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认证管理者总结报告

认证管理者总结报告

时间:2022-04-16 06:51:22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证管理者总结报告

一.认证背景

认证管理者总结报告

公司对原富信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宝昌、配件公司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后,成立广东富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高黎新厂区正式运营,并与美国Ⅱ-Ⅵ公司合作成功。为加快公司的发展,规范管理,提升广东富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公司领导审时度势,决定对三个公司文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起广东富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并一次性顺利通过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

二. 认证过程

公司原质量管理部在管理者代表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通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全公司上下动员,齐心合力,精心准备,历经第一阶段的文件整合、修订、评估、批准、下发、培训、宣贯、动员,第二阶段的试运行、内审、整改,第三阶段的准备、完善、提高、迎审等三个阶段的攻坚战,最终圆满完成公司快速、高质、高效通过认证的任务。同时,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高级审核员梁梦成老师对我公司建立和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建设性建议:

1.管理标准或程序文件要作为质量手册中引用的文件;

2.在后续开展内部审核时建议按要素条款进行审核;

3.设计开发过程中开发文件要规范管理,样机或小批试制问题点要有责任部门确认;

4.公司的质量记录表格要标准化(公司标志、名称、编号等);所有使用的与质量体系有关的记录表格都要纳入公司质量记录总表格册;

5.外来文件统一由文件控制中心负责接受、登记、发放、保管;

6. 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细化,明确操作流程,图片上标明操作时的位置,在指导书中要明确质量要求,建议对来料检验编制作业指导书,在指导书明确检验流程;

7. 成品检验记录等各种检验结果必须明确合格与否,对有参数或数据检测要求的必须标明实测值;

8.质量目标文件中未将公司的所有质量目标纳入到文件中。

三.成绩与差距

在整个认证审核的准备过程中,各级领导、各级人员和部门,体现出较强的合作精神,表现较为突出的有:经营管理部质量管理科在整个认证工作的策划、实施、检查、准备、协调等方面工作有序、准备充分,使认证工作按计划进行,并顺利通过;总裁办行政科在认证宣传上配合到位,营造出浓厚的认证氛围;冰柜事业部采购科在内审问题点的整改及审核准备过程准备较充分,资料规范,起到表率作用;冰柜事业部技术科提供资料及时、准确,回答问题得当,审核开端良好等等。

同时,通过这次认证审核,也反映出一些差距和不足,反映出公司的体系标准落实的深度、广度不够,有些标准要求还没有开展起来,如各事业部对客户投诉信息的系统分析、改进工作没有系统作起来;各事业部供应商的管理还存在漏洞,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及临时供应商的管理还不规范等问题。

四.改进建议

1.公司各级人员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通过了认证并获得证书仅是公司体系建设的第一步,公司最终要靠体系的有效实施及持续改进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各部门领导要将这一理念传输给每一位员工;

2.经营管理部组织、策划按新架构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两事业部质量管理科室对本事业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策划,逐步开展事业部级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4.公司各部门、两事业部要组织本部门深刻总结认证工作的成绩、不足及经验教训,并通过部门会议等方式进行总结;并对部门人员提出要求,对审核组提出的建议要有针对性的落实改进,要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升本部门的管理水平。

认证管理者代表评审汇报总结报告2015-09-11 8:32 | #2楼

一、文件编写情况

编写质量手册1份,程序文件19份,岗位编织图6份,规章制度155项。其中管理制度62项,管理办法44项,操作指引49项;完成岗位设置和定员编制,编写岗位说明书63份。

二、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

1、规范上报流程、明确部室职责权限

为解决各供应中心对公司内部相关审批流程不明确,造成部分请示不能得到及时答复的问题,同时明确各部室的职能权限,将今后公司工作事项实行归口到职能部门管理,审核、批准、备案、请示、报告等工作直接报送各职能部室处理。

2、明确工程管理流程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相互扯皮、无人监管、职能混淆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工程质量的监管,造成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解决实际问题,认证小组组织工程管理部、计划发展部、材料采购部、审计部和人力资源部对工程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了多次探讨、讨论,最终形成了《工程管理控制程序》、《工程管理办法》和《优质工程质量控制标准》等工程质量控制文件对工程管理流程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3、完成岗位设置、实行定员定编

为进一步规范各供应中心的管理,使供应中心与总公司各部室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衔接,使供应中心在生产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认证小组组织各部室、供应中心对各供应中心的各岗位进行了岗位职责编制,并划分了科室,明确了科室职能,制订了各供应中心的组织架构图,明确了总公司各部室的服务对象,为供应中心进一步更好的开展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组织规章制度培训、进行检查辅导

3月18日试运行阶段开始后,认证小组组织各部室对供应中心科长、班长以及相关骨干对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为逐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做出了贡献。公司培训完成后,在4月21日-4月28日期间,认证小组组织各部室组成检查辅导小组对各供应中心各科室进行了拉网式辅导检查,为进一步促进公司部室与供应中心的衔接、供应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此期间,各部室、供应中心积极配合认证小组的各项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正是有了各部室、各供应中心的辛勤努力,体系建设工作才会顺利开展。(在此,我代表认证小组向各部室、各供应中心每位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第一次内审情况

7月1日-7月3日,我公司组织了第一次内审。因为单项不符合以重复次数计,而各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大体相同,现各单位已按要求于本周内完成整改。

1、在此次内审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和不足:

1)公司总质量目标在各部门未得到有效分解;

2) 部分程序文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与实施,部分人员对相关文件不熟悉,造成文件执行力度不够,文件实施浮于表面;

3)一些部门未能按要求对特殊过程能力予以确认,自我评审、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能力普遍薄弱;

4)各供应中心对公司质量手册中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的细化、展开尚欠充分;

5)部分供应中心将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束之高阁,培训时下发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在各供应中心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实践。

2、在各相关部室发现的不足

通过此次内审,各部门找出了试运行阶段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规范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完善了相关控制程序。对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初步建立了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初步具备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施的符合性、运行有效性的能力。

体系运行一段时间以来基本符合体系要求,但与标准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3、在各供应中心发现的不足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这段时间以来,各供应中心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呈上升趋势,服务意识和规范程度有所加强;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具备持续地满足顾客要求和潜在需求的能力。

公司通过对一线员工规章制度的培训,员工的服务态度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逐渐增强,公司的服务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个别供应中心对一线员工(特别是收费员)的培训不到位或是培训枯燥无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服务质量。

四、改进、纠正与预防措施

1、对体系文件进行第三次改版,并于7月20日前打印下发到各部室、供应中心;

2、将标准中8.2.1顾客满意的相关条款的职能调整到安全运营部负责;

3、进一步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

4、完善相关记录;

5、各供应中心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真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及时处理或反馈顾客咨询的问题,确保顾客满意;

6、各供应中心需将顾客抱怨的情况及时反馈到公司,发挥团队作用,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和处理力度,以增强顾客的满意。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1、完善体系文件培训工作,要求各部室、供应中心充分学习体系文件;

2、进行用户满意的测量与改进;

3、进一步加强监视与测量工作的控制。

【认证管理者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认证岗位职责05-20

计量认证复审整改报告05-19

认证首次会议领导发言05-18

认证末次会议发言05-18

质量认证首次会议发言05-18

体系认证合同02-20

产品认证合同05-02

★质量与环境认证合同05-09

gsp认证自查报告04-07

产品环保认证合同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