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项目规划和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采取分方向培养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咨询、投资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事房屋建筑工程相关的技术与管理等工作。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咨询、投资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建筑装饰技术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咨询、投资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事建筑装饰工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安全技术与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土木工程的安全技术、管理、评价、安全教育,安全监督工作。
二、基本规格与要求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
2.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3.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基本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专业问题;具有较为扎实的外语能力,基本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水平,可初步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4.具有基本的土木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能力和现代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了解本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的专业核心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工程力学、工程数学、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材料、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专业软件应用技术。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
6.学生毕业时,应至少取得如下证书之二:
1)普通高校计算机二级等级证书
2)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超过425分证书
3)《徐州工程学院关于设立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拓展学分的暂行规定》中的证书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7.房屋建筑工程方向学生应具有进行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项目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8.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方向学生应具有进行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施工、
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项目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9. 建筑装饰技术方向学生应具有建筑空间与装饰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工程监理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
10. 安全技术与管理方向学生应具有安全技术、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督与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评价、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及毕业要求
1.学制:四年
2.毕业要求:至少获得本方案规定的各专业方向总学分,其中至少包括4个拓展学分。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四、学位及授予条件
1.学位:工学学士。
2.授予条件:符合《徐州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五、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能力与知识结构图
七、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土木工程材料》(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2学分
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和材料性能改善的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选择的相互关系。
课程主要内容: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钢材,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与砂浆,砌体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
2.《工程力学Ⅱ》(Engineering Mechanics Ⅱ)5(3)学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学生结构分析与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3学分
本课程研究包括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工艺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土方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
4.《房屋建筑学》(Building Architecture)2学分
本课程主要阐述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借鉴了国内外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经验,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从总体到细部,从平面到空间的设计程序和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建筑构造概论,墙体与基础,楼梯,楼地层,屋顶,门和窗,工业建筑,单层厂房设计,单层厂房设计。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Design Theory for Concrete Structure)3.5学分
本课程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各类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梁板结构的设计计算等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基本原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按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6.《基础工程》(Foundation Engineering)3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见的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规划的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做出合理的评价。
课程主要内容:浅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深基础设计与计算,复合地基,地基处理,挡土墙的设计方法,基坑工程,特殊土地基的性质及处理方法。
7.《桥梁工程》(Bridge Engineering)4学分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桥梁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常用的公路、铁路简支梁式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以及桥梁墩台的构造设计计算方法。理解悬索桥和斜拉桥的设计原理和构造措施。
课程主要内容: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构造和施工,简支梁桥的计算,圬工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城市轻轨桥梁。
8.《建筑装饰设计》(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3学分
学生通过理论教学,掌握本课程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基本的设计技巧。主要为掌握建筑装饰设计有关功能、技术和美观的基本理论;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的原则、方法、步骤和基本技巧;掌握建筑装饰和环境环境和-谐的处理手法;掌握装饰设计人体工程学,并能综合运用色彩、照明、材料、家具、绿化陈设等设计要素。培养学生能独立完成家庭装饰和其他公共空间装饰方案设计。
9.《装饰施工技术》(Decorat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3学分
本课程按照先进性,针对性和规范性的原则,特别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也为在以后的设计之路上做好技术铺垫。在学习中针对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地面工程,吊顶工程,饰面工程,涂饰工程,幕墙工程,隔墙与隔断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木工程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制 定 人:朱 炯、高向阳、赫 强、梁爱莉、高兴元、张雷阳 批 准 人:朱 炯
修订日期:2015年12月16日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工程设施,包括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港口工程、海洋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也指利用适当的材料和设备建造及维护各类工程设施的工程技术活动,包括勘察、设计、施工、鉴定加固等。土木工程包含的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土木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学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内蒙古建筑学院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61年全国院系调整,内蒙古建筑学院合并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成立了建筑工程系,当时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其构成主要是来自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老牌名校的教师,1963年建筑工程系下马停办。1974年恢复成立建筑工程系,1975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恢复招生,1985年新上“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1998年根据教育部新专业目录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把以上两个专业整合为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两个培养方向,土木工程专业2015年被学校列为首批建设的“校级品牌专业”,201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五千余名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国家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着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他们以我院学生一贯具有的专业基础扎实、吃苦耐劳、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要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学制:四年
2、学位:达到内蒙古工业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实施办法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专业培养方向
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分工对本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考虑到学生在土木工程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分成以下二个专业方向:
(1)建筑工程方向;
(2)交通土建方向。
4、毕业生应满足的要求
以结构图的形式给出,并对各项内容分别加以说明如下:
4.1 框图
4.2 分项说明
(1)素质结构要求
① 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贡献自己的力量于祖国和人类发展的
意识和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②专业素质:
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能从事本专业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工作。
③文化素质:
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④身心素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能力结构要求
①获取知识的能力:
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
②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专业领域较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工程设计和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工程综合能力。
③创新能力(精神):
有创新意识,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3) 知识结构要求
①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民族理论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人文社科和艺术类选修课等。
③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④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科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⑤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流体力学(主要为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建筑制图基本原理和计算机绘图基础。
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掌握一般基础的设计原理。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的一般过程、了解项目策划、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⑥专业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选线或选型、构造的基本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 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的设计方法,了解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的基本方法。 了解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设计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 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 ⑦相邻学科知识
了解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了解建筑与交通的基本知识。
了解给排水的一般知识,了解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气等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等的一般知识。 了解土木工程智能化的一般知识。 5、人才培养规格概括性表述
本培养模式依托土木工程领域,培养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基础及专门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与该工程领域有关的一个专业方向知识。毕业生应能够在该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土木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设计基本理论。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实践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1、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体系
按照顶层设计的方法,本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及15个知识体系构成。
每个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知识单元又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一般知识单元。本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等如下表所示: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
2、实践教学
要按照“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及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两个结合”指的是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三个层次”是指基础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综合教育实践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是指从大一开始到大四,每年都开设实践课,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去实践和学习。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如下图所示:
3、教学内容与学期安排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期安排。如下表所示:
五、毕业规定
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所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合格,且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获得总学分218.5分(含综合教育10学分),方可毕业。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土木工程专业及专业方向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是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建筑、隧道、地基处理及工程或项目监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科。本专业共设三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及工程监理。
建筑工程方向。该方向重点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及科技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地下工程方向。该方向重点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地基处理、隧道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及科技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监理方向。该方向重点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监理与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的监理、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获得科研和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土木工程监理与管理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是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和地下工程不断上马,对工程建设中的规划、勘测、设计、监理、试验、施工和管理等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的人才已显得十分迫切。该专业采用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三结合的模式,为国家培养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设计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工程建设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与CAD制图技术、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地质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管理学及建筑施工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和思路
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采用“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素质训练、科学研究提升”三位一体式的教学思路,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要求其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设计、现场勘察和工程管理的基本技能;系统掌握现代科学实验知识,获得实验研究和科研开发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
表1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
四、培养规格与路径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现代科学实验知识,同时获得科学研究和科研开发的初步训练,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等领域中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地培养:
1.思想品德
培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有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及实干的创新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的专业人才。
2.知识结构
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数学、现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原则,掌握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结构及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计算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和过程以及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的相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3.能力结构
通过学习和实训,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语言、图标和计算机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运用其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仪器运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经过一定缓解的训
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4.身心素质
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职责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有充沛的精力承担专业任务;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工作,勤奋学习,意志坚强,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五、新生导学课说明
土木工程专业新生导学课学时17,学分1,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旨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同时结合专业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早制定学习、职业发展规划。本课程将由学科带头人担任主讲师,以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历程、知识构架、学习方法、发展动态、相关研究领域等为基本教学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史、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充分参与及交流,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六、专业开放跨专业选修课程的目录及开放名额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各课程学科交叉的可能性,将土木工程专业以下课程设置为开放跨专业选修课。其中开放名额如表2所示。
表2 土木工程专业跨专业选修课开放名额
七、专业准入转出标准及实施方案
专业准入标准:完成本专业通修通识课程及本专业平台课程的学习,并成绩合格的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全日制本科生。
专业准出标准:完成本专业通修通识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之一,并且成绩合格的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21
什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用11篇)03-30
焊接人才培养方案03-04
学生会人才培养方案02-27
怎样写人才培养方案03-01
医疗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0篇)06-03
人才培养的方案(通用10篇)04-14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通用12篇)05-24
人才培养评估接待方案(精选10篇)03-20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1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