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教案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背景及分析
关爱别人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必不可少的话题,怎么将这份“爱”传递给4-5岁的幼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这值得我们教育者思考。此节活动《乖乖的礼物树》是在班级开展主题《快乐好伙伴》中的原创教学活动之一。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寻找着自己的好朋友,发现好朋友身上的优缺点。于是,教学活动《乖乖的礼物树》的呈现让孩子们在童趣的故事中寻找“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子?”“为什么乖乖会有这么多的好朋友?”的答案,进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初步了解和小朋友相处的好方法,知道平时要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这样朋友会越来越多。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乖乖的礼物树》(语言——讲述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的线索进行大胆的猜想和讲述;
2、感受朋友多带来的快乐,知道应关心、帮助朋友;
3、乐意参与讲述活动,尝试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生日、收礼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乖乖的礼物树》、电脑、多媒体设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礼物树画面,迁移幼儿的经验,激发讲述的兴趣。
教师:今年你庆祝过生日了吗?有没有收到礼物?谁愿意说一说,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谁送的?(迁移幼儿经验进行讲述)有没有收到好朋友的礼物?是什么礼物?你收到礼物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有一只小兔子名字叫乖乖,要过生日了,(出示礼物树画面),他收到了好多好多的礼物。这些礼物都是乖乖的好朋友送的。请看仔细,说清楚,乖乖收到了哪些礼物?(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尝试完整说一说:小兔子收到了XX)这些礼物可能是哪些朋友送的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这可能是XX送给她的)
教师:我们一看是谁送的,有XX,有XX,有XX,……,还有XX,小兔的.朋友真多!到底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呢,有这么多的朋友呀!我们一看吧!
(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小兔有很多朋友)
2、逐页观察画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理解画面内容。
(1)出示小兔遇到小猴的画面。
教师:有一天,小兔乖乖看见了——(小猴)。请你看仔细,说清楚小猴怎么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
教师:是啊,这些事会让人很伤心。你觉得小兔乖乖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教师:我们看看书上的小兔是怎么关心小猴的,小猴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
(2)出示小兔遇到熊奶奶的画面。
教师:过了几天,小兔乖乖又遇到了谁?你觉得熊奶奶怎么了?如果你是小兔乖乖,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与讲述)
教师:一看小兔乖乖是怎么关心熊奶奶的,熊奶奶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
(3)出示小兔遇到小猪的画面。
教师:又有一天,小兔乖乖遇到了——(小猪)。小猪心情怎么样?可能有什么开心的事呢?(幼儿猜想)
教师:朋友遇到这么开心的事情,小兔乖乖会怎么做?(迁移幼儿经验)
教师:小兔乖乖这时怎么做的呢,我们一看吧。(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完整讲述)
3、师幼共同。
教师:你觉得乖乖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呢?(幼儿大胆讲述)
师幼共同:乖乖是一只喜欢帮助朋友的、善良的、好心的小兔。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会关心朋友的小兔乖乖,请你将乖乖介绍给你其他的好朋友!
三、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乖乖的礼物树》重点关注孩子的主动学习,让孩子们充分读图,发现画面上的秘密,在此基础上,自己发现小兔乖乖做了哪些事情,进而前后联系,得出为什么小兔乖乖会有这么多的好朋友。
活动从孩子的经验出发,以孩子过生日的经验导入,让孩子有话可说。
接下来,教师结合ppt进行逐页展示,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充分读图,展开自己的想象,充分感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也是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将孩子放在主体地位,教师退在孩子的后面,借助课件让孩子自己去说画面、聊情节,过程中有互动,有交流,这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大声交流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画面了解了小兔乖乖干些什么,才为最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子”做经验支撑。
最后,教师和孩子共同这只可爱的小兔子,而这些也来源于孩子,孩子们结合前面的故事说己的理由。
整个活动真正交于幼儿,教师通过建构一个一个鹰架,让孩子有发现,有收获。此节活动形式较好的吸引着孩子们,活动内容也从孩子的经验、发展水平出发。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总能听到孩子们大声说己的发现,借助课件形式让孩子们更好的读图,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经验,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注重每一个孩子的大胆讲述,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初步学习词语“黄澄澄”、“红扑扑”、“红通通”。
2.通过一页一页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产生阅读的兴趣。
3.体验通过自己的劳动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卜卜去果园》大图书一本,课件。
2.“黄澄澄”、“红扑扑”、“红通通”字卡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果园吗?那果园里有些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水果?(幼儿讲述)
二、集体阅读大图书,产生阅读兴趣。
1、激发兴趣
师:有位小朋友叫卜卜,她的爷爷也种了一个果园,今天,他和爷爷也来到了果园,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这本《卜卜去果园》的图书,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2、介绍封面、封底
3、教师翻阅图书,轻轻提醒。
三、通过讲述,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你看到故事中讲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讲,教师就点ppt到哪一幅画,集体进行阅读)
2、学习词语“黄澄澄”、“红扑扑”、“红通通”。
3、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 这个故事好听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着大图书完整的'把故事讲一讲吧。
五、延伸
小朋友讲的真好,老师会把这本好看的书放在我们的图书角,小朋友可以在游戏活动时,轻轻拿书一页一页翻看,交代看书的要求,不能抢,可以一起阅读。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动物是自然界的精灵,他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们对动物也很感兴趣,因此我班开展了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主题进行活动中的一个早晨,小朋友们正在做操,有一只小鸟在旁边的空地上跳来跳去,这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观察它,有些孩子在高兴地窃窃私语,也有的随手捡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在以后的几天内小鸟经常飞来,孩子们也依旧如此,对于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单纯地讲道理,很难让他们理解,即使理解这种行为不是来源于自身的情感推动,而是外在的约束也很难持久。由此我想到了这首儿歌,这首儿歌充满着童趣,也体现着小朋友与小鸟之间朋友似地亲密地感情。加之4月底到5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爱鸟周的活动,这正是一个让孩子了解鸟类,建立爱护、保护鸟类的好的教育机会。因此我以这首儿歌为蓝本自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中小鸟和“我”之间的亲密关系,知道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
2、能在图示的提醒下,学习朗诵儿歌。
3、能根据角色的变换,做出相应的`动作,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小鸟纸偶、图示一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偶,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纸偶,引起幼儿兴趣“小鸟你好!欢迎你,你有什么事吗”(倾听的样子)“哦!小鸟说它今天早上在学我们做操,而且他把它画了下来,请小朋友们看,他都学了些什么?”(自评:小班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个纸偶,一个虚构的角色都会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这里我将小鸟从儿歌中提出作为整个活动的主角,引起下文)
二、看图示,学习儿歌
1、出示图示,分句学习。
“哎呀!画的真好,谁来说说小鸟学了那些动作,它是怎么学的?”分句说说。(幼儿回答)
2、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我把你们的话和在一起编了一首儿歌,就叫做小鸟学做操,念给你们听一听”。(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基本特性,了解它对人类的作用。
2、感受空气流动产生风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保鲜袋人手一个,纸折小鸟人手一个,操作材料每组一份(内有扇子、吸管、纸片)教师:已装好空气扎紧的袋子两个,空保鲜袋一个,牙签、纸片;带领幼儿在有风的日子观察风来时对各种物体产生的影响。
活动过程:
一、设问导入。
你们知道空气吗?它看得见摸得着吗?请你想一想?
二、抓空气。
1、教师演示讲解抓空气要领出示保鲜袋提问:这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样的?(瘪瘪的)今天我要请小袋子帮忙把空气抓住。
演示讲解:两手抓住袋口,左边套一套,右边套一套,一手抓紧袋口,一手抓住袋头,拧呀拧,拧呀拧,口带拧紧了。
教师手持装有空气的袋子,提问:看,现在口袋怎么了?(鼓鼓的)里面装的是什么呀?(空气)你们想不想也来抓空气?等一会儿请你用小袋子找一个空地方也来抓一袋空气,抓住后一定要想办法把它留在袋子里噢。
2、幼儿抓空气幼儿手持保鲜袋自由套抓,教师观察指导:
抓住了吗?快想办法把它留住!
仔细看看口袋里的空气,你发现了什么?
你在哪里抓到空气的?你觉得身边有空气吗?
3、感知空气。
(1)幼儿手持口袋在座位上与老师一起交流,教师提问:
你在哪里抓到空气的?
(指导幼儿讲述抓空气的地方或部位?
小结:原来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
(2)一起用小手摸一摸,你摸到了吗?在你抓空气时候,你看见它了吗?闻到它了吗?它有颜色吗?是什么颜色?(幼儿说是白色时,就拿出白纸进行比较)总结:虽然空气到处都有,但是它看不见,摸不到,没有味道,没有颜色。
(3)空气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
一起捏住鼻子、抿紧嘴巴一分钟,感受空气的用途。
提问: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是呀,空气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呼吸了。
三、感受空气流动产生风。
1、集体感受现在让你口袋里的空气跑出来亲亲你的小脸吧!(指导幼儿将袋口对准自己的脸,把空气放掉)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幼儿讲述自己的感觉)教师演示:出示准备好的空气袋,用针扎一小口,再将小纸条放在针眼上,并不断变换方向,让孩子看到小纸条倒向另一个方向,初步建立空气流动的经验。
提问:小纸条怎么了?为什么?空气跑起来后,把谁也带来了?
小结:原来空气会跑来跑去,它跑得厉害时会把风娃娃也带来。
2、经验提升,小组操作"让小鸟动起来"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不用手和工具去碰小鸟,怎样让小鸟动起来?你怎么做?小鸟会动的很快?怎么做,小鸟动的慢?
(2)幼儿分组操作,提醒幼儿运用不同的力量使用材料,要求工具对准小鸟操作,鼓励幼儿交换工具操作。
(3)集中交流你用什么让小鸟动起来了?你的.小鸟为什么会动起来?怎么做你的小鸟动的快?怎么做你的小鸟动的慢?
小结:我们用工具让空气跑起来,请来了风娃娃,小鸟就动起来了。用力时风大,小鸟动的快;用力轻时风小,小鸟就动的慢。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对看不见的神秘有天生的探索欲望,在神秘面前,他们止不住好奇的脚步,停不下推开神秘面纱的小手。打开《黑黑的,有一个洞》这个绘本故事,映人眼帘的是清晰的画面、生动的故事形象,最重要的,就是那一个个神秘的洞洞, “这是哪儿的洞?洞洞里到底会有什么”?
语言简单、生动有趣、充满神奇的绘本故事,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我尝试通过白板的丰富功能,和孩子一起在看看、猜猜、说说、变变、玩玩中理解故事,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猜猜玩玩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洞的神奇。
2.能运用钻、爬、走、溜等动词学说简单的句子。
3.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情景创设(火车山洞、老鼠洞),绘本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初步体验黑黑的洞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出去玩一玩吧!(听音乐跟着老师开火车)
师:黑黑的,有一个洞,小火车钻山洞喽!
师:小火车钻出来了!(开着火车找个小椅子坐下)
白板运用:播放音乐。幼儿开火车。
评析:以孩子熟悉喜爱的游戏“开火车”导入,孩子们在情境中进入第一个神秘的洞洞——山洞,自然而又切合主题,调动了孩子的参与兴趣。
2.理解故事,运用动词学说简单句子
(1)猜一猜、玩一玩,理解动词,学说短句。
①出示苹果洞,学会说“钻”“毛毛虫快钻出来吧!”
(P2)师:咦?这儿黑黑的,也有一个洞,这是哪儿的洞呢?(幼儿猜想:太阳上的洞、西瓜上的洞……)
(P3)师:苹果上面黑黑的,有一个洞,谁会从洞洞里钻出来呢?这儿有一个神奇的魔术镜,谁来找一找?“是啊,黑黑的,有一个洞,毛毛虫钻出来啦!”
白板运甩用神奇魔术镜将隐藏的毛毛虫找出来。
运用手指体验“钻”的动作。
师:毛毛虫怎么钻的呢,把你的毛毛虫变出来,钻一钻(带领幼儿伸出手指变毛毛虫钻一钻,边做动作边说:“黑黑的,有个洞,毛毛虫钻出来啦!”)
评析:洞洞是那么神秘,孩子们的猜想踊跃大胆、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巧妙利用白板的“魔术镜”,洞洞里的毛毛虫仿佛在与孩子们捉迷藏,孩子们急切地寻找、等待,深深被带人游戏情节。用手指体验“钻”的环节,简单易行,让正处于兴奋的孩子身体动一动,玩一玩,变一变。
②分别出示蚂蚁、螃蟹洞,会运用短语进行交流。
(P4)师:黑黑的,有一个洞。谁会从洞里走出来呢?(幼儿猜想)
(P5)(拖出小蚂蚁并复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小蚂蚁,快走出来吧!”
白板运用:放大、复制功能复制出许多蚂蚁。
师:看!(P6:幕布拉开)一个洞,两个洞,三个洞,哇,那么多的洞啊!在我们家乡的大海边有许多这样的洞洞,你们去过海边吗?有没有发现这些洞洞,洞洞里藏着谁呢?(幼儿:虾、泥螺、蟹等)
(P7)师:听!什么声音?(音效:螃蟹爬的声音)是谁呢?“小螃蟹横着爬出来啦!”小螃蟹是怎么爬的?(横着爬)
师:我们小朋友也来学小螃蟹横着爬一爬吧!(幼儿跟着音乐跳螃蟹舞)
白板运用:拉幕显示许多洞洞;点击显现动画的螃蟹;音效运用。
评析:蚂蚁、螃蟹陆续登场,可爱的小动物形象让孩子熟悉而又亲切。白板的放大、复制功能在这里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孩子们睁大眼睛,期待着“小蚂蚁快快走出来”。教师引导孩子从记忆中寻找我们如东家乡海边的印象,孩子们“有的话说”,贴近生活的话题从不会让人觉得词穷。
③完整讲述三幅图。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谁的洞洞?还记得吗?(P8:苹果洞、蚂蚁洞、螃蟹洞在一张图上)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把它喊出来!(教师说前半句,幼儿接下半句时点出相应的动物)
白板运用:点击显示隐藏的图片。
评析:及时的、完整讲述,教师通过集体共读的形式,孩子们在看看、说说中体会洞的神奇,他们的表达急切而又主动,白板的隐藏功能极大地调动了孩子表达的兴趣,他们尝试用合适的动词喊小动物出来,使活动达到一个小高潮。
(2)找一找、玩一玩,学会运用“溜、跳”等动词。
①(P9~13:山洞、树洞、井)师:这些是哪里的洞?黑黑的洞里又藏着谁呢?(小朋友猜一猜、说一说)
白板运用:播放图片、点击显示隐藏图片。
②在游戏中寻找动物,说一说,演一演。
(情景道具:泥洞)师:谁会从这个黑黑的小小的洞里溜出来呢?瞧!是小老鼠溜出来了!它是怎么溜出来的?(师生交换表演,学说短语:小老鼠,快溜出来吧!)
白板运用:点击显示隐藏图片。
评析:表演的加入极大地满足了孩子表现、模仿的欲望,他们在愉快的身体动作中感受动词的奇妙,体味洞洞里蕴含的无限神奇。
(3)找一找,变一变,用身体动作变出各种洞洞。
师;除了这些洞洞,你身上有洞吗?(幼儿:鼻子上有洞、肚子上有洞叫肚脐眼儿、耳朵有洞……)
师:能不能用手变一个洞洞?你会让谁进来呢,快喊一喊!
师:用身体可不可以变成一个大洞洞?这么大的洞洞想让谁进来?
(孩子变出各种洞洞,师幼运用短语互动游戏,如:小兔子,快跳出来吧!小蝴蝶,快飞出来吧!……)
评析:迁移到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从找寻自己身体的洞洞人手,感受神奇的洞洞无处不在,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找寻、表达、动作、游戏……孩子们神奇的感受洞洞之旅仍未结束。
3.选择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师:洞洞好玩吗?这么好玩的洞洞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黑黑的,有一个洞》,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P14)老师点到哪个洞洞,我们就说哪个,好不好?(幼儿看图讲故事)
白板运用:点击显示隐藏图片。评析:巧用白板,选择图片,讲述故事,原来,故事讲述也可以这样有趣,像做游戏一样,不知不觉,《黑黑的,有一个洞》这个故事,我们完整地讲述了一遍。
4.迁移经验,引出生活中有趣的洞洞
(P15)师:咦!黑黑的,怎么还有一个洞?这么漂亮的洞会是谁藏在里面呢?(看视频)拱啊拱啊,是谁呀?看!原来是我们宝宝躲在被子洞里和妈妈做游戏哪!
5.寻找图书,结束活动
(1)师:今天小朋友讲的这个有趣故事藏在一本书里,这本书在哪儿呢?——在黑黑的,有一个洞里。(P16)
白板运用:点击渐显图片。
(2)根据图示开着火车去大型玩具的洞洞里寻找图书。
评析:活动的结束依然那么充满游戏情节,图书居然藏在大型玩具的洞洞里,这也太奇妙了。教师的巧妙设计,让孩子的“洞洞”之旅结束得高潮跌起,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充满快乐和神奇的活动,故事里神秘的洞洞通过白板功能的演示让孩子充满了好奇,对答案的揭示满含期待。游戏的情节贯穿始终,整个活动以“洞洞里藏着谁呢”为主线,让孩子在猜猜、说说、变变、玩玩中理解故事,并运用动词学说简单的短语。整个活动,孩子兴致始终被可爱的洞洞所吸引,被老师设计的游戏情节所吸引,他们快乐的体验了一次美好的“洞洞之旅”。
活动目标:
1、感受图画书中小兔连衣裙花样的变化,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2、会说句子“连衣裙变成**花样了。”
3、喜欢阅读,能感受图书有趣的画面。
活动准备:
1、《我的连衣裙》PPT
2、投影仪;白纸做成的连衣裙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1、 出示绘本封面,导入活动。
师:(演示ppt)“我的连衣裙”,这上面有谁?小兔子在干什么?
2、 演示PPT,分段讲述故事。
l 边看画面,边讲述故事第一段:一块雪白的布,飘啊飘啊……小鸟来吃草籽。
师:小鸟来吃草籽,连衣裙会变成什么花样呢?(请幼儿猜一猜)
学说:“连衣裙变成了小鸟花样了”。
l 回忆第一段故事内容,巩固对话。
师:小兔子的连衣裙变成了哪些花样?
l 幼儿回答,老师演示PPT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练习说短句:连衣裙变成**花样了。
l 讲述故事第二段。
3、完整看绘本讲述故事(配乐)。
4、游戏:我的连衣裙
l 师:你们想做小兔子,穿上这条好玩的连衣裙吗?
帮助幼儿穿上白色纸制连衣裙,利用投影的灯光,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图案说一说连衣裙的花样。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脚,初步了解脚的用处。
2、体验用脚游戏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脚的用处
难点:初步学习自己探索脚的本领
活动准备:
1、物质:各类玩具,《找朋友》的磁带、录音机、小脚印。
2、心理:幼儿在体验用脚游戏的快乐中进行。
活动过程:
一、比丫丫:
1、游戏: “比丫丫”(数次)
(1)胖丫丫,瘦丫丫,伸出你的脚丫丫。
(2)胖丫丫,瘦丫丫,找个朋友比丫丫。
(3)胖丫丫,瘦丫丫,收回你的脚丫丫。
2、数一数我们有几只小脚丫?
二、玩丫丫:
1、告诉老师,你的小脚丫有什么本领?
2、你们的小脚丫本领真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玩具,我们来用我们的小脚丫来玩一玩,看看谁的脚丫本领最大?
3、幼儿分散游戏,教师观察。
4、幼儿集中:
(1)刚才你玩了什么?
(2)你发现你的小脚丫有什么本领?
(3)教师适当小结:
①我们小朋友小脚的本领真大,告诉老师你今天是怎么到幼儿园的?
②儿歌:《小脚本领大》
小脚、小脚本领大,
会走、会跑、还会跳。
自己走到幼儿园,
老师夸我好宝宝。
三、碰丫丫:
1、 现在我们来找个朋友做“碰丫丫”的游戏好吗?
2、 幼儿找老师做“碰丫丫”的游戏。
活动反思:
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本次活动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仔细观察它,在游戏中萌发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我认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根据小班幼儿“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的特点,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通过看、说、摸、跳、玩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认识脚的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笑脸饼干,体验之作的乐趣。
2、愿意将食物与大家分享。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形状的饼干。到粗放和好面、花生、豆子
2、幼儿用书第三册24、25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不同的饼干,让幼儿品味,激发制作饼干的愿望。
2、分享饼干好快乐,大家都这么开心——我们一起制作快乐饼干。
二、基本部分:
(一)我们是小小糕点师——提出制作《笑脸饼干》的要求
洗手——讲卫生——制作精细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笑脸饼干的步骤
1、取大小适宜(幼儿手能握住的)面团在手心团成圆——放在消毒好的`面板上压扁成饼状,取红豆做笑脸饼干的眼睛,取花生做饼干的嘴巴。
2、相互欣赏幼儿作品,相互说一说笑脸饼干的特点。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
3、请幼儿把笑脸饼干送到厨房,请厨房的阿姨把饼干蒸好。
四、活动延伸
分享自己做的饼干,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观看幼儿用书24、25页笑脸饼干。
活动效果记录及反思:
1、由于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还不是很发达,团面团不错,在压扁过程中没有掌握好要领,饼干最后奇形怪状。
2、幼儿特别爱动手,由于集体教学条件有限,动员家庭多多给孩子提供玩面的机会。
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我和小猪》是一个简短易懂的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重复富有变化,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故事中将睡觉、吃饭、喝水等生活环节用生动的象声词来表现,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和理解。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孩子们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通过故事中小猪和鲁尼的生活情景再线,回忆整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我在幼儿园是怎样睡觉、吃饭、喝水的?”“怎样和小伙伴相处的?”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和表达生气、高兴等情绪。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本次活动从完整语言、整合教育、活动生活化的观念出发,遵循《指南》对语言教育“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的要求,将阅读故事与回忆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幼儿模仿“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嘟咕嘟”等象声词,丰富幼儿语言,增强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乐意观察图片,在幼儿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
2.丰富象声词汇“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嘟咕嘟”。
3. 结合已有经验,感受故事中愉快、 幽默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
乐意观察图片,在幼儿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结合已有经验,感受故事中愉快、 幽默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出示“鲁尼”和“小猪”,谈话导入课题。
分别出示鲁尼和小猪,引导幼儿跟他们打招呼,并说说他们的长相。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与小猪和鲁尼打招呼→说说他们的样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画面内容,挖掘幼儿已有经验,感受鲁尼的可爱。为下面的环节做好铺垫。)
2.分页观察画面,在故事情境中理解象声词。
(1)鲁尼和小猪睡觉。
引导幼儿观察鲁尼和小猪睡觉时的样子,并说出:鲁尼和小猪是怎么睡觉的?
师:奥,困了的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呼噜呼噜”睡觉,(小朋友学一学他们睡觉的样子)那小朋友再想一想,爸爸妈妈睡觉时的呼噜声是怎样的?爷爷奶奶呢?
(此环节让幼儿闭上眼睛,师幼轻声细语地交谈,在温馨的氛围中拓展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回忆、想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呼噜声是怎样的?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朋友细细的、轻轻的呼噜声→爸爸大一点的呼噜声→爷爷奶奶更大一点的呼噜声。在故事情境中体验生活乐趣。)
(2)鲁尼和小猪吃饭。
引导幼儿观察鲁尼和小猪吃饭的样子,并说出:鲁尼和小猪是怎样吃饭的?
师:饿了的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啊呜啊呜”吃饭。但是,鲁尼吃完饭还做了两件非常讲卫生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
(此环节采用先合后分的办法,先出示鲁尼和小猪仔一起吃饭的图片,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画面,引导幼儿说出:饿了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啊呜啊呜”吃饭。然后单独出示鲁尼吃饭的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述说,角色形象更清晰。从鲁尼和小猪吃饭联想到自己在幼儿园吃饭,结合已有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鲁尼吃完饭后漱口、帮助成人打扫卫生、洗手等关键环节。把故事与自己的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静态的内容生活化。)共3页,当前第1页123
(3)鲁尼和小猪喝水。
引导幼儿猜想后说出:鲁尼和小猪喝水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师:对,渴了的时候,鲁尼和小猪一样,“咕嘟咕嘟”喝水。小朋友要注意了:他们会喝什么样的水呢?白开水、橙汁还是别的饮料?
(抓住幼儿喝水的环节,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多喝水?应该喝什么水,为什么要喝白开水,引导幼儿尽量不喝饮料。)
(4)鲁尼和小猪生气。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逐一说出:
呀!鲁尼和小猪这是怎么了?
猜一猜他们为什么会生气?
生气好不好?
那应该怎么做?
(此环节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猜测想象他们可能是为了什么生气,让孩子们体验生气的样子,老师倾听孩子们的表述,此时老师可继续跟进:他们还可能为了什么生气?将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情境说出来并予以解决。)
(5)鲁尼和小猪高兴。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后,分别说出:鲁尼与小猪高兴时的样子。
师:高兴的时候,小猪喜欢干什么——摇-尾-巴;鲁尼呢——蹦呀、跳呀、笑呀﹍﹍。
(此环节利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猜测小猪和鲁尼高兴的时候会做什么,满足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高兴的愿望。通过回忆讲述,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孩子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高兴的事情,与故事中的角色形成共鸣。并懂得“开心是最重要的.”,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泻泄。)
3、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情节的愉快和幽默。
观看课件,在轻松的音乐中完整欣赏故事。
(此环节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幼儿在视听双重感觉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愉快和幽默,体验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感受。)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鲁尼和小猪的手偶,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在美工区,投放圆形纸板,引导幼儿绘制高兴、生气时的表情图 附:故事
我的小猪说:鲁尼,你像我一样可爱呀!
是吗?
是的是的是的——
困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呼噜呼噜,睡觉。
饿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啊呜啊呜,吃饭。
渴了的时候,我像小猪,咕嘟咕嘟,喝水。
生气的时候,我也像小猪,什么样?撅嘴。
高兴的时候,我可不像小猪了,小猪喜欢摇尾巴,我没尾巴,不能摇尾巴。那我摇什么?我什么也不摇,我蹦、我跳、我笑,我蹦呀、跳呀、笑呀······
小猪说:“鲁尼,你在干嘛呀?哼!吓我一跳。”说着他又把嘴撅起来了。
哈哈,我才不管呢!我知道,他那是在假装生气,你没看见,他的尾巴也在不停的摇呀摇吗?
活动设计反思:
1、教学活动生活化,童话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所以我充分运用直观性的课件,引领孩子观察、讨论,同时将教学活动生活化,童话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静态的内容变成了动态的情境,孩子们喜欢看,喜欢说,愿意说,为理解故事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为突破活动的重点目标——“乐意观察图片,在幼儿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初步的阅读能力。
2、模仿象声词,丰富语言内容。
故事中将睡觉、吃饭、喝水等生活环节用生动的象声词加以表现,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模仿“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嘟咕嘟”等象声词,丰富他们语言的内容,增强幼儿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共3页,当前第2页123
3、迁移生活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们从家庭走进幼儿园,要适应集体生活,“学会自理、学会与人相处,”这样的目标要求应该渗透在我们的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在今天的活动中,我通过“鲁尼吃完饭还做了两件非常讲卫生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小猪和鲁尼为什么生气?”“怎样才能让他们变得高兴起来?”等问题迁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并引导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4、借助教学资源优势,体验故事内涵。
在讨论讲述之后,完整的欣赏故事,充分利用我们教材中教学资源的优势,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体验故事的愉快和幽默,从而为幼儿的完整表达提供模仿表现的机会。
小班教案 篇9
游戏目的: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游戏准备:
小草帽20顶
游戏过程: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备注: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精选]08-08
【经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精选】09-13
(经典)小班教案09-07
小班教案(精选)08-31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09-04
小班教案(经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