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乡镇财政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乡镇财政作为基层的一级财政,担负着为筹集、分配和监督管理乡镇财政收支的主要任务。自从取消农业税后,又把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划给地税,财政所组织收入的职能有所弱化,其职能发生了相应的转换,从过去的征管型向现在的服务型转变,从单纯业务型转向落实各项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型。但是,目前乡镇财政所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一、乡镇财政职能的转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作为乡镇政府重要组成部分基层财政所,在维护乡镇政权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农村公共财政、理顺农村经济关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取消农业税前,乡镇财政所主要职能是组织收入尤其是征收农业税为主,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政所干部十分辛苦,其地位和作用也得到社会的逐步认可。但随着农业税的取消,耕地占用税和契税被划转地税后,而征收征管职能弱化,社会各方面对乡镇财政管理职能的认识就出现了动摇和不尽一致看法。有人认为乡镇财政所直接征收的四税因取消和划给地税征管,乡镇财政的四个职能体现不明了,由此产生财政所用不着这么多人了,他们只不过是乡镇政府的核算员,要压缩人员和编制,甚至有的人认为财政所包括所长有几个人就可以了;财政所内部有的人一时不知所措,心里没底,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出现消
极涣散现象,有的甚至不愿在财政所工作,想办法到乡镇政府工作,或者不务正业。由于认识上存在盲点和误区,不仅弱化了乡镇财政管理职能在乡镇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给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财政管理虽有所加强,但科学精细化管理不够。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有了提高,改变过去那种传统手工记账的核算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财政管理系统,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模式,做到五个统一、五个不变,即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独立核算责任主体不变和统一核算、账户统设、工资统发、票据统管、采购统办。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财政预算指标管理系统,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在五权不变的情况下,成农村财务代理中心,实行村账乡代理,财政财务管理基本走上了正轨。但是,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网络信息平台操作规程不够细化,信息不能做到实时、全程、全面监控,项目设臵不够合理,硬件配臵标准较低,财政信息丢失或泄密的风险性较高;财政管理工作没有前移,有的还是被动地核算记账,尤其是村账乡代理,大多数村级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会计核算内容的真实性有待加强,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坚持常态化、透明化。
三、财政监督严重滞后。农业税取消,耕地占用税和契税被划转给地方税务局后,乡镇财政所的组织收入的职能大大弱化,但会计核算、补贴资金发放、民生民本支出、项目资金的管理职能需要加强,基层财政所职能转换迫在眉睫。财政监管职能的弱化是目前财政所职能缺失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门利益发生碰撞。由于中央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对民生民本支出投入加大,上级在下达乡镇涉农补助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增多,但分属财政、民政、水利、教育、计生等多个部门,资金分散,多头管理,乡镇财政看得见的不能实施有效监督,使看不见、摸不着的财政所无法管,容易形成真空。2、财政所监督力量不足。目前情况下,无论是资金分配还是项目申报,在资金分配上,各种项目资金一般是由分管部门安排,项目申报由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申报,未到财政部门协调备案,对项目本身情况了解较少;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应派员全程参与,但技术和人员方面的原因,多数情况只是表面上的看客;事后应该按规定进行跟踪问效,由于人手不够,只对大的项目进行评审,小的无力顾及。3、违规处理不到位。由于项目资金多头管理,各部门有的为利益违规操作,各取所需,对项目资金进行蚕食,许多检查一般是由本部门组织,他们只要求项目的及时完工,应付上级,对细节不闻不问,或者不告不查,即便查出有问题,对其罚款,罚未责众。
四、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自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所人员只出不进,吸收新人极少,导致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通过对11个乡镇财政所的调查发现,11个所共有干部职工33人,从学历上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6人;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的有4人,40—50岁的有5人,30—40岁的有10人,30岁以下的有14人;虽有部分年轻人,但他们当中大部分退伍军人回乡安臵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胜任业务工作;年龄偏大的不想学业务,导致乡镇财政所业务人员断档,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工作开展困难。
《对乡镇财政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五、人员有为没有位。乡镇财政所作为基层的政府财政管理者,无论是履行财政职能,还是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身份至今末得到确定。乡镇机构改革后身份确定为事业编制,但行使的又是行政管理职能,而工资标准却依照公务员执行,没有享受与身份一致的绩效工资待遇,与同在乡镇工作的派出所、国税、地税等部门公务员相比,不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都明显有失公平。如前所述的单位负责人均享受副科或正科待遇,而财政所长则永远是一个科员级别,同时,地方行政执行政策的不一致,有的地方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更有甚者,因身份的不确定,财政干部不能提拔为行政领导,这种有失公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乡镇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乡镇财政所目前的现状和困境,如何化解在财政职能转变、规范财政管理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乡镇财政的作用,建立阳光透明的公共财政。笔者认为:
一、顺应形势,转变观念,推进科学精细化理财。在实行金财工程金税工程,乡财县管乡用以及省管县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财政干部理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法,推进科学精细化理财。1、积极推进金财工程金税工程建设,全面推行税费一体化征收管理模式,有效整合财税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做到实时、全程、全方位监控,确保资金运行安全、规范和有效。2、着力打造一卡-通信息服务平台,实施财政补贴直通车工程,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账乡代理,努力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科学化管理,着力构建县乡联网一体化,发放补贴‘一卡-通’,财政拨付一线控,服务一站办的财政管理新格局。3、积极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全面实施乡村两级债权债务信息管理,进行常态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
二、切实转变职能,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农业税取消和耕地占用税契税划转后,中央对三农的投入和民生民本支出不断加大,乡镇财政所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服务上,财政职能由过去征管型向服务型转变,克服财老大思想,积极主动为人民服务。1、加强政策学习,提升服务能力。广大财政干部要认真学习好,实现好,执行好中央和地方出台各项财政政策,对惠农政策要进行细致深入调查、走访,掌握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将各项惠农财政资金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农户手中。2、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办事限时办结制,建立服务信息登记台账,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公开服务承诺、办事程序、政策依据,努力完善服务体系,改变过去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积极向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做好政策咨询、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三、做好财政监督文章,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于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财政职能的转向,财政监督将是今后财政工作的主要职能,财政监督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改变过去四多四少即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中事前少;对收入检查多,支出监督少;单一性检查多,综合全方位监督少。积极推进财政监督机制体制创新,搭建财政监督信息平台,切实加强财政收支监督和会计监督,大力推行财政信息公开,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进一步
完善内审制度,建立健全财政内部控制机制;着力加强财政补贴资金和项目资金的监管,在项目申报立项、公示、资金拨付、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建立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实行追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学习终身的理念 ,认真组织各个层次的财政业务培训和岗位培训,采取积极灵活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创新干部培训机制,适应财政中心工作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2、加强人才交流。财政所内部要实行定期岗位轮换机制,一个人不能老呆在一个岗位,要定期换岗,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建立合理的后备力量培养机制,加大对干部的提拔力度;实现干部的正常流动,对长期艰苦在偏远乡镇的同志,有条件地安排到好的乡镇或城区工作。3、提高-干部待遇,建立激励机制。想方设法将基层财政所人员的身份扶正,转为公务员,同时,解决单位负责人副科待遇;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财政所软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考核奖励激励机制,要真正做到
《对乡镇财政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切实做到工作实绩与工作待遇挂钩,充分调动财政干部想干事干好事的积极性。
XX乡财政所
2011年10月27日
对我县乡镇财政运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2017-05-11 20:02 | #2楼
近年来,每到年头岁尾,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钱”,找财政拔、找银行贷、找个人借,以度“年关”,从而保障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出现这种状况,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是怎样发挥的呢?为此,笔者深入部分乡镇调研,与乡镇探讨分析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内在原因,并据自已多年从事乡镇财政工作的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现状
乡镇财政收入的好坏、支出结构的优劣、保障力度的大小,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几年我县乡镇财政资金不足,保障乏力,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乡镇政府公用经费明显不够。一是政府正常运转的经费不够。虽然近年县财政通过增加税收、调整体制等方式增大了乡镇财政总量,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拔付力度,但没有将乡镇负债考虑在内,很多乡镇每年归还部分新老债务(10万元以上,占到公用经费年预算额的一半多)后,用于运转的经费就不够了。二是发展社会事业的经费不够。民政方面,敬老院的修缮、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所需经费不够;安全方面,突发事件的解决处理经费不够;计生方面,计生服务站人员工资不能保证、手术费不够等。要想解决点具体问题,就得“等、靠、要”。要么向上级财政伸手要钱,要么通过各种途径“争取资金”,要么等上级出台政策(如我县农村医保、低保),乡镇财政已没有能力来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太少。政府职能转变后,乡镇政府亦从直接经济管理转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上,可财力有限,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明显偏少。一是公共安全方面,我县近年来安全监管工作抓得很紧,亦明确了乡镇“安办”在工作中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故“安办”还算是一个“有钱”的部门,日常工作能正常开展。但若要完善场镇消防设施、拆除大型的危险建筑等就无能为力。二是为“三农”服务方面,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我们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与方向,乡镇也是在全力推进,可“力”太小故“效”太差。县上强力推动农业四大产业,要求“一乡一品”,做出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http://cankao.gcw818.com查看更多文章特色,但很少有乡镇形成了(乡)镇域经济的支撑产业。乡镇政府在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没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缺经费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乡镇政府公信力下降很快。政府的诚信度越高,工作开展就越顺利。然而,我们不得不尴尬的承认,乡镇政府的公信力越来越低,诚信度快速下降。一是群众信任度下降,平时的一些工作安排如维修学校、整修村道、归还某笔欠款(如普九借款)或是修建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配套设施等,时常因财政资金不足无法兑现,就会得到老百姓“说话不算话”、“不讲信用”的评价。二是干部积极性下降。有些乡镇职工津贴发不起或是发不全,干部就不愿垫付如差旅费、购买小型办公用品等费用,工作积极性就不会很高;在干部交流过程中,一些在县级部门工作的同志就不愿到乡镇工作,因为“乡镇好困难哦”。
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的内在因素
乡镇财政曾经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改革政策不断出台,特别是在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各种条件不断的变化促使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运转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乏力,是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县绝大多数乡镇都是农业镇,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尚未起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有的乡镇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招商引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几乎没有上过工业项目,尚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状态,经济发展普遍较慢。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明显偏低。二是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种植业仍是我县各乡镇经济的主业。三是二、三产业规模小,大多数乡镇没有企业,或是仅有一、两家砖瓦厂、小酒厂等,个体私营经济既少且小又散。反映在财政收入上,就是税改前这些乡镇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0%,高的占70-80%,税改后没有大的税源作为本级财政收入的支撑。由于乡镇经济规模偏小,再加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含税量”小,导致乡镇财政收入规模明显偏小,增长也比较缓慢,缺乏发展后劲。
乡镇负债过重,财政运转困难,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历史原因。据调查,我县各乡镇平均负债在400万元以上,最多的高达3000多万元,而乡镇债务大多是为发展公益事业(普九、双基达标、民政五保),兴办乡镇企业,改善办公条件,进行集镇建设和农业开发等原因形成的,债务越积越多,乡镇财政不堪重负,给乡镇的各项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是干部职工的垫款一时无法兑现,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乡镇领导经常被债权人纠缠讨债,无法正常工作;三是经费紧缺引发了各类社会矛盾,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政策影响较大,收支矛盾突出,是乡镇财政困难的政策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影响。中央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广大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由于我县大多数乡镇经济比较落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提五统、教育费附加、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农业税等税费。中央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以上税费的收取,从而使乡镇收入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如:在税费改革之前,我县兴旺镇每年收取农特两税达70多万元、提留统筹120多万元,税改后此项转移支付补助不到110万元,相差80万,财政较为困难。二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通过集中地方的财力,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各级政府为了确保本级财力,都努力提高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把一些如金融、电信等好的企业、个人所得税和金融营业税等大的税种都收了,于是到乡镇一级可收的税就可想而知了。三是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过大。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支额大;还有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乡镇政府所担负的促发展保稳定职责越来越大,财政收入的增长潜力与财政承受能力脱节,财权与事权越来越不相适应。
预算管理无方,财政监控无力,是乡镇财政困难的管理原因。在乡镇领导而言,一切资金开支都由“领导研究决定”,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就做好了。对于按预算法操作,年初搞预算、年中作调整、年终来决算不“感冒”,更勿用说依据预算调度、使用资金。而由于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乡镇财政部门也无法或无力过多的监控资金使用情况,当然也谈不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怎样依法(预算法、会计法)理财,提高管理水平,是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乡镇机构改革效果不理想,人员还没有真正精简下来,财政资金主要用来“保吃饭”,也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解决乡镇财政运行困难的建议
乡镇财政的问题,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解决好乡镇财政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乡镇财政收入的根本好转,是各级特别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建议之一:循“道”生财努力壮大乡镇经济实力
注重地方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围绕我县的优势产业生猪、水果、蚕桑等做好特色品牌文章,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公司加基地,基地联农户,农户进协会”等工作模式。做到农产品有检验标准,工业产品有注册商标,以品牌占领市场,狠抓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河舒豆腐”、“相如香兔”、“锦橙100号”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做优“龙头企业、特色基地、绿色品牌、专业市场”形象,以品牌、商标注册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特色品牌促进增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税增长。
注重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抓好开放型经济,走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找资本之路,实现乡镇工业低成本扩张。如:金溪镇引进外地客商打造“相如香兔”,利溪镇利用原“利溪丝厂”资产存量,引进外地客商组建“
丝绸”等。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财政收入的增长点来抓,加大“抓开放,促引进”力度。南燕乡“白云山”矿泉水厂引进南充客商把企业做大做强,现“白云”牌矿泉水生产品种多,销售前景好,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银汉镇、金溪镇吸引民间资金整合农村小作坊酿酒资源,现其白酒酿造初具规模,小有名气。引导民营企业搞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罗家镇郑柏林租用荒山,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优质水果“一座山”;兴旺镇绿野公司租用土地近500亩,投资300多万,搞花、药、菜种植和猪、兔养殖,已初显效益。该镇还引进其它5户业主种优质水果、搞栽桑养蚕等,形成了业主经营“一条线”,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注重长期效益,着力发展三产。抓好基础建设,以乡村公路建设、“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加快农网改造,加快小城镇建设,打造商品流通的集散市场,发展第三产业;紧紧抓住我县打造“嘉陵第一桑梓”四a级风景区的大好机遇,围绕开发旅游小商品做文章,充分利用我县农村丰富的竹子资源,依托精湛的农家竹编手艺,发展竹编手工艺品。如竹剑、竹坠、竹笛、竹篮、竹扇、竹板(快板),在上面印有相如文君抚琴沽酒、相亲相爱的画像,或是他们的爱情传说,或是司马相如的辞赋。亦可据司马相如是大文豪的特点,在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上面开发小商品,甚至可以将嘉陵江边的鹅卵石稍作打磨,刻、画上与相如文君相关的字、像,作“镇纸”卖,这其中有很多艺术品可用手工制作或是较少投资就能做出来的。或是在旅游线上打造上档次、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农家乐”等。通过这些方式,带动、促进乡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建议之二:照“方”聚财竭力提高乡镇造血功能
注重依法行政,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征管,依法治税。按照“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改善结构,良性发展”的总体要求,注重财税收入的总量和质量,广泛建立税控体系。针对农村税源分散,税收失控,难征难管问题,健全征管网络。加大税收稽查,打击偷、漏、骗、抗税行为,建立以税务专管员为主体,乡镇协税护税体系。对地税实行纳税申报,代扣代缴,堵塞税收漏洞,杜绝人情税,关系税。突出信息化征收,加大“金税工程”、“金财工程”建设,提高财税征收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确保财税法规的统一性、公平性、严肃性,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注重发展为本,培植后续财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靠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源,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切实抓好发展这第一要务,选准发展方向和财源增长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着力培植后续财源。围绕我县“五句话”的发展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http://cankao.gcw818.com查看更多文章思路和“六个县”的奋斗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政收入为重点,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方针,大力培育生猪、蚕桑等特色支柱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乡)镇域经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建议之三:凭“术”理财尽力提高乡镇资金效益
注重增收节支,创新管理举措。推进财税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将财税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氛围。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清税费,抓老欠,促清收。二是严格依法治税,依率计征,规范税费减免。三是树立节支增收观念,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理财指导思想,对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减少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经费、差旅费、水电费等一般性支出。按照“精干、高效、统一”原则,撤并乡镇、分流人员,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事业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合理合并村组、精简村社干部,推行交叉兼职,节减村级开支。
注重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建立和完善乡镇财务管理办法,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大力开展财政支出效益检查,建立财政资金跟踪问效机制,加强对扶贫、代赈、救灾等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内部审计办法,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注重体制完善,加大转移支付。一是规范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关系。县乡财政应结合时势发展的趋势,在财政法律政策范围内,对一些过时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升级更新,建立、修订、完善新《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二是建立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十一五”乡镇财政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各个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地理位置差异大,以前的财政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新的财政体制。重要内容是确保基层政府正常运转,对乡镇财政债务予以锁定,建立偿还基金制度。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每年年终县财政扣除乡镇和村干人员经费、各项保险费、历年借款、水费等以后,乡镇必保的单位公用经费、道路交通建设、优抚经费、补助村级办公开支等公用经费缺口较大,更说不上归还欠款、消赤减债了,但到“年关”仍要还一部分欠款,发一部分职工津贴,以保稳定。因此,应从乡镇实际出发,确保税收增长部分和因中央政策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而减少的财力全额予以弥补,减少乡镇财政缺口,资金划拨也应考虑乡镇债务大小这一因素。同时上级财政部门应赋予其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权,让乡镇财政根据自身财力统筹安排支出,真正做到“还政于乡镇”,扩大乡镇财政的调控能力。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
建议之四:依“法”用财,全力优化乡镇支出结构
注重“公共”财政,规范供应范围。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乡镇财政供应范围主要满足政府行政开支以及支援农业、科教、文化、安全稳定和计划生育方面的需要,首先要确保干部工资发放,坚决压缩业务性开支,严格控制事务性支出。
注重以收定支,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约束机制,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编制年度预算,以收定支,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不安排赤字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要依法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改变不尊重预算编制的作法,从严控制追加预算支出。
注重支出改革,强化财务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做到重点突出,有保有压。推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零户统管”,将“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落到实处,以增强预算的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对乡镇财政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相关文章: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乡镇信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09-25
离退休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09-25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思考09-25
乡镇联村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