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猕猴桃溃疡病的调查与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一年有两个发病时期,第一个是春季,猕猴桃萌芽前期至展叶后;第二是秋季,猕猴桃果实成熟前后,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发病主要为害秋梢枝叶,主干、枝蔓发病较轻。2017年、2017年、2011年连续三年我县猕猴桃溃疡病严重发生流行,从实践调查分析,秋季发病轻重和翌年春季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程度有着很大关系。
今年进入秋季,连阴雨天气增多,温度降低;猕猴桃园枝叶茂密,通风透光较差,园间湿度大,适合溃疡病发生要求的低温、高湿的温湿度气候条件;猕猴桃进入采果期,这时采果使大量枝叶损伤,摘果形成果柄伤痕;叶螨、金龟甲、叶蝉、蟋蟀等虫害和灰霉、黑斑等病害的危害等形成大量的伤口,为溃疡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猕猴桃果实生长消耗了树体大量营养,树势减弱,使得猕猴桃对溃疡病的抗逆性较差。因此,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要求我们切实重视抓好秋季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工作。
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综合抗病能力。采果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进行平衡配方施肥,同时可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培养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合理灌水,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阴雨时要及时排涝,以防积水。
3、做好溃疡病防治工作,兼防叶蝉、金龟甲、蟋蟀等虫害和灰霉、黑斑等病害。在秋季九月中下旬至十月上旬及时施药,杀菌剂可用46.1%氢氧化铜(杜邦可杀得叁仟)1000-1500倍、3%中生菌素wp 800-1000倍液、20% 叶枯唑(速补)600—800倍,64%噁霜.锰锌(杀毒矾)400倍,12%松脂酸铜(柔通)800—1000倍或15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3000 ppm、或45%施纳宁150倍液;杀虫剂可选用2.5%氯氟氰菊酯(绿色功夫)2000倍或40%毒死蜱1500—2000倍液等。施药时可加入0.3%—0.5% 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主杆、枝蔓和叶片均匀周到喷施,每7—10 天一次,连喷2—3次。
不同时期施药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比较试验2017-05-07 14:21 | #2楼
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上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其主要危害猕猴桃的枝蔓、新梢及叶片,造成枝蔓枯死,严重时导致整个植株死亡,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近几年蔓延很快,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调查果园发病株率平均23.15%,严重的可达30%~40%,最高可达70%以上,且防治效果不佳,危害日益严重。然而,目前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究多集中在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上,而关于不同时期用药在防治效果上差异研究甚少。鉴于这种情况,笔者于2011-2017年进行了不同时期施药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研究,旨在探索溃疡病药剂防治的最适时期,提高防治效果,实现提质增效。
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1-2017年,在宝鸡市高新区钓渭镇金台村进行。该园栽培管理水平中等,品种为10年生徐香,南北行向,株行距3m×4 m,大棚架,生长结果正常,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较为严重。
供试药剂: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生产;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华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9个处理:①1月中旬喷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②1月上中旬喷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③对照不喷药;④5月上中旬喷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⑤5月上中旬喷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⑥对照不喷药;⑦11月上中旬喷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⑧11月上中旬喷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⑨对照不喷药,重复3次。不同时期每小区选 30 株用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全株喷雾,隔7 d一次,连续3次;30株用农用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全株喷雾,隔7 d一次,连续3次;其余30 株不施药。
试验前调查每小区树上所有病斑,并挂牌进行标记,涂药后均于第2年3月、4月调查发病情况并计算防治效果。计算公式为:防治效果=(药前病株数-药后病株数)/全部病株数×100%。
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差异较大,3次用药时间中以11月上中旬施药防治效果最好,1月上中旬防治效果次之,而5月上中旬施药防治效果不明显,相同时期两种农药的相对防效差异不明显。可见,提前预防和防治猕猴桃溃疡病可有效减轻后期溃疡病的发生和蔓延。
【猕猴桃溃疡病的调查与防治】相关文章:
猕猴桃引种06-07
猕猴桃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06-02
猕猴桃春季四项管理技术04-20
红阳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06-08
防治工作计划04-11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06-07
疫情防治会议通知05-17
疟疾防治工作展望05-18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02-11
矿山卫生防治制度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