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06 14:32:1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制作拖鞋》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画、贴和粘合等方法制作小拖鞋并主动探索将鞋面和鞋底粘贴的方法。

  2、在装饰鞋面的时候,能用剪贴合理布局在长方形纸上。

  3、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苦难能主动请求同伴和教师的帮助。

  活动准备:

  油画棒、浆糊、剪刀

  为幼儿人手准备一双小拖鞋底板、加上鞋带

  小拖鞋范例、幼儿用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自制的拖鞋,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双什么样子的鞋子?这双鞋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教师小结:这是一双拖鞋,瞧!拖鞋的鞋底是用油画棒画出的许多颜色,可以为鞋子画上眼睛和嘴巴。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讨论拖鞋的制作方法。

  1、你能看出我这双拖鞋是怎么做的吗?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做的呢?你们也想制作这样一双拖鞋吗?

  2、引导幼儿讨论鞋底的`制作方法。

  拖鞋的鞋底是怎么做的?

  怎么样做一双和自己脚大小合适的拖鞋?

  剪鞋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双拖鞋,请小朋友拿着剪刀沿着线条剪下来,然后图上颜色,画出鞋子的眼睛、嘴巴等,剪鞋底的时候要注意沿着线条,不断移动着鞋底。

  3、引导幼儿讨论鞋底的制作方法。

  拖鞋的鞋面是什么样的?鞋面是怎么制作的呢?鞋面和鞋底是怎么粘起来的呢?

  教师小结:拖鞋的鞋面可以是大块的,也可是两条线条交叉的,取鞋面的两边粘上浆糊,然后粘在鞋底上。

  4、引导幼儿讨论拖鞋的装饰方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拖鞋装饰的更好看呢?彩色的卡纸贴在鞋子上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选用颜色鲜艳的油画棒涂色,卡纸贴在鞋面上会更好看些。

  5、请幼儿看幼儿用书,了解拖鞋的制作步骤。并按步骤图制作拖鞋。

  三、幼儿运用操作材料制作小拖鞋。

  在制作拖鞋时遇到困难要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你是怎么样将鞋面和鞋底粘在一起的?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样解决的?你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制作小拖鞋。

中班教案 篇2

  "小水滴找邻居"活动课的重点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为了方便幼儿理解,活动运用了"挨着"这一词来向幼儿介绍出相邻数。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每个数的相邻数。

  2、能理解操作要求,认真地进行操作活动。

  3、活动时注意力集中,能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5以内的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什么叫邻居。

  2、物质准备:

  ——教具:水滴形的数卡5张(数字分别为1—5),图片一张(上面画有5间相同的房子,并且房子连在一起一字排开。房子分别写有1—5的数字)——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5的数字印章和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数字接龙。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说一个数。

  ——师幼共同游戏,教师说1,幼儿说2,以此类推往下接。

  2、找邻居。

  ——教师(出示水滴形的数卡):下雨啦,5个小雨滴排着队从天上落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请个别幼儿把水滴数卡按数字对应送到房子里,并说一说:一号水滴住一号房……——教师:小水滴想找邻居一起玩。2号小水滴的邻居是几呢?1比2多1个还是少1个?2号小水滴的有没有其他的邻居是几呢?3比2怎么样……

  3、游戏:看谁说得快。

  4、教师报数字,请幼儿说出它的一位邻居。如:教师报3,幼儿报4,并说出理由3比4少1个。

  5、幼儿操作活动。

  ——填印数字。请幼儿观察鸽子里的数字和点子,在空缺处印上相应的数字或画圆点。

  ——找邻居。观察上牌图片中青蛙的数量,在下排图片中找出邻居并连线。

  这次活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知识,而且这一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后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掌握得特别好。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说出那一节课的学习过程,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活动反思:

  经过了小班、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贯穿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理解。

  活动《找邻居》的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发现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在活动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再请幼儿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以学习2的相邻数为重点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邻居之间的关系,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难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难的来进行挑战。

  通过这次的数学活动,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我感觉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第二课时时,还应特别强调突出“相邻居”这个概念,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复习巩固。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园内寻找春天,能发现初春景色的细微变化。

  2、会用形容词描述春天的景色,如嫩绿、暖洋洋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初春阳光的温暖

  将幼儿带到室外阳光下,请幼儿说说太阳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觉?你知道什么季节来到了?

  二、交待观察要求

  老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春天里的变化,找到了就等一会儿相互谈谈,比一比谁发现得最多。

  三、幼儿分散寻找春天的变化

  老师与幼儿共同活动,了解幼儿观察的情况,讲述自己的发现。观察幼儿能否从草地、树叶发芽、蚯蚓翻出的小土堆等发现春天的到来。

  四、小结

  老师象大家介绍个别幼儿的发现,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分析与反思:

  在活动中我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本班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我引导幼儿自己去获得经验,提供幼儿更多的机会和充足的.活动时间,使幼儿有体验的机会。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与对比,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和不易。作为教师,应尽量地少干预,但是少干预不等于不指导,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幼儿面临困难时的“及时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长长的面条》,感知柔软物体发生弯曲、盘绕、伸直等变化。

  2、大胆想象长面条的形状变化以及形变之后的用途。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长绳子,毛线,白纸,水彩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 小象的长面条

  1、有一只小象想做拉拉面给朋友吃。

  2、小象看到弯弯曲曲的面条。小象会觉得面条像什么?他们会怎么玩呢?

  3、教师借助长绳子进行引导,并把幼儿的想象用简笔画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4、小狐狸看到了这根长长的面条,眼睛一亮,你觉得他会怎么做呢?

  5、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简笔画表现幼儿想象的场景。

  (激发幼儿想象时,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帮助幼儿理解面条细长柔软的特点;二是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展开想象。)

  二、 弯弯直直的长面条

  1、教师带来一个故事,里面的小鸟和小狐狸也看到了小象在、的这根长面条。故事里的小鸟和小狐狸会拿面条做什么?

  2、教师完整讲述,幼儿阅读故事画面。

  (讲述小象拉面时,应该用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突出表现小象的力气大,作出一根特别长的面条的情景。)

  3、故事里,小鸟把长长的面条当作了什么?是怎么玩的?

  4、小狐狸把 长长的面条怎么了?

  5、我们小朋友也想到拿面条当绳子玩吗?

  6、长长的面条一会弯弯的,一会直直的,可以有很多的变化。

  三、 如果,我有长面条

  1、完整倾听故事录音。如果你有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你觉得像什么?会拿它怎么玩呢?

  2、今天我们要来画一张很有趣的画。两个小朋友合作,先商量要用长长的面条做什么,然后画出来,再用毛线在画的面条上进行装饰。

  3、幼儿两个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观察、引导,请几位幼儿表述自己的想象。幼儿大胆想象,自主作画。

  活动反思:

  故事《长长的面条》是来自于主题《弯弯绕绕》中的一个语言活动。这是一个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小象做了一根长长的面条,它要把面条送给朋友吃,随着不同角色的转换,柔软的面条发生了各种形态的变化。于是,跟随着这根面条,孩子们走进了弯绕的世界。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充满丰富的想象,情节简单、夸张且趣味十足,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易于幼儿接受。

  整个活动,通过幼儿观察、猜测、交流等形式去理解故事内容。在第一个环节中,一开始请孩子们说一说你吃过的面条是怎样的,可能孩子们都没有说到点上或者没有说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所以这个环节上浪费的时间比较多。接下来出示的第三张PPT,孩子们基本都能通过观察画面说出面条被拖在了地上,但是一开始没有孩子说出面条是因为被挂在了树枝上,都是说面条掉在了地上,然后我才顺势提问道它是怎么会掉到地上去的,这才有孩子发现面条是被挂在了树枝上。

  接下来应该是整个活动中的重点和**,首先是小鸟们看到这根面条以为是绳子,就玩起了来了,接着是饥饿的小狐狸吃光了面条,然后是大家一起帮忙拔面条,但是这些精彩的地方我都是草草的过了一遍就结束了,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这根面条一会直一会弯所带来的乐趣。

  小百科: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敏性与力量。

  2、培养幼儿喜欢民间游戏的情趣。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的头饰若干、布置游戏场地(城门、城墙)中间画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圈若干个、选择民乐作活动背景及准备操。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和幼儿骑大马念民谣,一个个从“城门”钻过到城里去玩。

  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来搭一搭城门并边念民谣边学习游戏的开门关门规则。

  2、基本部分:

  教师请一位幼儿面对墙,搭成拱形城门,其余幼儿依次钻过城门。

  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当念到“瞧一瞧”时,做城门者下蹲放下手关城门,并问被关住的人选择要“苹果”还是“香蕉”,幼儿选择好以后,把头饰挂在脖子上,站到城门的队伍做城门。

  幼儿第2次做钻城门的游戏一次。

  教师继续提出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对胜。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一次。

  增加城门的高度再次游戏。

  教师小结游戏并告诉幼儿此游戏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游戏,以后小朋友可以和家人、邻居玩。

  3、结束部分:做放松活动,带幼儿回教室。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一:说说绘本剧

  活动目标

  1.喜欢绘本剧表演,愿意参与到绘本剧表演中来。

  2.尝试交流绘本剧表演所需的准备工作,建构绘本剧表演的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

  绘本剧《我的幸运一天》视频,记录绘本剧表演所需准备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观看绘本剧.交流感受。

  教师播放绘本剧《我的幸运一天》,讨论:这场绘本剧你觉得怎么样?这个故事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建立绘本与戏剧表演之间的联系.激发幼儿自己表演的欲望。)

  2.讨论绘本剧演出所需准备并记录。

  3.提出要求,让幼儿思考自己想表演的绘本。

  活动二:绘本我推荐

  活动目标

  1.敢于推荐自己想要表演的绘本,并说出理由。

  2.对同伴的介绍感兴趣,能集中注意力倾听。

  活动准备

  阅读绘本,知道绘本的大概内容。

  活动过程

  1.统计每个幼儿想表演的绘本。

  2.民主投票选出小朋友们最想表演的绘本。

  3.深入阅读小朋友们最想表演的绘本。

  活动三:制订绘本剧表演计划

  活动目标

  1.初步形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和自主规划的意识。

  2.乐意参与讨论、交流.共同制订表演的计划表。

  3.愿意按照计划表做事情,为表演做准备。

  活动准备

  绘本《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我喜欢的角色”展板。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绘本剧演出的准备。

  2.做一做:制订绘本剧演出计划表。

  根据幼儿讨论、制作的计划表,我们设计了“角色竞选”“道具我来做”“排练看我的”“音乐我来选”和“小小设计师”五个活动计划。

  计划一:角色竞选

  主要意图:通过讨论选出适宜的角色人选,并形成对演出的基本评价。

  基本流程

  1.讨论选择角色的标准:演得怎样才能被选上?

  2.逐个评选最适合该角色的演员。

  3.讨论分配其他任务。

  计划二:道具我来做

  主要意图:按照绘本剧的内容,幼儿自主商议、制作表演道具。

  基本流程

  准备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棒等。

  1.观看计划表,明确今天要完成的任务。

  2.讨论操作方法。

  教师可进行示范讲解或师幼共同讨论制作方法和步骤。

  3.分组操作体验。

  4.评论总结:幼儿展评自己的创作,体验自主创作的成就感。

  计划三:排练看我的

  主要意图:让幼儿在同伴互评和角色对比中体验角色,产生愿意演好角色的主动意识。

  基本流程

  在排练前,要为幼儿准备相对宽敞的区域。

  1.现场排练。

  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当导演,仔细观看并提出意见。

  2.评价与讨论:表演中哪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还要改进?

  3.再次排练并讨论。

  计划四:音乐我来选

  主要意图:根据故事内容.选择适宜的音乐。

  基本流程

  教师准备不同风格的音乐。

  1.情感体验并引发思考:什么样的音乐比较适合刚才的表演?

  教师播放幼儿表演的《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中老狼害怕逃跑的部分,询问幼儿感受,引出配乐的任务。然后讨论音乐与情境之间的配合。

  2.讨论选择合适的音乐。

  3.根据音乐的节奏,创编与音乐匹配的动作。

  计划五:小小设计师

  主要意图:让幼儿为角色设计造型,感受“绘本表演我做主”的快乐。

  基本流程

  教师准备相关制作材料。

  1.了解设计要素。

  教师播放一些简单的表演用造型设计,如头饰、脸谱或装饰灯。让幼儿有造型设计的意识。

  2.自主设计造型。

  幼儿讨论、设计脸谱、头饰、服装等。讨论哪些可以自己动手完成,哪些需要别人(比如父母、教师)的帮助。如果需要,讨论需要别人帮助做什么,怎么去跟别人说。

  3.合作完成制作。

  教师请幼儿互相介绍、观看各自的造型设计。之后幼儿改进自己的设计,最后由家园合作共同完成造型的制作。

  活动四:文明小观众

  活动目标

  1.自主讨论、记录表演时的礼仪行为,形成礼仪公约。建立内在自我监督。

  2.在集体面前大胆介绍礼仪规则,并主动遵守这些规则。

  活动准备

  纸、笔。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如何做文明小观众?

  2.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组内其他幼儿补充。

  3.制作“文明小观众公约”。

  活动五:绘本剧表演

  准备好道具、设备等。在多功能厅(或教室)进行绘本剧表演,可邀请其他班小朋友和教师来观看。

  活动六:说说我的感受

  活动目标

  围绕话题交流感受,体验共同准备绘本剧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剧表演的视频和照片。

  活动过程

  观看绘本剧表演视频片段和照片。发起讨论。

  话题一:你觉得演得好吗?哪里好?

  话题二: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话题三:你觉得××哪里做得最好?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词。

  2.感受大小,粗细,多少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 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

  提问一:

  第一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西瓜和枣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经验回忆:你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大哪些东西却很小?

  提问二:

  第二幅图片上有什么?比较一筐苹果和一只桃子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再观察第四幅图:比较一包糖果和一块糕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经验回忆 :在我们班级里你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多哪些东西却很少?

  提问三:

  第三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黄瓜和葱 有什么不同?(粗细不同 )经验回忆 :你们平时在菜场里 看到的哪些东西很粗哪些东西却很细?

  三、欣赏儿歌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

  (可以分成小组,个别多种形式朗读)对对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筐苹果一只桃一个粗一个细,一条黄瓜一根葱一边多一边少,一包糖果一块糕一边唱一边跳,比比说说记得牢学习创编: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

  活动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发现和积累反义词,并把它们编成对对歌写下来,背出来。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教学反思: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经典)中班教案08-17

中班教案【经典】08-15

中班教案(精选)08-15

【经典】中班教案08-1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精选]08-21

【精选】中班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