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天都峰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爬天都峰教案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文题目在“天都峰”前冠于一个“爬”的动词,就有了两个表达内容,一是“天都峰”形态内容,二是谁,怎样“爬”内容。教学时要根据这个明显特点,抓住两大板块,因势利导,分层推进。丰富对天都峰“险”的感性认识;角色体验,来自对方的鼓励;设身感受,攀爬的艰难和奋力。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和内化语言,同时放飞想象,发散思维,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颤、攀、鲫”等6个生字;会写“辫、似”等11个生字。
2、在理解自然段意思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整体感知有所体会。
3、背诵第二自然段,积累语言,迁移内化。
4、学习从人物对话中品味人物性格和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天都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交流热身
(一)课件出示:天都峰文字图片资料,游人爬天都峰片断。
(二)学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峰。
(三)教师相机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观看和交流,对天都峰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爬天都峰》(相机板书课题)
二、读题质疑
(一)学生读课题。
(二)抓住动词“爬”,名词“天都峰”,展开探究。
1、谁?怎样爬天都峰?
2、天都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梳理疑问。
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板书: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
三、循疑读书。
(一)示范朗读课文。
(二)师生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要点:爬天都峰人物,课文里的天都峰是怎样的。(要点:我和爸爸,老爷爷;高、险)
(四)再读课文。
1、学生画出生字词,对照工具书,拼一拼,读一读。
(1)指导读准“颤、攀、鲫”三个生字。(多媒体)
(2)考察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观察“辫、似”两个生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多媒体)
2、整体感知。
(1)用“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课文内容。
提示: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提示:一会儿攀[pān]着铁链[liàn]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3)以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提示: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
四、小结启思。
这节课我们通过“谁”“做什么”的句式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如何爬天都峰,用先写,接着写,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了课文叙述顺序,收获不小。
五、练习
1、给“爬、峰、辫、顶、仰、似”找一个以上的形近字,然后组一个以上的词,抄写1到3遍。
六、作业
每个生字写5变,组两个词。
第二课时
一、温故引新。
(一)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读句子想画面,修改完善“天都峰”画作。
2、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
“温故引新”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当。在巩固了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同时,为进入新的学习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二)品句子,丰富语感。
1、抓住“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高,和“我”怀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陡和“我”信心不足的心情。
3、概括段意。
(1)思维导航:这个自然段,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都峰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的心情。
(2)引导概括:天都峰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4、积累内化。
(1)思维导航:先写看到的实在景物,然后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象,把实在景物和感受想象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天都峰的险。
(2)用“似乎”说说你看到天都峰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
从感悟的层面上说,抓住重点句,透过语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的意思,尝试着把簿书读厚,渗透从语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意思的认知方法,从训练的层面上说,一是在思维引导下,让学生对文本把实在景物加上感受和联想的表达方法有所体会,在这个基础上用“似乎”进行想象和语言训练,使想象和语言训练相得益彰。二是扎实进行段的训练。
二、由新深入
(一)小结过渡
通过研读第二自然段,我们从字里行间似乎也看到了天都峰又高又徒,似乎走进了作者由于畏难而信心不足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故事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3至7自然段。
(二)深入研读
1、学生自由朗读3至7自然段。
2、汇报感受
3、根据汇报,相机指导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扮演人物展开对话,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内心世界。
4、思维导航
(1)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尚且敢爬天都峰,“我”怎么不敢?
(2)“对,咱们一起爬吧!”老爷爷的话深深地鼓励了“我”。
5、品读想象
(1)在老爷爷的鼓励下,“我”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我奋力向山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抓住“一会儿一会儿”揣摩“我”攀爬的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说说“我”或老爷爷攀爬的样子。
抓住“像小猴子一样”展开想象,“我”还可能像什么?
(2)课件出示:“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抓住“终于”一词,再现攀爬情境,体会攀爬时的艰辛和奋力。
(三)小结过渡
“我”在老爷爷的鼓励下,经过奋力攀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按说课文到此就该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还要用2个自然段来写他们互相道谢呢?
[设计意图]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品味人物攀爬的动作行为中,体会攀爬的艰难和奋力。同时放飞想象,再现“我”和老爷爷攀爬时的各种动作形态,并用“一会儿一会儿”的
句式加于表述,在发散思维的同时,内化语言,丰满人物形象。
(四)探究升华
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8至10自然段。
2、学生汇报。
(这个问题,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用两个预设分散难点)
3、预设1:课件出示下列对话:老爷爷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我”回答说:“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4、让学生扮演角色多次对话。一边对话,一边体会。
5、汇报读对话体会。
6、预设2:思维导航
(1)这一老一小能爬上天都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要点:a自身的努力。b都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
(2)他们都说要谢谢对方,那到底该谁谢谁?
要点:要感谢自身的努力,也要感谢来自对方的鼓励。
[设计意图]
继续在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继续学习从语言表面意思中体会其含着的意思,提升感悟理解能力。对“作者为什么还要用2个自然段来写他们互相道谢”之问题,若遇到解读困难,可用两个预设加于引导,化解难题。
(五)升华拓展
1、带着感情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
2、思维导航
(1)“我”老爷爷真有意思,体现在那些地方?
(2)回顾第二自然段有关“我”缺少信心的句子。
(3)回顾“我”在老爷爷鼓励下奋力攀爬的句子。
(4)想象老爷爷奋力攀爬的样子。
要点:努力奋斗,向他人学习,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例说从别人身上受到鼓励的故事。
4、学生自由发言,说实例,谈体会。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获得语感,通过思维导航,化解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难度,提升理解质量,通过例说,提高理解的广度,升华文本主题,使学生受到人文熏陶。
三、教师相机小结,布置练习。
(一)、小结:小朋友们,老师相信你们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二)练习。
1、根据课文中“我奋力向山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的描写,展开想象,用上“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写“我”或老爷爷攀爬时的样子。
2、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
把阅读和放飞想象,发展思维,习得语言,陶冶情操结合起来,落实语文教学该当之任。
[特别建议]
《爬天都峰》是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里的第3篇课文,此时的学生还有着二年级孩子的明显特点。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法学法时要注意学段之间的衔接。如识写生字的教学,既要顾全到二年级孩子识字的习惯和能力,又要适当提高自我识字写字组词的要求。就阅读理解重点而言,要从理解句子,学习句子,提升到理解自然段,在实践中建构自然段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学习概括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概括自然段主要内容的能力。
像《爬天都峰》这类写景叙事的课文,最少要在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有比较明确的感知认知。一是景物特征,二是绘景叙事时的基本表达方法,三是事件的生发、过程结果,四是事件中人物活动方式及情感品性,五是景与事的联系。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无非是要通过例子让学生积累些语文材料,获取些语文养份,习得些语言表达形式,学到些语文学习运用方法,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陶冶爱国情感,同时兴趣得于浓厚,想象得于放飞,思维得于发展,学习例子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教学《爬天都峰》这类课文,首先
要思考的就是,依凭其内容和形式,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得意,在实践中得文。在得意得文中放飞想象,发展思维。通过想象和思维促进得意得文的深入。这就要处理好感悟与训练的关系,发挥感悟与训练各自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感悟中训练,在训练中感悟,让感悟和训练相得益彰。
爬天都峰教案
3、爬天都峰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过程和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组第3篇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这一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
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而这篇课文是第3篇精读课文,所以它在本单元是举足轻重的。可结合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作业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峰、陡、链、颤、攀、呵”6个生字,会写“峰、陡、链”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互相激励着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读懂文中爸爸说的话。
教学预设:
课前交流:
孩子们,课前咱们先来聊一聊,你们有没有爬过山?爬过什么山?说说爬山的感受。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请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指导书写“爬”“峰”,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了解天都峰。
你对天都峰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资料。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
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三、对照自主学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老师来检查一下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第一组词语:(多音字)
似乎 白发苍苍 似的 发明
出示第二组词语:
发颤 汲取 奋力 攀着
峰顶 笔陡 铁链 鲫鱼背(介绍鲫鱼背)
出示第三组词语:
忽然、咱们、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
2、认写生字,生字指导,把出错的字写在课堂收获上。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卡。重点指导书写“辫”和“勇”字。
(1)教师范写“辫”字和“勇”字,提示书写“辫”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请大家在收获栏里再写一写这个字。注意你的写字姿势。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3、小组内接读课文,要求:
(1)认真听,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再交流。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检查:描写小朋友爬山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2、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勇”字上面的写法。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孩子们,课文讲的故事发生在天都峰上,那我们来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出示课文第二段,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体会,说说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孩子们,天都峰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孩子们,天都峰不仅高耸入云,而且非常的陡峭危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三、学习课文的3.4.5段
1. 面对着这么高,这么陡的天都峰,小朋友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最后小朋友爬上去了,而且老爷爷也爬上去了,是什么力量让这一老一小爬上天都峰呢?
读读课文最后爸爸的话。----出示爸爸的话。
2.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回到天都峰脚下,当小朋友和老爷爷望着又高、又陡、又险的天都峰时,他们在山底下说了些什么?找一找读一读。
3.出示老爷爷和小朋友的对话。谁来读老爷爷的话,谁来读小朋友的话。
4.孩子们,再去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5.讨论交流,老爷爷看到小朋友来爬天都峰,心里是怎么想的?
那小朋友你呢?你又是怎么想的?
6.指导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6.7段。
1.老爷爷和小朋友向着天都峰出发了,他们一前一后的向上攀登。---他们出示第七段。请同学来读。
2.看来爬上天都峰真不容易啊,联系上文,大家读一读,---出示课文第六段,看看你又有什么感受?
3. 讨论交流体会。
4.孩子们,著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老爷爷也爬过天都峰,在他的《上天都》中写出了他的爬山过程。----出示文字
爬山时,我就四条“腿”走路。不久,眼前出现了巨大的“鲫鱼”。我两手扶着铁链,眼睛看着前面,还能够跨步,但只要眼睛向下一望,两条腿就不停地发起抖来,不敢往前了。因为望下去是一片深渊。如果掉下去,就一定粉身碎骨。
孩子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是啊,天都峰爬起来是多么艰难,多么危险。谁再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课文第七段。
6.孩子们,虽然天都峰爬起来这么的不容易,但小朋友和老爷爷都没有放弃,他们在这既艰难又危险的石级上---出示“爬呀爬”..
当小朋友抬攀着铁链快要抓不住了,但看见旁边的老爷爷汗流浃背正在奋力的向上爬,她会想于是小朋友又充满力量,使劲的---爬呀爬
当老爷爷累得气喘吁吁快要走不动了,但看见小朋友正在手脚并用向上爬,他会想 于是老爷爷又鼓起劲来,奋力的---爬呀爬
7. 孩子们,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是什么使她一直坚持向上攀登?
那当老爷爷遇到困哪呢?
8.一路上,他们就这样互相鼓励, 爬呀爬---出示第七段。
9.孩子,终于这个词让你感受到什么?
10.经过千辛万苦,此刻,老爷爷和小朋友终于爬到了山顶,看着眼前无限美丽的景色,他们感慨万千,此时,他们除了感谢,更多的收获,他们收获了什么呢?(讨论交流)
11.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也有很多的收获,把你的收获在课堂收获栏里写一写。(交流)
五、推荐作业:
读一读丰子恺的《上天都》和叶圣陶的《黄山三天》。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我
老爷爷
汲取力量
《爬天都峰》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ǐng fēng sì hū hū rán zán men fèn lì zhōng yú
( ) ( ) ( ) ( ) ( ) ( ) biàn zi yǒng qì jué xīn jū rán lì liàng bái fà cāng cāng
( ) ( ) ( ) ( ) ( ) ( )
二、组 词。
1.比一比,组成词语。
爬( ) 峰( ) 顶( ) 辫( ) 居( )
抓( ) 锋( ) 钉( ) 瓣( ) 古( )
通( ) 纪( ) 气( ) 级( ) 抬( )
勇( ) 记( ) 汽( ) 极( ) 台( )
2.多音字组词。
sì( ) dū( ) bēi( ) fā( )
似< 都< 背< 发<
shì( ) dōu( ) bèi( ) fà( )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画√
天都峰(dōu dū) 发 颤(chàn zhàn) 白发(fā fà)
铁 链(liàn liào) 鲫鱼背(jì jǐ) 汲取(jí xī)
四、加标点。
1.爸爸听了 笑着说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不 老爷爷 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 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我应该谢谢您
五、造 句。
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原文填空。
我( )天都峰( )抬头望:啊,( )这么高,在( )上面哩!我
( )吗?再看看( ),石级边上的( ),( )是从天上( ),真叫人( )!
【爬天都峰教案】相关文章:
爬天都峰教案02-28
《爬天都峰》教案02-02
《爬天都峰》教案04-27
小学《爬天都峰》教案03-09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03-07
《爬天都峰》教案(15篇)02-14
《爬天都峰》教案15篇07-22
爬天都峰教案15篇02-28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