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作为管理者的自我检讨

作为管理者的自我检讨

时间:2022-04-16 02:23:21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为管理者的自我检讨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对能力的要求侧重点,各有不同。高层重概念性能力,基层重执行能力,而中层最重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层管理者而言,平均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间要占到所有工作时间的50%以上。)

抛开非语言因素如搓手、抓耳、信件等外,沟通、交流的基本形式就是听与说(含问)。听要能听懂对方的真意,说要说得简单、明了,问要能问到点上。标准虽然简单,却非常不易做到。事实上,糟糕的沟通让很多管理者一筹莫展。例如:

案例:某公司业务员小张半年来一直在追踪一个大客户,最近赶上机会,一笔大买卖即将签单,小张一直在密切跟踪。这不,赶上周五了,签了单,要与客户聚一聚,只能下周一去公司了,算算看,已经四天没去业务部门报到了,只是在电话简单地跟上司A经理说了说,小张想下周一例会的时候拿着协议要给A经理一个惊喜。业务部A经理这几天一直在想,早听说小张这人办事经常出格,哼,这几天还不知道他一个人在外面做什么呢?周一早上,A经理几次看到小张从门前经过,都没有主动进来,心里很生气。忍不住了,他亲自出马了,当着许多同事的面大声叫道:“张..,你上周几天没来公司,怎么回事?一会儿开会,你要讲清楚”。小张听到了,明显感到A经理的责怪与怒气,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子凉了大半截。

例会上,小张说自己在跟踪一个大客户。A经理紧跟着问:“那结果呢?”。小张感觉到A经理咄咄逼人的气势,心里很不舒服,应付了一句:“继续跟踪呗”。A经理又针对小张上周的事强调了一下销售队伍纪律问题,还声称,下不为例,如有再犯,必定严惩。

会后,小张将合同交到了A经理处,A经理说:“咳,你怎么不早说呀”。小张无语……

案例中,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A经理至少有以下三点做得不好:

先入为主。没有搞清楚状况,即自以为小张没有用心工作,在玩小聪明。

情绪化。周一例会前,小张没事先主动报告。情绪就上来了,不顾场合,大声说小张,不象是要了解情况,更象是问责与呵斥。

他责倾向。例会后,小张将合同交来,一句“你怎么不早说呀”,好象都是别人的错。

本来一件很好的事:

结果好,小张签订了一个大单。

机会也好,教育小张与其他团队成员的机会。小张工作有了成果,先褒奖一下。然后,郑重、坚定,并具体简明地说说小张的不主动及时联络相关信息,可能造成一些误解,以及给整个团队带来不好的影响,要求小张及其他成员注意。最后,对小张表示相信,相信他一定能做得更好。此即所谓三明治的方法。

然而好事,并不都能办出好的结果。那么,做为管理者,应该怎么做,才能从质上提高自己的沟通效果呢?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的自我反省。

曾子可能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对自我反省有深刻感悟的人。“吾一日三省吾身”就是曾子所言。曾子常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孔子认为曾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特别注重传授学业于他。因为孔子也特别推崇自我反省,孔子曾经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当然,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所要进行的反省,其目的是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水平,从而提高工作的效能。

管理者的说与问,都是表象,其基础与来源在于管理者的思想及认知。如果说与问是花,那么思想就是花籽!一把狗野巴花的花籽,是开不出漂亮的玫瑰花的。

思想与认知怎么来?学习!反省!

说过的,做过的;成功的,失败的。只要有价值,就花点时间与精力去反省反省。

在本案中,A经理可以反省出以下一些结论:

1、做事首先要目的明确。不是为了要批评小张而批评小张,是为了整个团队的秩序与绩效。

2、事实一定要搞清楚,再思考如何行动。“事实不明主意多”,是一大忌。

3、克服情绪化,是自己近期的一个课题,需要不断跟踪与自我调整。

4、养成遇事先自责的习惯,是自己的又一个课题。需要深刻认识并能知行合一。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

要想获得队员的尊敬,多给自己面子,少丢脸,那就得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作为管理者,对待下级的时候,如果连续三次表现出无能,就会失去尊敬。通过反省获得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反省花费的成本很低,而收效很大。

事实上,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要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并以不断的追求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而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则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些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善于自我反省的人,生活中处处都是提高自我的机会。“见贤思齐”,看到别人做得好,比如D君在某种场合下,对某件事的处理特别机变,显示出了极强的应变能力。自我反省能力强的人,就会想,我为什么做不到,我怎么才可以做得到,我要怎么做?自我反省能力差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啊,你说什么呢,老D怎么着来着?”

能力提高了,机会就多了,心里也更踏实。史蒂芬.柯维说:财富并不能使一个人踏实,唯有具备了赚取财富的能力,才会让人踏实。

管理者通过“自我反省”这个修养,可以越来越踏实。

管理者自我反省2015-09-08 18:30 | #2楼

阳历年过去一个月了,一年的十二分之一结束了,说话就迎来了阴历年,辞旧迎新时,反省下过去的一年是否犯了很多无意识的错误呢?看看自己拥有了其中的几条?如果看过开始有意识了,那么新的一年有能力改进多少呢?

第一,如鹦鹉般没有创意:只会模仿(以为自己在创新,实际上还不如直接模仿照搬,“创新”改得四不像,还不如不改)

第二:如小孩般没有知识:不具备本职工作的基本素质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有的管理者以为自己具备,甚至有的管理者认为自己是做管理的,员工知道就好了,可是自己如果没有做过,不懂,又怎么更好的作为“教练”指导员工学习进步呢?)

第三:如白纸般毫无资料:不具备收集\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做了管理者之后,人就越来越懒,很多信息资源就是“道听途说”,没有自己客观理性的适合自身企业或个人的分析)

第四:如荒野中的一匹狼无法团队合作:无组织\无纪律\无团队意识(在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小企业的老板创业初期勤勤恳恳,稍有起色之后,因为自己是老板啊,也没有想到或者有能力甚至是无愿望去做强做大,不知道怎么继续运营团队,又不放心其他人,自己一切亲力亲为,培养不出“下一代”,但是自己的韧性是有限的,就放松了!)

第五:如磐石般纹风不动:不尝试改变环境(‘以不变应万变’,似乎已经是历史了,现在的社会变化虽然快,但是已经不是能眨眼的功夫富翁变乞丐,穷人一夜暴富,在浮躁的背后,实际上努力学会耐得住寂寞,有方向并坚持的人,在适应社会不断求变求新的人的社会,已经进入高智慧和比“慢”的时代。)

第六:如孤猿般没有人脉: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人脉永远是个需要追求的资源,互相真诚支持的人脉更是可遇不可求!做事先做人吧!现在是个大同的社会,整合资源是这个时代要去探讨和挖掘的最大课题)

第七:如恐龙般没有适应能力:无法适应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变得慵懒,变得习惯于现状,而最怕的是变化和迎合,管理者的年龄越大,思想意识越不先进,和年轻的同事或者下属,代沟越来越重,70后与90后的无缝连接是需要重视的管理内容。最近,预接的一个二线市场生产型企业的管理咨询,主要矛盾就是管理协调和沟通问题,管理层和执行层年龄差异过大,理念不易融合)

第八:如流水般浪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大多数的资源,是在指缝中溜走的,有时候很无奈,因为随着大势走;有时候又如同自己是暴发户一样毫不在意它的流逝!管理者最多还念叨节约成本,控制支出,但是却没有合理的去理智的分析支出和回报的比率,以至于看似节约的成本,实际上浪费了很多的资源,是无形的。也许是因为无知和没有经验造成不能看清未来形势,缺少起码的魄力和把控能力,犯下的错误,这点我深有体会,通过自己管理团队,我感觉很多问题出现在过于“在乎”成本,而不知道怎么去合理“在乎”上!欢迎有同感的朋友们与我交流,共同进步)

第九:如贝壳般默默无语:不会沟通(都说管理者有“英雄孤独”的感觉,孤独与否是心态问题,也许很多管理者喜欢思考不善言辞,可是好的管理者是影响者,是传播思想的“信徒”,是交流思想的智者,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所以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性格和机遇决定的!呵呵~~不服不成啊)

第十:如飘忽的风筝失去平衡:没有立场(不是要坚持错的,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正确的东西,一定要坚定坚持坚韧的做下去!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而左顾右盼,瞻前顾后,耳根软随风倒。主要方向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工作方法和计划可以随着市场微调。关注民-主意见和同事谏言,但是要经过自己掌握的信息数据和能力客观分析甄别之后,选择运用,同时鼓励员工的智慧和创新。)

【作为管理者的自我检讨】相关文章:

作为管理者的优势04-06

作为管理者的缺点03-02

作为管理者职责04-19

作为管理者必备的知识04-06

作为管理者必备的技能04-06

作为管理者具备的素质04-06

作为管理者如何开会04-16

作为管理者具备什么04-19

如何作为有效的管理者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