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职业素养>《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时间:2023-03-01 16:54:25 方宇 职业素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新的理念不断涌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去面对,去反思,去探索,去解决。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初中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整个语文教学体系和教材教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主体作用的发挥,关系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恐怕还是语文教师本身的素养,因为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智能的教学设想,都必须由教师来实行,教师的素养不够格,所有的设想都将落空。俗话说,怎样的师-父带出怎样的徒弟。教师的思想水平和素养将给受教者深刻的影响。因此,一个真正有志于发展学生智能、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的语文教师,必须明白在新课改下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自觉地在增强自己的素养上狠下功夫。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塑造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具备以下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执政、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文明礼貌,注重礼仪。

  二、高度的责任心

  叶圣陶认为,教师的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得先肯负责任,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的这种责任感从何而来?首先来自对教育工作本身意义的正确理解。教书育人的内容、

  途径和问题是很多的,但首先需要的是对工作的浓厚兴趣,乐此不疲。童第周说过:“对工作有了浓厚兴趣,遇到困难、挫折,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回。”[ 4 ]孔子在告诫他的弟-子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不就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示范力量吗?

  三、良好的心理修养

  所谓良好的心理修养就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爱与宽容”。爱是教育的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呵护、尊重、理解和期待,更意味着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引导学生暂时失当的行为,去唤醒学生暂时迷惘的灵魂。用微笑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理想、智慧和人格,点燃学生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其次,“耐心和自制”。耐心和自制是坚强意志最关键的体现,耐心是教师以温和的态度说服学生,是教师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育的保证。自制是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感情平衡,正确地把握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师保持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以自己健康心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四、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学素养

  (1)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的核心,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基本条件。这主要包括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有关识字、用词、造句、语段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师要跟学生讲必要的语言知识;但是他们讲授这些知识时,不能凭借单纯的概念、定义、规则和若干“标准化例句”,因为这对于初中生来讲,很抽象,不易理解。我们要靠一篇篇活跃着作者的思想、生命、感情的文章。有关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逻辑等等的知识就,渗透在这些文章中。因此,语文教师在语言学方面的素养,就体现在是不是掌握我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应用规律,能不能熟练地综合运用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品评一些范文的精妙和一些病例的错失,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语言的知识,而且领略到语言运用的“诀窍”,变得聪明起来。

  语文教师的这种语言学素养,常常同他们在文学和文章学方面的造诣直接联系着。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读文章、写文章,因此他必须对各类文章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否则,不可能对学生真正有所助益。但在事实上,我们随处可见,一些教师把血肉丰满活跃着生命的作品分解成一堆堆零碎的知识,这完全是把语言学和文章学等同起来。至于在文学方面,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素养。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运用语言的范例,语文教师不但应该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应该知道怎样通过作品的语言形式去探其幽,揽其胜,品其味,得其神。总之,在语文学科方面,语文教师的素养主要体现在“实”“活”二字,这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智能的基本保证。

  初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会提出一些超出语文学科范围的问题,加之各门学科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涉及到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

  精通读书之道,应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语文教师要能够广泛阅读并从中搜求有用信息,吸取其中的精华,能够利用各种工具书自行解决疑难问题。在读书这件事上,语文教师还得兼有演员或广播员的素养,即能用普通话朗读文章,并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固有的感染力能真正震撼学生的心灵。

  熟悉各类文章的写法,这是语文教师的又一项基本功。语文教师当然应该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就基本功而言,首先要求写得“像样”“合格”,即写诗像诗,写文像文,写戏像戏,写哪类文章都符合哪类文章的要求。有了这样的素养,指导学生作文就容易得法;否则,自己还没有入门,指导起来就会不得要领。

  教学是双边的活动,按现代教育的观点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就对教师的听话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听出学生说话的意思、条理、说法和某些口语特点,善于迅速地听出学生说话的是非正误,善于及时地听出各个学生说话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中发现问题。否则,两耳不聪,反应迟钝,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就会中断;交流中断,学生的思维走向不能及时被教师把握,将会阻滞学生智能的发展。

  (3)优秀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师的思维空间决不能局限于一点,他必须具有从广泛的领域里去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在纵横的比较对照中,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解剖事物的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生活阅历作基础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求知若渴的精神,努力使自己广-闻博识,成为常人所说的“杂家”。

  语文的课堂教学,信息交流常常是既丰富又迅速的,因此,要求教师面对突发性的问题、事件或反映,能迅速作出判断,并立即给予准确的、令人信服的解决。思维的敏锐性品质当然与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关。一般的所谓“急才”,决不是由于他的头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主要是由于他在本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必然的、偶然的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估计,换句话说,他对工作已有某种规律性的认识。

  此外,还有思维的创造性。语文教师要求学生研读的是丰富多彩的各类课文,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和反映的是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因此,他决不能是一个照搬现成公式、把生吞活剥得来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灌给学生的教书匠,而应该是一个善于引领学生去探求知识的觅宝者和淘金人。

  (4) 强烈的专业意识

  语文学科在教学内容上的综合性和在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必然要求语文教师有尽可能广博的知识和尽可能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然而,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必须以强烈的专业意识为前提的;否则,知识是知识,爱好是爱好,它们不能被引进课堂,不能形成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积极因素,那就毫无意义了。这种专业意识,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事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自觉要求自己具备这方面的素养,形成所谓的“职业偏爱”;一个对事业毫无感情,安于现状的人,当然谈不到什么专业意识。而后者最终都会因为自己长期“无所用心”而使智能日益衰退;前者则因为常常能从各种渠道取来“源头活水”而使智能不断发展,从而大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专业知识、语文能力、思维品质、专业意识是构成语文教师智能素养的四个主要方 面。这四个方面,就每个教师来说,可以相对地有长有短,有高有低;但作为智能素养的总体结构来看,四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都是直接影响学生智能发展的因素。教无止境,学也无止境。教师的智能素养可以有个基本要求,但谁也不可能(也不必要)确定一个什么“最高标准”。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和“知困”,大概是每个教师文学素养发展的重要契机吧。明乎此,也就知道努力的方向

  如何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除了应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备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自古至今,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浓厚坚实的文化基础,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博览群书,扩大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语文教学才能充满活力。培养自我意识的心理活动,教师情感丰富,尊重学生,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身心愉快,心智和理智都得到发展。

  (二)围绕语文课本知识,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挖掘课文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接受真善美的陶冶,从内心深处培养起尊重他人、负责任、讲团结、顾全大局等良好品德。用教材的真实事迹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内心认可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培养并形成他们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例如:在教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时,可以向学生讲1997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三星产业陷入低谷,三星集团会长向员工朗读了《一碗清汤荞麦面》,号召员工学习在逆境中坚强的精神,最终三星产业渡过难关。

  (三)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训练,从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入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就业增添砝码

  中职语文教学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所以,应培养学生将来的实际应用能力。应用文是联系工作、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比如:他们在面试与应聘之前就得写好一份得体、有个性的求职信。如果写的格式错误、词不达意,那么就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佳的印象,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定的竞争机会。有一些学生即使勉强就了业,工作中连一篇像样的工作计划与总结都写不了,那么到更理想的岗位将是梦想。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重点介绍求职信、计划、总结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在口语训练教学中,重点介绍求职面试时自我“推销”的语言技巧,使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如今,单位招聘员工时不再以文凭为第一标准,对求职人员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对中职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是求职时要过的第一个关口。招聘面试时,一些说话流利的学生往往首先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当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不单单是为了应付招聘面试,更重要的是,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会为今后在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语文老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讲解课文、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来回答,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多动口、多说普通话创造机会。在讲析课文时,遇到优美散文或是一些文字出众的段落,教学内容可以以朗读为主,或者教师给学生范读,或者给学生听音频。范读完了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在朗读训练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通过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外,还要有计划地安排口语训练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例如,上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朗读文章,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观看经典影视作品,看完要求学生说出观后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在大众面前说话的胆量,而且锻炼了口才。

  (四)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专业的不同决定了其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像会电专业的,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就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细心的工作表现;而对于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对于他们的职业素养要求就会不一样了,他们就更应该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改变教学的目标,培养专业对口的职业素养。

【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相关文章:

教师礼仪与职业素养06-16

教师礼仪与职业素养09-10

职业的素养11-02

教师职业素养06-06

教师的职业素养调研报告02-05

教师与教师职业素养09-22

职业素养之我见09-22

职业素养的修炼04-21

职业素养的特征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