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生活小常识>《教师考试法律常识

教师考试法律常识

时间:2022-05-06 17:04:08 生活小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考试法律常识

河北省中小学(含幼儿园)、职业学校

教师考试法律常识

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 考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机关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法制意识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发展法学教育、繁荣法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C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D )

A.合法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副教授的基本职责。( C )

A.担任一门主干基础课或两门以上课程的讲授。

B.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动态,参加学术活动并提出学术报告。

C.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D.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6、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门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乙某的行为属于______。( B)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1

7、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______。(C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8、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 )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责任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责任人

9、仅依据当事人一方的行为,便可以使行为人与相对人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称为______。( C )

A.支配权 B.抗辩权

C.形成权 D.财产权

10、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 )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11、铁路、公路、水上运输和联合运输中发生的诉讼,由负责查处该项纠纷的管理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_ _____。(B )

A.级别管辖 B.地域管辖

C.指定管辖 D..移送管辖

12、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程度为标准,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______。(C )

A.要式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裁量行政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

13、下列选项中,法律未规定为不需要证明的事实为______ 。(A )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推定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 D.对方当事人不否认的事实

1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_ 。(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D )

A.以人为本 B.合法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

2

2、民办学校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组织或个人设立的,由于其设立的主体有别于公办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ⅹ )

3、中小学教师资格由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

4、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同时有相应的行政法律事实发生,两者缺一不可。(√ )

5、学校不得拒绝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情况的请求。学校可不提供便利帮助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行驶此项知情权。( ⅹ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校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学校的权利是指其在教育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既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并要求相对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它是为教育法所确认、设定或保护。学校的权利有以下三个基本方面:(1)从学校自身说,它是教育机构特有的基本的教育权,是学校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2)从学校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以及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角度,学校的教育权在许多方面是国家教育权的重要体现,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利。(3)从学校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角度,学校的教育权是在教育活动中与教育对象的一种管理、教育、教学的权利。

2、简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5、公平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六大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脓法纳税;(6)其他义务。

4、简述法的概念和特征。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

(一)、法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法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这是它的首要特征。由于具有这一特征,法才与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军队和其他种种现象区别开来。

(二)、法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

从法的产生和变动途径看,法是由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政权机关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的;从法的实施方式看,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其实施的。

(三)、法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

1 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

2 法的形式和分类具有明确性、肯定性

(四)、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从内容构成的角度看,法主要由规范性内容和非规范性内容构成,其中前者是主要的。而规范性内容(法的规则)中,权利和义务又是主要内容。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又一重要

5、简述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基本权利有: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署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基本义务有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6、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1.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法律责任

2.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死亡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

3.违反国家规定举办学校的法律责任

4.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法律责任

5.违法颁发学业、学位证书的法律责任

6.学校违法向学生收费的法律责任

7.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8.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法律责任

四、论述题(30分)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1、徐某某,男,199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1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当晚,徐某某趁赵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赵某每天必喝的中药里,并从赵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次日早上,赵某喝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吗?应当负刑事责任吗?请从法律、事实的角度详述。

(2)许某某能否减轻或免除处罚?

补充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从轻情节有: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请结合实例,从诱因、对策等角度谈谈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中小学教师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和答案2016-07-18 9:53 | #2楼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

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A、优益性 B、强制性 C、单方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

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

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6.“学校应当

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7.依

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9.根

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D )。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A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C )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权力

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D )

A.15 B.20 C.30 D.60

6. 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7.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____( A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8.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 )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____内作出处理。( C )

A.15 日 B.20 日 C.30 日 D.60 日

10.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___( C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AB两种责任

教师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16-07-18 18:45 | #3楼

河北省中小学(含幼儿园)、职业学校

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单位:

姓名: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机关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法制意识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发展法学教育、繁荣法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A.合法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副教授的基本职责。( )

A.担任一门主干基础课或两门以上课程的讲授。

B.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动态,参加学术活动并提出学术报告。 C.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D.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6、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门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乙某的行为属于______。(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7、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一

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

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______。(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8、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责任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责任人

9、仅依据当事人一方的行为,便可以使行为人与相对人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称为______。( ) A.支配权 B.抗辩权

C.形成权 D.财产权

10、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11、铁路、公路、水上运输和联合运输中发生的诉讼,由负责查处该项纠纷的管理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______。( )

A.级别管辖 B.地域管辖 C.指定管辖 D..移送管辖 12、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程度为标准,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______。( )

A.要式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裁量行政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 13、下列选项中,法律未规定为不需要证明的事实为______ 。( )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推定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 D.对方当事人不否认的事实 1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_ 。(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

A.以人为本 B.合法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2、民办学校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组织或个人设立的,由于其设立的主体有别于公办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3、中小学教师资格由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

4、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同时有相应的行政法律事实发生,两者缺一不可。( )

5、学校不得拒绝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情况的请求。学校可不提供便利帮助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行驶此项知情权。(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校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2、简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4、简述法的概念和特征。

5、简述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6、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30分)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1、徐某某,男,199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1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当晚,徐某某趁赵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赵某每天必喝

的中药里,并从赵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次日早上,赵某喝

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吗?应当负刑事责任吗?请从法律、事实的角度详述。 (2)许某某能否减轻或免除处罚? 补充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从轻情节有: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请结合实例,从诱因、对策等角度谈谈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河北省中小学(含幼儿园)、职业学校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C 3、C 4、D 5、C 6、B 7、C 8、D 9、C 10、B 11、B 12、C 13、D 14、B 15、A

二、判断

1、√ 2、× 3、× 4、√ 5、×

三、简答

1、学校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六)、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简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禁止权利滥用原则5、公平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P44-50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 (功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5)社会经济权利; (6)文化教育权利;

(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六大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脓法纳税; (6)其他义务。

4、简述法的概念和特征。

㈠、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又称为法律规则,是指通过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法律上的某种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特殊行为规则。 ㈡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法律规范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由国家强制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与者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3、法律规范是普遍适用、并能反复适用的。 4、法律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5、法律规范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5、简述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署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基本义务有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6、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P310-312

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活动的法律主体因为违反了教育法规的规定而需要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与教育行政有关的法律责任(2)与学校有关的法律责任(3)与教师有关的法律责任(3)与教育有关的法律责任(4)与学生有关的法律责任(5)与社会有关的的法律责任

四、论述

1、⑴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吗?应当负刑事责任吗?请从法律、事实的角度详述

、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分)(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大意表述正确即可,6分)

徐某某故意以鼠药毒杀其母,致其死亡,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应当受刑罚处罚,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大意表述正确即可,6分)

⑵徐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8分)

徐某某属于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分)

徐某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3分)

2、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请结合实例,从诱因、对策等角度谈谈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上、生理上都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很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复杂,极不稳定。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种类,我认为有如下几种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 家庭生长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因此,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形成。

(二) 犯罪动机的产生易为外界诱因引起。不少未成年犯罪人,过去没有不良行为,但未成年人本身具有喜欢模仿、好奇心强、易受暗示等特点,在外界强烈刺激的作用下,加上自身的情感、情绪和意志方面的弱点,会迅速产生犯罪动机。一种是少年人喜欢模仿一些新奇的、富有刺激的对象,由于文化市场的失控,不良文化泛滥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

(三) 自身心智不成熟的因素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结构不成熟、不稳定,社会阅历浅,对问题认识直观,肤浅,片面,使其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自己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与正确的分析,判断,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 控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现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预防青少年犯罪要从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开始。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3、提升家长的责任,做好青少年守法、懂法的榜样。

(二)要加强法制宣传,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可以在各中、小学校均开设法制课,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纳入教学计划,要保证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清除青少年犯罪的土壤和条件。重视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建设省、市、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城乡社区校外辅导站,通过“家长课堂”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在中小学开设网络使用课程和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教师法律知识2016-07-18 9:26 | #4楼

河北省中小学(含幼儿园)、职业学校

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 考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保我国司法机关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法制意识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发展法学教育、繁荣法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C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D )

A.合法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副教授的基本职责。( C )

A.担任一门主干基础课或两门以上课程的讲授。

B.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动态,参加学术活动并提出学术报告。

C.根据需要,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D.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6、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门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乙某的行为属于______。( B)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1

7、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______。(C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8、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 )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责任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责任人

9、仅依据当事人一方的行为,便可以使行为人与相对人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称为______。( C )

A.支配权 B.抗辩权

C.形成权 D.财产权

10、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 )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11、铁路、公路、水上运输和联合运输中发生的诉讼,由负责查处该项纠纷的管理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_ _____。(B )

A.级别管辖 B.地域管辖

C.指定管辖 D..移送管辖

12、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程度为标准,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______。(C )

A.要式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裁量行政行为 D.依职权行政行为

13、下列选项中,法律未规定为不需要证明的事实为______ 。( )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推定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 D.对方当事人不否认的事实

1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_ 。(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D )

A.以人为本 B.合法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

2

2、民办学校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组织或个人设立的,由于其设立的主体有别于公办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ⅹ )

3、中小学教师资格由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

4、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同时有相应的行政法律事实发生,两者缺一不可。(√ )

5、学校不得拒绝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情况的请求。学校可不提供便利帮助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行驶此项知情权。( ⅹ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校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1)从学校自身说,它是教育机构特有的基本的教育权,是学校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2)从学校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以及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角度,学校的教育权在许多方面是国家教育权的重要体现,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利。(3)从学校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角度,学校的教育权是在教育活动中与教育对象的一种管理、教育、教学的权利。

2、简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5、公平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2\(功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六大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脓法纳税;(6)其他义务。

4、简述法的概念和特征。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

(一)、法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二)、法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

(三)、法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

(四)、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3

5、简述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6、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1.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法律责任

2.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死亡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

3.违反国家规定举办学校的法律责任

4.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法律责任

5.违法颁发学业、学位证书的法律责任

6.学校违法向学生收费的法律责任

7.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8.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法律责任

四、论述题(30分)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1、徐某某,男,199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1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当晚,徐某某趁赵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赵某每天必喝的中药里,并从赵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次日早上,赵某喝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吗?应当负刑事责任吗?请从法律、事实的角度详述。

(2)许某某能否减轻或免除处罚?

补充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从轻情节有: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请结合实例,从诱因、对策等角度谈谈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校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学校的权利是指其在教育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既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并要求相对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它是为教育法所确认、设定或保护。学校的权利有以下三个基本方面:(1)从学校自身说,它是教育机构特有的基本的教育权,是学校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2)从学校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以及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角度,学校的教育权在许多方面是国家教育权的重要体现,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利。(3)从学校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角度,学校的教育权是在教育活动中与教育对象的一种管理、教育、教学的权利。

2、简述我国民法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5、公平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2\(功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六大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脓法纳税;(6)其他义务。

4、简述法的概念和特征。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

(一)、法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法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这是它的首要特征。由于具有这一特征,法才与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军队和其他种种现象区别开来。

(二)、法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

从法的产生和变动途径看,法是由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

政权机关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的;从法的实施方式看,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其实施的。

(三)、法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

1 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

2 法的形式和分类具有明确性、肯定性

(四)、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从内容构成的角度看,法主要由规范性内容和非规范性内容构成,其中前者是主要的。而规范性内容(法的规则)中,权利和义务又是主要内容。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又一重要

5、简述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基本权利有: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

活动中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署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基本义务有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

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

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

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

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6、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1.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法律责任

2.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死亡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

3.违反国家规定举办学校的法律责任

4.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法律责任

5.违法颁发学业、学位证书的法律责任

6.学校违法向学生收费的法律责任

7.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8.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法律责任

四、论述 (二选一,如全部作答以最高分计。)

徐某某,男,199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1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当晚,徐某某趁赵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赵某每天必喝的中药里,并从赵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次日早上,赵某喝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吗?应当负刑事责任吗?请从法律、事实的角度详述。

(2)许某某能否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

(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徐某某故意以鼠药毒杀其母,致其死亡,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应当受刑罚处罚,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徐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徐某某属于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处

罚或者免除处罚。徐某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教师考试法律常识】相关文章:

劳动法律常识大全05-15

小学生法律常识大全02-28

合同谈判的法律常识06-07

做亲子鉴定相应的法律常识04-09

父母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04-05

考试后教师总结04-27

考试教师工作总结04-18

教师考试调动申请书05-16

教师调动考试申请书05-16

教师招聘考试考核总结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