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电磁铁》教学设计

《电磁铁》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10 10:44:10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磁铁》教学设计

曾观中心小学校 杨彬

《电磁铁》教学设计

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学生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上课前,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游戏。(出示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中装有回行针),知道回形针什么做的吗?(铁)

师:有什么办法把回形针从盒子里杯转移到另一个盒子?要求:整个过程手不能直接接触回形针。(用磁铁)

师:好,李春浩来示范一下。其他谁来试一试?

2、学生江科示范,(出现问题,回形针磁铁被了上来,但无法取下)

3、师:看来磁铁虽能吸铁,但这一次还是不行,那想想看,还有什么好方法?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装置,老师让它吸回形针,它就吸;让它放,它就放。想不想见识一下?

师演示电磁铁,吸、放回形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在什么时候吸回形针,什么时候放回形针。)

师:给它通电就能当磁铁用,真是奇怪!同学们想试试吗?

二、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

1、制作电磁铁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缠在铁钉上(演示)通上电,去吸引大头针。在做的过程中把这个装置通电、断电反复几次,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住你的装置吸起了几根大头针。大家在具体实验前请先想想怎样做?

在实验中分工,谁来实验操作,谁来记录实验现象,谁来数大头针。记录员要及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因为我们实验时用的导线比较短,所以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电池不但会发热,还会损坏。学生制作,吸引大头针。作好实验记录。

师:停!收拾好自己的材料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学生收拾材料)

学生回答刚才的实验记录。依据系列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说说依据实验装置的功能给实验装置命名的想法(缠绕在铁钉上的导线通电后磁化铁钉使铁钉产生磁性)。

2、认识电磁铁构造

师:铁钉在电磁铁中叫做铁芯,(板书:铁芯)铁芯还可以是铁棒等其它铁性材料。导线在电磁铁中是什么样的?(一圈一圈的。)

师:那一圈一圈的导线在电磁铁中叫做线圈(板书:线圈)。电磁铁就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三、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⑴ 研究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1、提出问题

师:磁铁有南北极,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铁钉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猜想

师:你怎么知道铁钉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因为磁铁与铁钉电磁铁有共同的地方:都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分组实验。

师:不管怎么说,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需要实验验证。

学生用电磁铁铁钉钉尖分别靠近指南针的两个极进行测试。

师:把这个验证实验做两遍,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更科学,你们也才越来越像科学家了!

4、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各个小组的铁钉电磁铁的钉尖的极性是不同的。

⑵ 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师:刚才,从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看铁钉电磁铁的铁钉钉尖有南极也有北极。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电磁铁的铁钉钉尖的南北极呢?你们猜猜。 学生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预设答案:a、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有关。理由:电磁铁的磁性是由电流产生的。 b、与线圈绕线方向有关。理由:顺时针绕、逆时针绕方向也正好相反。

2、师: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正不正确,还得需要实验验证。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学生分组研究,汇报研究结果。

3、得出结论: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板书)

四、总结梳理。

电磁铁和磁铁只有一字之差,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说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由于电磁铁的磁力和磁极可以认为控制,在生产生活中作用可大啦。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主要运用于(图示;电铃、电磁起重机,电话机、电动机、机电器等电器设备上)另外,它还运用于当今先进的磁悬浮列车上,(PPT)

板书设计:

线圈 电磁铁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012年秋

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2016-09-09 10:40 | #2楼

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制作电磁铁》

二、学情分析:

《制作电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版的六年级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第 五课。涵盖的内容是初步认识电磁铁、制作、知道电磁铁是怎样工作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电初步的知识,学生在已有电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学习电磁铁这一新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是没有困难的;再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磁现象(磁石能吸引钢铁一类物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让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设想、教法和学法:

1、 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始终以探究和操作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完善各个探究环节,辅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指导学生改正实验操作中做得不当的地方,让学生正确地完成整个电磁铁的制作活动。此外,要大胆地放,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实验验证,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乐于合作的科学习惯,而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从而让学生亲历探究实践活动,形成多方面的知识。

2、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学会倾听、质疑,相互接纳,通过分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拓展探究的知识经验,纠正本组成员在操作中的误差,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理解别人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一堂课的探究效率。

2.亲历探究制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际动手操作,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

四、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积极参与探究科学的情趣。

2、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等探究学习的实践能力。 3、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自制电磁铁和认识电磁铁的构造,

难点:是在实验探究中自主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大铁钉、漆包线(80厘米或电源花线)、电源、大头针若干、导线、开关、

指南针。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开关、指南针、磁铁、小猫钓鱼钓具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一课里我先演示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大家想不想看?

活动一:演示“小猫钓鱼”。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猫钓鱼钓具(一手拿着钓竿,一手藏着开关,对着放有小纸鱼的水槽行钓)。教师的演示要尽量达到让学生感到惊讶——怎么让鱼儿上钩,它就上钩?真是“神奇”!越做得神秘,效果就越好。

2、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根这样的钓竿?我们这节课就来制作这样的钓竿。(板书)《制作电磁铁》

3、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渗透观察、思维能力的训练。

4、教学方法:激趣导入,点燃热情,引发思维。

(课前教师准备自制教具“小猫钓鱼钓具”,为上课准备一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举兴趣,就避免了“讲实验”的现象。)

活动二:模仿奥斯特的发现

谈话: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吗?这根钓竿——电磁铁可有来历了,它是一个科学家在1820年的一天发现的。

1、1820年, 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也来做一下这个实验呢?

3、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 学生小组活动。

5、提问:

(1)、 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

(2)、现在你们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

(电流可以产生磁。那通电导线可以吸引铁。)

注意:实验前,让学生先制定好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

6、 设计意图:体验科学家们善于发现的灵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初步感知电磁铁。

方法策略:

在制作计划和操作实验时,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点拨。在做完实验填写现象时,学生应大致知道:(小灯泡亮时,是通了电源,用导线接近指南针,指南针就会发生偏转。)奥

斯特的猜想可能是:(通电的导线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会不会象磁铁一样的力,不然磁针怎么会发生偏转?)任由学生猜想。

活动三、:指导制作电磁铁

1、鼓励学生按照课本的方法,用提供的材料大胆地制作。(学生阅读课本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查看,必要时,适当点拨、)

2.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要领。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

3.学生动手制作铁钉电磁铁。

接着引导认识电磁铁的结构,他由哪几部分构成?(铁芯、线圈两部分)

4、 要求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接触大头针,探究电磁铁的奥秘所在,并做好观察记录。

第( 3 )小组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观察记录表

这个实验操作虽然简单,学生从现象中获取发现也有一定的难,描述这一发现可能欠准确或欠完整。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补充准确。

小结:电磁铁接通电源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这就是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5、让学生享受成制作成功的喜悦

(二)、总结实验过程、写出自己的发现

1、我们这一节课制作和研究了电磁铁,请认真回顾一下我们的实验过程,想想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接通电源的导线会产生磁)

2、学生独立整理,写出自己的发现。(电磁铁接通电源有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

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师生共同进行条理化的总结。

(三) 、布置作业,提出质疑。

1、 教师拿出一条大纸鱼,用学生自制的电磁铁试“钓”,反复几次(一切操作正常)但怎么也不上钩不上, 为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怎样才能“钓”起这条“大鱼”? 作业要求:课后,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先制定好探究计划,填写计划卡。

2、设计意图:

在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八、教学反思:

接下来我对这节课,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先说一说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

(1)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虽然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电和磁的关系较抽象,教学时,还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先从“小猫钓鱼”的游戏入手,引出奥斯特的伟大发现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科学验证,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科学家伟大发现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现象产生问题,再由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并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不断地充实自己原有的认知,并合理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整个活动中,进行适时的指导与提示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朝着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3)、教学中教学资源有些是学生从家里取来的,比如:花线、电池等,也有一些是教师自制的,这都起到了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

当然这节课也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

1、三次的活动,用去了很长时间,学生动手时间不够。

2、学生通过实验中,教师引导不好。每一个小组自己观察实验后总结的结论很吃力。

《电磁铁》教学设计2016-09-09 17:37 | #3楼

中山街学校 杨改萍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上课前,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游戏。(出示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中装有回行针),知道回形针什么做的吗?(铁)

师:有什么办法把回形针从盒子里杯转移到另一个盒子?要求:整个过程手不能直接接触回形针。(用磁铁)

师:好,你来示范一下。

2、学生示范,(出现问题,回形针磁铁被了上来,但无法取下)

3、师:看来磁铁虽能吸铁,但这一次还是不行,那想想看,还有什么好方法?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装置,老师让它吸回形针,它就吸;让它放,它就放。想不想见识一下?

师演示电磁铁,吸、放回形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在什么时候吸回形针,什么时候放回形针。)

师:给它通电就能当磁铁用,真是奇怪!同学们想试试吗?

二、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

1、制作电磁铁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缠在铁钉上(演示)通上电,去吸引大头针。在做的过程中把这个装置通电、断电反复几次,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住你的装置吸起了几根大头针。大家在具体实验前请先想想怎样做? 在实验中要分好工,谁来实验操作,谁来记录实验现象,谁来数大头针。记录员要及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因为我们实验时用的导线比较短,所以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电池不但会发热,还会损坏。学生制作,吸引大头针。作好实验记录。

师:停!收拾好自己的材料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学生收拾材料) 学生回答刚才的实验记录。依据系列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说说依据实验装置的功能给实验装置命名的想法(缠绕在铁钉上的导线通电后磁化铁钉使铁钉产生磁性)。

2、认识电磁铁构造

师:铁钉在电磁铁中叫做铁芯,(板书:铁芯)铁芯还可以是铁棒等其它铁性材料。导线在电磁铁中是什么样的?(一圈一圈的。) 师:那一圈一圈的导线在电磁铁中叫做线圈(板书:线圈)。电磁铁就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三、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⑴ 研究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1、提出问题

师:磁铁有南北极,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铁钉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猜想

师:你怎么知道铁钉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因为磁铁与铁钉电磁铁有共同的地方:都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分组实验。

师:不管怎么说,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需要实验验证。

学生用电磁铁铁钉钉尖分别靠近指南针的两个极进行测试。 师:把这个验证实验做两遍,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更科学,你们也才越来越像科学家了!

4、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各个小组的铁钉电磁铁的钉尖的极性是不同的。

⑵ 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师:刚才,从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看铁钉电磁铁的铁钉钉尖有南极也有北极。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电磁铁的铁钉钉尖的南北极呢?你们猜猜。

学生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预设答案:a、与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有关。理由:电磁铁的磁性是由电流产生的。 b、与线圈绕线方向有关。理由:顺时针绕、逆时

针绕方向也正好相反。

2、师: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正不正确,还得需要实验验证。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学生分组研究,汇报研究结果。

3、得出结论: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板书)

四、总结梳理。

电磁铁和磁铁只有一字之差,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说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由于电磁铁的磁力和磁极可以认为控制,在生产生活中作用可大啦。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主要运用于(图示;电铃、电磁起重机,电话机、电动机、机电器等电器设备上)另外,它还运用于当今先进的磁悬浮列车上,(PPT)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2016-09-09 16:23 | #4楼

执教教师:许万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电磁铁。

2.制作铁钉电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将“乐做”与“乐思”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创新感兴趣。

2.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是用绝缘导线绕在铁芯上制成,通电时有吸铁的本领。

2.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制作电磁铁的过程,掌握简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3.对“短路”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教师自制的电磁铁。

1

2.分组材料:漆包线、小磁针、电池、大铁钉、大头针。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可以干什么?

老师接通电源让电灯泡发亮(引导学生思考)

电还可以让工厂里的机器转动,还知道电的其它现象吗? 引导:电可以产生磁性

(二)探究通电导线生磁现象

1、什么是电磁铁?

(课件出示)

2、猜测:如果把导线两端接通、断开电池的正负极,会出现什么现象?

介绍短路(只能接通很短时间,马上断开。因为用一根短的铜导线,直接接通电源的两极,这种接法叫短路,短路是十分危险的。轻的电池损坏,严重时,可产生炸裂,危及人身安全,若家用220V交流电短路,导线将被电热烧得发红,容易引发火灾。)

(三)尝试制作电磁铁

1.出示电磁铁,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的本领。

(出示老师制作的电磁铁)

2.小组讨论:

制作电磁铁需要哪些材料?

2

怎样制作电磁铁?

3.小组汇报制作方法,教师总结。

(四)制作30匝和60匝的电磁铁

1.老师简述制作要求。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磁铁。

(注意:导线要沿着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导线的两端要用砂皮擦亮。)

3.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吸起的大头针多。

4. 电磁铁做好以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吗?为什么? (小组探究,汇报,教师总结)

5.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五)课外延伸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于了电磁铁?各起了什么作用?

3

【《电磁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电磁铁教案07-12

电磁铁教案05-10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05-10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5-10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05-10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05-10

争吵教学设计05-10

《咏柳》教学设计05-10

《蜜蜂》教学设计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