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当我们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应该把握好所愿与所能的关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
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大学生既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活,又要对未来做出展望。所愿是我们想做的工作,想获得的职位。所能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能力、素质、实践经验等等。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依靠现在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却可能暂时实现不了美好的愿望,因此,大学生很有必要在校学习期间了解职业生涯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日积月累,以便将来更好更快适应职业的需要,最终获取职场成功。
人的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与之相适应。如果我们对某项职业有兴趣,但缺乏从事这项职业的能力,将来即使做这方面的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达到优秀绩效的可能性就更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自我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和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就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并在选定的职业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优势。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人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个性等方面。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与此同时,一个单位(部门)取得成绩关键也在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说过“制度制定得再完美,没有优秀职业素质的队伍去贯彻执行无异于一堆废纸。
大学生真正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实现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最高化,就要推行
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心理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素质;强化思想疏导,提高思想素质;弘扬仁爱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倡导求真务实,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行人文熏陶,提高审美素质;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搭建交流平台,提高沟通适应能力;培育钻研精神,提高学习和创新素质。总之,围绕着“求真、求实、求善、求美、求特、求强”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挖掘个人潜力,培养在社会主义道德框架下和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条件下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职业人才。
大学生职业素养也就是在就业前到就业中对自身素质的一种要求与完善。通过职业目标的确立,对其意识的需求,使大学生在知识,专业,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心理,道德,社交与素质等方面来符合职业的标准与规范。大学生必须用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来达到个人的职业目标,分析就业现状,职业需求,定向的学习与吸取各方面才能,从而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 顺应时代的需求,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方面,国家也专门有了就业指导与培训职业素养的一些专业培训机构和各方面素质的培训课程,该素质的培养对我们今后的就业有着很大程度的帮助。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加的注重职业素养的学习,尽我所能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提升我的职业素养,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1 世纪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职业化时代”,职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个人的第一竞争力。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旗手,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理应成为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表率。加强对大学生职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视培养,不仅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将来职场成功的基础,更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论述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2017-04-08 18:52 | #2楼
职业素质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对任何企业和个人来说。职业素质的意义都十分重要。一个人,要是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那么他就不可能取得什么突出的业绩;而一个企业,要是没有一支职业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个人职业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是否能被认可,直接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对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
分析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目前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 在以下几点突出的问题:(一)知识面过于狭窄,技能水平与企业要求脱节 目前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还是占了较大的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往 往是简单的重复,有的靠死记硬背,并未真正理解,导致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较浅。职业技能需要一定量的操作练习才能掌握而且也并非一两天可以掌握的,目前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比较突出理论性课程,而实践性的课程比较少,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比较重视脑力的训练,而动手能力的训练相对薄弱,第二,学生自身的原因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自己动手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的在课余时间学习了很多有用的软件,自己编一些程序,还有一些学生自发的组成科研小组,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这部分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还是少数。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角度来看,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实现短期目标的动机高于实现长期目标,企业需要有一定职业技能水平的人才,去给企业创造利润,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现在大多数学生,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就出现了大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和企业招聘不到人才的矛盾。
(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水
平有待提高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职业规范。在职业化的群体行为中,以条文为基础的规章制度是最低限度的行为准则它对每个工作者的制约是最下限的,所以各行各业都不得不将职业道德作为完善职业功能的重要规则。 有很多媒体都报道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诚信缺失的问题,报道指出大学生“夸 大在校成绩、伪造各类证书、编造工作经验等,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存在诚信缺乏的问题一样,大学生缺乏敬业精神,频繁跳槽也是用人单位越来越头疼的问题。一个不尊崇职业道德的或不完全信守职业承诺的人,无论其职业技能有多高都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如今,随着社会市场化程度越
来越高,开放性越来越强,诚信、敬业精神等一些个人品质恰恰正是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未来发展成功的关键。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在求职和工作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职业素质的缺失,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职业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大学生求职的硬件条件,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三个方面,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制定自身学习计划,拓宽
知识面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这不仅能使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也能磨炼他们的意志,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依托,从本专业的体系中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目标作为学习方向,集中时间和精力,以求尽快有所突破,在此基础上,可以以点代线,使知识往更纵深方向发展。除了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外,还要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从课堂上获取知识外,还要学会主动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开阔视野,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未来职场激烈的竞争。
2、重视实习和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利用假期、实习,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是锻炼专业技能和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大学除了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外,还应该自己练习适合自己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使自己对社会和企业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顺利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打着社会实践的旗号回家探亲、和朋友出去游山玩水,学校应该加大实习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实习不仅是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与锻炼,更是工作态度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3、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科技竞赛活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性质的科技讲座、科技理论研讨会等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如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软件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这些科技活动,可以结合老师的科研课题活研发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做事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表现,和职业技能相比,它更多的体现了大学生的品质特点,属于大学生求职的“软件”条件。1、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现在的大
学教育,只重视教授学生更新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忽视或轻视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思想在专业课教师中较为普遍,错误认为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是思想政治课和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或者认为大学生道德观念已经成熟,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了,从而形成专业课教师只管好本门课程,学生其他问题一概不管的不良局面,完全没有意识到专业课教师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毕业后将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课教师一般对本专业发展动态、工作环境比较了解,如果专业课教师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会更有针对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现在,很多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都是通过就业指导讲座或者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来进行的,但是,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讲座或者就业指导课都是在毕业生中开展,范围比较小,而且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和讲座次数有限,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并不能在短期强化形成,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从入学教育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高校政治辅导员就理所应当的承担起这项任务,辅导员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责任,职业道德教育也属于思想道德品质的一部分,辅导员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最多,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和自己的辅导员讲,所以高校政治辅导员可以利用平时的班会、班干部会、与学生个别谈心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作用。
总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院校是否重视和有效的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职业技能是主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保障,学校各个院系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全面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姓名:马茜
学号:090307114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职业素养09-22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09-22
怎么培养在校大学生职业素养04-22
自我职业素养培养计划09-22
怎样培养护士职业素养02-16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考03-08
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06-13
如何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09-22
如何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