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创新转型应对钢铁行业寒冬
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首先非常高兴再次参加中钢网举办的钢铁高峰论坛,前面几位嘉宾对钢铁的形势,对宏观形势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那么到钢铁,论坛给我起了这么个节目,如何应对钢铁行业的寒冬?我昨天晚上想了半天,如何应对?我想钢铁行业和其他行业有可能不同。在我们整个国家发展的新阶段,有些行业可能是迎来了新的机遇。对钢铁行业,我个人认为挑战巨大,所以我把副标题列为钢铁行业将面临减量发展,创新转型。为什么这样讲?我想在座同事钢铁人的感触一定比其他行业,或者我们这些专家感触更深。
因为我们整个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必然影响到钢铁行业,更主要的是,钢铁与我们整个经济结构十分密切。简单讲,我们钢铁带来了55%的市场消费,与投资相关。那么咱们讲拉动我们经济增速,过去由主要的投资转变为以消费拉动,我们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60%,我们投资增长,由过去20%的增速已经回落到今年1到8月份的10.9%,可想而知,钢铁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第二,钢铁另一大板块消费是制造业,制造业消费大约占了30%左右,我们制造业增速也大幅活动。你比如说汽车,今年年初汽车预计增速7%,今年1到9月份增速几乎是0了,和去年同期一样。我们钢铁所处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是我们也要充满信心,为什么这样讲?因为钢铁目前是中国所有大产业里面,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中国钢铁是全球的制造中心,也是消费中心。我我们整个进出口中心贸易大幅回落,但是钢铁产品在去年增长5%的基础上,今年1到9月份继续保持27.2%的增长,今年1到9月份,钢材出口8311万吨,面临着残酷的国际竞争和贸易落差,我们仍保持了高速增长,说明我们钢铁具有竞争力,所以我们钢铁人也要有信心。
结合今天的题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思想。
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个是钢铁产业的寒冬到底有多冷?第二,我们钢铁减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趋势是什么?第三就是减量发展,我们过去是增大发展,减量发展更主要是提升竞争力,国内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情况共同参考。第四是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子在何方?
首先向大家介绍这么一张图,我们经济总量是全球第二,但是我们的制造业是全球第一。我们制造业对全球影响,比我们经济总量更大。这张图是我们GDP增速的总量变化情况,虽然我们达到10万亿美金,但是我们人均GDP也就7500美金。我们既要充满信心,也不要骄傲自满,中国还有发展的巨大空间。人均GDP只有7500美金,难道停止了吗?不是。这是从全球经济格局看。
金砖五国除了印度之外,像巴西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俄罗斯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所以我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第二看全球钢铁,我们把全球钢铁,过去简单归纳为三个阶段,从二战以后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全球钢铁市场发展,但是上世纪70年代,是在两次石油危机,包括苏联解体,又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影响,全球钢铁处于一个平衡期。正是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给中国钢铁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2000年左右,中国还在限产,我们在那个时候保持了高速增长。
我们分析目前全球经济包括钢铁变化的趋势,我们认为全球钢铁遇到新的业态,又是一个新的平衡期。从今年全球钢铁生产数变化来看,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今年明年全球钢铁行业会保持2%的增长,国家没有正增长,而是负增长。1到8月份,全球钢铁产量下降2.3%,中国下降了2%,这就是说全球钢铁非常准确的反映了全球经济状况。
我们中国今天遇到了困难很正常,由我们过去的波动发展、稳定发展到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新的矛盾,所以我们在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预示着我们中国钢铁一定是在“十三五”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就是创新发展,但是没有想到我们这么早就进入到减量发展阶段。我们今天的困难是历史造成的,是新的变化环境造成的。
列出了我们主要工业领域的行业利润率,我们钢铁是亏损的,在我们所有领域里是利润最低的。我们今年1到8月份,我我们协会统计的钢铁企业的利润是负180亿,其中8月份120亿,主业亏损436亿,这个是我们中国钢铁发展历史上没有的,有多冷?是不是一直冷下去?我们拭目以待。我们连续四年,而且这个形势恶化越来越严重。
再一个就是我们的亏损面已经接近50%,这个仅仅是协会会员的。整个全国大约500家企业,我想情况比这个更严重。全球总体来看,应该比协会会员统计的更严重。我们的亏损
《如何创新转型应对钢铁行业寒冬》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面,已经接近50%,我们的负债率近70%,什么概念呢?高于全国平均57%,也高于我们当年亚洲金融危机钢铁困难时候的65%。
还有就是银行,银行简单的息贷、抽贷、断贷,使资本运行行业更加困难。整个钢铁行业的抽贷、断贷现象尤为突出,造成钢铁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而且大幅增长。
接着就是投资,我们钢铁是负增长,投资下降。你技术改造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行业发展。我们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连续回落,对我们的行业也是很不利的。
支持我们矿山发展的投资,不仅仅是增加产能,是维持简单再发展,都完成不了。如何科技创新?如何创新发展?没有强大的研发支持,如何引领更好的发展?都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讲目前我们行业经历了寒冬的冰山,但是我们真正面临问题,不是简单的去化解产能,去减量发展。如果减量发展在我们行业中不取得共识,这个行业的寒冬还将持续多久?难以想象。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我们到底有多难。
钢铁减量发展的一个特点和趋势,我们简单归纳几个方面,我们从2017年已经进入了一个丰收的平台,今年1到8月份产量下降2%,更主要是我们消费同比下降4.8%,我们比去年同比下降了5.5%。中国国内消费下降接近5%,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从我们整个生产水平,从我们消费总量到我们人均水平来看,中国钢铁消费进入了下降通道,这个对我们行业发展是巨大影响。
我们不光要研究过去,我们要研究未来。钢铁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其他材料不可取代,我们对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预计到2030年,中国还需要大量的钢材,但是比现在要下降1亿多以上。76亿吨也是很大的数字,我们不能没有信心。
我们中国钢铁目前效益的企业在沿江沿海,我们今后的布局调整也要加大,提出中国钢铁布局是加快一带,就是沿江沿海一带,适当做好多点,内地多点,结合每个企业,更主要的是要网络化,为我们下游用户做好服务,所以说减量发展并不等于不发展。
第一个我们是规模最大,占全球一半。截止到去年底,我们进口了6亿钢材,我们有5000万亿的企业进来,外国人他们很惊讶。我说我们超过500万的企业有31家,他们更惊讶。我们在全球影响巨大。中国钢铁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
第二,钢铁的产业地位重要。从我们全国来讲,从我们各个地区来讲,这个产业重要,即使企业遇到困难,不像当年钢铁利润丰厚时,地方非常受欢迎。
第三个分化严重,好企业在中国,差企业也在中国。我们的技术上、效益上两极分化严重。
未强先减,尚未完成工业革和进入强国行列时即开始压减调整。
中国钢铁企业是非常复杂的,忧国忧、私营、外资、集体共存。
减量发展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是流程调整的过程,第三是出口扩大的过程,第四是优胜劣汰的过程,第五是多元并举的过程,第六是创新发展的过程。经过减量发展波动之后,中国当地企业在国际国内为下游用户会创造更大价值,更具竞争力。
简要概括为“七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特色化、多元化、国际化。
绿色化是必须的,因为我们从国家层面来讲,我们不是简单的为了发展而发展,我们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我们绿色不是简单的绿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绿色化
钢铁行业到今天为止,绿色化是必然趋势。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给钢铁行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只有绿色发展,才能使这个行业立足于市场当中,否则你做一个环境污染企业,怎么能够得到社会认可?
你比如说唐钢,咱们新的环保部长去了以后,说唐钢的高炉出铁是污染最严重的环节。 中国2025工业制造,包括“互联网+”都迫使钢铁行业在智能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你比如说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超过1000亿的机器人而代替简单艰苦的工作。
如何在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物流不断探索,而且我们已经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了探索,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从我们整个智能化的趋势来看,如何做好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积极端到端的集成,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再一个是国际化,我们谈我们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注重产品。我们院里做了一个“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国钢铁走出去,第一个是资源必须走出去。我们销售全球60%的铁矿石,四大铁矿石控制70%的贸易量。
第二个我们要建立渠道,不是简单的卖产品,更主要是有产能合作。我们大力宣传我们的优势产能,钢产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钢铁。我们认为通过“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包括金融支持,会给我们钢铁行业带来很大的机遇。
钢铁行业是最具发展多元产业的一个产业。我们鼓励或者是推动,我们不仅要发展相关多元,也要发展非相关多元。
我们要按照价值链规律、企业发展规律和时代的主题,结合每个企业特点,避免简单的重复发展。
特色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贸易也好、通过生产也好,简单的同质化生产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不仅仅要从产品、服务,包括对客户的感受,努力做到不易复制。
至少我们钢铁行业在以下四个方面要特色化。第一个是产品特色化、服务特色化和区域特色化,包括产业链的特色化。我们的企业在特色化方面做的非常好。努力得到用户价值最大化。我们的一个企业,每年在海外出口,通过他的服务,把企业竞争过去,他的价值并不低,国外用户出口40万吨,我想我说的数字,很多人能感受到,他不是通过低价格,而是通过特色服务。
服务端,我们有很多好的例子。我们强调我们要如何从制造到服务,这不是简单一句话,是全面的为客户创价值的。从前期介入到“互联网+”企业,钢铁做不好,互联网再加,也加不好。做好自己,更好的为客户创造价值,就是服务好。
我们院长每年对我们钢铁企业也做过一个测评,时间关系,
我简单说结果。减量发展阶段,是一个竞争中提高的时代。我们对三大类,11个因素,20个指标系统的分析,对中国钢铁行业竞争力做了一个分析。第一位的仍然是宝钢,领先优势依然非常突出,排在宝钢后面的是河钢、沙钢和武钢。合作中应该多与竞争力强的企业合作,因为他能为你,也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们通过分析来讲,在减量发展阶段,企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问题。很多企业在规划理念一开始,就败下来了,所以我们认为发展的竞争源头是理念竞争。
如何提高竞争能力?不仅要关注对手,还要关注自己。关注我们问题导向,弥补短板,更具可操作性。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帮助企业做“十三五”规划中,体会完全不一样。过去上项目,现在没有项目怎么做?就是提高我们内在的竞争力。
我们的竞争要素是专业化产品市场份额高,资产负债率低,技术创新能力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多元收入和贡献比重高。
我们要把产品做精、做独特、做的不可替代。
第二个,千方百计降低负债率,我们应该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以为很多企业做借鉴。负债率如果降到50%以下,这个企业要取得好的效益就比较困难。根据目前国家政策,有很多措施和方法帮助企业降低覆盖率。
再就是创新,困难企业不能放弃创新,优势企业都是有创新理念的企业。
我们的管理降低成本,包括运营结构,包括原材料,包括渠道、包括产品结构,不是一个简单的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降低。
我们钢铁企业要努力积极的拥抱互联网,千方百计提高效率,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千方百计为用户创造价值。
加快我们在“互联网+”的应用,我们成立了钢铁行业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而且针对我们企业的状况,我们开发了我们的软件,帮助企业优化发展。这些企业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
多元产业发展的方向。一个是国际化发展方向,一个是城市服务产业,另外一个是智能制造产业。钢铁加互联网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还有就是电子商务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金融产业。
根本的根本我还需要政府作为依托,减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挑战。根本是我们政府要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要下大力气解决即将面临的减产贷的职工就业安置、社会稳定的政策制度,这个政策不光是中国要面临的,全球在解决减产过程中,政府都要出力。有保有压实施差异化信贷、用电政策,根本上培育创新土壤,整合资源,引导技术创新。
【如何创新转型应对钢铁行业寒冬】相关文章:
如何在社会转型期加强社区创新管理09-21
职场竞争如何应对06-08
班长应对员工如何管理04-16
如何应对提问式面试04-16
如何应对面试技巧05-18
员工如何应对绩效管理04-16
夏天如何应对中暑常识04-19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会议营销如何创新09-21
解读华为是如何创新的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