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会议主持>《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发言

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发言

时间:2022-05-18 01:09:42 会议主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发言

尊敬的侯桂兰副、马旭东秘书长、市文广新局及各兄弟县区的领导、同志们:

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发言

大家下午好!

在这阳光明媚的冬日,我区迎来了市文广新局及各兄弟县区的的同仁!在此,我谨代表宣化区委、区政府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古城宣化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美誉。自公元前283年,燕昭王设立“上谷郡”始,宣化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区域内有宣化古城、时恩寺、辽墓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6个点;有原直隶省立十六中学礼堂、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天主教堂、砖雕五龙壁、立化寺塔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清真南大寺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近年来,区政府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思考,去行动,在坚持有效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将文物修复与改善周边环境相结合,与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相结合,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文物保护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原则,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修缮保护古代文物建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基层保护修缮文物、传承文化遗产闯出了一条新路。

十二五时期,我们又迎来了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机

遇,我区将抓住这一时机,以抓项目为主导,逐步修复古城墙、恢复古建筑,制定并实施《宣化古城保护规划》、《下八里辽墓遗址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恢复重建立化寺,打造中日文化交流平台;将宣化牛奶葡萄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千年古葡萄文化品牌;恢复钟鼓楼文化商业一条街,打造集休闲、购物、旅游为一体的明清风格的古街区;修复宣化文庙,使古城宗教文化异彩纷呈;招商打造大辽(契丹)文化城,突出宣化辽代时期的文化特色;恢复古城风貌,逐步修复北城墙,东城墙;谋划招商“宣化钱城”项目,龙烟铁矿工业遗产保护项目等。

在保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合理利用工作,搭建文化、经济、旅游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我区开放型经济和对外交流发展,提升古城宣化的影响力,提高宣化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文化遗产惠及更多的民众。

城市的文物古迹,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体现城市的传承、内涵、精神、特色。保护好文物古迹,就是保护城市赖以发展的根基与延续发展的文脉,塑造城市发展的特色风貌与鲜明亮点。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这次全市文物工作座谈会会在宣化区召开,这是对我区文物工作的一个很大的鞭策。我们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我们也热忱地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区文化文物工作多加指导和帮助,谢谢!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2016-12-19 8:11 | #2楼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接下来根据会议安排,由我代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作一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 “突出重点,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我市文化工作上新台阶”。

我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回顾近几年**文化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突出两大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我市近年来花大力气不断完善这一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化艺术中心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前期筹备工作正在进行;西山电影城项目有序推进;新建、改(扩)建乡镇标准文化站18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281个,农村文化设施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器材为载体的文化下乡活动力度逐年加大。近五年来共开展送戏下乡538场,送电影下乡9014场,送书下乡9.3万册,配送文化活动器材132个行政村,发放电视机1040台。以各种节会、庆典为载体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近年来,先后举办了“首届工人、农民文化艺术节”、“三山艺术节”、“群众排舞大赛”、“幸福乡村文艺汇演”、“全国村歌之星大赛”、中国共 

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活动、 “**省第十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等大型节会活动共计20多场次,形成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2.突出特色创新,文艺精品创作成效显著。全市文艺工作者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创作了一批富**特色的文艺精品。一是歌、舞、戏齐头并进。歌剧《**》填补了我省原创歌剧的空白。2011年9月在省人民大会堂公演时,获省领导高度赞誉,演出结束后书记****专门发表讲话祝贺演出成功并向演员致谢。我市被全国村歌大赛组委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村歌之乡”称号。民间舞蹈**手狮舞《金狮呈祥》获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金奖。传统折子戏《三跌头》、《林冲起解》亮相2015年央视戏曲春节联欢晚会。廉政教育历史剧《**本色》、红色经典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等一系列文艺精品推出后频频获奖、好评如潮。二是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斐然。编纂《**文化资源荟萃》等***文化系列丛书。

3、突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普查、征集、研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一是注重项目申报。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6处;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2个,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9个。****镇被公布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二是注重开发利用。近年来,通过合理开发,***古镇、***古村落、市心街古街区等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三是注重活态传承。认真做好传承人保护工作,推进各类传承基地建设。***婺剧团等5个单位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4、突出环境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明显提速。我市已初步形成行业比较齐 

全、产业链条不断完整、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产业体系,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逐年增加。一是规范文化市场出实招。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五年来,共出动检查2258人次,专项整治22次,检查经营单位4628家次,收缴非法物品11426件,立案查处155件。实行24小时受理举报与奖励制度、义务监督员制度、网吧监控平台管理制度、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星级化管理等制度。二是依托文化融入出成果。近年来、市政府大力实施了一系列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项目,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良好的平台。依托这些项目,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出成效。2011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网吧连锁收购。经过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后,城区网吧由原来33家精减至17家,有效推动了**网吧业向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这种网吧经营模式获省文化厅领导的肯定,有望争取今年在***召开推进连锁网吧工作现场会。

总之,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面对省里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文化又站在了一个全新而又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将以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远见、文化的担当,更加主动的投身文化建设,努力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

全国田墅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议发言材料2016-12-19 14:43 | #3楼

尊敬的小捷局长、各位领导:

全国田野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议在长沙隆重召开,这是我市文物工作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文物局对我市文物事业的深切关怀、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长沙、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家文物局长期以来对我市文化、文物工作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沙素有“山水洲城”、“屈贾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之一,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辖6区3县(市),总人口709万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两型化、管理法治化,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建设,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近年来,长沙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文物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法》,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构建文物保护“安全网”,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全面澄清文物资源家底。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3000多年,文化遗产时间跨度大,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宁乡炭河里遗址曾荣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纪念性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石刻以及各类质地的可移动文物类别齐备。根据工作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较为全面地掌握长沙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普查,长沙共登录文物点2608处计近2800个文物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各为114处、44处和55处,近现代保护建筑57处,历史旧宅23处。靖港古镇和铜官镇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历史文化名镇,确定太平街、潮宗街等历史街巷,城区内由市政府公布的地下文物埋藏区68个。全市拥有国有博物馆5座,行业和社会办小型博物馆17座,馆藏可移动文物超过30万件(套)。社会收藏文物活跃,现有专业市场7个。

二是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要求。坚持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政府专门编制了《长沙市文物事业中期发展规划》。坚持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针对长沙地下 

文物埋藏丰富的特点,市政府重新修编《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各类文化遗产全部纳入规划保护,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每年完成5—6处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目前已完成桔子洲、简牍博物馆、宁乡密印寺、靖港古镇等保护建设工程,长沙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今年6月5日建成开园,新长沙市博物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宁乡炭河里考古遗址公园、汉长沙王考古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坚持将文物保护纳入财政预算,“十一五”以来,全市投入文物保护设施、文物维修保护的资金累计超过13亿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经费、市级文物行政工作常年经费、文物征集经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经费全面落实。坚持将文物保护纳入领导责任制,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将文物保护列入对区县(市)和部门的绩效考核,市文物行政部门每年对各区县(市)开展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各区县(市)政府也对各乡镇(街道办)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坚持将文物保护纳入体制改革,建立文物保护评审制度和规划、住建、文物等部门给他参与的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所有建设项目事先都开展文物保护评审,作为规划审查的前置条件。

三是探索形成文物安全保护“长沙模式”。先后颁布实施《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和《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文物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合办案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已经形成,形成了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办)、村四

级联动的文物安全工作机制,被国家文物局称之为“长沙模式”。为在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加强文物保护、细化保护措施,市政府正在组织制定《长沙市城市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坚持依法办事、科学保护。凡是纳入法律保护范畴的必须予以严格保护,按照文物法及相关的法律要求与程序落实。城市建设中凡涉及到文物保护,都认真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如在潮宗街古城墙保护问题上,市政府多次听取文物、规划等部门的意见,与专家代表、文化名流及国内媒介代表进行座谈,最终确定保护方案——原址保护与异地迁移保护相结合。总长120米的古城墙原址保存“最完好、信息量最丰富、价值最重要”的20米,其余实施整体切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的责任。长沙文物种类繁多、总量较大又分布广泛,仅靠各级政府及其文物部门来保护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及考古发掘管理工作的通知》、《长沙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办法》、《长沙市文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等多个规范性文件,《长沙市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即将实行,这些制度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创设了平台。建立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伍,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护队伍达896名,文物保护志愿者超过1500名,志愿者成为长沙文物保护的一支中坚力量。宁乡县云山书院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已由民间组织依法保护并延续其原有功能,发展民办博物馆

6家。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2015年以来,全市28个博物馆、纪念馆和一大批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文物单位实行免费开放。组织开展多种样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开辟市民文化遗产讲堂、船山讲堂、天心阁国学讲堂,送展览、讲座“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规范化,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文物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将把保护和利用文物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大事来抓,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推出经典历史文化景观。在扩大现有历史文化品牌影响的基础上,建设炭河里、西汉长沙国王陵、马王堆汉墓、明代长沙藩王陵等遗址公园,形成大遗址景观群;恢复贾谊故居清湘别墅、定王台、天心阁及其历史环境,形成古典园林景观群;保护谭嗣同、黄兴、李维汉、田汉、肖劲光、许光达一批名人故居和纪念性建筑,形成近现代名人景观群。

二是科学保护开发历史街区。着力保护长沙古城文化特色,逐步修复太平街、潮宗街、文庙坪、化龙池等历史地段,根据“有机棚改”的原则,逐步修缮旧城区内不可移动文物。

三是建立健全博物馆体系。建设好市博物馆,规划或提升湘江博物馆、西汉长沙国博物馆、长沙铜官窑考古博物馆、中国书院博物馆、中国简牍博物馆、湖南近现代史博物馆和湘绣、花炮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鼓励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建立博物馆(陈列馆、标本馆),形成具有长沙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四是丰富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学术型、技术型、管理型、经营型及综合型人才,造就一批在全国学术界叫得响的人才。积极攻关史前文明、商周文明、楚文化、西汉长沙国历史地理等重大学术课题;构建和夯实长沙简牍和汉长沙国两个国际性学术平台,将长沙打造成为简帛学和“汉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确保文物安全是文物事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而诱发文物安全的因素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政策规定、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均影响到文物安全管理。结合长沙文物安全保护的实际,在此提两点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是尽快完善文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文物法及相关法律体系还存在一些缺失,不利于文物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有些领域存在法律“真空”现象。如:文物市场(或艺术品市场)是早已存在并且将来会继续存在的文化现象,但现有文物法律法规没有对其管理做出相应的规定。另一方面,文物安全管理法律过于疲软,对于破坏文物行为惩治不力。如: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拆毁一处顶格处罚只有50万元罚款,只有破坏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方可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不断拓宽文物保护经费渠道。尽管各级财政投入文物保护资金逐年增加,但仍无法满足文物保护事业的需求。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资金增源:首先是开征文化遗产资源税,对文化遗产观光产业链中的企业与个人课以适当比例的税额,用于文物保护事业;再次是鼓励对文物事业的捐助,由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

的办法,动员纳税人在应纳税额一定比例的范围内资助文物保护。

各位领导,文物保护任重道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沙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强化举措,确保全市各类文化遗产的安全,让历史文化名城永葆魅力。

谢谢大家!

副在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12-19 8:12 | #4楼

同志们:

这次会议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入实地调查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专题会议,既是阶段性的总结回顾会,又是切实的鼓劲推进会。刚才,XXX同志通报了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指出了存在问题,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相信此次会议对于全市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健康开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各级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织了系统培训,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和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向大家特别是奋战在普查一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为全面做好此次文物普查工作,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

文物普查是国务院布置的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点工程。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决策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也充分表明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党和政府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积累的有形文化遗产,文物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更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同时,我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和知名度“文博之城”,亟待新发现更多的文物注实其基础,丰富其底蕴。彻底摸清我市文物的真实家底,掌握第一手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把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保护起来,为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夯实基础,防止走先破坏、再重建的弯路,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当前最大规模、最为重要一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仅是对祖国文化遗产资源所做的一次全面彻底的“盘点”过程,更是对XX地域文化所做的一次十分重要的认知过程,是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过程。

目前,各地普查工作已相继转入第二阶段即实地调查阶段,这是此次文物普查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步骤,这一阶段的工作量更大、要求更高,对整个普查工作的进度、质量和成败意义重大。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

—2—

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高度,进一步认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普查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这项工作组织、开展好。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及标准规范》等文件精神,在抓紧做好第一阶段扫尾及已有成果巩固的同时,围绕实地调查阶段的工作要求,周密部署,精心实施,扎实高效推进。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从前两次普查工作的实践和经验看,普查工作要取得预期成效,组织领导和责任分解必须到位。在实地调查阶段,应强化这“两个到位”。在领导到位上,县(市)区要切实负起责任。本次普查是以县城为单位进行的,各县(市)区政府和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要全面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切实承担好本地区文物普查工作的领导职责。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文物普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一方面自己更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普查工作计划,督促检查进度,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指导和推动本地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在责任到位上,普查机构要切实发挥作用。已经建立普查机构的,要强化工作责任,提高组织和运行效能;尚未按要求建立普查机构,或者普查机构人员尚未完全到位、机制还不健全的,要抓紧建立完善,确保作用发挥。

—3—

三、科学实施,确保质量

实地调查阶段所有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关系各项普查成果的质量,事关普查工作的最终成败。现在距省政府确定的2015年底完成野外实地调查的时间还有1个多月时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理念,科学实施,高效推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一是要提高普查技术水平。在熟练掌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普查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要加快推进文物普查数字化进程,精心建设普查网络平台,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二是要加强资料填报和管理。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符合认定标准的文物,要全部纳入登记,同时要特别关注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等新型遗产,真正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不留遗憾”。所有在我市境内使用和管理不可移动文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按时如实填报普查信息。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妥善保存各类数据和资料,依法履行保密等相关义务。三是要加强对新发现文物的有效保护。对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各县(市)区要及时认定和公布,并根据《文物保护-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先发现、后破坏”的被动局面。

四、以人为本,优化服务

做好文物普查,关键在人。每一组普查数据,都需要普查队

—4—

员的实地调查和采集,这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基础、最繁重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心系基层,以人为本,想普查队员所想,急普查队员所急,努力为普查队员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一起办成普查的大事。各县(市)区要想方设法解决好人身保险等涉及普查队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安排好一线队员的工作与生活,有实际困难的,要创造条件及时协调并解决。市普查办要尽快将国家新修编的普查应用软件投入实际运用,尽可能让普查工作一步到位、少走弯路。此外,要加强卫星定位、遥感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努力提高文物普查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普查工作的难度与风险。

五、强化协调,形成合力

文物普查覆盖面广、工作周期长,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各地、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群策群力。第一,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组织协调,并要继续通过联合督察、现场点评、个案督办等方式,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民政、国土、建设、交通、水利、经贸、农林、宗教、军分区等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确立全局观念,扎实开展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交通水利设施、风景名胜区、老字号、林区、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军事管理区等基层单位文物普查工作。党史部门要积极参与党史、革命史文物的普查工作。财政和发展改革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质保障。统计部门要做好并加强普查数据管理与发布的指导工作。建设、

—5—

规划等部门要继续协助提供相关资料、数据。第二,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按照国务院要求,这次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各地要按照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普查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尚未落实的,年底前必须无条件落实到位。同时,各级普查机构要厉行节约,坚持专款专用,加强经费管理,努力使有限的经费产生最大效益。第三,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针对各地文物普查工作进展不平衡等现象,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近期将赴各地检查,对工作不实、推进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将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通报,并视情节轻重提请有权部门追究责任。第四,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文物普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既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扎实工作,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地新闻宣传部门要把文物普查作为当前的一个重点,组织、策划和实施好宣传舆-论工作,让广大群众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文物普查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同时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此外,还要主动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力量,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调动各类积极力量,共同参与和推动普查工作。

同志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紧、责任重。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进取,扎实工作,保质保量开展文物普查各阶段工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文化繁荣新XX

—6—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7—

【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发言】相关文章:

全市工作会议通知05-17

全市工作会议讲话05-18

全市工作会议接待方案05-17

全市信息工作会议讲话05-17

全市环保工作会议讲话05-17

全市卫生工作会议讲话05-17

文物旅游工作会议议程03-21

关于召开全市工作会议的通知03-19

全市工信工作会议方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