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法院安全制度建设

法院安全制度建设

时间:2022-04-18 13:16:10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法院安全制度建设

基层法院处在审判战线的最前沿,面对社会转轨时期各种冲突日益多发的现实,面对案多人少越来越突出的窘境,面对审判力量断层、法官素质仍亟需完善的现状,面对工作压力与政治、经济待遇极不匹配的矛盾,如何突出重围,塑造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形象,提升基层法院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战斗力,进行科学有效地审判管理,就成了当务之急。

法院安全制度建设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审判管理组织制度,明确审判管理职责,建立并细化与案件审理,审判权行使直接相关事项的管理办法,改善管理方式,建立案件审判管理、司法政务管理、司法人事管理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从此,审判管理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始了由经验探索,小步慢走到全面推进,大步快跑的过程。审判管理专门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法院纷纷建立。但据笔者调查,审判管理办公室、审委会办公室等审判管理专门机构的设立仍停留在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的层面上,还鲜有基层法院构建审判管理的专门机构。基层法院审判管理的职能或是由审判监督庭代为行使,或是由政治部等综合部门行使。即使设立了审判管理专门机构,审判管理的机制和体制仍存在很多不足,亟需完善,审判管理的作用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何构建科学、高效的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制度,笔者以近四年的审判管理工作的实践为起点,借鉴全国各地法院的先进经验,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制度的构建有所启示。

一、扭转绝大多数法官对审判管理制度理解的误区

马克思在论证"法院该是一种什么形象"时讲:法官是没有上司的,如果一定要说法官有上司,法官的上司就是法律。这句话是对法院的独立性和司法本质的深刻表述。法官唯一遵从的是法律,法官是不应该被管理的,国外的司法制度也鲜有审判管理一说,因此绝大多数法官可能对审判管理存在着诸多误区。

审判管理制度是在全国各级法院大力推进审判流程信息化的过程中,建立、改进和完善的。审判管理制度不是用行政上的一套规则制度来管理、约束法官,从最高院的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各地法院的实际做法来看,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绩效考评、案件评查和审委会的日常事务等五大项工作。审判流程管理是指对案件从立案、送达、开庭、合议、判决、结案、执行到归档全程跟踪监控,确保案件审理程序公正、合法、高效。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是指在司法统计的基础上展开调查研究,掌控本院审判工作的总体状况,为院党组的宏观决策提供准确详致的分析预测。审判绩效考评是指从结案率、调撤率、上诉率、发回重审改判率、裁判文书合格率等审判绩效指标对各庭和各审判员的工作进行全方位考查和评估,查找问题,寻求对策。案件评查是指对已审结的各类案件,从程序到实体进行严格评查,分析研究并及时通报,总结经验教训。审委会的日常工作是安排审委会工作日程,记录发言,制作并督办落实审委会决议等。

因此,审判管理制度不是单纯的用各种规章制度、各项指标,各种技术手段来管理法官,约束、评估法官的司法行为,而是建立在审判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突出为法官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整个审判工作服务的。对审判流程的管理和监控,是为法官高效地完成审判工作而服务;对审判绩效的考评也应淡化排名,突出“体检”的功用;案件评查,也重在总结经验教训,不在纠错。对审判运行态势的分析、对审委会日常工作的安排更是为院党组的决策服务的。因此,审判管理既是管理,更是服务。

二、成立法官委员会,构建互动民-主的审判管理制度

让法官理解、认同审判管理制度只是起点,如何让法官欣然接受管理,成为审判管理的实际参与者和主动执行者,将对立型、指令性的审判管理转化为互动型、服务型的审判管理,建立起全体法官共同参与的审判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

首先,我们从审判管理制度的设计团队入手。可以参照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的理论,由全体法官公推直选出十几位品行高尚、业务精良、不同部类的法官,组成法官委员会(在目前的体制下,法官委员会可否由审判委员会进行改造,暂不在本文进行讨论),负责审判管理制度的构建及对审判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尽量淡化审判管理的行政色彩,充分发挥法官委员会的同质指导作用。

其次、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应秉承科学、民-主、广泛参与的原则,既要借鉴最高院、高院、中院等出台的一系列审判管理规定,又必须紧密结合本院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先由法官委员会进行制度的初步设计,然后在全院征求意见,进行广泛讨论,充分考虑不同部门工作的特殊性,循序渐进,对审判管理制度进行构建、优化和改进。

最后,由法官委员会替代院党组和政工部门,直接负责对审判管理制度的运行和审判绩效考评结果进行评估、审核和通报。虽然,审判管理制度应淡化行政管理色彩,但毫无约束的管理就如同没有管理。因此,审判管理、绩效考核必须与部门的评优评先、法官的晋升、晋级甚至是奖金、津贴地发放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审判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评估、考核也应最大程度地体现法官委员会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不仅考核过程要民-主透明、考核结果更要公开公示,允许相关部门和人员提出异议,进行修正。在具体的操作上,可由审判管理办公室进行日常事务性的数据采集和汇总,法官委员会只负责对结果的评估、审核和通报。

三、基层法官职业理想的重塑是构建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制度的重要内核

审判管理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公正高效权威和-谐的审判效果和社会效果,法官是审判管理的唯一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法官不仅要在形式上去认同和参与审判管理,更要在内心中,更要以行动去追求公正高效和权威。

但实际的困境是,法官不是神,也需衣食住行,也有七情六欲,而基层法官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严重与现实脱离。特别是在人才高度流动化的今天,随着招考、选调等人才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法官离开故土,到异地任职。仓禀实而知礼节,在目前高企的房价下,连温饱、寒舍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何谈对法律职业信仰的追求,基层法官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职业理想的追求形成了巨大的心理鸿沟。大力提高法官的待遇,与一般政府机关公务员拉开差距,虽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争议和讨论,但已是箭在弦上,刻不容缓。毋容置疑,在社会矛盾越来越积聚爆发的今天,作为矛盾缓解的最后一道安全阀和宣泄口,法官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是其他部门的公务员难以比拟的。大力提高法官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重塑司法公正、权威的形象,不仅需要法院系统内部独善其身、身体力行,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制度构建的关键环节

随着法院收案数量的不断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进一步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法院发展的需要。如何科学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构建审判管理制度,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便成了审判管理制度构建中的关键环节。基层人民法院应以上级法院审判信息流程的构建为基础,以本院的实际审判应用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审判流程管理、审判绩效考评、案件评查等应用平台,为本院的审判信息管理、审判流程优化、审判绩效考评提供物质保障和科技支持。

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性工程。基层法院通常面临资金匮乏,人才匮乏的困境。基层法院应积极寻求地方党委、政府资金、设备上的关心和支持,上级法院技术、人才上的指导和帮助,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展信息化在审判管理中的应用。

县法院加强制度建设初显成效2015-10-18 10:19 | #2楼

县法院为促进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积极探索以制度治院的管理模式,通过狠抓制度落实,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建院、激励竞争的好局面。 

县法院为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先后制订和完善了《上班考勤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请销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近20项。为做到有的放矢,该院在制定制度前,开展了”我为法院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求全体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意见,让他们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在全院大会和院务会上进行讨论。为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落实,该院把修订完善的所有规章制度装订成册印发至每个人员手中,让大家都能及时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对各项制度既能熟练予以掌握,又能在工作中自觉予以遵守。这些制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明确具体、有效地规范了法官的行为。 

现在县法院上下牢固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并逐步养成了按章办事的良好习惯。院领导自觉摆正位置,主动置身于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之中,成了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表率;广大-法官自觉维护、严格遵守各类规章制度,有力保障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县法院激励与考核并重的机制,激发了大家敬岗爱业、争先创优的事业心,法官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有了明显改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力促社会和-谐。

【法院安全制度建设】相关文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制度04-03

法院考勤制度05-17

法院信息化建设方案05-0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制度4篇04-03

法院队伍建设调研报告05-06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03-06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03-30

法院食堂管理制度05-06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03-17

工程建设消防安全管理制度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