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管理者尊重下属案例

管理者尊重下属案例

时间:2022-04-19 10:42:49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管理者尊重下属案例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总有许多的人和事在对管理者产生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的下属。

而在我们的下属中,有的人原来可能与我们是同级的同事,有的人可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要好的朋友……

总之,管理者如何解决自己与下属关系不佳的难题,进而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机构做过一项以"最理想的上下级关系"为主题的调查。

在这项调查中,认为最理想的上下级关系是"亦师亦友"的最多,占总数的34.5%,其次为"上司掌舵,员工划船",还有17.7%的受访者选择了"泾渭分明,各尽其职"的上下级关系,选择"如同鱼水"的占到了12.6%,而认同"领导与员工是一家人"的只有7.3%。

从这项调查的最末两项可以看出,对于管理者来说,选择与员工打成一片,很难说是明智的选择。

故障?故事

一场5块钱引发的争执

隋宁做的是委托加工休闲食品的生意,他个头不高,但肚子挺大、脸挺胖,总是对人笑嘻嘻的,为人和善,充满了亲和力。对于"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的泾渭分明的上下级关系,他并不太认同。

比如,只要中午在公司吃饭,他都会叫上办公室的几个人一起去餐厅。按规定,公司每个月都给员工发放午餐补助,但是隋宁从来都是代大家付餐费,权当是自己请客。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几个员工只要发现隋宁中午在办公室,也没有客户在,就迟迟不下楼,因为他们知道老板会叫上大家一起的--今天的午饭钱又省了。

又比如,隋宁经常会像朋友一样,与自己的下属们谈笑风生互开玩笑。刚开始,员工们对隋宁还怀有对老板的敬畏之心,但时间一长,都开始"隋宁、隋宁"地称呼他了,不管是部门经理还是普通的职员,与隋宁在一起的时候举止都比较随便。

有段时间,隋宁曾经考虑过要重新开始,让员工们严格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改变一下如此"没大没小"的上下级关系。但他反过来又想,现在公司的规模还很小,待遇不高条件有限,和员工走近一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气氛是多么融洽啊。

然而,就在此时问题接踵而至。在隋宁"一家亲"的理念的影响下,员工们在潜意识中都认为,如果自己的工作出点小问题,隋宁是不会生气发火批评自己的。于是,本该中午12点钟以前完成的工作,就可能拖到下午5点;不能用办公室电脑上QQ私聊和打游戏,大家也半遮半掩地有恃无恐。诸如此类的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有一次,为了到外地的一个经销商处出席一个重要的活动,隋宁和市场部经理吴丽等一干人马,披星戴月地连夜向目的地驱车赶去。虽然人人都有出差补贴,但一路上吃饭、买水,甚至是买零食,都是隋宁掏钱,吴丽采办。

路上,隋宁发现吴丽从不汇报买东西花了多少钱,钱明明没用完,也不找给自己,心里面不免有些窝火。不过,他仍然有说有笑地开着车,并没有当场发作。第二天早上5点多,大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看时间还早,就决定找个地方先把早点吃了再说。

吃完早点大家上车,隋宁发现档位杆旁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5块钱,就向车里的同事们问道:"有谁掉了5块钱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吴丽眼尖,一声"我的",就将这5块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隋宁终于来气了。

"你怎么知道是你的钱?"他望着吴丽问道。

"是我的钱,我怎么会不知道。"吴丽答道。

"你怎么知道是你的钱?"隋宁加重了语气。

"我的钱就是我的钱!"吴丽觉得今天的隋宁有点不对劲,有点吹毛求疵,害得自己在同事面前丢了面子,也大声嚷道。

"你给我走人!"隋宁再也忍不住了,对吴丽大声吼道。

隋宁从没这样过,吴丽呆了,但是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自己不可能不走啊。吴丽感到受了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以不敢相信的眼神呆呆地朝着隋宁望了几秒钟。隋宁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后面的同事们也被隋宁的爆发给震住了。

吴丽只得提着自己的行李,摔下一句"隋宁,咱们走着瞧",在天还没完全放亮的清早,往长途客运站走去。

也许你并不是隋宁这样的管理者,但是,在我们的身边,类似于隋宁这种情况的例子却并不鲜见。这个案例,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如何营造和-谐融洽的上下级关系(2)

和下属打成一片,给我的管理工作带来过哪些负面影响?

不论哪种游戏,都有它的规则

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和下属走得太近,还是距离下属太远,都可能让管理者陷于困境。

就上下级关系而言,有它自身的游戏规则;对管理者来说,这个规则所要实现的是,让自己得以解放--从随时紧绷神经牢牢盯着下属中解放出来,从与下属建立"哥们儿"感情的人治环境中解放出来,使下属们自觉地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其中的重点是,把握好强势权威和平易近人的度,不需要眼睛盯着天花板颐指气使,也不需要挖空心思只为一团和气,要做到既不失威严,又不减亲和,这样才能与下属顺利沟通,从而达成信任和理解。

这让我想起了某知名企业公关宣传部总监查静的故事,这位漂亮女士的情况正好与上面所讲到的隋宁相反。

查静是个多疑的人,脾气火暴得紧。在她的部门里,没有哪个下属会成为她的心腹,也没有哪个下属能和她"亦师亦友"。因为,查静所奉行的管理方式是"骂管",她认为最正确的上下级关系应该是--上司就是上司,下属就是下属,上下级之间要泾渭分明。

所以,只要自己的下属一有点不对劲,查静张口就批评,可以上纲上线的就上,不能上的就抓住那么一点点问题大做文章。为此,在她的部门里,下属们感觉不到尊重和信任,也从来就没有哪个员工能干满半年时间。比如,每当查静需要下属们帮助"搭台"的时候,下属们就会明里"搭"台,暗里"拆"台,故意留下那么一点点让她出问题的口子,使她受到公司领导的处罚。如果查静真的受到了处罚,下属们都会抿着嘴偷偷地笑,暗地里大呼活该。

我相信,没有哪个管理者愿意成为查静这样的管理者,也不想像隋宁那样遭遇麻烦。可是,管理者的游戏规则不发生改变,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问题就没法解决,现状就不可能有转机。

那么,他们又该怎样改变呢?

首先,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明白,使自己和下属的关系回到正轨上的主导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就是沟通和信任。

事实上,大多数员工认为,自己与上司相处的最大障碍就是沟通和信任,而非表面上反映出的亲疏。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与发展,就必须获得更多的来自下属的支持。要想获得这种支持,管理者就要去了解下属们的想法和需要,给他们安全感、尊重感、成就感。

同时,我还要给广大管理者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再小的公司、再小的部门,也不能让人情取代制度。

二、不要自恃领导身份,使自己游离于团队之外和组织之上。

三、如果自知管理风格存在缺点,就找个能充红脸或白脸的助手,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作为领导,太强势不好,姿态太低的"亲民"也行不通,管理者应该提醒自己,如果太强就不妨弱一点,如果太低就应该高一些。刚柔并济、软硬兼施、奖罚分明才是管理之道。

五、体恤你的下属,合理地安排工作、合理地奖惩,否则员工们就会认为你在有意地厚此薄彼,你的团队中就可能出现让你遭遇麻烦的"刺头员工"。

六、如果你管不了某个经常和你抬杠的"刺头",无须太过动气,既然你是规则的制定者,就要用强力的规则去约束他,或者把他调离你的部门,甚至干脆开除他,而不是以软弱的姿态和怕得罪人的心态,继续留下他与你作对。

七、职场是现实而残酷的,如果你不惩罚、不开除一个本该受到惩罚或开除的下属,最后被惩罚、被开除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

八、上下级关系就是上下级关系,不要添加过多的因素进去,这一来,自己就会相对轻松。

上下级之间应该有着怎样的游戏规则呢?

与下属关系不佳的症结与对策

实际上,许多管理者所要面对和处理的上下级关系,并没有我们上面所讲的那么单纯。我在前面也提到过,某个下属可能是我们私交很好的哥们儿,也可能是和我们沾亲带故的亲戚。面对这些可能产生更多难题的上下级关系,又该如何处理呢?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对上下级关系处理得比较简单的故事。

我想不少人都可能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

在雍正皇帝继位的那一天,六阿哥去找他。咚咚地敲门,守门的门房一看,“啊!这不是六阿哥吗?有什么事?”“我要见皇上!”六阿哥答道。

门房马上进去向雍正皇帝的主事禀报。那个主事姓邬,见门房急匆匆的,就问道:“什么事啊,如此慌慌张张?”门房禀报:“六阿哥要来拜见皇上。”

大家还记得邬主事是怎么回答的吗?他的回答让我颇为感叹,他说:“你去告诉六阿哥,倘若是朝中大事,请找张中堂;倘若是军机,请问十三爷;倘若是私事,就告诉六阿哥——天子没有私事。”

天子没有私事!大家听听,讲得多好!

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作为管理者,在处理比较复杂的上下级关系的时候,应该更专业一些,一切以公事为先。

最后,我再给大家几点建议。

1.丑话说在前面。

什么丑话?公事公办的丑话,而不是遮遮掩掩,让下属以为你会额外开恩,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2.切记公事公办。

在工作中保持公平、公正,不因为某些下属是自己的好友或亲戚,就过分亲密,或是将生活中的交往随时挂在嘴边,也不因为某些下属不是自己的亲朋,就过度冷淡和拿架子。

3.要能够转变角色。

在生活中,管理者就该抛开领导身份,放低姿态,真挚真诚,重情重义。

4.任人不避贤。

任人不避贤,如果与自己是亲朋关系的下属干得不错,同样要为他们创造加薪晋级的机会。

同时要注意对员工们的培养,要适当地递进地给他们安排更有挑战性、更重要的工作。

5.无话不谈也有保密事。

不能因为某些下属和自己有更深层次的关系,就让这些下属知道太多的本不该他们知道的管理者层面的事。

6.管人同时不忘自我完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下属们难免就会形成“你都这样,还好意思说我们”的看法。一旦有把柄被下属抓住,在处理一些人和事的时候,本可以挺直腰杆的你,可能只有无奈地躬着腰了。

我曾经因为与下属的私交情谊,而妨碍了对员工的管理吗?

管理者尊重下属案例2015-11-01 16:36 | #2楼

管理案例:难管的下属系列之原来的上级成为我的下级,我应该怎么办#e#

我们部门以前我的直接上级,现在变成我的直接下级,我该怎么办啊。要是直接管理 的话,他论年龄和资历全是我的师傅级的。可现在我感觉他明明是在消极怠工,可说又说不得。反而给年轻人不好的带头作用,各位,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他又能干活又听话的呢?

飞马网精彩管理案例分析:

管理案例分析1-来自飞马会员 马佳 :

首先,你应该表现出你对他的尊重,其实无论是对你的上级还是下级,你都应该尊重,这是最基本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从你说明的情况,相信你做到这一点没问题。

其次,应认真分析位置转变的原因,分析其优缺点。然后主动与他进行沟通,耐心细致,平等的沟通,让他明白他的处境,并鼓励他发挥自身优势,让他明白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你也看到了(当然如果他确实很糟那也没办法了)。合理安排工作,尽量能够让他发挥其长处,找合适的机会和场合对其好的表现或成绩与以表扬和鼓励。这种表扬和鼓励往往比现金或实物鼓励更有效;科学评价其工作业绩,这需要你本身管理规范,要有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体系。

管理案例分析 2-来自飞马会员 王洋 :

你看过《亮-剑》吗?当时孔捷团长因故被降职,由李云龙接替他的职位,孔捷心里不服,下面的战士心里也不服,这时候李云龙的做法就相当值得称赞,他先跟师部说情,婉转地说明部里让孔捷降职去喂马有些过激,然后孔捷认为欠了李云龙的情不能接受时,李云龙又是一段情真意挚的劝说。最后孔捷承认了李云龙在团里的团长地位。

当你的上级变成你的下级时,不光是你不自在,你的老上级比你更难受。因为他还承受着降职的压力,这时候你要求他用一如既往的态度去工作,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现在你怎么样跟你的老上级沟通好工作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你和老上级两个人之间的事,更多的眼睛也在看着你,看着你怎么样处理这件事。因为你的老上级的今天也可能成为他们的明天。每个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是否能处理好这件事,意味着你是否能领导现在的所有下属,这对你今后的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管理案例分析 3-来自飞马会员 吴卫 :

你的上司应该是个明白人吧,只是一时心态上不能提受,对于你,建议两点:

一就是不能过于自傲,有时人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的,虽然你心里没有这样想,但是你的言行与举止却这样做了,首先你要明白,然后让他明白,你是他培养出来的,是师徒关系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是公司这样的安排,公司肯定是在求新,并且有新的管理战略思想出来,多在这方面进行私下交流,其实理解与尊重是最重要的。 看你的文字写的,我个人觉得你太飘了,什么叫他在混,什么叫你要让他听话,这都不对的。有一点你要明白,你的前上司为什么还在你的部门?是他不走,还是公司并不舍得他走?职场,永远都有潜规?的,不要真的到了高处不胜寒时,方悔晚矣。

管理案例分析 4-来自飞马会员 cecilia :

第一要谦虚,不是做样子,是要真真正正的虚心。

第二要尊重,尊重你的师傅,给他充分的尊重。

第三沟通,找个恰当的时机与他坐下来,来个推心置腹的彻底的沟通,让相互都明白现在对方的所思所想。 

第四坚持原则,不论什么潜规则,你都要遵守原则,原则不可变。

第五,自己要上进,管理能力要提高,要能真正的称得上他的上级,而不是一个下级头上的装饰品,能看不能用。

管理案例分析 5-来自飞马会员 文而化之 :

我国古代有一种官制,叫三公。这个三公在很久以前是有实权的,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顾问形式的体制。他们没有实际的权力,但是提出的意见连皇帝都要着重考虑。 这些人通常都是那些年高德重有很高声望的人,一般受到各方的敬重。

其实这为人群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你的这位老员工并不适于直接听你调配。即使在历史当中寻找,也很难找到胸襟宽广到可以听凭自己的小辈指使自己的人物,这需要很高的道德和修养,对世事的把握要相当的水平,一般人都做不到。 因此可以尊之为元老,其实你只要在态度神情上予以特别关照,提出决策时参考特意去寻求他的意见,甚至经常单独叫他到办公室寻求指导,让别的员工觉得他是特别受到关注的,渐渐他就被你搞定了。 摆正自己的心态更重要,中国文化尊师重道的精神已经深化到我们性情的最深处。将心比心,即使自己的学生当了,我们也希望他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自己,并且自己也绝不希望低声下气失了师尊。

【管理者尊重下属案例】相关文章:

管理者的沟通艺术案例05-31

管理者角色错位的案例05-26

下属结婚领导贺词05-10

领导给下属的结婚贺词05-10

领导如何培养下属03-07

《穷人》教学案例及案例反思05-10

领导对下属结婚祝贺词05-10

给下属加薪申请书05-16

与下属相处的礼仪技巧01-07

给下属加薪申请书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