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生活小常识>《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

时间:2022-05-07 04:21:02 生活小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

1.下列内容规定在我国宪法上的是( )。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

a.国旗

b.国歌

c.国徽

d.首都

答案:abcd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同于一般人民团体,它是我国( )的重要组织形式。

a.爱国统一战线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多-党派合作

答案:ad

3.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 )。

a.拒绝执行

b.停止执行

c.变通执行

d.退回上级国家机关

答案:bc

4.我国《合同法》对买卖合同中标的物风险的负担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下列有关风险负担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特定物的风险在合同成立后即由买受人承担。

b.需要运输的标的物,自交付给买受人后风险转移给买受人。

c.在途货物的风险除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后即转移给买受人。

d.在由于标的存在质量瑕疵,买受人拒绝受领的情况下,风险转移给买受人。

答案:c

5.陈某与陆某是邻居。陈某家建房挖地基,导致陆某房屋墙面出现裂缝。陆某遂找陈某要求修缮,遭到陈某拒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不可以挖地建房,因为挖地建房会损坏邻居陆某的房屋。

b.陆某家墙面出现裂缝,属于意外事件,陈某不需要承担责任。

c.陈某可以挖地建房,但对邻居陆某房屋造成的损害应当给予赔偿。

d.陈某在自家的地基上建房,造成陆某家的墙面出现裂缝,不需要承担责任。

答案:c

2015最新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练习题(27)2016-07-17 23:23 | #2楼

|1.小王和某家公司签约时,约定的月薪为2500元,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工作一年后,他发现其他同行业公司相应职位的员工工资比他高,因此他提出辞职,想找一份薪水更丰厚的工作。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小王()。

A.属于自愿失业,不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B.非因本人意愿而中断就业,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C.已工作满一年,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D.虽属于自愿失业,但仍可领取失业保险金

2.在现实生活中,按劳分配统筹表现为按>劳动>者的(

A.劳动时间

B.劳动贡献

C.劳动数量

D.劳动质量

3.劳动关系式基本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劳动>关系打破了计划经济下的超稳定状态,>劳动>关系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劳动>关系的矛盾已逐渐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关于>劳动>者、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直接代表劳动者的利益

B.政府直接代表企业利益

C.政府是劳动关系的调整者)进行分配。

|D.企业直接代表企业内部劳动者的利益

4.我国已经颁布施行的《劳动法》属于(

A.行政法

B.社会法

C.经济法

D.民法

5.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务合同者,应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A.1倍

B.3倍

C.4倍

D.2倍)的工资。)。

1.答案:A

解析:

《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小王虽然工作已满1年,但是并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因此不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1、终止劳动合同的;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因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供劳动条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4、因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5、因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或者不按规定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报酬,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6、因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7、因用人单位扣押身份、资质、资历等证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8、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9、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2.答案:B

解析:按劳分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劳动贡献包括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答案:C

解析:劳动关系的直接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政府应履行协调劳动关系的职责。

4.答案:B

解析: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计划和

|产业政策法、国有企业法,等。这些现代法律主要是解决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性的问题。这些法律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因此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就有了“社会法”的提法。我国现行的社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以从法律属性来说,《劳动法》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D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第十四条第三款则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2016-07-17 16:18 | #3楼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2016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之一#e#

为方便考生备考2016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包括2016公共基础知识练习、2016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征文等,为大家带来的是《2016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之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当中,法律常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多学员反映:由于没有学过法律,对法律的学习有着一种恐惧。导致法律部分的分数不是很高。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我们知道,事业单位考试的人群庞大,多一分就有可能甩开几十人甚至更多人,所以每一分都是需要我们去努力争取的。同时,法律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难,那么无聊,所以,通过其后的一系列文章,我们来梳理梳理今年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有可能考到的法律常识。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里面的五星级考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

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行政复议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提出行政复议的人,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是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做出行政决定之后,如果行政机关尚没做出决定,则不存在复议问题。复议的任务是解决行政争议,而不是解决民事或其他争议。三是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规定,向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四是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做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的,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在我国,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我国的行政诉讼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二是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三是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必经程序。四是行政案件的审理方

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

在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的构成应当具备以下五个要件。一是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充当原告。二是被告是作出被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三是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针对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内及属于受诉法院管辖的行政争议。四是原告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起诉。五是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进行了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所以大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祝大家考试顺利,实现理想。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相关文章:

事业单位法律常识习题05-07

法律常识考试总结05-07

银行考试法律常识05-07

银行考试法律常识题05-07

事业编考试法律常识05-07

行测考试法律常识总结05-07

教师考试法律常识05-07

事业单位考试经验05-11

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