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

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11-22 08:17:28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

一、辅修制度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我国许多高校对本科教育的体制和管理模式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已被我国高校普遍接受,许多高校基于此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北京大学也采取了多种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如,实行学分制、为学生开设通选课和主干基础课、倡导学生跨院系选修、实行主辅修制、开设双学位课程等方式都被有选择、有侧重地采用。其中,实行主辅修制度被认为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有效途径。

所谓主辅修制度,就是指积极引导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定向选修另一专业的课程,并把另一专业作为辅修专业。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在满足其所在院系毕业和学位要求的前提下,达到辅修学分要求的,可颁发辅修证书,并在学籍档案中注明。

主辅修制度对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具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利于学生在毕业时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在就业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很多用人单位把修读辅修专业和双学位的学生作为复合型人才看待,增强了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北京大学的主辅修制度为学生学习另一专业提供了制度和教学上的保障。

二、现状及分析

在对北京大学四年级毕业班学生的一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因入学时的专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或非自愿性,有4011%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产生过换专业的念头,但只有719%的学生付诸行动。其原因是:一方面从制度上来说,学校和各院系每年对转系、转专业的学生比例有较严格的控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自己通过辅修喜欢的专业或读双学位课程解决了问题。这种方式既不需要打破原有的教育体制,也能缓解学生对主修专业不感兴趣的矛盾,使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自由。笔者认为,在目前制度制约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但调查也表明:仍有301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辅修专业种类不够丰富,数量也不是很多,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学生对实施效果也不太满意。

目前,北京大学开设的辅修专业主要有哲学专业、行政管理学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心理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经济学专业、艺术学专业、图书馆专业、科技信息(情报学)专业、德语专业、法语专业和西班牙语专业。其中,修读计算机软件、经济学和语言专业的偏多。可见,学生选择辅修专业时更多的还是出于就业的考虑。

尽管主辅修制度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学生对辅修专业的教学质量比较失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1)学校对主辅修制度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缺乏对制度的研究和监控。

(2)有些院系对主辅修制度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害怕主辅修制度的实行会影响自己的学系和专业利益,也害怕学生因辅修其他专业影响主修专业的学习。此外,有些热门专业因自己生源比较多而不愿再开设辅修专业,有些冷门专业害怕生源丢失而限制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有些院系还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辅修专业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高辅修费成为辅修专业开设的前提。但高辅修费并没带来高教学质量,学生对此不太满意。

(3)有些教师对辅修专业的开设目标也不是很明确,认为辅修专业是自己额外的教学任务,有的老师甚至让研究生代上辅修课程,影响了教学质量,激起学生的不满。此外,目前北京大学对教师的评估主要还是基于显性的结果上,如在核心刊物或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掌握科研课题的数量和掌握的科研经费等比较容易衡量的东西,而教学因其隐性、潜移默化、不易衡量的特性而很难在评估

收稿日期:2002—04—15

),女,北京大学教务部教育学硕士。作者简介:宋鑫(1975—

),男,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在读博士生。卢晓东(1971—

60高等教育

gaodengjia

oyu

1995-201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体系中体现。因而,很多教师不愿承担教学任务,担心教学会影响科研成果。

(4)因辅修学生的学籍管理在原院系,提供辅修专业的院系除了承担教学责任外,并不承担其它职责。因而,他们对辅修学生的管理并不严,在学生没有很强的自控力的条件下,完全是靠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来上课,而目前北京大学的考试和评定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使的有些学生的辅修专业学习质量不高,两、三年下来,除了一张毕业证书外,别无所有。

《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学生所在院系和提供辅修专业的院系很少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有效的指导,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调节主辅修专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辅修专业意味着更繁重的学习任务,意味着学生要对自己的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冲突有很好的调节能力,因此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目标有清醒的估计和认识,否则,四年下来,学生不仅达不到辅修专业的要求,也会影响对主修专业的学习。还有些学生没有把握好两个专业的学习进度,等到毕业时,主修专业的学分要求已达到,但辅修专业没完成,在目前学制不延长的情况下,学生只好把辅修课程算入主修专业的选修课程,这都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工作前景。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尤其必要,而这恰恰是容易被学校忽视的。

以上种种因素都使得主辅修制度在北京大学并没有达到它设立的初衷和预想的效果。

三、建议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单一的专业型人才不再可能适应当前处在动态发展中的社会。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所指出的“,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入的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在对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后,笔者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期望对辅修制度的完善能有所帮助:

11学校和院系应充分认识到辅修制度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意义,重视辅修制度

任何一项制度的推行,首先需要学校领导和院系、教师在观念上达成共识,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提倡。四年本科教育是为学生个人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是为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的阶段。学校和各院系不应让学生局限于专业课,应鼓励他们多修一些外系和外专业的课程,鼓励他们辅修另外一门专业,这一方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充分地领略各个学科的美妙,对各个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前者离开学校还可以自学,后者则不容易通过自学达到。

21加强管理和质量监控,促进辅修制度科学

化、合理化

为保障主辅修制度的顺利实施,保证主辅修专业的教学和学习质量,学校和院系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申报上来的辅修专业进行讨论和严格的审定。

从前文可看出,学生对目前辅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很不满意,对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很失望。在当前高校评定制度仍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标准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获得的仅仅是一纸空文。因此,为保证教学和学习质量,学校应成立或要求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其进行质量监控。因为,质量是任何一项制度得以更好维持和发展的唯一杠杆。

31提供多种辅修专业,调整课程比例,提高辅修的效益

学校应鼓励、要求各院系开出足够多数量的辅修专业,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学校还可以组织院系联合为学生开设跨院系辅修专业,也可以要求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院系为本科生开设一些辅修专业。此外,学校还应该给学生提供种类丰富的辅修专业,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都应关注,不能只偏重一方。就课程的比重来说,还应调整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以便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这样也可避免学分双重计算。最后,开设辅修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学生选择的辅修专业最好与自己的主修专业学科性质既有所区别而又相关。

41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现代社会是一个要求个体理性加入的时代,教师有效、适当的指导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辅修制度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主修专业和兴趣确定有无辅修的必要以及辅修怎样的专业才能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来选择辅修专业,而不是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辅修专业的院系应随时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应与学生所在院系时刻保持联系,了解学生主修专业的学习情况,随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加以调整,以便于学生顺利完成主、辅修专业的学习。

【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相关文章:

机关党建的现状与思考09-25

农机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思考09-25

关于工程监理现状的思考09-25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思考09-25

对基层统计执法现状的思考09-25

留守儿童现状和思考09-25

对社区矫正工作现状的思考09-25

对供热现状的思考和建议09-25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泰安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