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3-20 02:44:34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面对急剧发展的国际形势,为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了。我们应如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说过去的教育一点也没有培养创新能力,而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和得到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这种意识、精神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的。传统的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在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必须改变。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行动起来,走向创新之路。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性教学的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本人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理论,树立创新理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自己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只重视知识结果的获得单一性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因受“应试教育”和当前评价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迫于教改的形式,课堂上只是在口头上喊“创新”,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重覆旧辙,不敢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学习。即使学生参与了教学,也是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学生只是充当了教师“导演”的一个角色而已,主体性、创造性的教学只是摆的花架子。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仍然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和培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二、激活学生创新潜能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 “ 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拉斯,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过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 21项指标。其中包括有好奇心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新发现时精神异常兴奋、能发现新问题、能不断产生设想等。这些指标有的从小就有,需要保护和开发。只要积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激活学生创新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

如在《植物的生活需水》这一节课中,让学生认识植物中含有水,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给学生准备了小麦、甘蓝、橘子、花椰菜、马铃薯、红薯等六种器官,和不同的取水器,教师创设问题的情景:同学们,这些植物的器官中都有水吗?你知道怎样取水吗?现在请你选择适当的器具进行取水,看哪个小组做得快,这样,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不同的取水方法,学生的思维不在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多种取水方法开阔了他们的思维,学生的创新潜能被激活了。

三、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所表现出的特征,往往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品质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正反推理、求异与求同、逻辑与直觉、逆向思维等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训练课,采用“思维震荡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四、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一种愉悦的探索氛围。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观察鱼缸中的鱼、水、水草、假山等,学生提出了“由这些组成的整体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接着以校园生态系统为例,扩展到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不仅认识了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及其周围的环境共同构成的,而且还提出了生物圈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以及它是怎样的生态系统等问题。

角色扮演,是我为学生创设情景安排的另一种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我根据学生喜欢模仿、愿意表演的特点,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教学内容,让他们通过生动的表演而产生疑问。例如,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让十五名学生分别扮演生态系统中的十五种生物,用牵红线的方式表示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他们的表演,学生能发现很多问题,像各条食物链是彼此分开的吗?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有有毒物质,谁的体内毒素最多?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五、对学生采取发展性评价

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评价时,首先应坚持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为本。学生新颖的思维结果,如果教师不能论证其结果的正确性,教师应坚持无过错原则,摆脱思维定势,竭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其次,积极的学习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自己学习的成功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因此,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成功者,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励学生创新的欲望。再次,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式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只有改革教育评价的方式,消除扼杀创新的机制,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激励机制,才能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

青年一代将来要担负起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此时实际上已经存在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和求异思维,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求和探求,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发问,以及渴望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出新花样的梦想——这些都是他们未来科技创新的潜在源泉,教师的赞赏和引导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中学生物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者和培育者,从多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更充足的条件。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03-03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4-0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03-03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创新探索03-30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04-21

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03-12

如何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的思考05-18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03-2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04-03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