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做好我院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16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彰显高职特点及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
二、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在总体上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紧跟人才需求市场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找准专业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2.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四个嵌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突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构建能力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
充分调研、明确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化建设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4.完善适应行业的双证书制度
要对学生取得与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出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证书要求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5.加强教、学、做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 2
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方案具体要求
1.课程类别
(1)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2)必修课分为通识课程(含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程(含实践环节)和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践环节)。
(3)选修课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2.学时与教学周要求
(1)方案总课时原则上不超过2700课时,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应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中生产性实习应占到80%。
(2)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90学时。
(3)周学时原则上安排在20~24学时范围内(含选修课),第一、二学期课时可适当增加。
(4)前4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9周(一般15周理论教学周+4周整周实践周),第五学期教学周数为10周,由于各专业具体情况不同,在满足每学期总教学周数的情况下,各专业可以合理自行设置,但要尽量避免学生每学期后几周课时数过少或没课的情况发生。
3.学分计算
(1)方案总学分原则上限定140-150学分之间(含选修课)。 3
(2)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每周以1学分计算。
(3)其他课程原则上以15课时1学分计算。 4.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要求
(1)工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文科专业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时间为12周,利用第五学期前10周的星期六和后10周完成,计12学分,180学时。
(2)顶岗实习为20周,安排在第六学期,计20学分,300学时。
5.通识课程安排 (1)通识课程安排表
4
(2)课程安排说明
①1-9项为各专业必开课程,第10项大学英语为除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以外专业必开课程,11-12项高等数学为工科专业必开课程(详见②),13-15项各专业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设。
②高等数学课程为1、2、3、4、8院(系)必修课程。对口单招班级高等数学按90(60+30)课时开设,即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B,第二学期开设高等数学C。
其他专业开设安排如下:
5
③人文基础课程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2、3、5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④军事理论/安全教育课程2、3、5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三学期开设。
(3)整周实践安排说明
①入学教育与军训为2周,在第一学期开设。
②公益劳动为1周,2、3、5院(系)在第一学期开设,1、4、6、8、9院(系)在第二学期开设。
6.社会能力考核要求
(1)英语
非英语类工科专业:建议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要求;
非英语类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建议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要求;
涉外类专业:建议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 要求;
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传媒艺术系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设定学生必须达到的英语能力等级。
(2)计算机
非计算机类专业建议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3)职业资格证书
各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一项与本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由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7.选修课要求
(1)人文素质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个及以上学分,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类课程。
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
语言类:职业汉语、普通话技能与应试指导、日语、韩语、求职英语。
艺术类:围棋、中国象棋、二胡演奏入门、小提琴音乐艺术欣赏、艺术导论、古典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鉴赏、影视欣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书法、建筑欣赏、有氧爵士舞、健美。
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汽车文化、生活与化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法律与生活、合同法、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跨文化交际。
经管类:身边的经济学、网上购物与网店推广。
数理类:高等数学。
③由团委认定的素质拓展学分可作为该类课程学分,包括拓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各种科技技能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竞赛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等。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人文素质课程学分。
(2)专业拓展课程
①要求修满6学分。其中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行业文化(课程实施编号为000001X0)2学分,并将该课程体现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中或者下面的注释中。
②工科专业的文科生必须取得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实施编号为000204X0,第一学期开设,周课时4)2学分,并将该课程体现在教学进程安排表下面的注释中。
③各专业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等设定相应的专业拓展课程。 ④除专业要求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学生取得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每个证书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⑤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并成绩合格的,每项可奖励2个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四、方案制定与审定程序
1.教务处制定、下发;
2.各院(系)负责人牵头组织,以专业负责人为首的专业建设团队具体实施,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3.各专业教研室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组织研讨,完善方案;
4.各院(系)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
5.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复审,反馈修订意见;
6.将最终审核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总,提交院教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发执行。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各专业应认真研究、总结本专业以往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陷与不足,结合2011年专业剖析及专业平台数据分析的成果,在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
2.各专业中对口单招、中外合作、不同专业方向、订单培养等须根据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对口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对中职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作好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对口单招班级与普招班级差异性。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模块和格式要求基本延续2011年方案(两种模板:传统课程体系模板、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要注意传统课程体系模板七、职业能力与知识结构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模板八、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设计中要体现‘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在关于在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321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通知中有具体模板),社会能力考核要求这项内容说明要求简洁明了。
4.课程名称和课程编号要规范,均按11年新编的实施课程名称和实施课程编号填写,如有新增课程请事先按程序申请获取相应课程编号后填写,要避免文字错误、课时学分等数据统计错误和方案前后不对应等问题。
5.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后,要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完善工作。
6.为保证2012级学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计划于4月底完成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院系专家初审工作,教务处5月上旬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审(对口单招方案单独集中会审),5月中旬返回院系修正,5月下旬汇总装订。
教务处
2011年3月20日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关于制定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5-06-15)#e#学院各教学单位: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根据学院教学工作整体安排,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需要认真做好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本依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16号)
2、《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15]14号)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二、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其制(修)订工作是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各专业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为重点,及时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升级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论证、制订规范科学,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点,并形成专业特色与品牌。
三、原则意见
1、注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专业建设应适应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变革需要,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 1
础上,结合行业发展与专业需求,认真制订、按时完成2015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更加明晰。原则上,按大类招生的专业群以及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的专业,既要设置体现通识性要求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又要设置体现个性发展的专业方向课程,系统构建“平台+方向”模块课程群;同时,要尽可能提高选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满足学生拓展知识和跨专业选修课程的需要。
对存在特殊生源结构和招生形式的专业,要按照生源特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对“3+2”制、中职推免制等,要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分别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体现其个性化和专业特色。
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要有明确体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和第二课堂活动之中,职业道德纳入了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实践育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要重视基础课程系统设计,重在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要树立科学、多元的质量观、成才观,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3、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要坚持以技术应用和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支撑,注重系统的实践技能培养,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校外有机衔接,将实验、实训、实习到最后的顶岗实习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系统设计,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普适性培养与个性化辅导;要注意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两者的紧密结合以及各自的系统性,关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交融及课时的合理分配,包括顶岗实习学时的安排,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总学时数50%以上。
4、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对接产业(行业),参照职 2
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引入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双证一奖”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时引入行业....
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和国际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以行动为导向,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建立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5、积极探索“企业先导,合作共建”的办学机制
产学结合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各专业均必须与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行业、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企业先导,合作共建”的办学机制,针对一线职业岗位来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合作制订企业主导的个性化培养方案,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形成了“企业需求驱动,重构课程模块,培养双高人才”的办学特色。
四、基本要求
1、教学周数
每学年52周,暑假8周,寒假4周,教学周数为40周,部分实践教学和课外教育内容可安排在假期内进行(具体见教学总体安排表)。
2、总学时
总学时数(包括选修课)应控制在2600学时左右,其中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不........
超过600学时;平均周学时数原则上不超过24学时。工科类专业应保证实践教........
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50%,文科类专业应保证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40%。
3、学分计算和分配
课堂教学原则上按18学时为1学分;整周进行的集中性实践教学每1周按26学时,计1学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
各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30学分左右。 .......
4、顶岗实习
时间不少于24周。根据各专业特点,可安排在第三学年的全年,或第五学期在院内实训基地进行课程设计、专业设计后到院外实训基地实习。
5、考试安排
每学期考试安排2周(期中考试3天,期末考试7天)。
五、教学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1、专业培养目标;
2、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3、学制及招生对象;
4、就业面向;
5、课程结构与课程学时比例;
6、教学总体安排;
7、毕业生合格标准;
8、教学进程表;
9、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10、其它说明。
六、课程体系基本设置与要求
课程体系五大模块组成,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岗位课程模块、职业发展课程模块(含专业拓展选修、素质拓展选修)、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一)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人文思想素养、文化素养、身心素养和职业素养等,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具体如下:
1、人文道德素养课程:
(1)“两课”课程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安排在前2个学期内开设。“两课”每门课程除理论讲授外,都应有一定比例的课外教学和实践活动。
(2)形势与政策教育:18学时,1学分。
2、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
(1)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在一至五学期开,含企业家、校友讲座。18学时,计1学分。
(2)就业与创业指导:在一至五学期开,含企业家、校友讲座。20学时,计1学分。
3、身心素养课程: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2课时,2学分。机械系与工商系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出,其他系安排在第二学期开出。
(2)入学教育与军训:入学教育0.5学分,新生军训两周,2学分。军事与安全教育第一学期开出,1学分,18学时。
(3)体育:第一、二学年开出,每学期36学时,2学分,共144学时,8学分(第二学年为专项体育)。
4、文化素养课程:
(1)英语:在第一、二学期开出,每学期60学时,3.5学分,共120学时,共7学分。
(2)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第一学期开出,60学时,3.5学分。
(3)应用数学或高等数学:在第一学期开出,60学时,3.5学分。针对不同的专业其教学内容、学期、课时可有所不同。
(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课程。
(三)职业岗位课程模块
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四)职业发展课程模块
主要功能是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职业面,学习专业前沿与专业交叉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和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课程。职业发展模块分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素质拓展选修课程(学院公共选修课程)。
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由各专业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等设定相应的专业拓
展课程。课程应反映专业最新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可通过讲座方式对学生做课堂教学。专业拓展选修课采用班级申请,按班级组织教学,具体教学由系部安排,报教务处备案,学分各系确定。
素质拓展选修课程采用学生网上申请,按报名人数编班组织教学,具体教学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上课时间一般为晚上或双休日,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6学分。
(五)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取得相应技能证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包括实验课、上机、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大作业、毕业设计(论文)、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计划内各类考证培训等。原则上,实验学时≥28课时的单独设课,小于28学时的实验并入理论课中并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成绩。
各系部、学生工作部门应积极妥善地利用假期等课外时间安排学生参加各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须经学院批准后进行,有关责任部门应负责组织实施,学生均需按要求参加。
附件 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与格式要求
2、关于2015级拓展选修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三年六月十二日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应遵循哪些原则02-23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制定端午节活动方案04-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制定端午节活动方案6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