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这表明,创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何等的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而且未来社会就是以创新为标志的社会,未来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例如; 过去一般教师往往喜欢老实,听话,学习上“门门高分”,纪律上循规蹈距的学生;而且有好奇心,喜欢思考,有创见的学生往往受到冷遇。但是现在,那种“唯书”、“唯上”、安于现状、缺乏创新与进取精神的人,或那种“高分低能” “知识偏狭”的人这学校在社会都不受欢迎。所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显得非常的迫切, 特别是现在的政治考试已经改变了以前读,记,背的模式,开卷考试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灵活运用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和推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具体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具有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劳动,不能挖苦、排斥学生,特别是对有不同意见,不同观点乃至是错误观点的学生,教师都应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只有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坦诚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励学生认真思考,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讲“我国的人口问题”时,我要求学生预习后回答:“从我国现状来看,是不是人口越多越好,为什么?”
按设想学生应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国情来回答,但有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是,因为人口多,生产的东西就多,社会物质就丰富。”我一听就想责备他“你刚才干啥去了,为什么不看书?”然而多年的教学经验提醒我不能这样做,若这样做就会压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热情,于是便用和-谐的语气说:“对,人多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东西,但人要生存,还需要什么?”这既暗示了这位同学的是不正确的,鼓励其积极思考,又能激发其他同学努力探求、主动学习的热情。否则,简单的批评或否定,只会抑制这位学生乃至全班同学的创造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随时保持宽容的心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做到教与学的平等参与。这样不仅会使自己激-情满怀,而且会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环境。正以前苏联学者雅各得钦所说:“重要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自己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论证自己的观点,学会证明和反驳。”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创新,才能开始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激趣为基础,使学生想创新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呢? 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并在教法上下功夫,锲而不舍,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趣味性少等特点,如果教师按纯粹的理论授课,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激不起兴趣,更没有深刻的印象。为此,要求教师勤于积累资料素材,巧于设计问题的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美妙动听的音乐,幽默省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把课本知识由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大的内部动机,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在讲“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我讲了这样一段话:“自从‘武松打虎’这一故事传开以后,人们无不赞颂打虎英雄――武松。可是,近几年来我国已把景阳岗列为自然保护区,居然把老虎养起来,把其当‘贵客’了!”短短的几句话,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学生学习的兴趣倍增,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我便引导学生把这一故事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谈谈我国的生态环境。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谈到“北方出现沙尘暴现象”,有的谈到“长江的特大洪灾”,有的谈到“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有的读到“沿海地区毁林造虾池的现象”,有的谈到“可持续发展”等等. 可见,教师只要以新颖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随之产生。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会创新
1, 鼓励学生质疑和求异.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是何等重要,它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但是,在目前的政治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是串讲串问,一问一答地串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质疑求异的思维空间,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 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学会把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积极探索,勇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正如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的那样:“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的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做到敢言前人所未言,敢发前人所未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倡辩论。另一方面应为学生的质疑求异创设情境,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升华
2、教师要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3、在教学中要会巧设疑问,鼓励全部,全程的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练习。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的创新,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 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拓学生的创新视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
“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四、和一般能力紧密结合,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 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也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培养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 实践能力相结合。
1、重视学法指导,培育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 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 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 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 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 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 一个质的飞跃。
2 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 力。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 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 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 视常规性问题,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 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来发现问题。
3 重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育创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 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政治课教 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 ,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绝对看 问题的思维倾向。
4 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培育创新能力。所谓实践能力就是指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 动的指导的能力。政治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这里的培养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 题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支配行动。实践上的创新,先要思想上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其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如突破定势思考法、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 猜测思考法、标新立异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学生的 思维活动做到奇思妙计,有如泉涌,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5 重视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 铸造创新型教师, 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使自己善于创设教育的情景,对自己创设的教育情景、气氛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同时善于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和善于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教育学生。
五、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鼓励学生参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理想是指人的奋斗目标和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它是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很难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进取精神而又惧怕变革、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人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全部参与教学和全过程草原教学,在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下逐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道德观,树立远大理想和终生学习的概念。
1、教师要设计好的练习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识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促进它的完成。课堂练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反馈,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广阔天地。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练习模式,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摆脱妄自菲薄的心态,不断拓宽思维的空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师应该让学生优先举例和善于利用学生举例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优先举例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搜集各种资料。一方面既丰富了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右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正是在这种自我举证、正我感悟中,理解了知识,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通过让学生优先举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同时,利用学生所举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更为关注,更为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求问题的结论或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实践证明,让学生举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的创新动机得到了激发,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3、鼓励学生求异,争辩和质疑。求异思维也是发散性思维,即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鼓励求异,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扩展学生思路。通过求异,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育。 争辩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争论和辩论,使学生掌握知识,深化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争辩后,教师再及时加以总结。通过争辩,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发挥。对于这些质疑,教师及时加以鼓励、表扬,并联系课本知识和当前形势给予一分为二的答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求异,争辩和质疑、释疑中得到了培养、提高,政治课教学也就收到了明显的实效。 学生的创新潜力也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发挥。
六.创造性的把实践活和理论结合起来, 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高认识,教育学生懂得:“人人都是块成才的料”。所谓人才是指通过创造性劳动,在某个领域某个行业或某个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人。人才既有杰出人才,优秀人才,也有一般人才。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宏伟、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高级专家,而且也需要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我们只要勇于开拓进取,就能极大地发挥聪明才智 ,就能成为有用人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懂得自己就是一座可以发掘的金矿,其实在现实中大多数的人要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美好,更聪明,更有能力。爱因斯坦、牛顿、曹雪芹、莎士比亚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才使人类得以跨进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个个新的领域,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开发了自己的创造潜能。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创造潜能,有的能提出比老师更好的解题思路;有的能做出富有新意的实验;有的能把集体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有的能在布置教室环境方面有许多独到、新颖、精巧之处。所有这些都是创新能力的力量体现。
2:在教学中用典型的事例启发诱导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鼓励学生平时看一些科普读物,轮流在授课前3分钟讲解,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讲解认真,从古代讲到现代。例如:世界闻名的发明家美国的爱迪生望着煤气灯在风中摇曳的光焰,便产生了奇思妙想。如果有一种灯它不怕风吹,不用燃料,而又光洁明亮,这种灯该多好啊!于是,他便下决心发明电灯,他先后试验了1600种不同的耐热材料,终于在1879年制成了世界第一个钨丝灯泡,能连续发光40个小时,爱迪生被美国人民称为“光明的使者”而载入史册。又如,我国宋代发明家毕升,他在总结前人书籍印刷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和摸索,终于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
术,这种印刷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事业的繁荣。而且很早就被介绍到国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结合教材的要求,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设计自己的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例如,有位学生设想:现代电子技术发展得很快,电子计算机已运用到社会生活、学习、科研的各个领域。现在交通发达,如果在公交公司按装了能同时驾驶几辆、甚至几十辆汽车的电子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不是可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探索科学的奥秘,不仅可以开启学生创新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将来当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打下良好的基础。理想和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没有理想,在前进的道路上会迷失方向,走向歧路。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努力追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而且, 初中学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他们创新能力,能极大地激发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 只要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中努力探索,开拓创新,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就一定能在政治课教学这块辛勤的园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0-27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初中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2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合集)07-20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01-12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09-2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