓或包二奶被发现等谎言,向受害人借钱,让受害者汇钱到指定的帐户。
这种诈骗主要诈骗公司老总、高级官员,或者随机拨打的某号码段电话号码或一些连号较多、吉数结尾的号码如888、666、168之类的手机持有人。
警方还介绍,电话诈骗的犯罪分子准备充分,精心编制固定操作流程。在实施诈骗活动前,犯罪分子都会充分收集受害人的资料,还对诈骗过程进行“彩排”。同时,骗子们分工明确,一般以3-5人为一个小团伙,专人负责打电话,专人负责诈骗帐号管理,专人负责现金的提取。每次诈骗数额在3000-30000元之间。
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取款,假如诈骗广州市民,一般拨打电话时都在外地,或者用外地手机在广州拨打。犯罪分子多来自于同一地域,相互间“掩护”意识强。 诈骗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信事业发展十分迅速。截至去年11月,移动手机用户已近5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5亿,中国已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通讯大国。但是,在电信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结算方式的便利进行的各种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起来。仅北京市2015年以来就发生了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诈骗的案件2500余起,涉案总价值人民币4900余万元。
电话诈骗
北京市2015年涉及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诈骗犯罪的主要类型有打电话、发短信、吸话费、改号等四大类。
打电话类
1、冒充熟人打电话 嫌疑人主动拨打事主电话,并让事主凭听到的声音猜测他(她)是事主某位朋友或亲属,常说的话是“我是谁?”。取得事主信任后,嫌疑人以其在途中遭遇意外或者家人生病急需用钱为名,让事主汇钱到其指定的账号。
从侵害人群看,多为企业管理者、公司职员为主。
案例:2015年3月,刘某接到一名男子打来的电话,称要到北京来看望刘某,因对方操香港地区的普通话,刘某误认为是自己在香港的一个朋友赵某。次日上午,该男子再次打来的电话,称在天津因嫖娼被抓了,需要用钱保释,向刘某借钱。刘某向该男子提供的银行账号内汇款30000元人民币,后发觉被骗。
提示:
骗子的号码:陌生手机或小灵通号码,多为外地号码
骗子的常用语:我是谁?连我你都听不出来了?你猜猜?才想起来呀,我以为你把我给忘了呢
可疑点:有口音、不主动表明身份、借口遭遇意外或疾病要你汇款
应对:让对方主动说明身份,确定是骗局后不予理采并拨打110报警
2、打电话进行恐吓
作案手段与冒充熟人诈骗基本相似,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手机,称事主得罪他人并以要对事主进行人身伤害相威胁的方式进行敲诈。
侵害目标无固定对象。被侵害的事主既有职位较高的董事长、经理,也有普通的职员、农民。 案例:2015年8月,孟某接到一个恐吓电话,对方称其与他人有矛盾,让其将5000元钱汇入指定的帐户中摆平此事,不然就砍断其胳膊、腿,其家人也不会好过。
提示:
骗子的电话号码:陌生手机、小灵通号或公用电话
骗子的常用语:你的孩子被我绑了;我跟你有仇;我知道你的丑事;有人出钱让我要你的命;拿点钱你就没事了
应对:先确定孩子没有被绑架,然后拨打110报警
3、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
此方法利用被害人对公检法的畏惧心理,来一步一步实施诈骗,通过说你欠费,然后说涉及
重大经济诈骗或者犯罪,进一步恐吓被害人,使被害人心理畏惧导致提供个人资料进行诈骗 案例:(编辑人的本人亲身经历,伤心啊,被骗了几千块)接到什么银行或者公司的扣款或者欠费通知,然后你去查询他就说你在外地涉及经济案件云云,然后有某某警官联系你,说给你做笔录,通过电话跟你说你现在涉及经济案件,可能需要逮捕你进行拘留,接着让你去114查询这号码是不是公安局的(犯罪分子利用电脑软件和勾线的方式获取当地公安局电话,显示的的确是真正的公安局电话,不过其实有个小破绽,就是号码前面显示+86,这是IP电话才会显示的),到这时候被害人就有可能心理恐慌了,让你不要告诉家里其他人,否则可能会导致办案调查的阻碍,这时候你照着骗子说的去做,那么你一步步落入陷阱 提示:
如果真的是经济犯罪,外地公安是无权逮捕拘留你的,只能通过当地公安对你进行刑侦逮捕审查,不可能通过电话录音来办案
应对:告诉他有问题就找当地公安机关来找自己,有需要的可以拨打110报警
短信类
此类犯罪主要包括:中奖短信、消费短信,以前北京警方已经做过多次的大力宣传
电话诈骗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甚至一度出现零发案的情况。但07年此类案件又有抬头之势,形势没有变换,短信的内容进行了改变。
侵害目标不明确,嫌疑人利用短-信-群-发-器进行某个号段的短信群发,等待事主给其拨打电话。 案例一:2015年1月,吴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其在香港星空集团抽奖活动中中奖:奖品为价值人民币98000元的千里马轿车一辆。吴某与对方联系后,对方以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等为名,让其向指定账户汇款共计人民币6010元。
案例二:2015年1月,曹某收到短信称:“北京工行用户,您于1月10日在北京市沃尔玛商场购物4800元,将在结帐日从您帐户扣除,有疑问请咨询工行信用卡部:010-5126****”。事主随后打该电话询问,有一个男子自称是银联管理公司的科长,以要给事主的卡加密为由,叫事主把钱打入指定帐户,曹某将39000元打入了这个帐户,后发现被骗。
提示: 骗子的电话号码:陌生手机或小灵通号
骗子的常用语:你在某地销费*元,如有疑问请打*咨询;你中奖了,需要交手续费、所得税等等
应对:不予理采并打110报警
吸话费类
电话吸费诈骗是新型的诈骗形式,嫌疑人与运营商合作,注册一个特殊的服务号码(声讯电话号码),使用工具拨打事主电话接通后自动挂断,如果事主回电话,电话将被直接接到特殊声讯号码上,强行吸收事主话费,一次少则30元,多则几百元。
案例:2015年9月,周先生的手机上显示了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周先生的刚换过手机,许多朋友的电话没有留存。于是回拨过去,每次都是被挂断。月底交费时才发现,多出了几百元的特殊服务费。
提示:
骗子的电话号码:陌生的手机或小灵通号码
电话诈骗
常见的情况:只响一声就挂断;回拨过去就被挂断、盲音或没有任何声音
应对:对此类号码不要回拨,更不要多次回拨
改号类
此类犯罪手段欺骗性较强,骗子将更改来电显示号码软件装入手机后,便可任意设置来电号码,通话时接听的手机便显示拨号人自行设定的号码。
案例:11月份,高某准备购买一辆二手汽车,后经朋友介绍,与一专卖二手车的人进行联系,并定好在某酒店附近见面试车,同时该人要求高某指定一个人在银行等候,待试车完成后立即将现金汇入指定帐号,高某便委托其朋友杨某在银行等候电话。过了一会儿,杨某接到高某电话(电话中显示为高某手机号码,但不是高某本人声音),称其正在试车,让杨某将人民币12000元汇到某某帐号。杨某汇款后与高某联系,高某称并没有见到车,也没有给其打电话,方知受骗。
提示:
骗子用电话:显示出的是事主的手机号
骗子常用语:事主正在试车,让我通知你把钱打到账户里
可疑点:事主本人不打电话
应对:直接向机主核实情况,如发现是骗局立即拨打110报警。
人民网5月16日电 5月14日,中山市打击防范电话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在中山市公安局举行。发布会通报了此次专项行动的总体工作情况、中山市近期电话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和诈骗手法,展示了近期中山市侦破的几起此类案件缴获的作案工具并公布了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
一、冒充律师、公安人员以帮助办理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保释外出等为由的诈骗案件
作案手法:犯罪嫌疑人事先准备好手机、电话卡、短-信-群-发-器、改号软件等作案工具,编写诈骗短信,主要内容为“某律师专门办理看守所、监狱被押、服刑人员的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保释外出等相关业务,事成付费,并留下联系电话”,通过短-信-群-发-器或其他短信平台发送至不特定人群。待有人上钩后,嫌疑人冒充律师和警-察骗取对方信任,后告诉事主前往看守所或监狱门口等待接人,过程中要求事主将钱存在其指定帐号上。此时,如果事主存了钱,则他们马上消失。如果事主要求看到人放出来再交钱,嫌疑人会要求事主派人在看守所或监狱门口等候,并始终与事主保持通话状态,再使用改号软件冒充事主的手机与负责存钱转帐的事主联系,只简单说“搞定”、“汇钱”等字眼,让负责汇款的人员误以为人已被放出而存钱给嫌疑人。
2015年5月11日,中山市公安机关在惠州抓获四名使用此类诈骗手法作案的湖南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用电脑4台、手机短信发射器1台、手机42部、手机卡800多张、手机充值卡20张、银行卡20张、银行U盾10个、现金4.1万元、小汽车两辆以及犯罪记事簿9本。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开展追赃追逃、核实案件等工作。
二、冒充教师谎称在校子女发生意外急需急救金的诈骗案件
作案手法:该类案件针对性较强,主要是有子女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家长。嫌疑人事先获取了子女、家长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用电话与家长联系,谎称其子女发生车祸、受伤等意外情况正在医院抢救,需要资金进行手术等理由,骗取家长汇款。
2015年4月17日,中山市公安机关在江门抓获使用此类诈骗手法作案的福建籍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涉案用笔记本电脑1台、手机4台、手机卡5张、银行卡400多张、赃款6万元。
三、冒充邮政银行以提供小金额贷款为名,要求事主汇保证金、信用金等的诈骗案件 作案手法:嫌疑人事先通过群发短信、制作网站等手段发布提供低息贷款的广告,待有人上钩后,会假装签订借款合同,后抓住事主急于用钱的心理,以要缴纳保证金、借款信息未通过审核和验证码失效等各种理由要求事主汇款,事主往往付了第一笔钱之后,为拿到贷款继续付款,造成损失不断扩大。
2015年4月16日,中山古镇一事主本来想贷款20万元,后被此类手法诈骗了51.5万元。4月26日,中山市公安机关在河北石家庄抓获使用此手法诈骗的福建籍犯罪嫌疑人4人,缴获作案用电脑2台,手机8台、手机卡20张、银行卡10张、赃款6万元。
求职中常见的招聘陷阱有哪些?2017-01-22 09:04 | #4楼
职场新人急于找工作,往往会被心急冲昏头脑,或者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忽略了一些求职盲点,一不留神就有被骗的可能,在这里提醒大家,找工作首先要到正规的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还有当地的比较知名的招聘机构,比如大同人才网等,其次就是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别被求职机构所蒙蔽,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求职中常见的招聘陷阱:
1、非法敛财
主要方式包括:以招聘之名骗中介费,非法收取押金、保证金等
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正规的招聘网站会对入驻的单位进行审核,比较可信,大家还是要到正规网站寻找招聘信息,比如上大同人才网找工作,不要轻信路边的小广告。
谨防招聘陷阱
2、利用招聘打广告
主要方式:招聘单位并不是真的要招人,只不过是利用招聘广告来宣传自己
由于网络的传播面广、传播速度迅速,不少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招聘,来为企业进行另一中形式的广告宣传。通过长期发布招聘信息,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见光率”;另一方面利用可观的招聘数量,制造一种公司发展迅速,求才若渴的假象。其实,这都是企业假借招聘之便,进行的一些广告炒作。这类大同人才招聘信息不仅发布在正规招聘网站上,还会在一些其他论坛、贴吧等地方铺天盖地的发布,求职者在筛选招聘信息时,需谨慎!
3、挂羊头卖狗肉
主要方式为:招聘职位与实际职位严重不符
招聘时说招编辑、记者,实则是招广告业务员。如打出招聘财务总监、工程师等广告,而实际上却是做一些一般性的工作。这类招聘广告所要招聘的,一般是各种业务员、促销员。广告上承诺提供的薪水,往往都比较高,许多求职者很容易为之所动,招聘单位常常挑出应聘者的种种“不足”,然后以此为理由来压低薪水。
4、试用期陷阱
主要方式:三个月试用期之后,找借口辞退,利用了试用期的用工成本低廉的优势,不顾员工的权益
大同人才网的专业人员提醒大家,对于这类公司,最好的甄别方式是与其他老员工交流,看看大部分员工的忠诚度,如果一家公司中一年以上的老员工很少,就要提高警惕了。
提醒大家谨防招聘陷阱
5、真假培训
主要方式:与非法敛财类似,只不过他不但骗了招聘者,还利用了政府提供的培训优惠政策,从政府补贴中获取利益。
有些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先培训后上岗”,其实,这些信息中以“培训为主、上岗为辅”的情况居多。不少企业确实在培训者中招用了一些人员,但更多的是培训结束就没了下文。他们正是利用了政府提供的培训优惠政策,从政府补贴中获取利益。他们不仅仅浪费了求职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更损害了国家的财产和利益。
如果在求职途中遇到求职陷阱,该怎么办呢?
大同人才网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求职者发现招聘信息中所列的待遇、报酬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合的,应向劳动部门反映,请求查处,劳动部门可根据有关管理条例规定处罚职介,对职介所收的相关费用应予退还,求职者的损失,应按有关规定赔偿。
最重要的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保留证据。外出打工,农民工更应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并保留相关用工证据,出现工伤纠纷时,有关的用工合同、上岗证都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要因为当时说的很好就不跟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问题就没有证据,不能很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常见的骗局有哪些】相关文章:
在东莞租房有哪些常见骗局05-19
蜜月旅游途中有哪些常见骗局05-19
常见骗局罗列之一社会常见骗局05-19
常见旅游骗局11-25
街头常见骗局05-19
租房常见骗局03-22
购买二手房过程中常见的有哪些骗局05-19
创业中常见的骗局05-19
北京租房常见骗局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