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时间:2022-11-19 01:48:36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认知功能,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之一。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自己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谈一些想法。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 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针对高中生的特点要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因为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来源于兴趣和学习观察。从心理学角度看,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面对实物,亲手操作、尝试,体会“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才会去探索、去创新。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尤其重要。从学生兴趣入手,通过激发可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尤其如此,皮亚杰的学说曾坚信,“学生自己也独立学习,是主动的参与者”。我们要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得主动,就必须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发现问题、发展能力的机会;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了以讲授为主,而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不足的教育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的条件和机会,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思维,并帮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讨论、去“发现”概念和规律,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2 重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要创新,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是创造者所必备的直接动力。这种能力越强,其创造能力就越大,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手脑并用,学做结合,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途径。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其实,不但我国小孩如此,就连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时,其实验成绩往往也落后于其他国家,正如杜宝石和何占航所认为的,化学实验特别强调个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勇于创新,大胆改革,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操作的时间机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

3 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

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已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实验来论证其准确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后者通过模拟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工作,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解决需要探索的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方法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4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巩固兴趣,发展创新能力

毅力是创新的品质。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虽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仍需巩固和发展。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初步尝试。这类实验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逐步增加这类实验的次数难度,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造力,而且对他们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益的。

5 扩展实验空间,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化学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十分重要。针对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大有文章的。例如,开展化学活动周,组织化学竞赛,设计家庭小实验,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化学知识,分析学校附近的水体污染情况等等。我们身边的素材其实只要用心去思考,动脑去研究,可利用的资源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把小小的实验设计、改进,使学生迈出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脚步,同时使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通过组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外的更大空间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的专长和爱好得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发散思维,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只要老师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化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和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7-03-21 06:54 | #2楼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能否接受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而且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化学是未来世纪的中心学科,如何发挥化学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本文重点谈谈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呢?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化学现象能产生强烈的好奇,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

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其次,在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上,老师们应该恰当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科学研究、探索活动尤其需要质疑。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在教师的质疑中,学生不是以一种被动接受的闭合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认识过程中,而是主动地以开放式思维去解疑。质疑,实际上构成了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造性思维链上的关节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细心地去发掘学生微笑的创造火花,创造条件使其闪烁发光。如:学生在做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气体相混合反应析出硫粉的实验时,有一位同学提出:几次实验析出硫的速率不一样,教师称赞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然后鼓励大家分析研究,寻找原因。当学生初步推断可能是因为集气瓶中水的存在导致析出硫的速率不一样时,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查找有关资料证实;水确实可以作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相互反应的催化剂。这样,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更浓,对so2与h2s气体反应析出硫粉的实验印象更加深刻,达到了质疑引导探索,探索促成创造。

质疑时,常以“原理型”为主。学生掌握某种化学原理后,教师提出有发展性应用型的疑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进行萃取操作教学时,讲述了要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进行振荡的原理后,可向同学们质疑: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液发生反应时,应怎样才能使两溶液反应充分?在复习完氨气的喷泉实验后,学生可以思考:cl2、co2在naoh溶液中、乙烯在溴水中、so2在酸性kmno4溶液中能否形成喷泉。通过这样的质疑和解疑,学生将避免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而是多角度、多方法去解决问题。即从惯常的思维方式上升到创造性思维方式。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要学生学会这种思维并引导自己进行创新思维,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经常作这方面的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途径;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对学生解题有创新的,即使在萌芽状态,都要积极扶持,千万不能有意无意的扑灭在学生大脑中冒起的各种神奇的创新性的火花;考试也应鼓励创新,凡有新颖解法和独特见解,即使答案不完整,不全面,有不准确之处也应酌情给高分。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求异,达到创新的境地。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思维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怎样培养创新能力呢?

这里谈谈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想象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

培养想象能力,还要大胆的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例如讲到n2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氮的化学键,n2变得非常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这种意想不到的想象,老师要及时加以肯定、称赞,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和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这两方面能力,要加强课堂实验的教学。实验时,同学们要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等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或其它直观条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仪器时,要求学生弄清实验仪器的各结构名称、使用方法与使用条件;观察实验现象时,要求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静到动,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状态,要弄清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情况,引导学生从化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在实验时留有“空白”和“开发区”,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现行化学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主要是作为验证化学知识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改进实验、设计实验等方面的指导。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1)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3)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

例如,在进行“氯气实验室制法”的演示实验教学时,学生弄清楚了实验装置设计程序(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理解了控制反应条件,对比试验等实验方法,我先让学生观看本节8页的装置图示,再让学生思考:(1)该装置是否能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l2?(2)添加哪些仪器和试剂可收集到纯净而干燥的cl2?(3)如何验证cl2的漂白性?不一会有的提出“浓盐酸易挥发,气体中气有hcl气体和水蒸气。”有的认为:“排空气法收集cl2容易混空气”。有的说:“难以确定收集满否”等等。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要求上台进行演示。第一次实验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后面学习hcl、so2、nh3、ch4、ch2=ch2等气体的制法时,学生都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又如我们在演示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79页[实验3—5]时,由于生成的so2具有刺激性气味而影响课堂气氛。我们趁机诱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这一缺陷?学生积极思维,设计改进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有的说在试管口放一团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棉花;有位学生设计了用“w”型试管组装的实验装置,在演示浓硝酸与铜反应时也被我们采用。

而设计性实验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的具体方案,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如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组合装置,组织环保小组测定水体污染等课外实验,能让学生亲自尝试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飞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完硫酸的性质后,我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所学实验验证稀h2so4和浓h2so4的性质。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大胆联想,认真设计,努力创新,很快设计出了很多方案。其中摘要几种如下:(1)用两块铜片;(2)用两块铁片;(3)用两根玻璃棒蘸取滴在白纸上:(4)用两根火柴;(5)用蔗糖;(6)取等体积的进行称量;(7)分别稀释;(8)让cl2分别通入两瓶试剂后再通过干燥的石蕊试纸;(9)再两试剂瓶中分别悬挂一支鲜花。经过同学们动手动脑、创新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4-03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2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09-2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09-21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09-21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4-17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职教学生的创新能力09-21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09-21

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