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问路活动反思
就教学环节的设置而言, 金老师的课堂无疑是精致的。整堂课分别从大胆的想像、巧妙的联想、心灵的感觉、神奇的通感、贴切的意象、丰富的象征,这六个维度整齐均衡地展开教学。
首先,这在这里不免要问,金老师选择这六个维度,在诗歌的范畴里,是否如他工工整整书写在黑板那样界限分明,存不存在统摄糅杂的问题?在进入诗歌之门的教学中,存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存不存在教学环节设置上的先后之别、存不存在诗歌理解层次的表里之分?姑妄谈谈我的拙见。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这是中国诗歌可以兴的传统。无论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都一样的,因为我们内心的感动就是诗歌的开始。“见物起兴”,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毛诗·大序》中说,要“摇荡性情”,方能“形诸舞咏”。从作者的角度而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没有兴发感动,转而诉求作诗之法,那大概只能写出二流的作品。什么是好诗?苏东坡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与所不可不止”。方法探究的意义仅在于是否能将你的兴发感动很好地传达出来。换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轻叩诗歌之门,轻叩的正是这心灵之门。那么教者由强调心灵的感觉入径,是否较之大胆的想像要更符合诗歌的本质。实际上,金老师由顾城的《感觉》来提炼诗歌心灵的感觉太失之笼统,与其它五个角度不在并行的层面上不说,还让人不免要问,想像之所以大胆、联想之所以巧妙、通感之所以神奇、意象之所以贴切、象征之所以丰富难道不正是因了这心灵的感觉吗?
其次,我还有个疑惑就是,金老师说现代诗歌区别与古典诗的特质,在于它就是一座思想的迷宫,有更多的技巧表达,契合现代人更为复杂的内心。那么,金老师帮助孩子进入现代诗歌之门精心选择的六条路径我将之套用在古典诗歌上又如何?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梦境、仙境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瑰丽想像,胡应鳞所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足见,想像、意象、象征向来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并非现代诗歌的专利。唯有“通感”固然是出现于二十世纪的一种艺术手法。但换言之,物有所通,心有所感,不也正是通感吗?“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杏花盛开的无声的姿态与鲜艳的色彩转化成为波动着的声音;“哀响馥若兰”中有之,“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中有之,“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中皆有之。
所以,我觉得金老师这样几个角度的设计是不是太具普适性?斗胆与之商榷。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橘那么美丽/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顾城《点亮一盏心灯》)
对于孩子们来说,今天金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就像这金橘般的太阳啊!所有喜欢诗歌的孩子,由这扇诗歌之门将走入关于生命美的不朽的计划。对于我们老师来说,金老师又何尝不是我们要寻找的一盏灯。又或者对于金老师来说,他也在寻找自己的那盏灯。
走在光亮里,相信有那么一天,今天我们走的这条诗歌教学之路也将抵达教育的宫殿!
【中班问路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问路教案03-30
《问路》中班教案12-11
中班语言教案《问路》03-03
中班活动反思02-08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06-12
中班绘画活动反思03-16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02-16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06-22
中班健康活动反思10-01
中班区域活动反思07-29