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

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

时间:2022-04-16 02:24:14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

在企业中,责任是行动的第一准则,是最核心的价值观和卓越理念,因而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

在所有的企业行动中,管理者赋权的理想结果就是让有责任心的人负责任的做事。企业需要主人翁精神,那些以企业使命为其行动指南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人,是企业的脊梁。

给予一些具有责任意识的人以承担责任的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

管理者的责任是根据现代组织行为的基本准则,创新意识,赋予员工“承担责任的自由”,从而启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而管理者作为其政策的制订者和监督者,重点把握管理的尺度,并将员工的个体行为导向企业价值增值的群体行动中    。

-《管理者手记》

给予员工承担责任的自由

昨天晚上,我在徐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住宿,临睡前,翻了翻房间配送的杂志,一则关于开元大酒店员工的小故事吸引了我:一位带着孩子的客人,一进酒店就指名道姓的要求一位叫芳芳的服务员为客人服务,当服务员芳芳见到客人时,客人的女儿亲热的扑了上去,似是久别重逢的亲人。原来这位客人曾经住过这个酒店,由于孩子调皮,不小心将新买的衣服袖子挂破了,孩子为此十分懊恼。芳芳知道情况后,找来了针线,将衣服细心缝补好,并将自己刺绣的一个蝴蝶结缀在了破损处,孩子回来后满心欢喜。在随后的几天里,芳芳在空暇时陪陪孩子,很快就和孩子成了好朋友。所以这次孩子坚持要住这家酒店,而且一定要住芳芳姐姐负责的房间。看完这则故事,让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关于北欧航空公司(SAS)的另一则故事:有个美国商人叫佩提,这一天他接到通知要乘飞机从斯德哥尔摩到巴黎参加地区会议。我们知道阿兰德机场是斯德哥尔摩也就是瑞典的国际机场,阿兰德机场距离斯德哥尔摩市70公里,当佩提先生到达机场后,一摸口袋,脸变了颜色,发现没带飞机票。那我们知道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航空公司规定都是一样的,没有机票是不能够办理登机手续的。正在这个时候SAS公司的一位小姐款款走来说"Can I help you?",佩提显得很不耐烦说你帮不了,可是小姐还是笑眯眯的说,您说出来或许我能帮助你。佩提说我没带飞机票,没想到小姐说:“您没带飞机票呀,这事很好办,您先告诉我机票在哪?”他说在XX饭店411 号房间,小姐给了他一张纸条,让他拿着先去办登机手续,剩下的事情由她来处理。佩提先生到了登机的地方很顺利就办好了,拿到了登机卡,过了安检,到了候机厅。当飞机还有十分钟就要起飞的时候,刚才那位小姐把他的机票交给了他,佩提先生一看果然是自己落在饭店的机票。那么小姐是怎么把机票拿到的呢?她拨通了饭店的电话后是这样说的:“请问是XX饭店吧,请你们到411号房间看看是否有一张写着佩提先生名字的飞机票?如果有的话,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用专车送往阿兰德机场,一切费用由SAS公司支付。” 是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做呢?就是“倒金字塔”管理法,因为他把权力充分的赋予了一线工作人员。 这两则故事没什么关联,但却让我沉思不已。第一个故事让我看到徐州开元的延伸服务,是更深层次的员工责任体现的企业价值,而第二个故事则让我看到,在延伸服务之后,企业所赋予员工承担责任的自由,是的,在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面,员工有选择的自由,而员工的自由被责任所驱使,是可以激发潜能,创造价值的。尽管我们在两个故事中看不到管理者的影子,但毫无疑问,管理者正是背后的推手,作为政策的制订者和监督者,对整个事件进行观察、监督、评价和推进,而这样一种管理理念的推出,应该感谢杨.卡尔松,一位“倒金字塔”管理模式的创造者。其实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都希望有上述两个故事的结果,因为员工延伸的服务,也是延伸的责任,实现了企业价值的增值。卡尔松模式是基于以下基本假设: 

- 人人都想知道并感觉到他是别人需要的人。

- 人人都希望被作为个体来对待。

- 给予一些人以承担责任的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 

- 任何不了解情况的人是不能承担责任的;反之,任何了解情况的人是不能回避责任的。

这种思维是在X-Y理论基础上,以人的责任意识为出发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的正向假设,也即人在企业环境下,由于责任使然,会做出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值的行动,不管其行动的意识是否为客观故意。实际上,在企业经营中,员工愿意在遵守企业规范,维护企业荣誉的基础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实例确实不在少数。更多时候,我把它看成是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然。前几天,负责公司统计归口部门的员工小Z找到我,将其2015年统计工作的整体思路向我做了汇报,按照其计划,每个月都有相应的主题活动,具体而细致。我知道,其中的有些工作,是她的部门主任必须考虑的,但作为一个统计工作的主管,能够这样的考虑问题,是我们必须鼓励的。企业是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主人翁意识,都有一种责任感,对企业的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另一个例子是公司燃管办的C主任,在我们推行“首问负责制”之后,一天,有位新发煤的市场客户的来煤半夜到厂,客户希望C君能配合其到厂验收,C主任二话没说,第一时间打的赶到现场,进行来煤的采制衔接。这件事给这位客户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其后的供煤中,该客户把重点计划安排给了我们公司,按他的话说是这样的甲方他放心。一句放心,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的“首问负责制”明确了责任,但对责任的延伸,是员工的自觉行动,尽管我们的任何制度中都没有要求“半夜起来陪客户进行检验、验收”的要求,但因为责任,员工做出的选择无疑强化了公司的服务,提升了公司形象,自然也会增加企业的价值,这是十分值得称道的。那些以企业的使命作为其行动指南并且坚持不懈的员工,必将成为公司的脊梁。而公司管理者所做的,就是形成公司有效的赋予员工“自由行使其责任的权力,并鼓励有利于公司价值增值的行为”。而卡尔松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在此期间,我通过网络和书籍,了解了“倒金字塔”管理模式。我认为,“倒金字塔”的管理理念,不仅适合于服务型行业,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类企业都有借鉴作用。“倒金字塔”的管理模式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重要是理念,“ 给予一些人以承担责任的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对现代企业的组织行为具有创新意义。在规范化的管理企业,在良好的企业环境下,运用“倒金字塔”管理法,让员工拥有承担责任的自由,对于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价值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倒金字塔管理法(转帖)

倒金字塔管理法(Pyramid Upside Down)最早由瑞典的北欧航空公司(SAS)总裁杨·卡尔松提出。

倒金字塔管理法简介 

70年代末,石油危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航空业不景气,瑞典的北欧航空公司也不例外,每年亏损2000万美元,公司濒于倒闭。在这个危机的时刻,一位朝气蓬勃、极具领导才能的年轻人---杨·卡尔松受命于危难之中,担任了北欧航空公司的总裁。卡尔松接任后采用了新的管理方法,一年后,北欧航空公司赢利5400万美元。这一奇迹在欧洲、美洲等广为传颂。 

卡尔松来到北欧航空公司时,公司一片萧条,人心慌慌,员工们不知道公司会走向何处。卡尔松利用3个月时间,在仔细研究了公司的状况后向所有员工宣布, 他要实行一个全新的管理方法。他给它起名字叫 "Pyramid Upside Down",我们简称叫倒金字塔管理法,也有人称之为倒三角管理法。 

倒金字塔管理法的构架 

传统的管理构架是: 

最上层:决策者、总经理; 

中间层: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等); 

最下层:一线工作人员,也叫政策的执行者。 

卡尔松的“倒金字塔”构架是: 

最上层:一线工作人员(卡尔松将其称之为现场决策者) 

中间层:中层管理者; 

最下层:总经理、总裁(卡尔松将自己称之为政策的监督者)。 

在一般的传统公司管理中是个“正金字塔”,最上面这个人是总经理,或者是叫决策者,中间这一层叫中层管理者,最下面这一层叫"First Line Staff",就是一线人员,或者称为政策的执行者。上面是决定政策的人,下面是执行政策的人,概念很清楚,现在很多单位采用的都是这种管理方法。那么当时卡尔松为什么决定把这个颠倒过来呢?因为他发现要把公司做好关键在于员工,他个人认为是这样, 在管理学上认为一个公司能不能好,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卡尔松在这个“倒金字塔”管理法得最下面,他给自己命名为政策的监督者,他认为公司的总目标一旦制定下来之后,总经理的任务是监督、执行政策,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中层管理人员不变,最上面这一层是一线工作人员,卡尔松称他们为现场决策者。 

“倒金字塔”管理法的总的含义是“给予一些人以承担责任的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 那么这种管理方法出现了什么效果呢?SAS公司采用这种方法三个月之后,公司的风气就开始转变,他开始让员工感觉到,我是现场决策者,我可以对我分内负责的事情做出决定,有些决定可以不必报告上司。把权力、责任同时下放到员工身上,而卡尔松作为政策的监督者,他负责对整体进行观察、监督、推进。

倒金字塔管理法案例 

案例一:德国人艾森.候波从柏林到法兰克福转机,又乘SAS公司的飞机赶到斯德哥尔摩办事。在机场他找到了值班经理,怒气冲冲的说:“SAS公司不好,你们看把我的皮箱摔成这样!” 经理看到皮箱上是有一个崭新的口子,再仔细看以后, 他笑着对德国人说:“先生,实在对不起。这样吧,您能不能等我几分钟?”十分钟后, 经理拿来一个基本和客人的一样的皮箱,对他说,这个皮箱就作为SAS公司送给您的一件礼物吧,请收下。德国客人想了想,拿着箱子走了。这个德国人晚上翻来覆去的想,心里很不好受。第二天带着新皮箱找到那位经理说,我很不好意思......,经理赶忙说:“您别说了,我都知道,我已经说了,就作为一件礼物您收下。” 德国人很惊奇,你怎么知道呢?机场的经理笑了笑说:“您昨天拿的皮箱的裂痕确实是新摔的,但是不是我们公司摔的。因为皮箱在上飞机之前我们都是要检验的,如果皮箱已经有裂痕或者破损的情况,旁边要贴有标记。而我在您的皮箱上看了这个标记。”德国客人脸红的说,我的皮箱是在法兰克福摔坏的,找他们, 他们不承认。到阿兰德机场本来想跟你们泄泄气,但没想到你们会这样处理。我回去之后都要鼓励他们坐SAS公司的飞机。这也是“倒金字塔”管理法在起作用,在SAS公司处处都能感到员工们那种自信、自豪的感觉,他们有着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总裁卡尔松带领他们想这个目标进发。 

案例二:SAS公司很多员工胸前别着一个很精制的鸡心。在门口有一个警卫,是个50多岁的老职工,精神抖擞的站着,他的胸前就别有一个鸡心,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卡尔松觉得公司的情况已经基本扭转,应该奖给员工一些东西。想了想对秘书说,去定做精制的鸡心别针,每个员工一个,不能以发的形式下发,按照每个人的家庭地址,通过邮局寄给他(她)的配偶。当老员工回到家里的时候,老伴冲上来报住他狠狠亲了一口,还说,汤姆,你真棒!老员工感到莫名其妙。老伴这才说,你知道你们的总裁给我们寄来了什么?汤姆一看原来是一个精制的鸡心别针,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尊敬的汤姆逊太太: 

感谢您一年来对汤姆逊先生的工作的全力支持,使得北欧航空公司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谨代表我个人向你表示衷心的谢意。 杨·卡尔松 (亲笔签名) 

老汤姆看了激动的不得了,他只是个普通的警卫。老两口激动的一边喝酒庆祝一边探讨,我明年要怎么干才对得起总裁对我的关心呢。 

在SAS公司看到一位小姐也别了个同样的鸡心,以为她也会高兴的谈她的感受,但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她眼含热泪的说,她是个秘书,她的部门负责航线,白天开会做出航线的计划,晚上她就要打出来,所以经常加班,和她新婚不久的丈夫就起了疑心了,两个人脑的关系很紧张,已经到了要说分手的地步。这天她又加班,她想算了不解释了,反正我说了他也不信。她到了家打开房门,发现和平时不太一样,餐桌上放着几个菜和一瓶酒,她心往下一沉,这时候她丈夫听到她回来,对她说:“你回来了,这么晚,累不累?”一反常态,以前他根本不问,你解释也没用,今天怎么问寒问暖问辛苦。他跟丈夫说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没想到她丈夫对她说,看来以前我是误解你了,我错了,我希望你能原谅我。他奇怪的看着丈夫。原来她丈夫收到了卡尔松总裁寄给他的信和一个精制的鸡心,信上写道: 

感谢你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力支持你的妻子为SAS公司的成就做出了这样大的努力,我谨代表我个人向你表示最真挚的问候。 杨·卡尔松(亲笔签名)。 

就这样挽救了一个家庭。 

组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义务——为员工服务2015-09-08 13:55 | #2楼

谈到良好的干部作风,许多老人不禁追忆其战争年代和文-革初期。那种朴实真挚的干部作风,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留恋不已。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一位普通的战士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用《为人民服务》作为悼词,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干群关系。其中,被收于《毛主席语录》的一段话,至今耳熟能详:“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如今,一个组织内部,干群关系还是那样吗?无论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内部,每一名决策者和管理者和你的下属是一种什么关系?管理这个被管理者心中都有本账。

我们在讨论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我们在讨论一个区域的发展目标、我们在讨论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时,要把什么摆在首位?

一个国家或者组织的目标实现,在于正确的决策和得当的管理,具体的操作和实现的动力主要来自全体国民和员工。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是战争年代毛主席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几十名党员,和几个小小的游击队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良好的干群关系是主要动力之一。

我们把66年前毛主席关于五湖四海的语录这样来领会,会对组织管理和企业管理起到什么作用?我们来自四面八方,为了一个共同(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关心每一名员工,一切组织(企业)成员,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试想,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和企业文化中,管理的阻力还会大吗?

简单地税,无论是员工还是组织的决策者,都在看对方的表现是否值得我去为你付出。

北京吉普公司的中方管理者经过将近二十年美国管理方式的熏陶,学到了很多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在一个数九寒天,公司正在开董事会,突然冲压工厂罢工了。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厕所实在蹲不下去了。令人震惊的是美国人立即停止会议,带着所有的董事会成员到厕所去看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在五分钟之内赶到了厕所,没法看了,臭气熏天。美国人说了,我们今天董事会就讨论怎么改造北京吉普的48个厕所。美国人讲,我们亲爱的中国先生们,工人连厕所都上不了,他们能出高质量产品吗? 紧接着的第一个举动就是花了一百万改造工人的厕所。以后公司在考察配套厂、建立评选机制的时候,中方管理者会悄悄地遛进工人的厕所去看看。因为一个企业的CEO办公室、会议室装修得再好也体现不出什么,而车间工人的生活间、厕所才可能代表企业管理的真实水平!

美国吉普的这点雕虫小技还不是向中国人学习的?早在六七十年前,毛主席就告诉我们了,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何止这样?我们的每一个企业何尝会管理不好?

【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相关文章:

餐饮管理者责任与义务04-16

销售管理者义务和责任04-19

管理者的职责与义务04-19

管理者对员工的责任04-06

德鲁克管理者的责任04-16

道路管理者的责任04-16

餐饮管理者的责任04-16

管理者的最终责任是04-16

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力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