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如何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如何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时间:2023-07-27 12:20:48 偲颖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欢迎阅读与收藏。

如何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建议1: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应运在而生。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能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必须努力尝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创新教育时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时代创新教育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自觉地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用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名师出高徒”!试想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的教师怎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师呢?创新教育是靠人实现的,首先靠的是教师,所以转变教育观念至关重要,它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先导。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情愿或敢于将已经倾斜的教育天平摆正的问题,当然这需要勇气和毅力,但我认为作为知识分子,作为教育者,长期不断接受新思想的熏陶,转变观念不是一件难事。应该是观念转变与尝试实施创新教育并举。况且在实施创新教育方面,我们有些老师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我们学校的赵文忠老师、何划选老师等,他们已经为我校的创新教育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实施创新教育,为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不仅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面。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能否有效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对其自身素质进行重新的修炼和塑造。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为了使自己能够真正起到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除了应该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的监控能力等基本素质外,还应进行创新教育创新素质的培养和修炼。

  1.现代教学观念的修炼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它直接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的方向、深度与效果。与传统教学观念相比较,教师在创新教育观念的指导下,(1)在应用讲授法时,就会注重在讲授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时,适当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向学生提供大量材料和信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结论。(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具有能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活生生的人,经过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发展、有进步。(3)在传授知识,学生消化理解知识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注意优化教学过程,改”注入式教学”为”创造性教学”、”启发性探究性教学”,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

  2.自我监控能力的修炼

  教师的自我的监控能力,是教师才华的核心,为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过程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3.创新知识的修炼

  包括教师的特定的本学科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各种的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条件性知识(创造学、创造心理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条件性知识需要教师为创新教育进行重新的学习和继续教育。

  4.创新教学艺术的修炼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门艺术。对此,有专门的文章和专著论述教学艺术论。创新教育希望教师能够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学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启发的境界,使学生在生动理解学习内容的同时,能感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只有进行这些素质的修炼,才能为教师做到”名师识高徒”、”名师出高徒”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各种素质的修养和继续教育,为创新教育做出贡献。

  三、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实施创新教育,进行创造性教学。这就须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教师在系统地钻研教材,设定教学计划时,从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民办科技的角度出发,认真思考发掘教材蕴藏的创造学原理,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条件及环境,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引发学生创造的动机,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2.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积极活泼的教学情境。借助创造性教学的方法,运用讨论法、启发诱导法、信息反馈法、诱思探究法、多环教学法等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活泼的课堂氛围。开发、诱导、推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组织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激发学生主动猜测与积极探究,通过置疑过程,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合适的层次性序列,促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创新。采用如”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逆向思维”等方法。不仅使学生解题能力有所提高,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散与收敛,变异的思维习惯。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创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发展他们的爱好特长及各种能力,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

  四、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创新教育的总体目标进行层次化设计,使培养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把握、可评价的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创新教育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以培养教育者的素质为重要任务,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的养成,所以培养的目标以创新精神(意识)为主体和重点,兼顾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发展。所以在实施中须精心编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出能够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情景问题,实验及形成性练习题。在设计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经过施教,使他们的创新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发展。如:在我校新生入学教育中,通过校史了解、中学生一日常规的学习和军训对新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珍惜学习机会、不怕苦,不畏难、勤奋学习,努力上进,为校争光、为家争光、为班争光的优良品质。在学科教学中,我校还为具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学科竞赛讲座班和创新思维、创造能力讲座班,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能力。

  五、课后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一个最好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和拓展。是学生创造力自由驰骋和飞翔的时间,是学生创造力提高巩固和提升的最好时机。学生可利用这一时间充分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方法灵活实践、验证、开发大脑智慧,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否定与完善的过程,更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创新人才砺炼、挑战、积淀和成就的重要过程。这一时期教练只要给这些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研究的课题,让他们用个人或集体的智慧破解就行了。相信他们一定不负期望的。

  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目的的。创新教育也是全民的一项思想改革,不是以一人之力和一部分人之力所能实现的。它需要全民。特别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探索努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教师应该首先作为创新教育的探究者、贯彻者、实践者,做好创新教育的基石。

  建议2:

  1、质疑激趣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带有问号地参与学习、激发兴趣是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之一。求知欲望是人的天性,但绝大多数人的这个天性没得到良好的呵护、顺应和培育,而是受到压抑甚至扼杀。教师的使命正体现为呵护与培育这种天性。教师用课堂提问的方法介入学生的学习,巧妙地质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进入思考的深层次,促进问题解决。

  2、自主探究法

  讲授是古老的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活动,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但是,如果在学生自学教材后进入愤悱状态下讲授,讲授的内容是学生在自学中学而不解,或解而不深甚至解而有误的问题,并抓住学生学习的症结精读,突破重点、难点,便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探求新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

  3、联结变通法

  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新知和旧知,此一领域与彼一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其内在联系,并提供变化的事例,演示事物动态的本质,使学生表现出选择、变通、修正及代替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比如进行一定的对比练习、综合练习、变式练习等。

  4、发散集中法

  发散集中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各种思路,然后在进行比较选择,集中到最优思路上来。其思维形式是发散思维(多向、侧向、反向)与聚合思维相结合。在现行的开放性题型有:一空多填、一式多写、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提问的方式有:多向性提问、推想性提问、求异性提问、延伸性提问等。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5、定势打破法

  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时,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新的观点去观察事物,探索求解的新思路、新途径,提出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按照惯性思路去分析理解,有时思路受阻,找不到突破口,显得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变换思考角度,采取跳跃式捷径,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思路豁然开朗。

  建议3: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习、竞争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增强学生的参与精神,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还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竞争中产生成功感。竞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看到集体的力量、群众的智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通过竞争学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主自强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种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上不失激情,但太过关注过程的设计和结构的完整,对于那些投偏了的球,通常是一带而过或置之不理,按照早已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前进,学生在我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走进预想的“领地”,作为教师的我有时更甚至替学生思考,代学生言论,无形中,控制着教学,操纵着学生。学生的思想的渴求和学习的需要被我置之脑后,无形中的一支指挥棒束缚住了自己的教学,也把学生们困在了一个固定的圈子里画地为牢。失去了倾听的课堂永远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是的,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在平等、和谐、快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学生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因此,有人说:“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如何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相关文章:

招聘面试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04-19

如何有效进行团队管理04-06

如何进行有效人员管理04-19

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04-16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4-03

管理者应如何进行有效授权07-14

中层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沟通04-06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