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调研报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8 11:04:40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背景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1.1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弊端

自1978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农村焕发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农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动力。但36年后,当初的改革红利已消失殆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已是“百病缠身”,从以前的“香饽饽”变成了如今的“烫手山芋”,日渐暴露出极大的弊端。

1.1.1土地产权不明损害了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益

农民有了土地承包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那么“农民集体”又该如何准确定位呢?《土地管理法》第10条明确“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这样,农民没有了土地所有权,其来自土地的财产收益就很少。

1.1.2土地产权不明促成了社会不稳定

由于土地所有权归属不清致使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比如村委会或村民小组随意处臵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导致农民上访事件不断,一些地方甚至爆发了农民对抗政府强征强拆的群体性事件,使农民与政府之间趋于对立、干群关系趋于紧张,基层维稳压力增加。有研究表明,目前全社会维稳费用中,60%以上与土地产权不清、随意征地造成的社会不稳定有关。

1.1.3土地产权不明加剧了城乡失衡

《物权法》第39条明确,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宪法》、《土地管理法》赋予“农民集体”对农村土地拥有所有权,以法律的方式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物权地位。事实上,国家又在若干法律条文中限制了农民土地物权。这样就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资源低价流向城市,肥了开发商,喜了地方政府,苦了农民群众,加剧了城乡失衡。据调查不完全统计,农民从被征用土地中获得的补偿普遍仅为政府通过招拍挂卖出土地收入的5%左右。农民说,土地财政使政府得大头,开发商得中头,农民得零头。

1.1.4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导致小城镇开发缺乏动力

农村土地产权不能流动,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无法退出,也无法迁徙城镇定居。这使小城镇开发少了农民这个需求主体,加上小城镇缺乏市场化开发手段,基础设施难搞,公共服务难齐全,更加缺乏对农民的吸引力,形成恶性循环。

1.1.5政府职能错位

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国家有权征用征收农村土地,政府成为城乡土地市场主导者、建设用地交易权的垄断者,而不是土地交易市场的裁判者和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者,造成地方政府热衷于靠其拥有的行政权力获得土地增值收益。

1.2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分析

1.2.1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基本构成

一是我国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制,是在一定范围内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土地的一种共有制形式。二是我国实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大类权利,农村土地使用权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1.2.2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现状

据统计,2012年全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覆盖率66%,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覆盖率46%,宅基地登记发证覆盖率80%。

1.2.3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中的收益分配现状

目前,我国集体土地的收益主要产生于征收和流转过程中。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征收后,政府通常得给予四种补偿费用: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

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而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主要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的收益分配和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收益分配。

1.2.4我国农村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的现状

农村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答题上可分为三种:以第一轮或第二轮土地承包时的承包地或划地人口为依据;以现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在册人口为依据;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日期起为时限的年龄段为依据,包括死亡人口、新生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成会员资格界定越来越困难,一是一部分地方的户籍制度改革,使户籍的迁移变得相对容易和简单,使原来单纯以户籍作为判断集体成员资格的标准难以适用;二是身份变化所引起的农民集体成员资格取得和丧失难界定。

2.蕉村镇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2.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启动

2015年4月,、县政府召开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会,为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和1号文件“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精神,切实做好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农业厅等六部门关于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川办函2012172号)、《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川农业2012136号)、《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意见》(宜府办函2015311号)、《中共XXX县办公室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意见》(高办201523号)、《中共XXX县办公室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高办201524号)等文件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于5月份召开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启动会。

2.2实施单位及改革情况

针对2004年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7956户,另842户未办证的情况,今年全镇16个村143个村民小组同时展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于7月底全面完成了摸底调查,确保201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表1 蕉村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调查摸底情况汇总表

幸福 联民 联乐 联合 龙潭 万古 仁和 龙政 德坪 吉新 巩固 青坪 青云 玉丰 文治 石盘 合计

1754 1240 1236 2311 2557 1485 1036 1526 1886 1977 3647 3074 2694 2208 3625 1171 31673

1532.5 1192.1 1006.75 1983.5 2015 1273.5 834 1120.5 1450

1730.14 1911.48 1055.61 1842.21 2232.05 956.82 762.38 1154.63 2198.95

518.01 719.62 508.83 1158.93 1383.21 559.41 501.62 920.49 937.07

1212.13 1191.86 546.78 683.28 848.84 397.41 260.76 234.14 1261.88

0 160.36 168.22 370.8 307.52 111.27 75 305.99 555.76 32.8 50.46 181.18 566.23 287.54 0.7 47.89

1693.75 1881.571 712.186 1169.385 2914 2563 2132.45 1524 2801.63 831

3617.63 2402.24 2832.09 2167.7 3197.06 394.96

1190.26 1044.57 896.46 376.12 1272.07 75.97

2427.37 1357.67 1935.63 1791.58 1924.99 318.99

25328.18 28607.38 12256.82 16350.57 3146.72

2.3蕉村镇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2.3.1总体要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耕地和“四荒地”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以现有土地承包合同、权属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臵,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及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臵、用途、地类、权属证书等落实到户和记录在册,做到证、账、簿、地相符,完善和规范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和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电子信息系统,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3.2严格工作质量标准

做到“四不漏、五一致、五公开、六规范”,即: 四不漏: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地。

五一致:台账与花名册一致,账册与证本一致,账册、证本与承包合同一致,农户承包土地与登记内容一致,权属管理与农村土地承包现状一致。

五公开:即公开登记政策,公开农户二轮承包土地,公开地块登记详细信息,公开登记结果,公开发证。

六规范:规范镇、村、组组织机构,规范实施方案,规范调查登记表册,规范航测图片数据,规范计算面积标准,规范权属管理。 2.3.3准确把握政策界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作,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要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实测面积经公示后据实登记,作为确权变更依据,且实测面积不与农业补贴基数挂钩,不与农民筹资筹劳标准挂钩,严禁借机增加农民负担;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依法予以纠正,对存在争议和纠纷的,村组要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确权登记。

2015年,文治村南木元组老林口茶地、荒山的承包者陈大宣、谭忠元与文治村大新林场承包者谭龙孝发生了林木、林地权属纠纷,陈大宣以持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严顺祥等人以持有《林权证》为由,双方均认为大新林场也属于其权证登记范围,由于对政策界限的把握不准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均存在错填和漏填权利人等事实,四界表述笼统含混,方位错位,面积严重不实等错误,从而导致文治村南木元组村民陈大宣、谭忠元与谭龙孝之间矛盾纠纷不断发生,出现过陈大宣、谭忠元乱砍、滥伐文治村南木元组和文治村大新林场林木事件,蕉村镇人民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解和处理,但当事人均不服,并多次上访。直到2015年9月4日,蕉村镇人民政府再次调解,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 2.3.4妥善解决突出问题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具体问题。凡是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法律法规和现行政

策尚未明确规定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妥善处理。要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地反映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渠道妥善化解矛盾。

2015年蕉村镇巩固村胜利组村民秦敏与本组村民范国雄发生土地流转纠纷。秦敏于2015年4月向镇村两级提出申请,请求公平、公正解决,经镇村有关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实地,走访干部群众调查取证,认真查证巩固村胜利组1999年、2000年、2001年各年份交农税台账,XXX县罗场地税所完税依据及1999年县、镇两级关于土地延包文件精神和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于2015年12月3日以蕉村镇人民政府调解委员会名义作出调解意见。双方当事人未达成一致意见,秦敏遂向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中办发199716号)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号)规定,高委发199935号文件精、蕉委发199969号文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五条,《物权法》第130条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11年8月9日作出裁决。 3.对策与建议

3.1建立长久不变的产权关系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基础和前提下,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加快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固化土地权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3.2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步伐

产权问题是土地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症结主要表现为农民享有的土地权能不完整,尤其是没有充分的土地处臵权、收益权,出现了土地承包确权不到位、土地流转不规范和纠纷处臵不确切等问题,影响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有待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步伐。 3.3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国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一项根本措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公平的原则,在统一规划及所有权属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依法进行流转。《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

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转让、出租、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 3.4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有符合规划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才能视为合法。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必须兼顾土地所有者的合法土地财产权益,建立起不同的土地用途之间的土地开发权的经济补偿机制,使土地开发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有实现每个农民拥有平等的土地利用开发权利,或者在实际获得的土地利用开发权利不一致时能够获得经济补偿,农民才不会违背土地利用规划使用土地,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也必然减少。 3.5逐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一是缩小征地范围。制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目录,公益性用地继续实行国家征收制度,探索对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独立选址的经营性用地不再征收,采取协商谈判的办法,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解决,从而逐步缩小征地范围。二是完善补偿安臵机制。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监督权,因地制宜采取留地安臵、补偿等多种方式,确保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

3.6鼓励支持资本向农业、农村流动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金融和社会资金进入市场,因此,我们应放开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农业农村的投资领域,健全农业农村投资的支持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投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农业农村直接融资渠道,引导鼓励支持金融、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实现产权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以上问题,改革迫在眉睫,经过我的调查与思考,提出上述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3.《关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讨论与研究》

4.饶永辉、刘卫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管理改革分析》 5.魏东:《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5. 党国英:《关于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难题的讨论》

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2016-12-26 13:11 | #2楼

“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如今咱农村人生活的比城里人都洋气,吃穿住行都不用愁了”,初踏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就被当地农民的肺腑之言所震撼。经过一番了解,我们才明白农民口中的好政策原来是榆阳区出台的《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从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建设、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机制、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七个方面推出了30条富有改革含金量的举措。在该意见的指导下,榆阳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在土地流转、镇村建设、农田水利基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榆阳区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是该区推进农村深化改革的成功范例。 赵家峁村位于榆林城南35公里处,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22户,762人。总土地面积1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06亩,退耕还林地面积2803亩,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完全靠天吃饭,贫瘠的土地一年到头也产不出多少粮食。为了生活,全村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弱病幼在没有期盼的日子里过生活。为改变这种落后的 1

面貌,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号召,民营企业家张社平毅然挑起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重任,创造性地提出“村民代表议事”工作制度,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即农民以土地入股,公司进行统一经营,把零散土地连成片,整合闲置的土地资源,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筹资发展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果、观光农业,开创了榆阳区南部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的新模式。

赵家峁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1、能人带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以往的赵家峁村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2年前,村里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村里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稍微下点雨就没法走。民营企业家张社平毅然拿出45万元帮助村里修好了通村油路。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张社平的带动下,村里外出的能人纷纷慷慨解囊,两年的时间里共投资80多万元,建起一座桥梁,新修了村委会阵地,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5年,在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上选举他为新一任村支书,为了让村子能尽快发展起来,村委会专门成立了一个议事小组,邀请村里有威望、眼界宽、作风正派的村民担任,议事小组经常聚在一起商讨致富路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搞发展。在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村 2

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了,高产农田修好了,美丽农居实施了,村民收入增加了。

2、土地入股---盘活农村土地资本

赵家峁村土地分散在山峁之间,支离破碎,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这些小块的地,再怎么种也不可能致富,咱要干就要整合起来干。”张社平的话道出了土地流转谋发展的路子。

怎么整合呢?怎么能让村民从土地上获得收益呢?经过村委会和议事小组多次商讨,将土地作价入股这一在榆阳区乃至全市都新颖的模式被确定下来。该村以政府主导、项目支撑、公司引领、群众参与为主要方式,整合本村土地资源,成立榆阳区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榆阳区金润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以每亩土地每年100元的价格入股,一次性流转十年,有能力的还可以现金入股。最终,全村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成为股东,合作社发展基金430万元,流转土地960亩,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

拿自家土地入股,农民变身“股民”,获得土地差价和年终分红,对与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赵家峁农民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事实证明,赵家峁村的模式有利于产业发展,自从实行新的模式发展以来,赵家峁村人人有事干,人人干劲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3、产业先兴---力促农村经济发展

3

合作社成立后,村里邀请北京的规划公司和区水利局进行产业规划,建成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区、特色养殖小区、新家村示范区、农业生产服务区四个板块,作为产业核心,村里整合土地,将几座山头推平,集中连片,建设设施农业区。形成了时令水果种植、舍饲养羊、高标准农田示范、生态经济林、旅游观光五大产业,成为该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对外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净菜包装销售、观光采摘以及农业综合性开发经营等业务。

如今,该村已投资1200万元整理优质土地600多亩,发展起占地100亩的41棚温室大棚种植时令水果、大田葡萄园150亩、核桃50亩、桃子50亩、山地苹果120亩,发展起占地100亩的41棚温室大棚,全部进行时令水果种植,大田种植葡萄150亩,核桃50亩,桃子20亩,山地苹果120亩,油桃和葡萄已经挂果,昔日苍凉荒芜的莲山已经变成了一座花果山;养殖方面已建成33个标准化羊舍,饲养陕北白绒山羊320多只,建成饲料加工厂1座;正在规划现代高标准农田1600亩,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种植双沟覆膜绿豆、玉米、富硒谷子、马铃薯等;生态经济林方面已建成3000亩的大扁杏基地,满山遍野是春季一片白、深秋一片红的壮美景观,成为“中国美丽田园”的核心板块;旅游观光方面已建成占地60亩的4个小鱼池,规划建设占地66亩的水上乐园,供游人休闲娱乐。新农村住宅投资2439.69万元,一

期已建成112套,二期正规划建设35套村民新居,将形成片区化中心社区,配套幼儿园、卫生室、村委会、警务室、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告别或即将告别破旧不堪的土窑洞,住上宽敞明亮的大平房。

3、创新理念---开拓发展新路径

赵家峁村土地流转、全体村民股份制合作化经营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而且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为榆阳区推进农村深化改革开拓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也力证了企业家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全员入股经营,筹资发展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经济林果、观光农业返乡的企业家带动型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目前合作社情况看,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已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尤其是在经营运行上已实现三个创新:一是产权制度创新,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村民拥有股权,合作社拥有经营权和使用权,村民首次实现了资产收益。二是收益分配创新,群众不仅可以不离土地不离村,还可以获得盈余分红,同时参与合作社生产获得工资性收入,村集体获得盈余分红实现资产增值。三是农业生产创新,统一规划农业示范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技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赵家峁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1、优化顶层设计,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榆阳区委、区政府强化顶层设计,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榆阳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榆阳区土地细碎化整治方案》等,今年又专门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对全区农村土地流转等综合改革进行了精心调研,为榆阳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目标任务,强化了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支撑。

2、做好确权颁证工作,是实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

产权不明晰的农村资产是无法进入市场流转交易的。经过确权登记颁证,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还权于民”,农民既可以对其进行经营,又可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转交易,也可以以产权出资进行股份制合作等企业化运营。赵家峁村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在农村“六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推行“两股两改两建”。(“六权”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含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两股”指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和农村土地股份化经营,变产权为股权,变村民为股民。“两改”指改革村级治理体制,实行政经分开,壮大集体经济;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规范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两建”指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城乡各类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

随着农村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形式多样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赵家峁村成功打造了榆阳南部山区发展农业的新型模式,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润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积极促进土地股份合作。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资产一起入股,成立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经营收益按股分红。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组织,对入股土地统一规划、经营和管理。鼓励农村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组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使用权或资金、技术等入股,与龙头企业共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采取保底收入、盈利分红等形式,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

4、保障农民权益,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赵家峁村在推进农村产权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防范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行为的发生。始终坚持稳定放活、依法自愿、有偿协商、规范有序的原则,

土地流转由农民自主决定,不准任何组织以任何理由违背农民-意愿强迫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款全额交付农民,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和扣缴。农民以自愿的原则拿土地入股,农民变身“股民”,获得土地差价和年终分红,从制度上维护和发展好了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2016-12-26 15:49 | #3楼

农业和农村发展目前已进入最好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尖锐。为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步发展的全新机制,我先后深入到梁子湖区太和镇的花贺村、谢埠村、胡进村、邱山村、新城村、柯畈村、新建村、子坛村部分农户家中,就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太和镇资源、产权现状

(一)太和镇基本概况

太和镇现有国土面积8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160亩(其中水田面积33450亩,旱地面积7710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2.2%,山场面积4.2万亩;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170个自然湾、256个村民小组,11453户,总人口54460人(其中城镇人口8500多人,农业人口45960人),外出流动人口1.5万多人,人口密度为600多人/平方公里,占全区总人口的29.6%。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336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1元。

(二)资源、产权现状及流转形式

1、资源。太和镇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红薯,经济作物有苗木花卉、水果、莲籽,有猪、鸡、牛、鱼、鸭等

畜牧养殖业;目前已形成苗木花卉、蔬菜种植,水产、畜禽养殖四大产业基地。矿产资源有:澎润土、珍珠岩等,是湖北省重要的非金属矿基地。

2、产权现状。我调查的8个村14个村民小组都开展完善了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自2004年至今签订家庭承包经营合同586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86份,发放林权证176份。

3、流转形式。一是自发式流转。部分农民通过相互协商,将少种或不种的粮田无偿或以少量补偿给种田大户。二是租赁式流转。农民将自己的承包土地以低价格长期租赁给规模经营业主。三是“归大堆”式流转。农民将整片荒山、荒地、荒田归成一大堆,一口价转让给承包户。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是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太和镇已初步形成了规模经营,特色突出的花贺村有苗木花卉种植基地4000亩,谢埠村有杂交稻种子种植基地1600亩,柯畈村有蔬菜种植基地1200亩,新建村有莲籽种植基地300亩,新城村有精养鱼池基地500亩等专业生产区。土地效益是流转前的3-6倍。

二是涌现了一些种养大户。这8个村有莲籽种植大户,养鸡、养猪专业户,水稻种植大户,养鱼专业大户13家。这些种养大户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起到了典型引导作用。

三是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如花贺村,据统计,近几年青壮年外出打工收入每年以15%

的速度递增,2015年实现打工收入520万元。近几年,花贺村修建造价在30万元小别墅楼房有56幢,村民捐资150多万元修建村级水泥路2600米、改造当家塘12口。

四是摸索出了产业化模式。花贺村的浙湖互爱彩叶花木场、柯畈村的伟业蔬菜园、谢埠村的杂交稻种子基地都是与农户采用“公司承包+反雇农民”参与生产模式。让农民接受企业现代经营理念和制度化管理方法,按照市场信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实施标准化生产。

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更能从企业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如花贺村,没流转前农民种一亩田一年纯收入不过400元,流转后每亩流转地年平均租金360元。除此之外,花贺村一名50-70岁的农民还可以从花木场务工中得到一笔收入。一天劳动8小时,一月收入1000多元,一年至少3000元—5000元。据统计,2011年该场为花贺村在该场打工人员发放工资近800余万元。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上有偏差。一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高,支持、引导、服务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如子坛村7组,自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至今,由于各种错综复杂因素,一直没有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导致小组修路、挖塘等民生工程难以实施。二是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

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

2、毁田建房现象严重。占用农田、耕地建房泛滥,很多住户直接将自己承包农田填平建房。同时,原有宅基地长期闲臵,“空心村”比比皆是,出现了一户多宅基现象。如新建村大部分村民回原居住地建房和进集镇购房后,荒废宅基地达500多亩;邱山村80%的农户在集镇都已购房,但仍占用老宅基地,让其荒芜。

3、卖田分钱顾眼前。新城村是一个城中村,由于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耕地被征用;而征地补偿款全部分发给农户,集体没有提留,已出现了村庄无田、村民无业、子孙无耕的现状。

4、产权机制不规范。一是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流转程序,缺乏科学管理。二是产权制度不健全。在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中,有很多产权没有进行确权登记,更没有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市场体制。三是“还权赋能”功效不明显。表现在受益主体不明,流转面积不实,承包费没有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等方面,导致农村的产权要素资本化没有充分实现。

5、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外出务工农民尽管居住在城镇,但“根”还在农村,对广大农民来说,“外出务工是出路,回家种地是退路”,由于担心土地给别人种了以后收不回来,多数农民“宁可不要租金把地交给亲戚朋友代种甚至抛荒,也不愿与种田户签订转包合同”,影响

农民对土地投入。

6、土地集中难连片。由于在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田地不断零分细划,特别是有的农户在心里上存在与承包大户对立等原因,导致流转不连片,给规模经营户的防虫治病、机械操作等社会化服务带来不便,以致规模经营达不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影响农户接包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7、种养大户偏少。农村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懂经营、善管理、有带动作用的带头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扩大经营规模贷款难,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缺资金,现代的生产技术掌握不多,制度机制管理、科学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8、集体资产难以盘活。村级集体尚有一部分资产,如矿山、闲臵校舍、提留地、水塘、林场等。目前,主要是采用低价租赁经营或闲臵,未能发挥集体资产的应有作用,更没有进行资源开发、资本积累、资产增值,村级集体经济成了难以长高的“小矮人”。

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有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2、明晰产权归属。确权颁证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对农村承包地,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性质和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以二轮延包合同为基础,做好补证换

证工作。在工作中,严格做好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将调查摸底结果办证程序、确权办证情况等及时在村内上墙公示,及时发证到户,切实做到有据可查、有证可依,确保做到公正、公开。

3、做好“三费”分配。对被征用土地“三费”中的青苗费发放到农户,而应将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偿费全部由集体统管,在城区购臵商业门面,由集体按月收取门面租金,主要用于对失地村民发放生活补助金和年底分红。对集体资产进行评估,实行公司化运作。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安排失地农民就业。

4、搭建产权交易平台。产权流转交易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市场自由交易,应从建设有形的流转平台入手,建立市、区、镇三级联网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负责流转交易信息搜集、发布、上报、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手续办理等业务。

5、建立流转补偿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部分人已经跨出乡村融入到城镇生活之中。按照部分人已经或者将要放弃农村的某些产权的需要,建立对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鼓励和补偿机制;建立对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的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用地指标入股换收入、换就业等合作机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多层面多渠道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6、推进“两股一建”工作。即,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

化方面,可在在股权设臵上,主要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在股权收益上,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剩余按股分红。二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方面,采取土地股份制的形式让农民增收。在股权运作上,按照土地等级折股。在股权收益上,按入股土地等级保底分红,剩余收益滚存,主要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和公司扩大规模。三是在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可探索土地信用合作杜(在坚持土地承包政策、土地用途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以集体土地和资产为资本,以存贷、托管、代耕种土地和发展二三产业为业务的模式)、土地银行(农民将承包地存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土地质量和期限长短,每年获取相应的补偿金即“利息’)、土地托管(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将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市民农园(城市居民在农村主要是城郊农村,付一点租金租种少量土地,在休闲之余种上各种各样自己喜爱的农作物,锻炼身体,充实生活)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7、抓好耕地占补平衡。围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内涵挖潜”的目标,建立土地等别动态调整机制。对农村宅基地按现有房屋进行核实确权,废弃宅基空土,全部由集体收回复垦;通过开发荒山荒坡荒滩、复垦废弃矿山用地、复垦灾毁耕地、整理农用地等土地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土地占补平衡,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8、做好迁村腾地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边远山区、湖区、库区的空壳村,向城镇和新社区迁移;既有利于城镇建设的扩张,又有利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05-12

知识产权调研报告06-07

农村产权改革调研报告05-18

农村土地问题调研报告04-06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研报告05-18

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03-26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调研报告05-18

关于城乡统筹工作中农村土地问题调研报告03-16

企业调研报告_企业调研报告范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