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师教书育人效果的思考
一、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1.在教书方面存在着教学认识不足、精力投入不够的问题。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就在于教学,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本质工作,但很多青年教师受学历追求、职称评定和科学研究等压力的影响,往往难以在教学方面投入全部精力,特别对于那些科研任务繁重的学科与专业,青年教师将大量时间都用在了科研中,忽视了教学投入。此外,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缺乏对在校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使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无法迅速转换角色,难以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教学要求。
2.在育人方面存在着教师意识不强,育人观念不清的问题。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很多青年教师认为只要把教书工作完成好了即可,育人意识淡薄,没有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而仅仅当做一种谋生手段。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思想消极,治学松散;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创新不够,照本宣科,忽略学生的兴趣;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课外极少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生活漠不关心;疏于律己,不注重自身形象,言谈举止有失师道风范,对高校教师的职能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大学生对教师教书育人状况也感到不太满意,北方某高校对该校某班3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2]发现,仅有2人(占6.5%)对教师教书育人状况表示“满意”,却有14人(占45.2%)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另外,对西南某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存在较高期望,认为应该达到优秀或良好以上[2]。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的教书育人意识,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教学方法技巧匮乏
青年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由于他们一毕业就走上讲台,来不及调整角色就承担了大量教学任务。学校的岗前培训不够系统,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有的流于形式,使得一些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技巧。
1.教学方法方面。由于缺乏教学实践,许多青年教师未能在短期内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教学技巧,难以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够,内容过多或过少,重点不突出,缺乏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缺乏表述能力,讲述思路不清晰,层次不清楚,语言不幽默,举例不恰当,难以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此外,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有时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往往忽视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即便有板书也是书写十分随意,杂乱无章,毫无逻辑性,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技巧方面。很多青年教师由于刚走上教学岗位,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在教学语言上有欠简练,语气上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讲课平铺直叙,不能突出重点和难点;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及时补充新的学科知识,缺乏创新意识,不注意进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学互动差,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无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疏于教学管理,只管自己教,不顾学生的反馈情况,有时甚至无视学生迟到、早退和旷课等违反课堂纪律现象。
表1给出了彭斌等[3]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方法技巧方面的调查结果,可见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尚待提高。
表1 教学方法技巧调查结果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前文从青年教师主观自身角度分析了其在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客观方面上说,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对青年教师缺乏针对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3]显示,有49%的人认为,学校与青年教师有关的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1.在许多高校的各项考评机制中,对教书育人方面没有提出具体要求。高校在教学质量评估、先进教师评选、教师职务评聘时,主要是针对一些硬性指标和业务指标进行考评,缺少对教书育人工作的评估,各种评估体系中也普遍缺乏教书育人和教学效果方面的具体指标或评价标准;在各种奖励政策中,也缺乏对教师教书育人方面的激励机制,这种不健全的政策导向直接影响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2.大多高校都缺乏一套专门针对青年教师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长期以来,青年教师作为新补充到教育一线上的群体,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少、资历浅,高水平成果不多,往往很难引起学校各级组织的重视,在考评体系中处于弱势状态。
3.对青年教师初期生活保障不够。由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资收入也较少,却又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很多生活问题,经济压力很大,使得他们不得不疲于从事教学以外的一些工作,增加个人收入以养家糊口,无法专心教学,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关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师教书育人效果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强化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意识的对策
1.重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作用应不仅仅体现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杨叔子院士指出,学校的根本任务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2],可见教书育人才是高校工作的首位,高校青年教师应该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教书育人责任,树立人才培养意识,真正做到“传道”“授业”与“解惑”。
2.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高校应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年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强化教书育人的认知程度,形成教书育人意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既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
3.完善“激励教师教书育人制度”。要使教书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学校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中,应把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作为考核重点;其次,学校要强调-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根本,提出具体的教书育人指标,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保证教书育人工作的落实;最后,学校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应明确教师教书育人成果与教师切身利益的紧密联系,比如,在教师职称评定、先进评选、奖项申报等方面对不重视教书育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教书育人制度的导向作用。
(二)改善教学方法技巧匮乏的对策1.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岗前培训有助于青年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知识业务水平、教育理论、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可使其提前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教师职业规范,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岗前培训内容要系统化、有针对性、实用性,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
2.实行岗前助教和试讲制度。为确保教学质量,应安排新进青年教师从事1~2年的教学辅助工作,助教结束后正式上岗前,应对青年教师实行试讲制度,并让试讲合格的教师上岗,严格把好走上讲台的第一关。
3.发挥老教师的引导作用。建立青年教师导师负责制,学校应选择师德高尚、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通过老教师“传帮带”的引导作用,让青年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应用。
4.增加学习交流机会。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4],增加学习交流机会可使青年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学校可选择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将他们的课堂作为示范课堂,增加青年教师的教学观摩机会。同时,也可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等形式,增加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5.青年教师应注意自我完善。一方面青年教师要注重培养自身表达能力,力求语言清楚流畅、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与亲和力。青年教师在授课前应充分准备,授课时应尽量做到逻辑严密、语速适度、抑扬顿挫,逐渐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应尽可能去培养自己的启发式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完善高校青年教师的管理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其自身的努力,学校的激励、约束和监督也很重要。学校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综合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包括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等等,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将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督促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2.建立教学监督制度。通过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监督,了解教学情况,掌握教学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监督应深入课堂,通过亲自听课、教案检查、及时交流等形式,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给予客观评价,指出问题症结,以利于青年教师及时改正和不断提高。
3.实行培训制度。学校各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协调,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外部条件与动力,如可建立各种培训制度,通过有计划的脱产进修和请专家或高水平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使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素质不断提高。
4.加强后勤保障制度。学校应关心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迫切需求,在待遇、住房、生活等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让青年教师没有后顾之忧,能在舒心的工作环境里专心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提高高等院校教师教书育人效果的思考】相关文章:
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09-21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09-21
提高顶岗实习效果之我见09-21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培训效果09-21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果09-21
安全检查效果如何提高09-21
提高生猪免疫效果的有效措施09-21
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与实践09-21
提高教研有效性与教师培训效果之我见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