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
县政府办:
根据你办的通知要求, 现将我县近年来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落实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农惠农补贴落实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为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我县根据省州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按照中央、省、州有关强农惠农补贴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牧业的增效、 农牧民增收,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牧村的落后面貌。
(一)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落实情况
2017—2017三年上级下达我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
补资金为4050519.84 元。其中:粮食直补459946.37元,农资综合直补3590573.47元。将资金全部拨付到12个乡镇。各乡镇按照每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张榜公示后,大部分乡以现金形式已发放到户。各别乡(镇)以一卡-通”
或一折通”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
(二)农机具购臵补贴落实情况
从2004年起国家出台了对农民购臵农机具的补贴政策,我县从2017年起实施,两年我县购臵农机具5大类10 种156台(件),补贴区域覆盖8个乡镇,受益农户142户,共完成补贴资金28.96万元。占下达计划35万元的96.53%,
(三)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落实情况
为了对能繁母猪养殖户尽快落实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提高能繁母猪养殖的积极性。我局根据甘财农(2017)139号文件精神,将上级下达我县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8.4万元( 中央补助13.8万元、省财政补助4.6万元)和县级配套的4.6万元,共计23万元,对我县的4600头能繁母猪直接补贴,在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严格遵循公开透明、据实补贴、直补农民的原则,对折合后能繁母猪数量、补贴的金额进行了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把所有资金按比例(每头不低于50元标准)分别拨付给各乡(镇),各乡(镇) 按“特事特办”的原则,由乡、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干部、村级防疫员一起把现金发放到农民养殖户手中。并积极动员农民能繁母猪养殖户参加应保的能繁母猪,截至2017年10月30日已报案66起,已理赔66起67头,已理赔金额共计31600元。对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退耕还林(草)补助落实情况
自2000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此项工程共涉及11个乡(镇),39个行政村,230个自然村的4221户24655人。共到位粮食360万公斤,已通过粮食部门全部兑现到农民手中;2000-2017年共到位教育医疗补助资金162.7万元;2003-2017年到位粮食折现资金710.18万元。
二、主要的做法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2017]1号)精神,我们严格按照中央、省上的要求,积极稳妥的完成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现金补助、能繁母猪补贴、农村低保等各项发放工作任务。在惠农财政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完善工作机制。为了切实把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对每一项补贴工作早安排,早署,并要求各级政府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真正作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来抓,并把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部门、单位年度考核内容量化来抓。
(二)宣传政策,了解民-意,落实政策。从2017年起,我县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并利用镇,村、组三级干部集中的机会,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使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干群思想认识一致,政策落实顺利到位。目前,全
县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低保补贴、扶贫救济等强农惠农补贴资金落到实处。
(三)调查摸底,建立农户基本信息库。我们与各乡镇做好补贴发放前的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建立了农户信息资料库,为发放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各项工作监督的重要举措。通过7天的公示,使农民补贴发放工作更具透明度,更加科学、合理,确保补贴工作顺利开展。
(五)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补贴落实到户。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
(六)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防止违法违纪行为,我们通过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规范政府行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惠农资金县级统发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执行不力,工作不到位,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加大对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管力度,及时查处资金发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并主动深入农户询问补贴发放情况,对发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纪检监察部门,并责令改正,确保国家的惠农资金全面落实到位。
《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一折(卡)通”难以实现。由于我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惠农“一折通”发放新机制难以实现。
1、补贴量小,按“一折(卡)通”领取费用高。
2、行政运行成本高,费用支出大,乡镇信用社不愿意代理,并且有些乡镇还未设立信贷金融机构(信用社)。
3、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使县乡财政与代理信用社之间的各项惠农资金下拨、信息上传等信息不畅。从而也造成“一折通”难以实现。
(二)土地流转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公开,导致补贴资金与土地实有亩数个别有误差。农户间土地流转私下商定,使各乡镇对土地流转难以监管,必然导致补贴难以按标准发放,分配不公等现象。
(三)由于我县的能繁母猪养殖大多以散养为主,导致发放直补和参保理赔工作量大,运作成本高。参保积极性不高,参保费难以收缴。并且农牧民群众对参保的能繁母猪报案意识不强,有的甚至发案一个月后才报案,导致养殖户与保险公司发生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四)退耕还林(草)补贴落实中,由于农林部门的监管工作不到位,林、粮间作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成活率低、保存率低,使得有些乡镇不能通过省、州验收,从而出现资
金缓拨退补现象发生。
四、意见和建议
(一)目前,在我县难以实现“一折(卡)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被各乡镇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使各项惠农补贴落实到村、到户,建议今后政府出面、社会市场搭建平台,使农村信用联社发挥职能,每个自然村在各乡镇信用社设立农民补贴专户,由村上再将资金发放到户,并上报领取资金的签名册。
(二)加快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推行电子政务,加大对乡镇的宽带网络建设力度,实现每个乡镇都通网络的目标。
(三)加快生猪养殖生产方式转变。目前,我县生猪养殖都是以散养为主,形成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很少,对散养户进行补贴和保险导致工作量大面广,行政成本高,并且生猪出栏少、对调节市场供求影响不大。针对当前正处于生猪产品价格上升的调整时期,我县应加强对小规模养殖户的引导扶持力度,将能繁母猪直补和保险补贴资金全部用于已形成规模的养殖户,使其提高标准化饲养水平,从而加快转变生猪饲养方式。
(四)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力度,增加农村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三农”能力。由于我县部分乡镇还没有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直补资金难以实现“一折(卡)”。建议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增加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实现
“一折(卡)”服务。
(五)减少发放环节,提高发放效益。凡需实行社会化发放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均实行县级统发,对各项惠农资金不再拨付主管部门或乡镇财政层层划转,减少发放环节,实行“财政——银行——个人”发放模式,有效防止资金被滞留、挤占、挪用和抵扣。
乡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情况汇报2017-03-24 10:03 | #2楼
近年来,我镇严格按照县下达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要求,围绕“五安工程”及上级各项农村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 加强对涉农问题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扎实推进了基层廉政建设。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经济社会发展氛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强农惠农监管机制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镇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高度重视,把纠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纠风治理和行风建设责任制,镇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有关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镇、村聘任有政风行风监督员,建立了纠风工作联系点,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心校、卫生院等职能部门分别对减轻农民负担,治理教育乱收费,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负起责任,及时解决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防范于未然。
(二)深化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不断丰富教育载体和形式,扩大教育覆盖面,筑牢各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加强党纪国法的廉政学习和教育。镇党委、政府围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制定了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党纪党风和廉政教育,学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7-2012年工作规划》和《廉政准则》、《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的规定》等党纪、政纪条例。二是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丰富农村廉政文化内容,努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三是抓好典型案例教育。利用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用身边的案例教育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通过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党风廉政和纪律教育,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洁勤政。
《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一)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我镇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对村级“一事一议”出资筹劳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超标超范围。组织检查了涉及农民建房、生猪屠宰、计生、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和搭车收费。各部门的收费全部实行“收费公示”和“政务公开”制,提高了办事透明度。两年来没有收到有关涉农负担的信访投诉案件。
(二)开展民政救济保障、救灾物资、资金专项检查。今年1-6月,全镇城镇低保对象XXX户,XXX人,发放保障金XXX万元;农村低保对象XXX户,XXX人,发放保障金XXX万元;定期抚恤金发放共XXX万元;五保供养 XXX人,发放资金XXX万元;发放救济款XXX万元;发放救灾大米XXX万斤。通过开展民政救济保障、救灾物资、资金专项检查,确保救灾救济款物安全有效。
(三)围绕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今年1-6月,我镇农民种粮直接综合补贴资金XXX万元、库区移民补贴XXX万元、家电下乡补贴XXX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XXX万元等惠农政策项目资金均按规定落实到位。同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使用情况、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规范“一卡(折)通”发放形式,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直接发放到农户。
(四)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检查。我镇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巩固和规范中小学教育收费,严禁任何部门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和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报刊杂志、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
三、拓宽监督渠道,规范民生资金阳光运行
(一)打造电子监管平台。针对涉农资金项目繁多、涉及面广,按照常规的方法很难监督到位的问题,作为县的试点,我镇在县纪检监察等部门帮助下,创新推出涉农
资金电子监管,已初步建立卫生系统的新农合基金的电子监管由镇纪委实施监控。民政系统的低保资金“信息化监管系统”也将建立到镇纪委监控电子系统。由镇纪委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时抓取资金管理的关键数据,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
(二)强化政务村务公开。为端正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镇严格执行县纪委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制定党务公开目录,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对于村重点公开各项涉农收费依据、标准以及强农惠农、救灾扶贫等资金的使用落实情况,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情况,以及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和考核等村民要求公开的事项都及时在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我镇工作顺利的开展
(三)构建阳光纠风网络。2017年,自治区纪委确定博白县为全区纠风工作联系点,其中,我镇和XXX村分别为镇、村级纠风工作联系点。一年来,通过创建纠风工作联系点,以强农惠民政策公开为重点,积极构建信息公开机制,充分利用墙报、公开栏等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公开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涉及项目安排,特别是各种强农惠农资金和救灾扶贫款物发放等群众关注的问题都逐一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我镇XXX村还创新建立起“可视广播”及安装高音喇叭广播,村委会定期播放《强
农惠农政策进农家》专题节目和滚动播出各类涉农资金安排和发放情况,让全村有线电视农户除收看到有关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外,还能及时知晓村里每个阶段的农村低保资金发放、新农村合作资金使用、库区移民补助等情况。
我镇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对各项制度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有待加强,专项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主动还不够,整改的落实监督跟不上,还需加大落实力度。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巩固、提高、深化上下功夫,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努力推进我镇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乡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情况汇报08-04
强农惠农整改报告05-19
农开办工作情况汇报09-22
助学贷款政策落实情况汇报04-15
学校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11-24
双减政策落实监督情况汇报范文11-25
xx镇新农保进展情况汇报材料09-22
双减政策实施情况汇报(通用12篇)09-15
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精选12篇)10-21
乡惠民政策落实集中整改情况汇报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