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常识>《大棚甜樱桃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大棚甜樱桃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时间:2022-11-22 04:53:10 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棚甜樱桃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我们引进了国内外甜樱桃优良品种红灯、早大果、美早、乌克兰系列等进行大棚栽培试验,扣5年生甜樱桃667m2产1500 kg,产值4.5万元。现将甜樱桃早产、早丰高效温室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大棚甜樱桃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1棚址选择

建棚时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大棚面积以800~1000m2为宜。一般应建东西方向、单坡面大棚。为降低成本,可用土打北墙,东西墙高3 m,距北墙2 m处高3.5m。用水泥柱(内有钢筋)支撑。南墙高2.5 m,东西墙各留工作门和通风窗。窗距地面1.5m高,南北墙内均用泥皮粘住(窗除外),防寒保温。棚内水泥柱(内有钢筋)作主柱。行距柱距为3.5m,立柱上方用竹竿作骨架,连接南墙和北墙,扎成50cm见方的方格,上覆无滴膜。膜上再铺一层草帘子。扣棚时间掌握在12月下旬。

2品种选择

建立大棚樱桃的目的是让樱桃提早上市,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应选择成熟早、自花坐果率高的优良品种,如红灯、早大果、美早、乌克兰系列等品种。同时按3: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

3栽植

应选择根系健壮、须根多、苗木粗壮、芽饱满的壮苗或5~8年生树体较矮、内膛枝较多的初结果树。砧木要选用山樱桃实生砧,应用矮化砧(如菜阳矮樱桃)作中间砧。已结果的壮树,要喷施适量的多效唑,抑制其生长。棚内壮苗栽植株行距为2m×3 m或1 m×2 m,壮树可为3 m×4 m。

4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开心形或自由纺锤形树形。这类树形的树冠小,整形容易、结果早。春季,树液流动或在秋季8-9月后,采用苹果拉枝的方法,开张角度一般为50-80。,以缓和树势,增加成花量。为促生分枝和有助于花芽分化,要在春季萌芽前,对其生长枝进行短截。对缺枝部位或长枝上的侧芽进行刻芽,以促生新枝和增加结果枝。夏季对新梢进行摘心,在主枝延长枝和中央领导枝长至30-40cm时可把顶梢剪去10 cm,其余枝和背上主枝则留5~10cm重短截。长势旺的枝可进行二次摘心,对背上强枝可连续摘心,促其形成结果枝组。

5花果管理

由于棚内温度较高,通风较差,花期辅助授粉很重要。可采用放蜂或人工授粉来提高坐果率。同时,每隔1od喷1次o.3%尿素+0.3%硼砂或者0.5%磷酸二氢钾溶液来提高坐果率。在果实着色初期,适当摘除挡光叶片;树冠下铺反光膜;单坡面棚于北墙拉反光幕,同时喷洒着色剂,促进果实着色和提早成熟。

6土肥水管理

樱桃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因此应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少用速效化肥,多用有机肥。樱桃浇水不需要大水漫灌,要求水过地面湿即可。发芽前追施1次肥,以氮肥为主。2~3月追施果树专用肥,每株施肥量为0.2~0.4kg。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在花果期进行1~2次叶面喷肥。采果后以磷、钾肥为主,以促进花芽分化。秋季施基肥,以土杂肥为主,667m2施4000 kg土杂肥。以上每次施肥后都应浇1次水。

7棚内温度调控

大棚樱桃棚内温度调控非常关键,一旦控制不合理,就可能发生冻害,造成坐果率低、果实与叶片腐烂等现象。因此,扣棚后,要特别注意温度调控。扣棚3-4d内作业门和通风窗要全开,3~10 d逐步关闭作业门和通风窗,10d后夜间逐步盖齐草帘,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到16℃时,每天10:00~17:00通风换气,17:00后关闭通风窗并覆盖草帘,每天太阳出来后揭开草帘。扣棚后至开花前,棚内湿度靠覆盖地膜控制,适宜湿度为70%-80%;花期适宜湿度为50%~60%,可放吸湿剂来控制;幼果至着色期适宜湿度为60%~70%,可以通风换气来控制;着色至采收期,适宜湿度为60~70%,需通风至逐步揭膜。采收期后可全部除膜,并需施肥浇水,加强地下管理。

8病虫害防治

据我们多年来的观察,在山东省临沂地区,大棚甜樱桃的病虫害主要有桃细菌性穿孔病、圆斑病、腐烂病、流胶病、梨蝽象、舟形毛虫、桃瘤蚜、梨网蝽、梨小食心虫、大灰象甲和刺蛾等。初秋在樱桃树干、主枝上绑草把,诱集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梨网蝽越冬成虫及梨蝽象产卵,秋末解除草把烧毁。11上旬用石灰12份、盐1份、石硫合剂2份、水40份配成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既可杀死在树干裂皮中越冬的害虫,又可防止树干冻害。初冬及时清扫果园,将枯枝、病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并铲除果园周围的杂草,集中埋入地下,可消灭多种越冬虫源。发芽前,全树喷1次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喷40%福星4000倍液+45%大生1000倍液+1.8%阿维菌素4000倍液2~3次。

《大棚甜樱桃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大甜樱桃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2017-05-08 09:54 | #2楼

1.意大利早红:由意大利引进,果实中大,单果重8~10克,最大12克。果形短鸡心形,果皮鲜明紫红色,肉色红、细嫩、汁多,风味酸甜,品质上佳,不裂果。树体健壮,树姿较开张,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强,栽后三年结果,5年进入丰产期,丰产稳产。果实在烟台5月21日即成熟,适于大棚栽培,经济价值高,为早熟甜樱桃的上品。

2.乌克兰大樱桃:

(1)早红宝石:引自乌克兰,特早熟,5月7日左右成熟,是目前我国最早熟的甜樱桃品种;单果重,外观漂亮,有光泽,品质佳,商品性状好,

花后27-30天成熟,果实阔心脏形,平均单果重8克,果皮紫红色,易剥离。果肉紫红色,肉细多汁,甜酸可口,核小可食率高;早果,丰产,

嫁接接后第三年结果,嫁接栽后第三年结果,以花束状果枝结果,盛果期亩产1060千克;适应性强,抗旱,抗寒,适应性强。栽培时应选微酸性,有水浇条件,排水较好的地块。最适合在春天升温较早的地区或保护地栽培。

(2)抉择:果实大型,果实圆形至心脏形,平均单果重13克。品质极佳易鲜食,果皮紫红色,果肉紫红色,质细,多汁,酸甜可口,果核小,半粘核,鲜食品质佳。早果,极丰产,

嫁接树栽第三年结果,以花束状果枝结果,盛果期亩产1533.3千克。发展前景广阔。花后40~45天成熟,5月10日左右成熟,很有希望代替目前主栽品种红灯。适应性较强。抗旱,抗寒,适应性强。栽培时应选微酸性,有水浇条件,排水较好的地块。

(3)维卡:引自乌克兰,果实大,单果重11~13克,果实圆形至心脏形,果皮紫红色,果肉紫红色,质细,多汁,有葡萄甜味,果肉较硬,较耐贮运,果核中大,半粘核,鲜食品质极佳,花后35~40天左右成熟,山东5月10日成熟,嫁接后第三年开始结果,混合枝,长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均可结果,盛产期亩产1333.3公斤,抗旱,抗寒,适应性较强。栽培时应选微酸性,有水浇条件,排水较好的地块栽培。

3.红灯:

大连农科所引进,平均单果重,10~12克,果面紫红色,鲜艳光亮,果肉厚,含糖14度,风味甜酸适口。陕西5月上中旬成熟,是大棚栽培的理想品种。

另有先锋,斯坦勒,雷尼,佐藤锦。

大樱桃大棚促成栽培系列技术

一、品种选择与配置

1.主栽品种

以早熟红色品种为主。当前的较优品种是:红灯、意大利早红,乌克兰大樱桃等。为丰富授粉品种,提高坐果率和延长供应期,可适当搭配佐藤锦、雷尼、先锋等优质品种。

2.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以2~4:1为宜。为充分与主栽品种授粉,同一棚内的授粉品种不应少于2个。

二、壮苗

1.砧木

以选用健壮、叶片大、根系发达、嫁接亲和力好的砧木为原则。目前较好的砧木为莱阳大叶草樱桃压条苗、山樱桃实生砧等,棚栽中还要注重选用具有矮化性砧木,如莱阳矮樱桃,国外引进矮砧可试栽推广。

2.苗木

选用根系好、苗木粗壮、芽眼饱满的苗木。具体选苗以苗高80厘米以上至1.2m、根系完好的果苗为好。

三、栽枝密度

为了更经济利用土地获取更高的效益,大棚樱桃栽枝密度应比露地栽培大。一般行株距为2~3mx1.5~2m,667平方米栽111~222株。具体密度因品种、树形、地力和栽培条件等因素有所不同。

四、整形修剪

1.树形

棚栽大樱桃应采用矮小、紧凑、光能利用率高的树形,拱圆式塑料大棚中间行为改良主干形,此树形干高50~60厘米,保持中央领导干的优势,其上均匀配置8~10个水平延伸主枝,其上着生结果枝组,树高3米左右,棚栽树可适当减少主枝数;大棚边行可采用无主干的丛状自然形,即从地面分生3~5个主枝,开张角度为30~60度,树体较矮。

2.修剪修剪措施主要在生长期完成。

(1)拉枝、刻芽:从定植后的第2年开始,春季萌芽前,将长枝拉到水平,扣棚前后,将高树落头,并通过拉枝,调整大枝方位,以利扣棚;定植后的2~3年间,于春季萌芽前,对中央领导干以及枝条侧生芽部位,进行刻芽,以促发成枝。

(2)夏季摘心:5月至7月上中旬,主枝延长枝长到40~50厘米左右时摘心,以促发分枝;主枝上着生的直立新梢,待长至10厘米左右时摘心,以促使新梢基本成花。

五、土肥水管理

1.土已栽枝树,可顺树行培垄,垄高30厘米左右,宽0.8~1m;新建园栽植前可按行向起垄,垄高30~50厘米,垄宽0.8~1m;扣棚前1个月,最迟于扣棚的同时,顺垄背覆地膜,为根系创造良好的温、光、水的生长条件。

《大棚甜樱桃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肥

(1)基肥:掌握早施和足量施用有机肥的原则。采果后至7、8月份施用有机肥,株施腐熟鸡粪10~20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30公斤或猪圈粪50~60公斤,开沟施或结合土壤深翻时撒施。

(2)追肥

追肥应在谢花后,硬核期之前进行,幼树株施复合肥0.5~1kg,结果树一般施复合肥1~2公斤或人粪尿25公斤。

(3)根外追肥:扣棚期间主要为根外追肥。盛话前期喷0.3%硼砂、盛花期后喷0.3%尿素及600倍磷酸二氢钾,注意喷施应在下午或傍晚,主要喷洒叶背,以利于叶片吸收。另外,扣棚后于开花前,枝梢喷布1%~3%的尿素,可促进花芽发育。

1.水

大棚栽培在棚内,一般地面又覆地膜,因此,浇水量和次数应比露地少。

大棚樱桃浇水要掌握少量多次,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为防裂果,果实膨大期,可采用沟灌或局部灌水。有条件的棚,可采用沟灌或局部灌水。有条件的棚,可搞滴灌。灌水标准:土壤含水量以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宜,田间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

六、病虫害防治

应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护好树体和叶片。一般于覆膜前后喷一遍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采果后喷1~2次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7~8月份,喷2~3次石灰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毛虫、刺蛾类于幼虫期喷菊酯类药物防治。

七、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1.花器锻炼开花前10天开始,大棚每天拔缝或开天窗,让树体接受一定量的直射光,利于花器发育和增强适应能力。

2.辅助授粉

大樱桃多数品种自花不实,又加棚内温湿度高,通风不畅,花期辅助授粉尤为重要。(1)人工授粉:利用上年采集的混合花粉(冰箱冷冻、干燥贮藏)和当年花期随采随用的方法,于开花期,进行人工点授等。(2)放蜂授粉:花期放蜂,一般每667平方米一箱蜜蜂;近年引进日本角额壁蜂,耐低温能力强,传粉能力比蜜蜂高,每667平方米可释放壁蜂300头左右注意放蜂前10天不要喷药。

3.疏花疏果

目的是提高单果重和果个整齐度,花量过大的树体,可适当疏除瘦小花蕾、弱花和晚花,生理落果后疏除小果、畸形果。

4.果实着色

果实着色初期,适当摘除挡光叶片;采收前10~15天,树冠下银色反光膜,行间挂条状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

5.使用多效唑幼旺树(2~4年生)使用多效唑,抑长促花效果明显。分土施和喷施两种方法。土施:2~4年生树,单株用量2~3克,于树冠外围开环状沟,施后浇水。喷施:5月中、下旬,相隔10余天,喷2次500~1000x10的负6次方的多效唑。

八、大棚设置

1.棚址与棚的种类

建棚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或向阳的缓坡地;排灌方便、地下水较低、土质疏松的地方。大樱桃促成栽培以拱圆塑料大棚为宜。

2.棚向、大小、结构与布局(1)棚向:拱圆塑料大棚一般为南北向,采光均匀,棚内栽植树行向也应为南北向。(2)大小:一般单棚面积667平方米左右。过大,通风散热较差;过小,保温性能较低。(3)结构:大棚跨度一般为7~10米左右,长度50~80米,棚高主要取决于树高和管理方便与否。一般拱棚顶高为2米半或3米半,肩高为2米或2米半。要求树高离棚膜保持40~50厘米的空间。棚顶夹角要小一般不大于30度。(4)布局:南北向大棚,棚与棚之间的间距,一般是棚顶高的0.8~1.5倍。在风大的地方,棚要错开排列,以减轻大风的危害。

3.通风与覆盖(1)通风:大棚通过作业门和通风窗,或拔缝通风。作业门设在拱棚两端,大小约为1.5m(高)x0.7m(宽),棚的中上部和两侧设通风窗,大小为0.5~0.8m,间距为5~8m;设通风窗比较费工费料,可采用拔缝通风,即将薄膜分成3幅,将棚顶1幅压在东西两侧幅的上面,相互重叠30厘米,拔缝通风省料,操作容易。(2)覆盖:a薄膜:大棚覆膜应选用透光率好的长寿无滴聚乙烯膜。因为旧透光率低,因此,棚膜最好每年更换新膜。b覆盖:最常用的保温方式是棚膜上覆盖草帘,昼揭夜覆,可减少棚内散热,免受低温危害,但草帘成本较高,每天揭盖费工多,遇雨雪棚架负重大,经改进,可试用2层薄膜中间填充碎旧线毯、保温棉等缝制的保温被或多层纸被。纬度稍南的地区,如青岛地区以南,采用双层膜棚,遇低温,结合临时加温措施,如棚外熏烟、棚内点燃酒精等,可成功的抵御花期低温危害。

九、建棚、扣棚和除膜时间

1.建棚时间

建棚时间,要以单位面积上能否形成一定的商品产量,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准。较高水平的管理,一般是3年形成一定数量的花芽,第4年开始建棚覆膜。

2.覆膜时间

扣棚应在树体完全自然休眠之后。据报道,大樱桃在7.2度以下,经1100~1440小时即可通过自然休眠。一般12月底即可通过休眠。具体扣棚时间,还要根据大棚的设施条件(加温、保温条件)和鲜果上市期来确定。例如,莱阳市沐浴店镇青岚村口,1996年1月7日覆膜加盖草帘,4月22日开始采收,比露地提早38天。青岛城阳夏庄于1998年2月初覆双层膜,4月25日开始成熟,比露地早熟近1个月。

3.适时除膜

春季过了晚霜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可逐渐加大大棚两侧的拔缝通风,直至将覆膜卷到大棚一侧的薄膜重新盖好,以升温和防裂果。采收结束后,可完全除掉棚膜。

十、大棚温湿度管理标准极其调控

1.温度管理标准及其调控(1)温度标准:覆膜至发芽前:白天18~20度,夜间3~5度,发芽至开花期:白天18~20度,夜间6~7度,地温14~15度,盛花旗20~22度,不要超过25度,夜间5~7度,花粉萌发受精的适宜温度白天18~20度,落花期:白天20~22度,夜间7~8度,果实膨大期:白天22~25度,夜间10~12度,此期应保持昼夜温差10度以上,以利于果实膨大和着色。

棚内地温与气温之间应保持相对平衡。不同生育期的适宜地温即为棚内相应生育期的日平均气温。(2)棚温调控:棚温管理往往是大樱桃棚栽成败的关键之一,升温:主要是白天棚膜受光升温,夜间保温可加盖草帘或多层纸被、双层膜棚等,燃煤、燃油等加温棚可有效的抵御寒流降温。扣棚前或扣棚的同时,顺树行覆地膜,可是地温稳定上升。降温:主要是通风换气降温,棚内浇水,也能适当降温。防冻:扣棚至发芽后,特别是花期,若遇降温天气、无加温大棚需采用临时加温措施,如棚外熏烟、棚内生火炉等。

2.温度管理标准及其调控(1)温度管理标准:空气相对湿度发芽期80%左右;花期、果实膨大期,50%~60%;着色至采收期,50%。土壤相对湿度:发芽至初花前,80%为宜;花期至果实膨大期,60%~70%为宜。(2)棚湿调控:主要是通风降湿,适当提温也可降湿。棚内土壤湿度,主要取决于灌水方式、次数与数量。棚内灌水应掌握少浇勤浇的原则,滴灌、穴灌利于土壤水分的控制,覆地膜利于保持土壤湿度。

怎样建甜樱桃园

据市场调查,甜樱桃是当前效益较高的果树树种之一。我国栽培历史较短,果农经验较少,建园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园址选择

甜樱桃不耐涝,不抗盐碱,喜光性强,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高,因此,建园应考虑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为中性至微酸性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原核果类果树重茬地切忌建樱桃园。

二、品种选择

甜樱桃的品种较多,早熟品种主要有大紫、红灯、红艳、黄玉、早丰等;中熟品种主要有那翁、佐藤锦、拉宾斯、滨库、斯坦那、期塔克艳红、萨姆等;晚熟品种主要有先锋、艳阳等。目前早熟品种市场竞争力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在确定主栽品种数量上,早熟的红色大果品种应占较大比例,生产上可以推广的早熟品种有红灯、大紫等。一般情况下,晚熟品种果个大、色泽艳、果肉硬、耐贮运、产量高、品质优,鲜锒加工兼用。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三、授粉品种

甜樱桃除少数几个品种外,绝大多数都是自花不结实或结实力很低的品种,即使能自花结实的品种,配置授粉品种也可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对异花授粉的品种,授粉树还要有一定的选择,有些品种还具有单向异花不稔的特性。选择授粉品种时要考虑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高、开花期基本一致以及适应性强、果实经济价值高等多种因素,最好选配2个以上授粉品种。授粉树比例应在30%以上。根据经验,较理想的授粉品种组合如下:主栽品种为红灯,授粉品种为大紫、红蜜、滨库、先锋;主栽品种为大紫,授粉品种为那翁、滨库、黄玉、红灯;主栽品种为那翁,授品种为大紫、先锋、黄玉、滨库;主栽品种为先锋,授粉品种为滨库、斯坦那、兰伯特;主栽品种为早丰,授粉品种为大紫、那翁;主栽品种为滨库,授粉品种为大紫、先锋、红灯。

四、栽植密度

甜樱桃生长势强,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栽植密度不宜过大,从栽培实践看,株距3~4米,行距4~5米,亩栽33~~56株较为适宜,土壤瘠薄的地或山坡地可适当密些,土壤肥沃地可稀些;早熟品种和生长势弱的品种可适当密些,长势强的品种宜适当稀些。

五、栽植方法

栽植时期可在秋季或春季进行。因冬季寒冷、干旱、多风。春栽方兴未艾在土壤解冻后尽早进行。果树发芽后遇阴雨天栽植成活率很高。栽植时要求挖80厘米见方的穴,每穴用25~50公斤土粪与表土拌匀回填至距地面30厘米左右,将苗木放入坑内,使根系舒展,随填土随提动苗木,踏实,与土壤充分密接。浇足定植水,下渗后再覆土将穴填平,并盖上地膜保墒。

【大棚甜樱桃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相关文章:

樱桃栽培管理施肥增甜技术03-09

甜樱桃幼树的四季栽培管理09-25

甜樱桃的采后管理09-25

大樱桃早果丰产栽培管理技术09-25

大樱桃的最佳栽培条件09-25

云南樱桃栽培技术要点09-25

樱桃树栽培技术09-25

日本甜樱桃品种介绍05-29

大樱桃早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04-23

大樱桃栽培技术果树种子类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