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老年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1
解除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
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疾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加之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由于长期看病经济条件不佳;有的病人对住院环境不熟悉和不习惯基于以上多原因,住院后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主要表现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睡眠差等。
护士的工作首先应以拉家常的形式展开,通过交谈询问病人、家属或单位同事,并查阅病历,对病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样才能了解病人的真实想法。老年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交谈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不怕麻烦、举止端庄方、态度和蔼,切忌粗暴无礼、嘲笑病人。
给病人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正确的认识,不盲目地恐惧。应针对不同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的病人选用不同的语言,如对文化层次低、不懂医学的病人,谈话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准确表达意图,便于病人理解;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可讲些医学知识及疾病过程,帮助病人掌握有关知识。涉及到病人的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的问题时,要用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避免随意乱说或不懂装懂。
让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熟悉主管医生和护土。病房环境要尽量做到安静、整洁、安全,有家一样的感觉;医务人员要多巡视病房,多作自我介绍,关心病人的疾苦,建立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克服焦虑、恐惧的心理。
创造
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消除病人孤独、寂寞的心理失去配偶或家庭关系、经济条件欠佳或刚离退休的老年病人,常郁郁寡欢、懒于活动、感到孤独和 寂寞。
护土应多与病人交谈,解除病人对医务人员的陌生感。交谈时适当使用形象、幽默的语言,不但能很好地传递信息,而且还能消除病人的沉闷和厌倦情绪,活跃病房气氛;护士适当地用手抚摸老年人的手、肩或给予搀扶,可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当病人向护士倾诉自己的疾病、心情、家庭或单位的烦恼时,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体谅病人,对病人充满同情心,听他们说话时要专心,回答询问要慢,声音要大些,使病人视护士如亲人,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
与病人家属或单位取得联系。老年病人一般都盼望亲人来访,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告诉家人多来看望,带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等,并让他们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及心理状态,动员周围的人来共同关心、鼓励、体贴病人。对丧偶或无儿无女的老人,护士应倍加关心、格外尊重。
丰富病人的生活内容,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安排他们参加文娱生活、体育活动。单调、乏味的生活,会增加病人孤独、寂寞的感觉,有趣味的活动则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的滋长,驱散病人心头的忧郁与烦闷。
帮助
病人克服自卑、自弃、偏执的心理病情较重、疗效不明显或病情反复,性格较强的老人,均较悲观,不愿与人交往,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听从治疗和护理安排。
老年病人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因此,对老年病人一定要用尊敬的语言及称呼,这样可以使病人感到亲切。多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语气,既解释病人的疑难问题,消除其思想顾虑,又激励、指导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要与病人促膝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用生动的事例开导启发病人,增强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
对于固执己见、心胸狭窄、偏执的病人,护士和家属应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耐心引导,多给病人解释,尽量尊重病人自己的意见,不勉强他们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对于病人的粗暴无礼,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切勿感情用事,与病人争吵,伤害病人的自尊心。
纠正
病人抗药心理,使他们积极正确地接受治疗有的老年人长期患病,不断求医和用药,对疾病和药物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又是盲目的、不系统的,特别相信某些偏方或不相信某一种药物,因此,常常会违背医嘱,拒服或随意服药。针对此类老年患者,应全面耐心地对其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副作用、适应证、禁忌证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对待药物的心理;还要帮助他们分析,如果不按医嘱服药可以造成哪些不良后果;为了防止中断治疗,护士应详细叙述用药时间、剂量、方法并按时发药,看病人服下后才能离开。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健康长寿,他们自己不服老,护理人员应该理解老年人的这种想法,作好各项心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要做好病人的心身护理,不能仅凭我们的一腔热情,还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知识以及与病人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密切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促进病人康复。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2
1、护理员通过日常言语、行动感染老人,与老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良好的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老人,了解老人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礼貌对待每位老年人,走近老人。尽量使用幽默形象的语言,消除老人对护理员的陌生感。通过生活中的小问题如问寒问暖、拉拉手、盖被、倒水喂饭等等举手之劳来拉近距离,并且对老人提出的合理问题不厌其烦解释直到满意。对老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采集化验标本或检查等需要老人配合时应先做好沟通,征得老人的同意,不做有损老人利益或其敌视、反感的事情。通过我们的真心、细心、耐心、用心、爱心来取得老人的信任,从而了解老人的个性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用热情的态度、积极的行为拉近与老人的距离,同时也要学会控制情绪,以一种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去感染老人,做到微笑服务,在老人中树立可亲可信的形象。使老人有心事愿意主动倾诉。譬如护理员上班时到老人房间一一问好,下班临走时与老人婉言道别;碰到老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利用生活的点点滴滴慢慢感化老人。
2、与老人家属取得联系,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
老年人一般都希望子女经常来探望,尤其是患病老人更需要家人的安慰和支持。有些老人会因子女不来探望而发脾气,甚至“装病”。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老人的情绪情感心理状态,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有意识的提醒家属多来看望。而对于丧偶或无子女的老人,护理人员应动员周围的人共同关心体贴老人,消除老人的孤独感、失落感。
3、生活、心理双管齐下,努力为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老人的心理活动,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护理人员除了为老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居住环境外,也应尽量为老人实现八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修、老有所交、老有所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方面培养生活乐趣。工作人员应该集思广益,为老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适宜老年人的活动,如定期组织老年人学习心理、保健等知识,提高老年人自我调节能力;督促老人参加故事会、书画展、下棋比赛、合唱等集体活动,创造机会让老人们充分展示他们辉煌的过去,以此来教育和鼓励年轻的工作人员,让老人们感到他们身上的传统美德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延续,充分体现他们的价值感。并且增进交流,使老年人更好地和睦相处,更好的预防因孤独寂寞而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4、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不同性格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选用不同的慰藉方法老年人一般情绪波动较大,易紧张、激动。性格较敏感,遇事易怒。在护理时应尽量使用鼓励性、劝说性、安慰性及礼貌性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指令性语言,综合运用解释、安慰、支持、疏导等多种心理疗法。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相关文章:
与老年人的沟通及技巧08-04
老年人服务沟通技巧03-29
护理人际沟通技巧03-23
护理服务中的沟通技巧-演讲与口才12-22
护理人际沟通技巧-演讲与口才01-12
沟通技巧07-17
销售技巧的沟通技巧10-15
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01-29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09-27
沟通表达技巧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