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管理者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管理者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时间:2022-04-19 10:40:36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管理者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美容院经营管理的自我认知

美容行业市场在不断变化, 美容院 的经营再也不像前些年那样一帆风顺了。经营方面遭遇的问题困扰着美容业。 美容院 究竟如何经营?美容院经营的方向在哪里?美容院经营 管理 者的角色该怎样扮演呢?作为一个美容院经营 管理 者,我们该如何对自己的角色和经营管理能力自我认知,为经营策略、经营方法提供支持。一、美容院经营管理者的角色扮演 作为美容院的一个经营管理者,大部分人既是管理者又是技术指导者,即必须对内沟通又必须对外沟通,针对客户关系的处理。在这样的一个角色上,美容院管理者就必须具备全面的管理素质。

二、系统合理的自我评估

1、美容院经营者的经营意识及组织行程的循环无论规模的大小,美容院经营者必须有一个经营理念,如(为何经营?本美容院的产品及服务为何存在?)等等。一个美容院管理者对自我的评估,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指标方向)然后按其向目的地方向行驶。并确定经营计划。所以,经营者得着重经营计划的制作。我们可以把经营计划想成是我们要安全且快速到目的地之手段及方式的组合。 在做一份计划之前,莫忘了考虑经营环境和经营资源两者的关系。具体来说,经营环境包括景气、法律、消费动向、业界动向、竞争关系,地理条件等外部环境;经营资源包括人、事物、资金、情报、技术等内部环境。 为了使美容院的你供应活动更顺畅的展开,必须要回顾“计划、实行、检视”等组织程序,又称“PDC循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螺旋状,渐次上升至一定阶段。以增加形象及赢利能力。

2、美容院经营者明确有效的针对目标顾客进行宣传宣传是一种“令人对商品兴起购买欲念”的技术,然而我们究竟要以何种风格方能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呢?在此问题上全世界经营者都面临巨大变化,已有以往“吸引消费者聚焦于商品或服务”转为“提供消费者所期望的商品或服务”。 

三、在此我们必须明白女性消费者到美容院消费的四个意识: 

1.自觉意识:希望提高生活素质、满足自我、实现欲求、一种社会地位的满足感;

2.价值意识:希望支出费用与所得效果成正比; 

3.时间意识:希望有效活用时间,并让生活变成享受;

4.健全意识:希望维持身体健康,美丽及生活环境安全。 当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或者服务时,都会根据上述四项仪式来选择消费,然后把目标放在与自己价值相吻合的一些商品或服务上,最后绞尽脑汁来决定购买哪一项商品。 因此我们的经营者必须训练出对应的方法,

以下六个与顾客有关系的方法:

1.价格竞争力:同样的产品或服务必须较便宜一些,而且同样的价格下,则要有更高的品质;

2.技术竞争力:制造吸引顾客所需要的效果; 

3.内容竞争力:开发满顾客自我认识的内容;

4.立地竞争力:商业特性和产品概念的一致性;

5.服务竞争力:开发产品或护理附加价值的明确诉求;

6.促进贩卖竞争力:促进贩卖手段的个别对应化组合(市场及顾客目标的明确化和对应能力)

四、经营管理者领导能力及内部沟通协调能力 

1、作为一个管理者是否具备对内部人员的个人领导影响力,是否具备对内部工作的计划能力和整体统筹能力,对内部运作流程的工艺或技术熟练程度;

2、领导者的亲和力,在此我们必须探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都认为自己作为老板的伙伴的时候因本身自己权威的思维影响,作为管理者时的自以为是,于是作为管理者应有的亲和力都谈不上了这对员工积极性及责任心的培养是极大的伤害,同时管理者也难真正让员工接受并完成工作目标;

3、内部沟通及协调能力。在此我必须谈谈管理者沟通给员工带来消极心理的三大根源: 

(1)破坏性的批评。表现一,是对人不对事,直接进行人身攻击;表现二,是增加他人的负疚感受;表现三,是比较隐蔽,就是有条件的爱,这也会给人造成心理伤害。破坏性的批评直接摧毁人的自尊,增加心理负担,扭曲心态,使他人自信心会销殆尽,员工会开始自弃,自怜、害怕做任何事情。 

(2)不愿或害怕承担责任。一个害怕承担责任的人其实就是一个没有控制力,没有决定能力的人,也就不适合作一个管理者。

(3)消极论断,批评别人。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随时随地都有发生,而我们却不以为意。比如我们听某某讲谁怎样了,或丢东西了,首先怀疑某某人(消极论断);然后观察,监视,越看越像(验证自我);于是你便会发现那个被怀疑的人连说话走路都不对了(实际上是自我心态在作怪)。 作为一个经营者或管理者都必须在对内部沟通及做协调时应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在此,我们怎么样对待别人呢?多表扬少批评;批评对事不对人;对未来不对过去。把80%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而非追究问题的本身;永远不要打击别人的自我价值。而对工作本身,我们应对自己负责,一诺千金!对美容行业饱含满腔热忱的美容院经营者们无论当今得失,只要坚持每天,每时,每一细节悉心耕耘,定能收获累累硕果——更多的顾客,更多的满意,更成熟的管理经验,更辉煌灿烂的明天!

高效中层管理者的自我认知2015-11-01 17:15 | #2楼

中层管理者只有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处理好“心态问题”,才能担当起中流砥柱的角色。企业高层领导一般是站在经营者或企业发展全局的角度来看待成本、利润、发展,而中层管理者往往没有高层看得远、想得深,也往往没有高层那么有责任心。中层管理者的“自我绩效”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严重,认为自己只是为老板打工的,企业效益、单位形象、公司发展与我何干。再加上受自身心态、素质、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中层管理者的心态也比较复杂,见到好处时,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发现问题时,或视而不见、装聋作哑,或归罪于上级、下属、同僚、环境,或归罪于变化、速度、政策、收益,这往往都是外因造成的。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来自中层管理者的抱怨:“老板特赖、同僚太坏、班子极散、部门倒班”,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因而出现了推诿、扯皮现象。“上面急,下面望,中间有个顶门杠”不就是对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吗?这种归罪于外的消极思想对中层管理者作用的发挥是非常有害的。

因此,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我们应树立“我是老板”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建立与下属正常的工作关系,在工作中为下属做好表率,并且及时改善思维模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工作。

■正确的责任观——“老板意识”

由于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变化和客户价值的不断显现,企业的决策层除了要善于捕捉发展机遇外,还需要迅速适应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已实施的各项战略决策。这同样也迫使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要在立足企业和兼顾职责的基础上,积极应变,大胆求变,超越自我,充分发挥其中层管理者的影响力,通过有效的战术变化,将高层决策、组织目标与业务流程中的操作执行有机地链接起来,努力提高企业高层决策的可行性和时效性,把高层的领导意图和战略决策更好地贯彻到执行中。

有人曾把企业形象地比做一个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犹如人的大脑,要把握方向、构筑愿景、策划战略;中层则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指令和完成操作,并指挥四肢即基层有目的地选择执行途径、优化工作流程,将高层的领导意图和战略决策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中层管理者看成是老板的“替身”,是老板的“喉舌”,也是支持大脑的“脊梁”。如果支持大脑的“脊梁”发生了病变,势必造成肢体和躯干的活动障碍,甚至出现整体的“瘫痪”。由此可见,如何充分发挥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作用,就成了摆在高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中层管理人员,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责任观。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中层管理人员往往代表着整个企业或整个部门的利益,因此,我们应具备全局思维、系统思维以及很强的“老板意识”,即“我就是老板”的意识,而不应仅仅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企业的“打工者”。

【管理者自我认识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管理者决策的重要性有哪些04-07

管理者责任心的重要性02-27

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05-18

作为管理者的缺点03-02

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力04-14

优秀管理者的定义05-30

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06-02

管理者常见的问题06-1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自我认识05-06

礼仪的重要性总结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