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效果>《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3-22 20:29:30 效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属于人文素质课,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1]。《社会学概论》就是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很重要的课程之一,它是对社会学学科主要范畴、原理的介绍,包括个人社会化、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区、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等内容,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认识自我和他人、学习如何适应社会,融入群体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社会学概论》这门课,有些高校甚至还开设了社会学公选课,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可选学。如何才能上好这门课,使大学生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有更大的收获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高等学校从事社会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谈几点体会。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一、《社会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首先,该门课程内容庞杂。从其学科位置和性质看,《社会学概论》具有导论性,是为社会学整个学科提供一个概括性的说明,为初学者提供整个学科的历史、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框架,这就决定了该门课程涉及面广,既要包括社会学的历史,又要介绍社会学的基本原理;既要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又要介绍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际运用,内容庞杂,这就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难度。

其次,教材编排逻辑的多重性。大多数《社会学概论》教材内容的编写都将静态-动态、微观-宏观、个人-社会、行为-群体-制度-问题、历史-理论-方法等几条逻辑线索交织在一起,进行内容编排,在讲授该门课程时,教师必须仔细领会几条线索的特点和深意,再选用恰当的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条逻辑线索、真正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

再次,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现实性。社会学力求象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从创立伊始就与众不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众多的理论派别。但与此同时,社会学大量采用社会调查、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描述和解释当代社会现象,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种特色要求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时既要深入浅出的阐发理论,又要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全面展现社会学的特色。

最后,研究方法的独特性。社会学提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四种:社会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实验法,其中以抽样技术、问卷设计、统计分析为支柱的社会调查法是社会学的典型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也正越来越广地被其他学科所采用。让学生领会社会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社会学概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需要社会调查实践,课堂教学安排又往往很难兼顾这一点。

从以上几个特点看,要想上好这门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讲授《社会学概论》时的心得体会 ① 此系四川大学新世纪教改工程二期项目“《社会学概论》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研究”的成果之一。

1

(一)教学内容要有繁有简

社会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涉及的概念多是一些大概念,例如“文化”、“群体”、“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等。很多时候教师出于好心想把教材所有内容都细细讲给学生,但这往往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和被淹没感。有些学生反映“一整堂课从头至尾一直忙着记笔记,手都写酸了,却没有时间充分消化所听内容,收获也不大。”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有繁有简、有详有略。首先在安排各章内容时,要注意详略搭配,注意章节间的节奏感。例如,根据具体情况如果第一、二章详、第三章就可稍略,第四、五章又可稍详,稍略的章节可提出问题并提供参考阅读文献让学生自学;其次,在某一章内部的内容安排上也要繁简搭配。例如在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时,可以着重讲清社会学发展的人物及思想脉络,详讲几个重点人物和派别,其他内容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同学们下课后自学,在下次课刚开始时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二)避免照本宣科

照着教材或讲义念上课内容,这对于教师来讲是最省事省心的一种教学方法了,但也是最不能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甚至最令学生不满的一种形式。这种现象最易出现在初为人师或初教此课还未融会贯通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心理上不重视学生需要的原因;也可能由于对教学规律和方法钻研不够;对理论未联系实际领悟透彻,只能勉强做到转述清楚,还无法融通,用实际生活的例子印证理论;还可能因为考评体制对教师教学效果缺乏监督和推动。

如何才能避免在上社会学课时照本宣科呢?首先需要找来国内国外最权威经典的教材来参详,将整个知识结构、理论体系领悟透彻;其次要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最后再综合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体语言、电子教案、案例讲解、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式讨论等教学形式,以达到有效避免照本宣科,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收获的好效果。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避免庸俗搞笑

有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会采取多举例多讲笑话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但是需把握尺度,避免庸俗搞笑。在上社会学课时,切忌为了举例而举例,为了搞笑而搞笑。尽管时下许多大学生喜欢轻松、搞笑的课堂氛围,喜欢听幽默、能吹能侃的教师上课,但如果教师为了讨好学生,获取表面的热闹而避开理论,尽讲时下热点新闻、肤浅的笑话,就会耽误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而误人子弟,自然也不会得到学生长久的热爱与尊重。尤其在学分制背景下,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以选课人数作为教师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之时,更难避免一些教师把放松考试要求、降低听课难度、增加课堂搞笑气氛当做吸引更多听课学生的手段这一现象。这些老师误以为学生只是追求轻松的听课,实际上学生也想学到真本事,也不绝对排斥理论。

其实,社会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学科,很多规律、原理都是从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每讲一章一节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许多活生生的例子。例如,在讲“文化”这一章时,不仅可以举一些具体的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同性恋文化、哈韩文化等来增 2

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可以用各民族文化对于人类的作用来说明文化是人类进化的“体外器官”这一道理,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来启发学生理解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四)组织好讨论

讨论是大学课堂教育中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它也是许多重要的教学方法——如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对话教学、探究性教学等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基础。尤其是在进行大班教学或选课人数超过百人的公选课教学时,讨论更是可行可控的好形式。但缺乏精心设计和良好组织的课堂讨论也是无法博得同学欢迎、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如何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组织好讨论课呢?

首先要结合所讲章节内容选好讨论主题,例如在讲“社会化”时,可以选一些社会化不良的个案进行分析,我曾选过一个研究生的自杀作为讨论主题。在公布讨论选题时,要提供充分的客观资料,便于学生全面了解该讨论题目。然后根据学生多少选择是分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选修人数多的时候最好采用分组讨论,这既能增进选课同学的了解,又能集思广益。每个讨论小组要选定一个组织者,不然就容易散掉,讨论很难深入。讨论5~10分钟后,可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随时与他辩难。最后教师需点评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就该主题做一个全面分析。

(五)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角色扮演

后现代知识论认为,认知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认知现实、解释现实的。如果要使认知富有成效,需要提供与认知者已有经验相关联的情境,促动认知者“进入”情境中获得个性化

[2]的体验,才能使外在的知识内化到认知者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而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体验性教

学模式被提了出来,并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应用。角色扮演是一种再现的体验性教学,即学生设身处地扮演他人角色,体会他人曾经有过的经历,这是一种移情性质的体验[3]。社会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可以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可为个人成长、群体发展提供说明和指导,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可能开展体验式教学,于是我也尝试在社会学课堂上融入角色扮演的方法。首先我告诉同学们将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作为期中考试的办法,然后启发同学们将自己生活经历中认为最有意思的人际交往情景提炼成角色扮演的题目,一周后,在每次课开始留出一点时间用于学生课堂完成角色扮演。这种形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认真准备自己的表演,并且一个比一个选题好、表演好,投射了以大学生活为主的许多社会生活情形,不仅使全班同学受益匪浅,也令我大开眼界,更了解和理解当代大学生。

3

改善《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探索与思考张丽华2017-03-15 18:04 | #2楼

《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理论视角与社会学方法。同时《社会学概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很强,也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或必修课。本人所讲授的《社会学概论》是云南师范大学法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人针对法律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改善《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社会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尝试。

(一)参与式教学

社会学课程中的很多专题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往往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别人的生活实例中找到社会学课程中的所指。这个特点使得学生具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天然优势。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改变以往在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局面。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分为三类。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一类参与是学生参与教学。其主要做法是将一部分小节的内容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完成。通常选择浅显易懂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一个学期总共大约用2-3个课时的时间。文化这一章内容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本人只需讲解主要概念和理论。在上《文化》这一章之前的一周,本人将部分学生分成小组,将其中的“非语言沟通”、“规范”、“惩罚”、“亚文化”、“反文化”、“文化震惊”等几个小题目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设计和完成教学。这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意和积极性。每个小组都做了PPT文档,有人专门负责讲解,有人负责小品、小戏剧的演出,整个课堂充满了笑声和掌声。这样的学生参与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安排学生为上台的学生拍照、摄像,将照片和视频传给学生,与学生分享,并评选出优秀的小组给予每个成员小小的奖励。

第二类参与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做得好,对于课堂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参与课堂导入的具体做法是针对课堂内容,想出一些表演题目,请学生在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之前进行表演。这样的表演一般在3分钟左右。由于是真人表演,常常比多媒体上的视频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很多章节都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1

学生们往往能从很多角度做出表演,其中的一些表演非常有创意和趣味。在理论课之前帮助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引到了课堂之中,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这些简短而有意思的表演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发挥了学生的文艺表演才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类参与是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过程中。在上《社会学概论》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举很多实例。有一些例子,可以让学生参与来完成。比如,讲到社会角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他/她扮演的所有社会角色。就以这位学生的社会角色为例来讲解其他相关的概念,如:先赋地位、自致地位、主要身份、角色冲突、角色紧张等,这拉近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之间的距离,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增加了理论的应用性。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社会学知识的生动性,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动作,以配合知识的理解。比如,社会化这一章中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强调自我是我们与其他人社会互动的产物。教师要求学生行动起来,对自己旁边的人说出赞美的话。学生们都活跃起来了,大家互相赞美。整个课堂气氛顿时 变得非常热烈。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静下心来体会刚才同学的赞美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更进一步指出,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和智慧,良好的互动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

(二)角色扮演法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历史事件和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场景,不同情境之下的不同人物,并让学生从所扮演的角色出发,演绎这个角色的命运、思想与行为。比如,在讲到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那个时期不同人物的命运,抽取了一些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小工厂主、大工厂里的工人、大工厂主、乞丐、农民、小作坊主、小作坊的雇佣工人等。让扮演这些人物的学生想象自己角色的生活,并且让这些角色进行对话。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之后,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这一段遥远而陌生的历史。

(三)社会调查法

社会学的方法是科学而严谨的,对于许多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掌握社会学的方法是最实用的目的。然而,按照传统教材的安排,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社会学方法的讲授时间只有3个课时左右。这难免使得学生对社会学的方法掌握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加入了社会调查的环节。在学期伊始开始布置社会调查的任务,将社会调查的汇报和调查报告作为中期考核的主要依据。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他们一定的选题范围,让他们在四周之内完成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完成后,安排大约3个课时的时间让各个小组进行汇报演讲。汇报演讲时每一组需要做PPT文稿,教师综 2

合调查报告和汇报演讲的表现,评出优秀小组,给与奖励。(由于第一章讲社会学的想象力时,以咖啡为引子,这时的奖品就用了咖啡)。汇总学生们在调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方法操作上的失误,再来有针对性地和学生探讨如何做好社会调查、有哪些获得信息的技巧、有哪些与人沟通的技巧等等。总体看来,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对社会学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同时,这也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另外也使得学生有信心有兴趣申报学校和学院的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

(四)课堂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往往能反映学生对理论掌握的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状况。例如在讲社会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艾滋病早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成为当今世界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问题如此严重,它的原因是什么?同样是非洲,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艾滋病问题要比北非和中东严重得多?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更透彻,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各个小组派出代表综述本组的讨论成果,使小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刺激了学生的上进心。教师在小组汇报之后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分析,帮助学生认清事实,厘清思路。

(五)多-维度沟通

由于是在呈贡县上课,学校与教师的住所很远,交通车的时刻表比较固定,多数情况下教师一下课就必须急着赶车。教师和学生当面沟通的时间比较少。所幸的是现代社会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除了电话、短信之外,还有邮件、博客、QQ、MSN等等网络手段。为了便于和学生沟通,本人专门开通的教学博客,将与社会学课程相关的内容、课程安排、通知、社会调查的实施方法等放到博客里,以期让学生即使不在课堂上也能继续学习。在博客里共享社会学课堂上的照片,发布优秀的学生调查报告和文章,使得博客也成为同学交流和互相学习的一个平台。与学生的邮件、QQ、MSN联系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认识,有助于给学生学习、心理、生活等多方位的引导。

二、问题与讨论

总体而言,本人所采用的这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学概论的教学效果。看到学生的进步,本人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也更加心情愉悦。然而在这些方法的运用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虽然教师自己做得辛苦,但由于呈贡学生大多数没有电脑,

上网不方便,很多同学没有利用网络的习惯,教学博客的利用率不高,回复率更低。长此以往,教师自己对教学博客也没有了热情和动力。这促使本人反思这种方法在云南师范大学学生中的实用性。其二,课堂讨论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讨论情况的监控比较困难,无法避免一部分学生在讨论时不认真和不围绕主题来进行讨论的情况。如何使讨论进行得更有效,更具有操作性仍是一个问题。其三,社会调查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资金。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多数来自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普遍困难,生活费本身比较少,社会调查的支出会给他们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教师对学生的奖励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由于班级多,奖励的同学总数较多,也给教师本身一定的经济压力。如果学院或者学校能有一笔教师教学基金,报销在实践教学中的开支和给予学生的奖励,这将带动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注重对学生的奖励,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也有利于学生多方位的学习。目前学校和学院都有了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对于学生的科研训练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如果再建立教师教学基金,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综合运用,支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投入,这必将使学校的教学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

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09-21

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与实践09-21

社会学概论的名词解释09-23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09-23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09-21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09-21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11-21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09-21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