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直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的政府在建设资金筹集上都面临间接融资比例少、渠道单一等问题,尤其是2017年国家颁布了积极的财政措施后,很多地方政府纷纷扩大了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力度。也更加剧了融资矛盾。怎样发展壮大政府融资平台,是各地政府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2017年政府颁布积极的经济政策之后,各地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大量融资,有效完成了市政基础建设,为提振内需及缓解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复苏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但是,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融资平台欠债率高。从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率来看,很多地区的负债率平均都超过50%,并且不同地区间的发债率差异较大,比如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融资平台的负债率甚至达到了71%--96%。顾及到部分融资平台得到贷款之后,有些地方政府奖资金抽出挪用到别的地方,有些地方的融资平台真实的负债率居然超过100%,大大超过了融资风险的最高警戒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款渠道得不到保障的话,正常的投资收益与营业利润就不能实现还本付息,这就可能造成融资平台中资金链条的断裂,极有可能导致地方政府陷入财政危机。
第二,资金回收期限过长,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与政策风险。政府贷款多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短的也有4年左右,长的可达10多年。例如,如果在贷款期限内,国家调整了相关收费政策,有可能对融资平台的贷款偿还带来极大影响。比如,国家取缔了我国二级公路的过路费以后,以往抵押的道路收费权就没有了真实意义,大大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第三,政府的还款方法不具备制度性保障。虽然有些融资平台所借款项有政府担保,确保将本息支出列为财政预算支出,但是政府所欠债务属于制度之外的融资缺乏有效的制度与法律保障,如果政府的承诺不能兑现的话,即使银行将政府告上法庭,也很难维权。另一方面,政府在投资与融资活动中不具备合理的长期规划,并且财政监督力度不够,财政防范与预警机制不完善等提高了贷款的风险性。
第四,担保质押面临的法律风险。目前地方政府平台项目贷款的担保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承诺、财政兜底的财政承诺模式,“打捆贷款”最具代表性。从法律规定上来看,“打捆贷款”的财政承诺方式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保证担保”,而我国《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很显然,“打捆贷款”不属于国家机关可以成为保证人的范畴,其以财政承诺的方式还款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之嫌,银行很难拿着协议上法院打官司。二是权利抵押担保模式,“土地转让收益权质押”是其中的主要方式。平台公司拟质押的土地转让收益权,虽然可以认为是一种债权,具有财产性和可转让性,但并不具有确定性,也就是说该质押标的没有特定化,仅是一种未来的可能的债权,而且这种未来的可能的债权的形成也将是分批次的,不符合《担保法》关于担保标的确定性的规定。一旦质押标的缺失,平台公司不能按期还款,银行贷款将出现担保“真空”,而且还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来保障贷款的收回。
二、发展壮大政府融资平台的有效途径。
从整体上来看,大量出现政府融资平台的原因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是各种投资与融资体制博弈的必然产物,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为合理、健康发展壮大政府的融资平台,在政策层面上,应加强规范与支持,积极促使政府融资平台稳健、健康发展,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第一,不断加大政府与融资平台债务的透明度。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两点:①组建由政府机构牵头,银监部门、人民银行、财政部门集体参与的政府融资平台监管制度,共同制定提高监测效果的相关办法与措施,并负责评估与统计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的欠债情况,及时向金融部门进行通报。②主管机构应积极要求管辖区域内的融资平台不断扩大信息发布规模,促使当前各个地方政府解决融资与投资平台所产生的隐形债务向透明、公开的显性债务转变,有效改变以往政府及融资平台债务信息不透明的不良状况。
第二,加强监管融资资金运用及平台建设。为了切实实现对融资资金及融资平台的有效监管,必须做好以下四点:①必须明确设立政府融资平台的主管部门及条件,严格审批新设的政府融资平台。②严格规定政府融资平台中的贷款资金实现专款专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相关文章:
我国民办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05-19
藏医药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05-05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5-10
民办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05-19
六盘水市民办教育现状及对策05-19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国外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成功经验05-19
民办教育机构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方向05-19
余干县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05-19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面临困难及其对策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