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选面试礼仪
公选面试礼仪
面试行为礼仪指导(一):举止篇
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可见,肢体语言是多么的不容忽视。肢体语言往往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有欺骗性。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别人的肢体语言,总是能有效获知那些我们可能通过口头有声语言得不到的信息。因此我认为,在短短的公务员面试过程中,肢体语言也是尤为重要的。
行为举止,指的是人们的在外观上可以明显地被觉察到的活动、动作,以及在活动、动作之中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的姿态。有时,它也叫举动、动作、仪姿、仪态或姿态。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是由人的肢体所呈现出的各种体态及其变动所组成。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正是通过身体的种种不同的姿势的变化,来完成自己的各项活动的。
面试礼仪中,行为举止作为无声的语言,是考官判定考生基本素养的重要依据,这主要是基于行为举止的三个特点:
一是连续性,即其过程连续不断,不可分割。如:从面试敲门、进场到鞠躬入座一系列动作是连续性的。
二是多样性,即传递同一信息时,可以多种举止并行。如:要表达对考官的尊重,可以是良好的手姿、坐姿等多种行为举止并用。
三是可靠性,即相对于口语而言,它更多是无意识的,因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反应更加可信。比如有些考生回答某些问题时眼睛斜视,则表现出不真诚或不自信。
在面试中,行为举止在考官与考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中作用甚大。具体来讲,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表露功能。即它在面试中可以表达口语难以表达的信息,使双方免于受窘。
二是替代功能。即它在面试中可以替代口语,直接与对方交流、沟通。
三是辅助功能。即它在面试中可以辅助口语,使人“言行一致”,思想得以强化,被表达得更清楚,更深刻。比如某些手势可以起强调说话内容的作用。
四是适应功能。即它可以适应本人的心理、生理需要。
五是调节功能。即它可以发出暗示,调节双方关系,使对方作出积极反应。比如说鞠躬就有尊重对方的意思,是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了解了行为举止的这些含义,下面介绍在面试中的几种重要姿态。
面试中行为举止主要涉及立姿、坐姿、手姿、行姿。
在考官对你的第一印象中,姿态,坐和站的样子是第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要素。它表现了你自信、平易近人的程度以及你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因而在你的身体语言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1.站姿、坐姿
“中央部位”(从你的腰部向上至头顶)是一位好的姿态中最具有影响力的部位之一。当一个人笔直地站立时,他的中央部位对任何人都是开敞的,表达了自信和开放。当某人趴下时,其中央部位是隐藏的,表露出缺乏热情或缺乏信心。
良好的姿态让你立刻成为众人所模仿的对象。有力的姿态是笔直、直立的,但并不代表僵硬或紧张。试试这样:胸腔提高两寸。注意你的肩膀、腹部、胸部、头部和下颚如何排成一直线。你不但看起来更有威仪,而且实际上也更有活力,因为更多氧气流入体内。坐下后,坐在椅子三分之二即可,不要仰靠,也不要战战兢兢只坐一个椅子角。
2.行姿
行姿的要求是,轻而稳,胸要挺,头抬起,两眼平视,步频和步幅要适度,符合标准。如果是与对方考官或工作人员同行时,要注意速度,不能超前,只能平行或略微靠后,否则是失礼行为。走路时,上身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双手不要过分摆动,双膝不要太弯曲;脚不要过于分开,也不可用拖拉的方式走路,脚步声不要太重;不要东张西望,小心不要踩到或碰到东西,也不要任意跨越放置物。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动作:
(1)正确的立姿行礼。先保持正确的立正姿势,眼睛注视着正前方,上身稍向前倾,双手自然垂直,庄重地点头行礼,然后恢复到原来的姿势。这时要注意的是,颈不可偏,膝不能曲。
(2)起立的动作。起立时的动作,最重要的是稳重、安静、自然,绝不能发出声音,要保持安静。坐椅子通常由左边进入座位,起立时亦由左边退出。注意,不能发出其他声音。
(3)开门与关门。进入面试场前,绝不能忘记敲门,不先敲门就进入,是最不礼貌的行为。敲门通常为连续二、三次,等门内有了回音,再推门进去。至于开门的方法,用靠近门的一只手握住门把,边打开门边进入房间,而后,转过身来,换另一只手将门轻轻关上。
3.手姿
落座前先低头看清楚椅子的位置,最好先双手将椅子拉后一点,再坐下,坐下后,双手向后,微微抬起身子,将椅子调整到与桌子和自己身体相对合适舒适的位置。在调整过程中,轻拿轻放,不要弄出很大响动,更不要将桌子上的水杯、笔、纸张、卷子等碰倒。调整坐好后,双手自然放到桌子上,手里不要玩弄笔等。开始答题时拿起笔在纸上进行构思,构思完毕把笔请放到桌上。回答问题过程中,必要时加上手势语,但不要过多。
整个面试走场过程:
男士应步伐矫健、端庄、自然、大方,给人以沉着、稳重、勇敢、无畏的印象。
女士应步伐轻盈、敏捷,给人以轻巧、欢悦、柔和之感。
进场:如果是独自进入考场,应该敲门,大约为两到三声,不可敲得过多过频。等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在进入考场。进场的脚步应该从容稳定,速度不可以过快。等站在考生席附近站定。然后问候考官。考官让考生坐下,考生即可坐下。(这个过程根据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式。考生在这过程中把握从容、礼貌的原则。)
就坐:考生的坐姿应该微微前倾,专注的倾听。在答题过程中,应适当的与考官进行眼神的交流,不可自顾自埋头看题,答题。身子要坐直,相对固定的一个姿势,肩膀不许一直晃,忌晃脑、抖腿、分腿等动作(尤其是女生,双腿必须合拢)。手自然放在桌子上,双手切勿在答题的过程中手舞足蹈,亦不可答题的时候手指着考官。
离场:当答题结束的时候,考官会让考生离场。考生应该轻盈的起身,向考官微笑道谢然后从容的离开考场。注意不要背对着考官,要把美好的形象留给考官。
面试行为礼仪指导(二):语言篇
公选面试行为礼仪不仅包括四肢和身体动作,而且指语言、表情、心态等。如果说外部形象是面试的第一张名片,那么语言就是第二张名片,它客观反应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内涵修养。语言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一个语言艺术造诣较深的人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如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广博的知识、扎扎实的语言功底。
一、公选面试中,语言表达要求做到准确、精练、平易、生动。
1.准确。要掌握答题的思维技巧,遣词造句要能准确表情达意,如实反映自己的思想。切忌故弄玄虚、华而不实和生造词语。
2.精练。简洁洗练,言简意赅,适当运用成语、谚语和简短明快的短句。力戒空话套话、口头禅和重复累赘之语。
3.平易。面试答题应尽量通俗易懂,多用口语化的语言和明快的短句,多用自己的语言。
4.生动。要掌握语言技巧,不能用呆板的念稿子似的语调来回答问题,那样只会降低吸引力。应吐字清晰,嗓音响亮悦耳,圆润柔和,富有情感。要注意语调,说话时应掌握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根据语义、语法及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而使语音显出高低、抑扬、快慢、轻重和停顿等变化。
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谦虚、诚恳、自然、亲和、自信的态度。谦虚、诚恳、自然、亲和、自信的谈话态度会让你在面试中受欢迎,动人的语言、艺术性的口才将帮助你获得成功。面试时要在现有的语言水平上,尽可能的发挥口才作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对答如流,恰到好处,妙语连珠,耐人寻味,又不夸夸其谈,夸大其词。
二、平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公务员面试同其他社会交往一样,是以语言表达思维、互相沟通的社会行为。语言训练很有必要,但是形成个人良好的语言习惯,决非一蹴而就之举:但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在面试中有意识的加以注意,对提高面试成功率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1.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指正确运用语法,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而且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例如: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等。语言中俚语不断,口头禅满篇,和病句、破句一样,统属语言修养不高的一类。
良好的语言习惯一般是:
(1)发音清晰
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十分困难。有些人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严重影响人们理解,或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当然,如果有办法矫正的应该努力矫正,不要采取消极的方法。
(2)声音自然
用真嗓门说话,声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3)音量适中
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适当放低声音总比高嗓门顺耳有礼。喃喃低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嗓门太亮,既骚扰环境,又有咄咄逼人之势。
(4)语速适宜
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语调的高低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说话节奏适宜地减缓比急迫的机关枪式的节奏更容易使人接受。
(5)语调得体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对于各种句式都有语调规范。有些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
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但是富于感情变化的抑扬顿挫总比生冷平板的语调感人。
除了上述五点,还要警惕一个很容易破坏语言意境的现象——过分使用语气词,口头语。例如,不要老是用“那么”、“就是说”、“嗯”等引起下文。
三、面试中两种情况的语言技巧:
1.发表意见时的语言技巧
为了争取考官的认可,应试者除了要具备真才实学能够发表真知灼见,也要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艺术,以此来促进考官对自己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考官提问时请应试者注意听,抓住考官提问的要点,同时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考官未说完,绝不能打断其话头,静待考官说完后再从容不迫地发言。
保持与考官的及时沟通。
不要固执己见,应该允许考官提出相反意见,并且虚心倾听,真诚请教。
当问题属于中性或不易引起争论时,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当自己的观点不易被接受时,可以使用“层层递推法”和“反证法”。
2.做解释时的语言技巧
在面试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还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
“解释”本身并不难,要使自己的解释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了。
(1)解释的态度应端正
应试者在做解释时,不能因为考官要求你解释的问题太简单而表现得不耐烦或自傲。考官要求应试者解释某一问题,往往考查的就是应试者会不会解释。应试者在做解释时必须态度诚挚,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说明问题。
(2)适时收尾
当解释实在难以奏效时,应试者不必着急,“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考官已经做了某个判断,应试者往往很难改变他的观点,这时转移话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有理有据
解释其实就是阐明应试者的论点和论据。在确凿的证据和一定的逻辑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将很容易接受应试者的解释。
(4)实事求是
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应试者不要寻找借口,强词夺理,更不能巧言令色,凭空编造。该解释的,就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态度;不该解释的,不要乱加说明。
应试者若有不便直说的或应试者不愿在考场表露的,可以如实向考官说明并请求他们的谅解。
(5)承担责任
当应试者被要求解释自己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或某些不足时,若仅仅说明事情的经过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就不明智了。在自己承担责任时,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于所解释的事情上,不要随意扩大。
(6)间接解释
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释,包括自己原单位领导、大学的老师、奖状证书等书面材料以及媒体资讯等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解释将增强自己解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面试的重要测评要素,面试中语言技巧使用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应试者的知识和修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会推动面试的顺利进行,协调应试者与考官的沟通,使考官能够全面了解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平时注意学习并多加练习,把握言语中的技巧,就能够突破语言难关。
面试行为礼仪指导(三):表情篇
面部表情,是指头部(主要是脸部)各部位对于情感体验的反应动作。它与说话内容的配合最便当,因而使用频率比手势高得多。表情是一个人的情感的“睛雨表”,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活动,都通过面部表情不断变化表现出来,而且比语言表达得更丰富、更深刻。狄德罗在《绘画论》中指出“每一个人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表情是在面试礼仪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也是考生最容易疏忽的部分。在此,京佳介绍一下面试中有关表情的部分。
面试中需要注意的表情部分:
1.微笑
笑容是一种能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笑不仅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可以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因此笑容是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而在笑容当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人们普遍认同微笑是基本笑容或常规表情。
微笑更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是善意的标志,友好的使者,成功的桥梁。它不仅能沟通情感,融洽气氛,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缓解矛盾,消融坚冰,而且还能给人以力量,增强人的自信,掩饰和战胜自卑和胆怯。
在公务员面试中,保持微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微笑表现了心境的良好。
面露平和欢愉的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善待人生,这样的人才会产生吸引别人的魅力。
2.微笑表现自己充满自信。
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人交往,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
3.微笑体现真诚友善。
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使人在与其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
在面试中,面带微笑,不仅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而且微笑是一种渲染剂,可温暖考官的心,引起他对你的注意和好感。当然微笑不要太僵硬,真正的微笑应发自内心,笑容中渗透着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毫无包装娇饰的微笑才有具有感染力,才能被视作“通行证”。自己平时可以对着镜子多练习。
2.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公认的名言。在面试时尤其要注重眼睛的特种功能,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眼神向人表述自信,另一方面察颜观色,以化解面试中的尴尬。
一个好的印象应具备以下四个部分:
(1)在脸上露出专注或尊敬的表情。
(2)聚精会神、对任何都感兴趣。
(3)有意识的整洁。
(4)目光要自然、柔和、亲切、真诚。
很多考生在平时的说话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习惯动作,如瞪眼,挤眼,眼睛向别处看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所以考生当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在面试的过程中出现。
交流中你的目光要不时注视着对方。看着对方的眼部就行,万万不可目光呆滞地死盯着面试官看,这样会让他以为你对他“满怀深情”,或是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另外注意:除了主考官,你说话的时候要经常用目光扫视一下其考官,以示尊重和平等。
眉目传神,热情自信:
一般说来,眼睛表现出自卑、自信、诚实和伪装。在你进门之后,面试者会用眼睛与你打招呼;在问的过程中,他会用眼睛注视你。如果你的眼光游移不定,逃避他的注视,这既表现你还比较拘谨,也表示你对于他的问题有一种自卑心理。如果你与对方打招呼或提问时都能热情地注视对方,则显示你既有坚定的性格又有自信心。一个人诚实与否,可以从他的眼睛里反映出来。如果他的内心为某种事实担心,而又无法坦白地说出时,眼睛是忽东忽西的。有的人会突然做出一些姿态转移别人的眼神。而诚实的眼睛哪怕是避开别人,也会显得是在认真地思考,而不是在打其它主意。
3.观察
由于面部表情能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所以在面试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自己的面部表情,而且还要善于观察并仔细“阅读”考官的面部表情,洞察他的内心情感情和绪变化,顺应他的感情迁移,迎合他的情绪变化,并根据他的表情变化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回答内容。避免引起他的反感,给他留下轻松愉快的印象。
4.亲和力
在面试过程中,考生应该具有亲和力。除了用眼神表达亲和力外,还可以通过仪表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根据身高、脸型等不同特征,面部会呈现冷和热两种特点。热面孔给人的印象比较嘻哈,玩世不恭的特点。冷面孔给人的印象是冷峻、严肃的特点。在脸部呈现这样的特点的时候应当从发型,服装等方面进行整理,尽量让自己的形象显得具有亲和力。
整个面试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部分:
(1)进门时要表现得自然,不要紧张或慌张;
(2)面试时要始终面带笑容,谦恭和气。表现出热情、开朗、大方、乐观的精神状态;
(3)不要无缘无故皱眉头或毫无表情;
(4)不要直盯对方,也不要以眼瞟人、漫不经心,眼光宜落在主考人的鼻子上为佳,这样既保持了接触又避免了不礼貌的直盯;
(5)对方提问时,不要左顾右盼,否则主考人会误认为你缺乏诚心和兴趣:
(6)切忌面带疲倦,哈欠连天,考试前一天一定要保持睡眠充足;
(7)不要窥视主考人员的桌子、稿纸和笔记;
(8)面试顺利时,不要喜出望外,拍手叫好;
(9)作为应试者,不仅要时时注意着主考人员在说什么,而且也要注意着主考人员的表情有哪些变化,以便能准确地把握住说话者的思想感情;
(10)为了吸引听者的注意力,使言谈显有声有色和增强感染力,在说话中可以适当加进一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和用指指人;
(11)在说话时切不可面露酒媚、低声下气的表情,企图以鄙薄自己来取悦于对方。这样做只能降低自己的人格。只有抱不卑不亢的态度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
总的来说,应试者在面试过程中,应始终给人以和悦、清爽、自然、大方的感觉。来源:考试大_公开选拨领导考试
面试行为礼仪指导(四):心态篇
美国博士拿破仑•希尔说:心态是命运的控制塔,心态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积极情感的人处处对环境和他人充满着感激之情,容易感受到环境中良好的一面。我们的心态控制着自己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有时别人一句话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起到好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这决定于你对人和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和心态。
面试也是一样,良好的心态对于面试十分重要。对于面试来讲,树立下面两种心态是关键:
1.双方是合作不是比试。考官对考生的态度一般是比较友好的,他肩负的任务是把优秀的人才遴选到国家机关,而不是为与考生一比高低而来,所以考生在心理上不要定位谁强谁弱的问题,那不是面试的目的。
2.考生是求职不是乞职。考生是在通过竞争,谋求职业,而不是向考官乞求工作,考中与否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才能以及临场发挥情况,这不是由考官主观决定的。考官来自不同的行业,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多年的工作经历,理论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但他们毕竟是人,不是神,虽有其所长,但也自有其所短,说不定你所掌握的一些东西,他们不一定了解多少。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道德定律,这个定律指出,不同难度的任务我们的焦虑程度不同会起到不同的活动效果。具体来讲,对于一个高难度任务,我们处于比较轻度焦虑状态的时候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举这个定律是想说明,面试时有紧张是很正常的,而且面试是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达到一个中等的紧张和焦虑状态的时候才能发挥得更好。如果相反,心理的高度焦虑或者心理上过度不在意,都不能达到最好。所以京佳认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面试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应该把面试看得太重,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那么,面试应怎样将心态调解到最佳呢?具体来讲,以下几方面供考生参考:
一、面试前的心理准备:
1.充分了解面试的相关程序
这样做可以减少未知因素,从而减小心理压力。目前社会上关于面试的书籍、材料、资料很多,考生可以选择去了解、学习。
2.可以进行适当的模拟训练
有很多时候,紧张的情绪源于场景的不熟悉,考生在考前要进行适当的模拟面试训练将有助于考生提前适应考场环境,为真正的面试做好准备。
3.充分分析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与优劣势
很多时候,信心来源于充分的准备,来源于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和“确定”,这样,在面试过程中才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才不至于被问到缺点或劣势方面时措手不及,出现紧张情绪。
4.不要总想着非考上不可
很多考生把此次考试看得很重,诚然,这个职业目前而言,确实是一份不错的职业,但未必是最好的职业,而且职业的好坏,关键是看与个人的能力特长是否匹配。我们不要把自己逼到只有“华山一条路”。这个职业只是众多良好职业选择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份好工作。有时候越想得到一样东西常常越难得到,想开了反而就轻松得到了。面试时集中精力,把注意力集中到面试中,保持平常心,把平时的准备和积累该发挥的都发挥出来就行了。
二、面试当天的心态调节
1.最好提前一些出发
提前出发避免交通问题贻误考试时间。如果考生“匆匆忙忙”到达面试地点,一方面会给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面试考官留下不良印象,甚至会因迟到而失去面试机会。另一方面,到达考场后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复好情绪,如果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面试阶段,会因为着急而变得更加情绪紧张。
如果轻能轻松一些到达面试地点,心态相对就会比较放松,可以在面试中发挥出较佳水平。
2.进入面试后应低调处理
进入面试后,建议最好别通知家长,也别到处宣扬,成功了再“公诸于世”也不迟。有很多时候父母(或身边亲友同学同事)的过份关心(或操心),无形中有可能成为一种间接的压力。
3.冷静思考,理清思路。
一般来说,当考官提出问题以后,考生应稍作思考,不必急于回答。即便是考官所提问题与你事前准备的题目有相似性,也不要在考官话音一落,立即答题,那给考官的感觉可能是你不是用脑在答题,而是在背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果是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题目,则更要冷静思考。经过思考,理清思路后抓住要点、层次分明地答题,效果要好一些。
4.不要怕说错话
面试是即场回答,不可能事前“打好草稿”。所以谁都不可能像“朗诵”那样完整地、没有任何错误地回答问题。不要怕说错话,错了就说个“对不起”重新组织语言。考生要牢记这一点,不要要求完美。因为“完美”是不真实的,太完美的回答考官甚至会提出疑问和质疑,所以,到了考场,放开来说就可以了,只要别出现“不适当”的言论,不要偏离话题就没有问题。
5.把考官“和-谐化”、“和蔼化”
很多考生在面试过程中很紧张的原因在于,怕考官,因为觉得考官很严肃。其实想想考官也是人,其实很多考官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很好相处的人,面试只是他的工作而已,这样一个正规场合中,考官必须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以体现考试的公平。正常来讲,没有人会喜欢“嘻嘻哈哈”的考官,所以考官严肃才是正常的。考生如果能想通这一点,面对表情“严肃”的考官时,是否就不那么紧张了呢?
6.尝试学习换位思考
考生换位思考的意思是将心比心,尝试着站在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要去判断自己如果是一名考官在面试过程中他最注重的是什么,最为看中考生的是什么。比如说考官所乐于见到的是一名积极乐观、开放进取的考生,而不是一名战战兢兢、顾虑重重、束手束脚的应考者,因此京佳认为考生要做到的是与考官良好的互动,不要把自己和考官放在对立面上去。要理解考官的心态,认识到他的确是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不是自己严酷的审判者。
面试行为礼仪指导(五):细节篇
“细节决定成败”,面试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细节。面试前,也许你准备的很充分但第二天面试时迟到了,心里紧张,就可能影响成绩;面试时,也许你问题回答得很好,但仅一个不雅的动作或表情出现了,你给考官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细节很关键。前面几篇礼仪指导中有些已提过要注意的细节,这里京佳再强调几点:
1.提前考察面试地点
考察地点是为第二天的面试做准备,也是做心理准备。前一天最好去考试考试地点好好的全方位的考察一下,能住在那里更好,方便熟悉环境,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第2天的紧张感。第二天尽量早去。
2.坚定信心
考官所乐于见到的是一名积极乐观、自信自然的考生,而不是一名战战兢兢、顾虑重重、束手束脚的考生,因此考生要做到的是与考官良好的互动,不要把自己和考官放在对立面上去。面试前一天,与朋友彩排一下,准备好经常提及的问题的答案,让朋友提提意见,也是不错的选择。
3.候考时调整状态
等待面试的时候不要让自己过于放松,否则会和你一会进考场高度紧张的心情形成巨大的反差,但也不要过于紧张,快速复习一下之前看过的资料,最好在脑子里一遍,保持最佳状态,一直到进入考场。但是要注意,这时候不要看新题了,也不要看新资料了,新的东西看过一遍一会紧张的时候也不会记起来,反而让你更紧张,这时候就看老的资料,就是调节思路,让思维活跃起来.或者聊天也可以,这个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自我调节,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4.进场时保持镇定
这时候你被引领员叫到了,不要惊慌,这时候是不记时间的,你要调整好自己,不要冒冒失失的就跑出去,这样不容易平复你的心情,还会让你进入考场之后错误百出。记住保持清醒和镇静。别忘了基本礼仪。
5.简洁入座
考生入座时,应注意调整椅子与桌子的距离,太远会影响你用笔记录,太近身体会趴在桌子上,给人拖沓的感觉,总之,距离要适合自己,根据自己的高矮胖瘦调整一个最自然的状态。这时考官通常观察你的手、脚以及神情有没有多余的动作。双手自然放在桌面,腿不要抖动,眼神不要左顾右盼,更不能有用手摸鼻子或额头之类的动作。
6.集中精力答题
进考场之后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回答问题,表现自己,至于考官到底多少人,几男几女,桌子好不好,椅子舒不舒服,窗帘好看不好看,这一切都与你无关。尽快进入你应该进入的角色,不要以为去关注这些东西会缓解你的紧张,一共15分钟的答题时间,关注这些只会浪费你思考问题的时间分散精力。
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控制情绪,不要和考官争论,不要有任何疲惫感,不要坐立不安。
7.回答问题声音要适度
保持适度的音量,保证考官听得到、听得清。提前几天保养好嗓子,不要痰多咳嗽、吐痰等。如果感冒,要向考官说明,求得谅解。
适当的时候应利用一些肢体语言(主要是点头、手势等)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但不可过多。演讲题时最好征得考官同意后站起来讲。
8.身体语言要到位
面试中,坐的时候要保持笔直且要自然;回答问题时切忌东张西望;避免把弄手指或笔、眼镜及说话时用手掩嘴;切忌一些缺乏自信的小动作,如男生应避免把弄衣衫、将手插进裤袋内,女生不宜经常拨弄头发,过分造作。
9.表情要自然
不要由于想表现成熟的自己,而刻意掩藏自己活泼或严肃的本性,导致面部表情僵化。保持自然,心情放松了才会想起平时的练习,才更有利于发挥。前面提到过眼神、微笑等礼仪,这些当然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你如果真的做不到,或者到时候紧张的忘了,那就不要强求一定做到了,那样刻意的去做只会让你更紧张。
10.为后者摆好桌椅
面试结束后,通常情况下,考生都会起立,说一些感谢之类的话,恭敬的与考官道别,但是大多考生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要把桌椅之间的距离保持刚入考生时的状态,然后再向考官道别。
背景性问题
背景性问题一般用于面试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在开始阶段作为导入性的题目,一方面是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缓和面试考生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是帮助考官对考生有基本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为双方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收集有价值的话题。这类问题是往往安排在引导性阐述之后,由面试考官提出的一些有关应试者背景的问题,主要是个人基本情况,比如考生以前受教育和工作的情况,来参加面试的原因等等,主要是为了形成考官与应试者之间融洽交流的气氛,还可为深入面试做好铺垫,搜集话题。以下是一些例题:
例题1:能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吗?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自己的基本素质的正确认识以及能否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考官还能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
例题2:为什么不谈谈你自己?
这是个开放性问题。从哪里谈起都行,但是在谈的过程中也同样要注意逻辑和精练,漫无边际的谈话并不是考官所希望的。这样的问题是测验考生是否能选择重点并且把它清楚、流畅地表达出来。显然,这样的提问方式是想让考生把自己的背景和想要得到的位置联系起来。
其他类似的提问方式还有“你以前的经验和我们现在的工作有哪些联系?”“你对参加本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面试有什么想法和准备?”等等。
智能性问题
这类问题和背景性问题不同,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言语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通过提出一些值得思考而且富有争论性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让应试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一类问题没有明确的正确答案,因此考察的重点不是应试者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在于应试者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在于考生能否抓住看似复杂问题的实质和症结所在,有逻辑、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述,也在于考生的思维是否活跃且具有创造性。
例题1: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成为百姓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你对环境的污染和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何见解?你是更看重经济的发展,还是更看重治理环境的污染?
例题2: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人认为最缺的是人才;有人认为最缺乏的是资金;有人认为最缺乏的是观念的更新。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为什么?
对于这一类问题,由于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考生可以充分发挥。但是考官在评分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得分比较高的答案是考生能够针对自己的选择,配合自己或社会的实际作论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考虑问题有深度,且有独到的见解,言之成理;而中等答案是对于自己的观点,论证、说理基本能自圆其说。而那些差的答案是对于自己的观点,论证、说理不充分,考虑问题没有深度,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意愿性问题
意愿性问题多用于考察考生的价值取向、报考动机、与职位要求的匹配性以及生活态度等个性倾向性。对于这类问题的提问有时侯是直接询问考生的动机和个人志趣,但大部分时间是通过投射和迫选两项技术来实现。所谓投射就是通过询问其他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这类问题提问策略也就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让应试者在选择时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目的。而迫选则是通过两项具有相等价值的问题,迫使考生必须从中选择其一。这样做的好处答案是限定的,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中回答,这样就避免了考生按照社会期望的价值取向来回答,对考生的评价更为真实。但是迫选提问的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考虑好全面,避免出现考生在两个答案中无从选择,或者都不选的情况出现。具体的例题如下:
例题1:当你走上了主要领导工作岗位,发现工作压力、强度远远超过了你当初的想象,你会怎么做?
例题2:现在办事,请客送礼之风盛行,如果你办事,首先想到的是送礼好,还是用权利好?
例题3:我们单位需要有两种办事人员。一种只需在本地工作,但薪金较低,发展的机会也较少;另一种需长期出差,比较辛苦,但薪金较高,发展机会也多。你倾向于选择哪种工作?
这类试题也不强调有标准答案,只是需要考虑考生的回答是否与所应聘的岗位相匹配。如果一个岗位是需要高成就动机,敢于冒险的人,而应聘者的回答却表明了他是一个低成就动机,喜欢稳定工作的人。那么最后的评定就需仔细考虑。
情景性问题
这一类问题又被称为假设性问题,主要是设计未来的一种情景,这个情景是针对相关能力、与工作相关的假定情景,把考生放在这样的情景中问他将会怎么做。这类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以及需要测试考生各种能力的不同而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情景。它的主要使用范围是用来测试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等等。情景性问题与评价中心技术的情景模拟问题的区别在于,情景性问题仅仅局限于问题,也就是说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模拟,前提是假定考生的回答与反应基本上反映了他在将来这种可能的情景中可能的想法与做法。
例题1:有人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如果让你做公用事业的推广及跟踪的项目,你会如何做?
例题2:如果今天面试结束后我们决定不录取你,你认为主要原因会是什么?为什么?
追问的问题:您认为我们今天的面试使您的能力都展现出来了吗?为什么?您认为这种面试有何改进之处?
例题3:如果你担任副职后,你单位一位同级别的副职干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他的不公正待遇是正职所造成的,对这个问题你怎么办?
行为性问题
这是提高结构化面试预测有效性的核心技术。通过让考生确认在过去某种情景、任务或背景中他们实际做了什么,从而取得考生过去行为中与一种或数种能力要素相关的信息。目的是通过关注考生过去的行为,而预测考生将来的表现。在国外测评技术中,由于行为性问题是结构化面试的主要试题类型,因此结构化面试有时也被称为行为性面试。
行为性问题与情景性问题虽然都是反映考生在一个具体情景中的表现,但是情景性问题使用的是一个虚构的情景,而行为性问题是让考生描述一个已经发生的真实情景。行为事件的主要框架是,考生过去都做过哪些事情,事情的背景环境是怎样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解决的,结果如何,考生从中担任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这些都需要考生清楚客观地描述出来。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工作结果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不能单纯用过去的行为完全预测将来的行为。但是,人的能力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况且这里所指的预测,只是一个人的过去行为表现会成为他在将来的行为表现的一个预测指标。作为预测指标,行为性问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在行为性问题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所有已经发生的事件都是有考生进行描述,而作为考官对考生过去的行为的真实情况了解比较困难,考生就可能对以往的工作成果夸大其辞。因此,在使用行为性问题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技巧,需要对以往的工作细节进行追问,以便了解特定情况下应试者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这就是有名的STAR技巧。比如:
例题1:主考官:你能不能举出一个你所遇到的实例,当时你的上级部门的主管与你在某个项目的要求上没有达成共识,给我讲一讲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候选人:............
主考官: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候选人:............
主考官:后来你是怎样说服上级部门的主管?
候选人:............
主考官:最后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
例题2:请详细说说在以往的工作中,由你组织的比较成功和不太成功的活动各一次,并说说体会。
【公选面试礼仪】相关文章:
公选面试技巧05-12
公推公选面试技巧04-20
公选考试面试题及答案04-19
公推公选面试题目04-22
公选面试自我介绍范文04-18
公推公选面试自我介绍04-15
公选干部面试自我介绍04-15
公选结构化面试技巧04-17
公选面试题目及答案04-12
领导干部公选面试技巧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